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阳 《健康文摘》2009,(9):15-15
绝经与哮喘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最近欧洲一项多国研究向人们发出警告,女性进入绝经期之后。患上哮喘等呼吸疾病的风险增大.所以女性绝经后,最好提高警惕,防着点哮喘。  相似文献   

2.
<正> 人类从出生经过生长发育期、成熟期,最后进入衰老期,这是生命过程遵循的客观规律。更年期即指人的生命过程中由生育期向衰老期转换的特定时期。妇女更年期一般从45岁开始到55岁左右结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专题研究小组的讨论,更年期可划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又称围绝经期,时间短者2~3年,长者达8~12年。在这个历时数年中,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一、绝经后妇女发生的生理、心理变化 妇女40岁以后,虽然平时月经仍正常,体内却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有些人已进入更年期。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或雌,孕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妇女改善更年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均有较好效果,而雌激素联合雄激素替代疗法,对防治骨质疏松,增强体质知力,提高性欲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优于单用雌激素或雌孕激素替代疗法,且针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当今女性由于寿命的延长,人生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的。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完全消失,雌激素分泌减少,对垂体及下丘脑反馈调节作用减弱,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代谢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干扰了中枢神经递质的代谢和分泌,表现出精神神经症状、代谢障碍。特别是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因放射线照射破坏者,可提前绝经,部分因症状严重而就医。为了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防治心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等症,激素替代疗法(HRT)已越来越成为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那么,HRT对子宫肌瘤究竟有无影响是医患双方都较为…  相似文献   

5.
步入中年的周女士3年前下岗后一直在家,身体也没什么大病。可近一年多来发现自己的手经常发麻。甩甩手会好些,但不能长时闻握住东西。比如骑自行车稍久手就会发麻,很难受,现在做饭切菜都会感到手麻,半夜或清晨有时会因手麻、胀而醒来。为这事她跑了不少医院.结果也没查出病因。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亦称退行性Ⅰ型骨质疏松症。其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促使骨吸收增加,骨矿含量快速丢失,骨折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7.
穆华颖 《中国妇幼保健》2014,(27):4447-4449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绝经妇女低雌激素对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及骨密度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在该院妇产科门诊以不孕、月经异常、绝经综合征就诊的妇女260例,依据不同年龄、是否绝经、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分为绝经后组134例、卵巢早衰组26例、绝经过渡期组68例、卵巢早衰过渡期组32例,对比各组妇女的体质、血脂、骨密度指标。结果:各组间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早衰组和卵巢早衰过渡期组HDL-C异常率均明显高于绝经后组和绝经过渡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L1~4和腰椎总骨密度比较,绝经后组低于绝经过渡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组和卵巢早衰组L3~4和腰椎总骨密度均低于绝经过渡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早衰导致的早绝经妇女比正常绝经者更易发生血压、血脂和骨密度异常,血脂指标中以HDL-C异常发生率最高,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患病风险明显高于正常绝经妇女。  相似文献   

8.
王秋江 《工企医刊》1996,9(2):129-132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有关绝经后妇女应用雌激素类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两项不同的观察研究。在护理卫生研究中,发现应用雌激素类能减少冠心炳的发病率,在曾经应用雌激素类者当中,相关危险是0.5(95%可信区间);现行应用者相关危险较低。然而Framingham研究表明,曾经用过雌激素类的妇女患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有增加的趋势。(相关危险1.76,P<0.1)。对这两项不同的结果,文章  相似文献   

9.
夏季炎热高温,人们户外活动又多,稍不注意难免患上许多疾病,有损健康。为此,提醒大家盛夏要防病,预防为主是上策。  相似文献   

10.
血液雌激素升高和缺少运动的生活方式会增高患乳腺癌的危险。锻炼对缺少运动的绝经后妇女血液雌激素的影响尚不知晓。此研究的目的为检测12个月中等强度锻炼对血清雌激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袁萍 《健康生活》2011,(7):27-27
非妊娠期和非哺乳期,挤捏乳头时有液体流出称为乳头溢液。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据统计,以乳头溢液为首要症状就诊者占乳腺疾病的3%~14%。发生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房疼痛。如果出现的乳头溢液是单乳头溢液者,多数跟以下几种乳房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流脑易流行在春季,患者多发于15岁以下儿童,学龄前儿童因体质差异感染。流脑起病急、病情变化大,来势凶猛、传播快。病初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膜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发病后应去医院诊治。此病预防方法有注射流脑多糖菌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雌二醇浓度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来我院健康体检的绝经前、绝经后妇女各60例,分别进行血清中雌二醇(E2)、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测定。结果绝经后组妇女E2水平明显低于绝经前组(P<0.01);血清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绝经前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绝经后妇女存在血脂代谢紊乱,血脂水平的明显增高与E2水平下降有关,血脂水平的增高则是老年妇女冠心病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绝经后激素治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妇女绝经是一个自然现象。但绝经后的低雌激素状况对其靶器官,如脑、骨骼、皮肤、心血管和泌尿生殖系统等有不利影响,将给绝经后妇女带来许多生理和心理不适,包括围绝经期潮热、失眠、盗汗、情绪波动,以及与长期雌激素缺乏有关的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泌尿生殖道和认知功能障碍等。  相似文献   

15.
卢惠珍  余建芬  朱慧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3033-3034
激素替代治疗(HRT)已广泛用于改善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而能否用于心血管疾病(CVD)的一级预防尚有争议。本研究通过两种激素制剂替代治疗围绝经妇女血脂的观察,发现小剂量激素HRT能有效降低围绝经期妇女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从而保护心血管,降低CVD的发病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1年2月~2005年2月在我院更年期专家门诊就诊的健康围绝经期妇女76例,经知情同意,根据有无期望月经来潮及有无子宫选择药物后分为利维爱组和协坤组。利维爱组34例,其中8例人工绝经,年龄(51·96±4…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乳腺腺体迅速退化,几乎完全被脂肪组织所代替。但是65岁以前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还是相当高的。除每月坚持自我检查乳房外,还应坚持至少每半年到医院检查一次,每年拍一次钼靶X线片。70岁以上的妇女应坚持每年到医院检查一次。一般妇女45岁开始腺体出现退化,乳房内脂肪组织增多,所以乳房体积反而增大。如果体检中发现与周围组织相比某一处腺体退化格外缓慢,孤立存在,尽管X线片上无典型的乳腺部征象,也以手术切除活检为好。更年期妇女雌激素分泌减少,常出现皮肤潮红、出汗、烦燥、健忘、  相似文献   

17.
李芸 《健康博览》2011,(2):26-27
张女士今年48岁,从5年前开始,她的月经变得不规律,皮肤泛黄,人也变得特别容易激动,情绪敏感,平时会突然冒出一身大汗,时有面红、心慌、心悸、肠胃不适、失眠、脱发、自觉记忆力减退的情况,还经常全身骨痛,或夜间醒来,常一阵心慌,感觉自己已濒临死亡了。这些症状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总认为自己患了大病的她在各大医院做了各项检查,排除了心脑血管等内科疾病后被医生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有的会出现肩颈部、背部及上肢疼痛,胸部烧灼感,容易被认为是更年期的症状,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卢新政主任医师在此提醒——女性冠心病有独特的发病规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女性冠心病较男性平均迟发10年,绝经前女性的冠心病发病率为同龄男性的1/10~3/10,而对于绝经后的女性,这个比率则逐渐升高至与同龄男性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人们对于骨质疏松症及其严重后果——骨折的关注日益增强。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丢失加速并伴骨质量下降,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传统激素替代治疗(HRT)虽可以改善绝经妇女更年期症状,减少骨折发生,但2002年7月美国的一项长达5.2年的妇女健康初探(WHI)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