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日  刘建  孟国林 《医学争鸣》2009,30(7):649-651
目的:利塞膦酸钠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观察血骨钙素(BGP)和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肌酐(NTX/Cr)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受试者120对随机等分入利塞膦酸钠组(A组)和安慰剂组(B组).A组给予利塞膦酸钠胶囊+碳酸钙D3咀嚼片,B组给予安慰剂+碳酸钙D3咀嚼片.整个试验疗程为12mo,在治疗前、用药后6mo及12mo随访,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BGP和NTX(nmol/L)/Cr(mmol/L)值.结果:BGPA组下降了(2.9±4.7)μg/L,B组下降了(0.5±3.9)μg/L.NTX/CrA组下降了(9.4±65.9),B组升高了(3.6±59.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塞膦酸钠胶囊能够有效抑制PMOP患者的骨吸收,降低骨转换.  相似文献   

2.
利塞膦酸钠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利塞膦酸钠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晨起口服利塞膦酸钠胶囊,对照组口服安慰剂,2组均在晚间口服维生素D3/碳酸钙(凯思立D片),疗程为12个月.治疗前、治疗6个月、12个月时,测量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摄胸腰椎侧位X线片,并观察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 结果:共入组42例,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试验组腰椎骨密度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但2组髋部骨密度之间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均无脆性骨折发生,安全性观察指标无异常变化. 结论:利塞膦酸钠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安全有效的,用药6个月内即能明显增加患者腰椎骨密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变化的意义。方法根据骨密度(BMD)检查结果,选择46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妇女,采用放免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骨钙素(BGP),ELASA法测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应用利塞膦酸钠5mg/d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IL-6、TNF-α水平下降,血清BGP水平及尿NTX/尿肌酐(Cr)水平降低,BMP上升。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两组治疗后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塞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IL-6、TNF-α的产生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进行12个月的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每日服用利塞膦酸钠片5mg+凯思立D1片;对照组(24例):每日服用与利塞膦酸钠外观一样的安慰剂+凯思立D1片。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比较治疗前后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改变,同时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血BGP、ALP及尿NTX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服药后6个月和12个月腰椎BMD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腰椎BMD稍增加,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股骨颈BMD治疗后12个月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反映骨形成标记物BGP和ALP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反映骨吸收标记物NTX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BGP、ALP及NTX下降不明显,两组治疗后BGP、ALP及NTX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1例,低钙血症1例。结论利塞膦酸钠能够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显著降低骨转换率,抑制骨吸收,不良反应少,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陈飞  陈月云  刘瑶  王安才  周进  胡素颍 《安徽医学》2011,(10):1698-1701
目的观察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PMOP)3年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08年6月PMOP患者97例,每月3次静脉输注帕米膦酸钠30 mg,同时每天补充钙剂800~1 200 mg和活性维生素D 0.25μg,疗程3年。定期测定治疗前后腰椎、股骨颈与全髋骨密度值(BMD)及骨转换标记物(血清CTX、尿CTX、NTX、血清TRACP5b)。结果①治疗3年后,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部位BMD均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治疗6个月,血清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I型胶原交联氨基端肽(NTX)、尿CTX/Cr、尿NTX/Cr、尿吡啶啉/肌酐(PYD/Cr)、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PYD/Cr)和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其后各骨转换标记物仍维持较低水平,但无进一步下降。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6个月时尿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变化与3年后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部位BMD的变化值均呈负相关(P〈0.01)。③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能力明显改善,治疗期间新发骨折2例。结论帕米膦酸二钠治疗PMOP安全有效,早期骨转换标记物的下降与3年后骨密度的改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预防糖皮质激索性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140例患有风湿性疾病需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非骨质疏松病人,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将上述病人随机分为:阿仑膦酸钠组74例(阿仑膦酸钠10 mg,1次/d,加上钙尔奇D 0.6 g,1次/d),单纯钙剂组66例(钙尔奇0.6 g,1次/d),疗程24周.分别测定用药前,用药24周后的骨密度、血钙、血磷、血清碱性磷酸酶(AKP)、血清骨钙素(BGP)、尿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的水平.结果 阿仑膦酸钠治疗组骨密度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腰椎、股骨颈、大转子、WARD'S区的骨密度分别增加6.1%,6.3%,3.3%,2.2%,BGP较治疗前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NTX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对照组的腰椎骨密度下降了8.7%,股骨颈下降9.1%(P<0.01),大转子下降7.7%、WARD'S区下降6.4%(P<0.05),血钙、磷、BGP、尿NTX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仑膦酸钠可以提高骨密度,具有预防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作用;单用钙剂并不能阻止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6个月,观察其对骨密度(BMD)、血清骨特并性碱性磷酸酶、尿羟脯氨酸的影响。方法 将4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每日早饭前半小时服用5mg利塞膦酸钠和凯思力D1片,疗程6个月;另选25名健康的绝经女性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用美国DPX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骨密度,免疫渗滤和全血干化学技术测定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化学比色法测尿羟脯氨酸;同时观察骨痛、骨折及胃肠道等副反应情况。结果 利塞膦酸钠治疗后腰椎2~4、股骨颈BMD值显著升高,Wards三角区BMD呈增加趋势;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及尿羟脯氨酸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利塞膦酸钠治疗后还可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背痛等症状,增加关节活动度。结论 利塞膦酸钠可提高预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骨密度,降低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及尿羟脯氨酸。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利塞膦酸钠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将筛选合格的60例受试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利塞膦酸钠片+钙尔奇D;对照组30例:安慰剂+钙尔奇D)。两组服药12个月,于试验0、3、6、9、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腰椎骨密度(BMD)、血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等相关有效指标。结果①试验组治疗12个月与基线比较,腰椎骨密度提高13.4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12个月骨密度综合疗效为:治疗1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80.77%。③血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均降低,其中试验组血碱性磷酸酶降低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塞膦酸钠能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和降低其骨转换,从而有效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
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利塞膦酸钠(RID)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BMD)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2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方式进行12个月的药物研究。患者每日服用RID片5mg,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腰椎及髋部BMD改变,同时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骨钙素(BGP)及尿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腰椎2~4BMD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BMD治疗后12个月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BGP及NTX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RID能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和股骨颈BMD,显著降低骨转换率,抑制骨吸收。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最近研究数据表明他汀类药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时可降低骨折风险。本研究假设联合使用利塞膦酸盐与阿托伐他汀时,可使患者腰椎和全髋部BM D水平较单用利塞膦酸盐时的基础水平有所提高,并根据此假设前瞻性地探讨他汀类药物是否会增强双磷酸盐(利塞膦酸盐)的治疗作用。方法:共有120例绝经后高胆固醇血症合并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塞膦酸盐(5m g/d)组或利塞膦酸盐(5m g/d)和阿托伐他汀(20m g/d)联用。测定患者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血脂和糖代谢变化。结果:与单用利塞膦酸盐组相比,治疗6个月后,联合用药组患…  相似文献   

11.
利塞膦酸钠胶囊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利塞膦酸钠胶囊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例数48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按1:1比例分配,每组各24例:试验组为利塞膦酸钠胶囊加钙尔奇Ⅸ姒);对照组为安慰剂加钙尔奇D600。所有入组的患者进入12个月的双盲期治疗。结果12个月时利塞膦酸钠组和安慰剂组的腰椎总骨密度变化率分别为-11.95%和-14.7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8GP试验组用药后12个月下降5.54ng/ml,对照组下降2.63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CTX用药后12个月下降0.14ng/ml,对照组下降0.01n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胸椎和腰椎侧位X线检查均无新的椎体骨折发生,也未发生其他部位确切骨折。本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利塞膦酸钠能明显抑制骨吸收作用,明显减少腰椎骨量的丢失,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Guo LJ  Luo XH  Wu XP  Xie H  Zhou HD  Zhang H  Cao XZ  Liao EY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1):734-737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成骨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与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97名48~80岁女性志愿者的血清MMP-1、MMP-2、TIMP-1、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骨钙素和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用双能量X射线吸收测定术测定腰椎正位、L1L4总体、股骨颈、Ward′s区、总髋部的骨密度。结果(1)绝经后妇女血清MMP-1、TIMP-1水平与骨密度、骨转换生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2)血清MMP-2水平与骨密度呈较弱的负相关,校正年龄与体重指数后,与股骨颈、髋部骨密度的相关性消失。(3)MMP2与BAP、骨钙素、NTX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93、0.231、0.249,均P<0.01)。(4)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MMP2水平(1466μg/L±313μg/L)高于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1222μg/L±243μg/L)、低骨量组(1282μg/L±220μg/L)(P<0.01)。结论绝经后妇女血清MMP-2与骨转换生化指标相关联,血清MMP-2水平升高可能为高骨代谢转换过程(如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一种伴随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5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式进行12个月的药物研究,以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比较治疗前后0月,6个月,12个月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改变,检测骨代谢标志物血Ca、ALP、BGP及尿NTX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等药物安全性指标,记录不良事件。结果:腰椎(L2-4)BMD增加6个月时增加3.29±1.18%,12个月时为4.51±1.64%而对照组分别为-0.62±0.24%和0.48±0.18%,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骨密度骨密度改变药物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反映骨形成标记物ALP和BGP6个月和12个月时药物组显著降低,骨吸收标记物NTx在6月和12月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2例(7.1%)、皮肤搔痒、皮疹2例(7.1%)和血尿1例(3.6%),均能缓解。结论: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显著疗效,骨转换显著抑制,并显示该药物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利塞膦酸钠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利塞膦酸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共4 8例 ,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2 4例 ,服安慰剂 ;试验组 2 4例 ,服利塞膦酸钠 5mg/d。另外 ,两组患者每日均服钙维生素D3 合剂 (凯思立 ) 1片 ,两组共服药 12个月 ,试验后 0、1、3、6、9、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利塞膦酸钠组腰椎、股骨颈及大粗隆的骨密度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其中腰椎骨密度治疗前为 0 80± 0 0 9,治疗后 6个月及 12个月均达到 0 82± 0 0 9,增加率为 2 93%及 2 85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6个月及 1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为 80 95 %及 71 4 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 5 4 5 %及 31 82 % (P <0 0 5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副作用。结论 利塞膦酸钠能明显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 ,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国产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60例,平均年龄(54.2±6.4)岁,绝经年限(12.1±5.9)年。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试验组采用利塞膦酸钠 凯思立D口服,对照组采用安慰剂 凯思立D口服,分别观察用约6、12个月后骨密度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L_(2~4)、股骨颈、ward's三角及大粗隆的骨密度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6、12个月L_(2~4)骨密度的增幅分别为(2.53±0.02)%、(2.36±0.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4±0.01)%、(-1.32±0.01)%(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塞膦酸钠对2型糖尿病合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塞膦酸钠片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利塞膦酸钠片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Shimadzu CLC-ODS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含5mmol/L磷酸二氢铵,2mmol/L四丁基溴化铵,1.5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2)(25:75,v/v),检测波长为262nm,流速为1ml/min。结果 辅料及中间体对样品测定不产生干扰,利塞膦酸钠在浓度2.0-64.0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6%(n=9),RSD为0.45%(n=6)。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于利塞膦酸钠片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 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1例)予口服阿仑膦酸钠胶囊联合钙尔奇-D片治疗,对照组(29例)予口服钙尔奇-D片,连续用药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腰背疼痛进行评价,分别测定腰椎、股骨颈及Wards三角区骨密度(BMD),血钙、血磷、血清骨钙素(BGP)、血清骨原性碱性磷酸酶(BAP)和尿Ⅰ型胶原羟基端交联肽(NTx).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腰背疼痛明显缓解,腰椎L2~4、股骨颈及Wards三角区部位BMD均有不通程度的上升,BAP、BGP和尿NTx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剂对可以有效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BMD,缓解骨痛,降低骨转化,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芪骨胶囊联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7月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的210例PMO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芪骨胶囊联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对照组1(单用芪骨胶囊)、对照组2(单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每组70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12个月的中医症候积分、腰椎正位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并比较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12个月,三组腰椎正位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25(OH)D3水平高于治疗前,呈升高趋势,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治疗3、12个月,三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呈降低趋势,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骨胶囊联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可减轻PMOP中医症状,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治疗的64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鲑鱼降钙素、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则加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股骨颈、腰椎L_(2~4)骨密度、ALP、BGP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股骨颈(0.83±0.07)g/cm~3、腰椎L_(2~4)骨密度(0.88±0.09)g/cm~3及BGP(4.16±0.41)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0.74±0.05)g/cm~3、(0.79±0.06)g/cm~3、(3.65±0.28)μg/L,ALP(82.17±6.37)U/L低于对照组的(105.37±9.52)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12.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接受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有效性高且耐受性好,利于调节患者骨代谢水平,改善骨密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由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伊班膦酸钠治疗组和钙剂治疗组,每组各49例.伊班膦酸钠治疗组:应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每次2 mg,静脉点滴,3个月1次.钙剂治疗组:碳酸钙600 mg/d,口服.总疗程6个月.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质疏松治疗的效果,腰椎骨密度、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等理化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伊班膦酸钠治疗组和钙剂治疗组间在男女性别比例、年龄、体重、骨质疏松程度、血钙、血磷和血碱性磷酸酶水平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治疗6个月时,伊班膦酸钠治疗组腰椎L2-L4骨密度[(1.30±0.05)比(0.80±0.03)g/cm2,P<0.01]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钙剂治疗组腰椎L2-L4骨密度[(0.89±0.05)比(0.82±0.04)g/cm2,P>0.0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伊班磷酸钠治疗组腰椎L2-L4骨密度上升幅度明显高于钙剂治疗组[(0.49±0.06)比(0.07±0.04)g/cm2,P<0.01].治疗6个月时,伊班膦酸钠治疗组iPTH水平[(35.30±9.83)比(92.27±10.42)pg/ml,P<0.0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钙剂治疗组[(82.09±9.96)比(90.67±10.02)pg/ml,P>0.0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伊班膦酸钠治疗组iPTH下降幅度明显高于钙剂治疗组[(56.97±11.4)比(8.58±10.98)pg/ml,P<0.01].伊班膦酸钠治疗组和钙剂治疗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6个月时,伊班膦酸钠治疗组和钙剂治疗组血钙、血磷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时,伊班膦酸钠治疗组血AKP水平[(129.7±17.4)比(171.7±13.5)U/L,P<0.0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钙剂治疗组[(160±12.9)比(169.7±12.3)U/L,P>0.0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伊班膦酸钠治疗组血AKP下降幅度明显高于钙剂治疗组[(43.7±14.9)比(8.8±1.9)U/L,P<0.01].两组患者血清BUN,Scr,AST,ALP,Tbil和Alb等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注射伊班膦酸钠可有效纠正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而单纯补充钙剂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无明显效果.静脉注射伊班膦酸钠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