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共收集535例发病24h内入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正常组(435例)和异常组(100例),对所有患者均在24h内进行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CT和(或)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完成血清尿酸、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的测定,同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结果由按α=0.05引入水准,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NIHSS评分、血小板(PLT)异常,低密度脂蛋白(LDL)异常,血尿酸异常,年龄>60岁以上是影响患者MMSE评分异常的主要因素,尤其是PLT异常和NIHSS评分异常。患者年龄>60岁是年龄≤60岁患者MMSE出现异常风险的2.196倍,血尿酸异常的患者出现MMSE异常的风险是正常范围内患者的1.600倍;PLT异常的患者出现MMSE异常的风险是血小板在正常范围内患者的7.397倍;NIHSS评分异常的患者出现MMSE异常的风险是NIHSS评分正常患者的2.860倍;LDL异常的患者出现MMSE异常的风险是LDL正常范围内患者的2.189倍。结论血尿酸异常、年龄偏大、NIHSS评分异常、PLT异常、LDL异常均与MMSE评分密切相关,血尿酸、NIHSS评分结果等因素可以作为早期预测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重要因素,为临床较早地对卒中患者进行干预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3年10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吡拉西坦片,1600mg/次,3次/d;治疗组给予口服奥拉西坦胶囊,800mg/次,2次/d。2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及P300潜伏期(P300PL)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2组MoCA评分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P300PL在N2、P3潜伏期、P3波波幅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拉西坦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有效,且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优于吡拉西坦,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缺血性卒中后睡眠质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特征性分析.方法 将纳入缺血性卒中后慢性失眠患者105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受试者的失眠程度(部分慢性失眠患者接受问卷调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总体认知功能,分为缺血性卒中后睡眠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组45例和脑卒中后非认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进入我院内科治疗的98例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9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奥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0.05);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33%及2.04%二者相比差异较为显著,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 <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行奥拉西坦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认知功能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杨松  唐发霞  袁中满 《安徽医药》2013,34(8):1224-1225
目的了解奥拉西坦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奥拉西坦,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可以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小续命汤治疗缺血性卒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中风,发病机制是肝肾本虚,气血逆乱,风、火、痰、瘀阻滞脏腑经络,为本虚标实之证。小续命汤具有温通气血,化痰行瘀,具有调节血脂代谢紊乱,改善循环,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脑缺血缺氧等综合效应,与同期常规单用西药对照组对照研究,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奥拉西坦在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就诊治疗组34例患者采用奥拉西坦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半年。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量表及临床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半年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奥拉西坦药物对于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的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1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评定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及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VC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VCI发生率为41.78%。年龄、教育程度、饮酒、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高糖化血红蛋白、心房颤动、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发生VCI有关(P〈0.05),应激性高血糖与无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VCI有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糖化血红蛋白(OR=2.394,95%CI:1.546~5.261)、高血压(OR=2.185,95%CI:1.413~4.898)、同型半胱氨酸(OR=1.768,95%CI:1.176~3.651)及超敏C反应蛋白(OR=1.964,95%CI:1.164~3.968)是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应激性高血糖是无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29,95%CI:1.282~3.287,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VCI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急性期检测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VCI的发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发生VCI的风险高。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评价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  相似文献   

13.
陈艇 《中国医药指南》2012,(31):236-237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口服。记录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以改善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疗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肢体瘫痪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等的影响。方法200例首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对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卒中单元疗法;时间为21 d,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前后评定疗效,每周评定1次。结果第7天疗效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1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卒中单元疗法在促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恢复上比单纯药物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在脑血管病的治疗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栝楼桂枝汤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1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8例)进行针刺和栝楼桂枝汤治疗,对照组(57例)服用栝楼桂枝汤;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状况,简明精神状态(MMSE)评分、神经能力受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评分(ADL)状况,检测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和甘油三脂(TG)含量改变状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的有效率分别为8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比治疗前降低,ADL和MMSE评分比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TC、HCY和FIB含量均改善,对照组仅HCY含量有所降低,和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栝楼桂枝汤联合针刺对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观察5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各组25例,西医治疗组给予脑复康胶囊(北京燕京制药厂2010.2)每次0.8g,每日3次口服,连续用药3个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辨证诊治。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痊愈14例,有效11例;西医组临床痊愈1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结论中西结合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146名TIA患者的情感障碍及认知功能,探索TIA患者卒中后抑郁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中文版简易智能量表(MMSE)进行抑郁及认知障碍评定。结果:卒中后抑郁和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20.55%和35.62%。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患者的MMSE评分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异常率也有显著差异(P=0.002)MMSE得分和认知功能异常率与HAMd评分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02,0.030)。结论:TIA患者卒中后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盐酸曲唑酮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治疗、康复训练、针灸治疗及心理干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盐酸曲唑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HAMD均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NIHSS评分均减少、BI评分均增加(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盐酸曲唑酮可有效减轻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