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医疗设备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资源,优化医疗设备管理不仅可以推动医院管理现代化与创新发展,还可以促进公共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传统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了新方法。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梳理了物联网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成效,旨在提高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医院设备管理朝向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IT技术兴起,人们所积累的数据量已经十分庞大,开启了全新的大数据时代。在医疗领域,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卫生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业务平台、智能化医疗设备在医院迅速普及开来,伴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医疗卫生信息数据资源,医疗卫生领域也迎来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浪潮。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将带动传统信息技术向医疗行业的全面渗透和整合。本文率先提出医疗健康物联网安全管理模型,并重点从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医疗物联网应用基础架构设计、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医院干扰抑制技术及解决方案、医疗健康物联网应用中间件、医疗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四个方面对医疗物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灾害医疗救援中的应用,旨在提高灾害医学救援效率.以医疗卫生信息化技术和物联网关键技术为基础,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剖析灾害医疗救援体系的基本要素和体系结构.围绕人员、物资和信息3个要素,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灾害医疗救援组织指挥体系、伤员救治体系、物资保障体系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5.
医疗卫生领域供需矛盾突出、消息不对称等问题一直为百姓诟病。在共享经济长足发展的时代,医疗卫生领域也应引入其理念,促进共享医疗发展,激活有限的医疗资源,充分释放其产能。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依托互联网平台——罗湖云医疗,实现诊疗信息、医生、医技等医疗资源整合和共享,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供需双方精准匹配,助推共享医疗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射频识别技术、智能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概念被提出并被认为是继计算机、Internet之后,信息产业领域的第三次发展浪潮。本文介绍了物联网基本概念及构成组件,及在医疗领域中的功能与应用,最后阐述了物联网中重要组成之一的RFID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不同方面发挥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目前医疗卫生领域普遍面临的问题,简要介绍了商业智能的概念及医疗卫生领域商业智能的框架;并总结了应用商业智能对医疗服务、医疗管理、公共卫生和医保管理四个方面产生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商业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实施对策和应用前景,指出在医疗领域应用商业智能必将促进海量医疗数据的有效利用,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使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医疗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先进的医疗设备大量引进,医疗卫生管理工作正逐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但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设备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是我们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机构正面临着日益加大的压力。而医疗卫生材料在医疗费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医疗物资管理正在医院运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优化医疗物资管理,不仅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民生大事。本文将对物联网技术在医疗物资管理上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机构正面临着日益加大的压力。而医疗卫生材料在医疗费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医疗物资管理正在医院运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优化医疗物资管理,不仅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民生大事。本文将对物联网技术在医疗物资管理上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卫生系统物联网应用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物联网在卫生行业的应用,从方法论的角度剖析卫生领域应用中的各种可能性,并分析研究物联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瓶颈和对策,从而完善卫生领域物联网的规划与建设。方法:通过医院走访、医疗质量情况调研、专家咨询、专题调研、文献与会议收集调查,以及自制的物联网技术应用问卷调查表等多种形式的调查方法。结果:在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上海卫生系统物联网应用中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探索如何通过RFID、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提高日间手术的效率。方法分析我国日间手术信息化管理现状和问题,从人员管理、物资管理、药品管理及医疗健康管理4个方面探索物联网技术实现日间手术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方法。结果设计了相关流程及系统架构,形成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间手术管理流程及管理模式。结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日间手术效率的有力支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间手术管理模式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简单阐述了物联网的概念、发展以及健康监护仪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基于有线网和无线通信网的远程健康监护的应用研究,最后指出穿戴式健康监护仪和基于4G网络技术的健康监护系统是最近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健康监护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推进面向医疗健康场景的物联网应用,助力医院智慧管理建设.方法 基于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建设医院物联网网络平台和基础物联设施,支撑实现涵盖医疗物资、医护人员、典型医疗救治和护理场景、药品等方面的管理应用.结果 提高了医院管理智能化能力,全院所有需要冷链管理的药品纳入冷链管理,59%的供应商实现线上线下高效协同,10...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物联网技术以及医学装备信息化管理现状,探讨了基于物联网的医学装备信息化管理新模式及其支撑技术,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In the landmark 1990 publication Scholarship Reconsidered, Boyer challenged the 'teaching verses research debates' by advocating for the scholarship of discovery, teaching,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scholarship of discovery considers publications and research as the yardstick in the merit, promotion and tenure system the world over. But this narrow view of scholarship does not fully support the obligations of universities to serve global societies and to improve health and health equity. Mechanisms to report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adopted by some universities. In this article, we contribute to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scholarship, i.e.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We firstly situate the scholarship of discovery, teaching,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within the interprofessional and knowledge exchange debates. Second, we propose a means for health science scholars to report the process and outcomes of the scholarship of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with other disciplines, decision-makers and communities. We conclude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structural and process change in faculty merit, tenure, and promotion systems so that health science scholars with varied academic portfolios are valued and many forms of academic scholarship are sustained. It is vital academic institutions remain relevant in an era when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a social collaborative activity.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医院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状况,研究实现物联网化的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方案,从而减少因卫生装备质量问题引起的医疗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水平。方法依据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物联网化管理要求及物联网应用特点,制定合理的实现方案。结果设计了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大部分的卫生装备质挝控制物联网化管理的应用框架,并对各部分功能进行了简要的描述。结论设计的物联网化应用框架,能实现医疗卫生装备在院内使用、流通过程的全方位实时质最监控,从而给予卫生装备最好的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一款医用智能微型传感器,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的健康管理模式,为建立健康管理物联网系统平台打下基础。方法:利用通信网络、智能呼叫、生命体征监测等科技手段,设计智能微型传感器,通过蓝牙(Bluetooth)进行通信,数据内存每10 ms采样1次,可对36 h内的数据进行存储。结果:该智能微型传感器可以对人体心率、体温和姿势等进行监测,并通过Android系统对数据进行存储,对异常的数据还可以通过与手机的联系发出警报,实现对老年人的实时监护。结论:该智能微型传感器为健康管理物联网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支持,使安全、健康和救助一体化,实现了健康信息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慢性病高发、人口老龄化等现状,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社区健康管理平台。方法:综合分析物联网三层架构,利用模拟前端和监护测量技术,设计户外和家用的便携监护感知终端,开发具有数据互联的监护管理应用程序和健康评估的社区监护管理服务器。结果:设计并研制了便携穿戴式监护终端样机、家用多参数监护仪和监护管理APP,实现了监护数据感知上传、个人健康管理和健康分析评估功能。结论: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健康监护平台的设计和初步实现为社区医疗健康管理服务的转变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和技术支持,对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健康监护产业转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