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1998年以来,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辅助激素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12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符合1981年全国儿科肾脏疾病科研协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男10例,女2例;单纯性肾病7例,肾炎性肾病5例;初发6例,复发6例。12例均为难治性肾病(激素耐药8例,频繁复发4例),9例呈高凝状态。实验室检查:血小板300~600×10~9/L9例、200~300×10~9/L2例、<200×10~9/L1例;胆固醇>11.0mmol/L8例、6.11~1mmol/L4例;白蛋白<20g/L9例、20~28g/L3例;10例测血浆纤维蛋白原,>4g/L9例。  相似文献   

2.
本组28例APL在RA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4例高白细胞(白细胞数>100×10~9/L)阶段。兹将其临床特征和处理作如下报道。一.高白细胞白血病期的临床特点和实验资料本组4例诱导分化期WBC>100×10~9/L,符合高白细胞白血病期。WBC值为110×10~9/L~164×10~9/L。该4例入院时WBC分别为3.1、8.5、20、44.6×10~9/L。WBC高峰值在服用RA后的第7~14天,高峰持续6~18天(WBC由峰值降至50×10~9/L以下)。白血病性早幼粒细胞出现分化迹象,非特异性颗粒基本消失,核染质结构模糊,异常凝聚,核仁不清或消失。同期外周血中早幼粒细胞百分数为0.77~0.95,其中包含部分分化的幼粒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取脐血输注治疗5例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5例均为我院近年收治的住院病人,既往体健,无血液病史.男4例,女1例.年龄25~48岁,平均36岁.住院前因腹泻服用氯霉素者8例,咽痛发热曾用安乃近、APC者3例.入院时5例均有发热(37.8~39.6℃)3例咽腔充血和扁桃腺肿大.3例贫血,1例轻度鼻衄.5例均无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入院时5例白细胞均明显减少,平均1.3×10~9/L,其中<1×10~9/L者1例,<3×10~9/L者4例.Hb平均85/L,其中<66g/L2例,<100g/L者3例;血小板平均30×10~9/L,其中<30×10~9/L者2例,<60×10~9/L者3例;网织红细胞平均0.6%,其中相似文献   

4.
本文5例,年龄1.5岁1例,6~10岁4例。男4例,女1例。病程1~4月。均以再生障碍性贫血收治入院。查体:苍白、头晕、乏力、发热5例,牙龈出血1例,肝大2例(~2cm),脾大2例(~2cm),淋巴结可触及2例,骨胳痛1例,心脏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3例。例2触电后即发病,例3因“感冒”服用过氯霉素。5例Hb32~70g/L,4例<40g/L,白细胞1.3~2.7×10~9/L,4例<2×10~9/L,5例血小板<40×10~9/L,4例淋巴细胞在0.90以上,网织红细胞0~0.002。5例患儿骨髓穿刺2~5个不同部位,有核细胞增生减低2例,重度减低3例。急性淋巴细胞型4例,原始淋平均0.135(0.06~0.26),幼稚淋巴平均0.685(0.64~0.81),属于FAB分类的L_1型。  相似文献   

5.
1988~1989年,我院收治1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均按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经强的松1~1.5mg/(kg·d)治疗6周,血小板仍低于正常(≤20×10~9/L2例、≤30×10~9/L5例、≤50×10~9/L2例、≤80×10~9/L3例),且均有不同程度出血症状,女性则月经过多,1例出现血尿,但肝、肾无异常。为此,我们联用小剂量丹那唑试治,即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1978年至1988年我院收治经细菌学证实的非典型伤寒210例,其中20例表现为肺炎症状和体征,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本组20例中,男11例,女9例,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56岁,平均31岁。病前有受凉史12例。驰张热9例,稽留热4例,无规律热4例,低热3例。咳嗽、咳痰20例,痰中带血5例,胸痛6例。表情淡漠4例,相对缓脉2例,肺部叩诊浊音2例,肺部湿啰音14例,肝大9例。白细胞>10×10~9/L 3例,4×10~9/L~10×10~9/L 16例,<4×10~9/L 1例。嗜酸细胞<0.01(1%)14例.肥达氏反应14例阳性。血培养出伤寒杆菌16例,骨髓培养出伤寒杆菌4例,X线胸片诊断:支气管炎伴肺部感染3例,大叶性肺炎2例,小叶性肺炎5例,间质性肺炎10例。 2.本组20例在确诊为伤寒后,用氯霉素,复  相似文献   

7.
脾栓塞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脾栓塞术治疗13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中9例于一次或二次脾栓塞后7~22天血小板升至106×10~9/L~295×10~9/L(平均207×10~9/L)。1例伊文斯综合征患者溶血得到改善。本组病例近期有效率69.2%,与手术切脾疗效相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1985~1993年,我院共收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87例。男74例,女13例;年龄14~63岁,19~30岁者占73%。病程4~64天,平均21.3天。胸腔积液位于右侧52例,左侧35例;中、大量67例,小量20例;胸痛38例,发热(37.8~39.7℃,7~36天)63例,盗汗34例,呼吸困难4例。抽胸水73例,呈血性4例,草黄色69例。胸水白细胞数1.0×10~9~6.5×10~9/L,平均3.83×10~9/L,2/3病例淋巴细胞在90%以上,蛋白  相似文献   

9.
3例均为男性,年龄各为20,23,54岁。2例为自发性气胸继发化脓性感染,1例为脓毒血症并发脓胸,脓液混浊,细胞数14×10~9/L,18.2×10~9/L,22.2×10~9/L,前2例胸水细菌培养各为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后1例为金葡菌。入院时病程5,10,11天,入院后经静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老年自发性子宫穿孔误诊5例。其年龄为61岁~78岁,平均68岁。均以腹痛、发热就诊。全腹压痛,反跳痛,有明显腹膜炎者4例,仅下腹压痛1例。3例有移动性浊音,5例均抽得腹腔脓液。Hb 90~150g/L,平均121g/L;WBC15.4~19.6×10~9/L,平均17.4×10~9/L。X线透  相似文献   

11.
4例患者,确诊至移植时病程6~18个月。经化疗2~7次后作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和冻存。动员方案用环磷酰胺、重组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当WBC≥4.0×10~9/L时开始采集单个核细胞(MNC),连续采集3~4天,当MNC>2.0×10~8/kg和CD_(34)>2.0×10~6/k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 BU / CY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用 BU / CY预处理方案行 Allo- 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 5例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 4例 (CR13例 ,CR2 1例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 1例 (CR1 )。预处理方案 BU/ CY:BU4m g/ (kg· d)× 4,CTX6 0m g/ (kg· d)× 2。其中 2例 AL L 分别加米托蒽醌 40~ 5 0 m g。用 G- CSF10 μg/ (kg· d)× 5 d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 ,分离单个核细胞 (MNC)中位数 6 .48× 10 8/ kg〔(3.5~ 7.0 )× 10 8/ kg〕。 CD34+细胞中位数 6 .6× 10 6 / kg〔(4.0~9.6 6 )× 10 6 / kg〕。结果 :全部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 ,粒细胞 >0 .5× 10 9/ L,中位数 13d;血小板 >30× 10 9/ L,中位数为 13d;血小板 >5 0× 10 9/ L,中位数为 15 d。发生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 1例 ,白血病复发死亡 1例 ,CMV肺炎死亡 1例。其余 3例分别无病生存 11、9、7个月。结论 :Allo- PBSCT具有造血重建快 ,采集干细胞方便 ,供者易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1990~1994年,我们经手术病理诊断15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33~67岁;病程12~36个月。病变位于胃5例,回盲部4例,结肠、腹膜后各2例,胰尾、脾脏各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7例,腹痛11例,便血3例,腹泻4例,消瘦8例,腹部肿块6例。6例贫血Hb70~100g/L; 白细胞正常11例,3例为11.7~19.5×10~9/L,1例为3.0×10~9/L;血小板正常;血沉增快(24~56mm/h)5例。4例作上消化道钡透,  相似文献   

14.
组织细胞增生症X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细胞增生症X是一组多发于小儿少见的疾病.现将1980年1月~1994年12月收治的6例患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患儿6例,男3例,女3例.年龄8月~1岁4例,3~3.5岁2例.病程20天~1月3例,4~7月3例.②临床表现:6例中5例反复出现皮疹,时间最短20天,最长7月.4例具有不同程度的发热.5例苍白、乏力.口腔溃疡迁延4月不愈1例.足跟部皮肤溃疡1月1例.头部包块2例,突眼、尿崩1例.肝大右肋下3~7cm5例,脾大左肋下2cm~平脐4例,质硬.胸腹腔大量积液1例.实验室检查:4例 Hb40~80g/L,2例100~110g/L,4例白细胞总数不同程度升高12.8~19.9×10~9/L,1例减少为1.6×19~9/L,l例正常.BPC4例正常,2例67~90×10~9/L.5例取新鲜皮疹印片细胞病理学检查,见一定数量分化良好的组织细胞(59%~86%)1例血性胸水细胞学检查,见大量分化良好的组织细胞(约60%).骨髓象检查4例,呈增  相似文献   

15.
徐岩  刘美蓉等 《山东医药》2002,42(10):64-64
1993年以来 ,我们采用康力龙、利血宝联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3 9例 ,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3 9例均符合 1987年第四届再障会议修订的标准。男 2 1例 ,女 18例 ;年龄 13~ 5 2岁 ;病程 1个月~ 2年。急性再障 (SAA) 1例 ,慢性再障 (CAA) 3 8例 ;初治者 2 5例 ,复治者 14例。治疗前血常规 Hb2 0~ 80 g/ L,平均 5 3 g/ L;白细胞 0 .8~ 3 .2× 10 9/ L,平均 2 .8× 10 9/ L,;血小板 2 0~ 72×10 9/ L,平均 3 6× 10 9/ L,网织红细胞 0~ 0 .0 0 1;骨髓增生重度减低 9例 ,增生减低 2 8例 ,增生活跃 2例 (巨核细胞…  相似文献   

16.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急粒缺)是指外周血单纯中性粒细胞<1.00×109/L。七年来本院共收治23例,现将其抢救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3例均系住院病例,均经临床和血髓像检查确诊。男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4(25~61)岁。药物诱发20例,其中抗甲状腺药物4例,抗生素2例,解热镇痛药6例。抗痛风、癲痫各1例,抗癌药4例,抗精神病药2例,败血症、肺脓疡和不明原因各1例。首诊全部发热,38.1℃以上者23例,咽痛占58%,咽部有脓性分泌物占17%,口腔粘膜糜烂占10%。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0.15~2.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006~1.00×10~9/L。红细胞和血小板数值均正常。骨髓增生活跃21例,增生减低2例;粒系成熟受抑17例,左移2例,右移4例;形态有退行性变12例。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9岁.1983年7月因头晕、耳鸣、颜面发绀2个月,在某院就诊.查:血红蛋白225g/L,红细胞7.9×10~9/L,白细胞10.1×10~9/L,血小板146×10~9/L;骨髓示增生活跃,红系0.21,各阶段比值正常,粒系、巨核系正常范围.患者无心、肺疾患及高  相似文献   

18.
脐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脐血移植 (CBT)在恶性血液病长期造血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及其他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用CBT治疗恶性血液病 11例。供者均为患儿同胞 ,并于产前HLA配型 ,其中 9例完全相合 ,2例 4个位点相合。预处理选用Bu/Cy方案。仅用环孢素A(CsA)预防GVHD。脐血平均采集量 14 1(76~ 2 0 8)ml,输入有核细胞 (NCs)中位数 3.5 (1.5~ 10 .0 )× 10 7/kg。 结果 :9例造血重建 ,ANC >0 .5× 10 9/L的中位时间为 17(13~ 4 2 )d ,>1.0× 10 9/L中位时间为 2 1(16~ 5 0 )d ,PLT >2 0× 10 9/L中位时间为 2 6 (2 1~ 4 8)d ,>5 0× 10 9/L的中位时间为 4 5 (31~ 80 )d。DNA微卫星位点检测 ,2 8~ 90d呈现完全嵌合。其中 3例发生Ⅰ~Ⅱ度急性GVHD ,1例Ⅲ~Ⅳ度急性GVHD ,3例发生慢性局限性GVHD ,2例未植活。结论 :①同胞HLA相合脐血移植安全、有效。②CBT造血恢复时间与输入有核细胞数有关 ,最好NCs≥ 3.5× 10 7/kg。③Bu/Cy方案副作用小 ,是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方案。④HLA相合者仅用CsA即可预防GVHD。  相似文献   

19.
1990~1992年,我们用病毒唑治疗200例病儿,结果引起白细胞减少10例(1~12岁)。用药至白细胞减少的时间为6~9天,白细胞由治疗前的7.8~9.8×10~9/L降至2.6~3.5×10~9/L。多经及时停药加用升白细胞药物使其升至正常。  相似文献   

20.
我们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9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患者,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9例ITP患者符合首届中华血液学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男1例,女8例.中位年龄34.7(16~58)岁.初治2例,复治7例.复治病人都曾接受过正规激素治疗,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脾切除术后复发1例.病程中位时间165天(1.5~16年).临床上都有明显的出血症状,多为皮肤;粘膜出血点及瘀斑,有口腔粘膜血泡4例,月经过多3例,血尿1例.治疗前血小板计数11.8±3.22×10~9/L(8~18×10~9/L)、P_AIgG135.9±74.4 ng/10~7plt(56~32Ong/10~7 plt).1.2 治疗方法 5例患者单用HD-IVIG,余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