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医家对消渴病从脾阴虚论治均有独特见解,引述古代医家“脾虚致消”的论述及现代医家的见解和临床研究,从脾阴虚与消渴病的发病关系分析,结合临床论述了健脾滋阴法在现代消渴病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古代医家对妇科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科肿瘤包括卵巢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子宫体癌、子宫颈癌、外阴及阴道癌等.研究古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有助于借鉴古代,继承古代,启迪现代. 1 病名辨析 欲研究古代医家对妇科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当先对病名进行辨析考证,明确古代文献中那些病名等同于,或相当于、近似于当今所言之妇科肿瘤,由此方可进一步研究其认识,而不至于南辕北辙,劳而无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古代中医典籍关于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及近些年现代医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内容的总结,探讨中医药在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亚兰  卢汉祺  杨满妹  邓宁  易攀 《光明中医》2014,29(11):2259-2260
"泽泻饮"是《内经》十三方之一,在古代主要用于治疗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的酒风病,治疗效果显著。现代医家多从临床运用和药理研究来对"泽泻饮"进行更深的研究和扩展,使"泽泻饮"能得到更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留针时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针作为针灸临床操作的重要环节 ,从《内经》始就受到重视 ,现代医家为提高临床疗效 ,也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但目前尚未建立规范化的临床指导模式。作者回顾了古代及现代医家对留针时间的认识 ,倡议从循证医学角度 ,对多发病、常见病的留针时间进行设计科学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 ,以期规范临床操作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运气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研究气象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对人体生命活动产生影响的一门学说。古代医家对《内经》运气学说颇为重视,并将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以指导疾病的辨证及治疗。文章通过梳理古代医家对运气学说与疾病的认识,将运气对疾病病因病机认识、辨证和诊断、治疗原则应用于临床,以期为现代五运六气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浅谈老年颤证的病因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老年颤证是指以头或肢体颤振,少动,肢体拘痉,颈背僵直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相当于西医的原发性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现结合古代医家论述、现代学者的研究及笔者的临床观察,探讨老年颤证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8.
中药炮制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医家临床用药时,为了实现在用药、制剂、疗效上的特定需求,对药物采用一定的炮制处理是不可或缺的,从而使中药炮制的技术、理论逐步建立并不断充实.为了保证临床疗效,现代医家在实践中观察药物的不同处理方法对疗效的影响,验证炮制理论,考察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比较炮制品的临床作用,对中药炮制品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清胃散是古代医家李东垣治疗脾胃病的有效方剂之一.其临床疗效确切,历代医家对该方有颇多论述,至今仍被较广泛地运用于临床。笔者就其方义进行探讨.以发掘其组方配伍用药之精华。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属于中医“鼻鼽”病范畴.古代医家在千百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的宝贵经验,大部分药方一直沿用至今.然而随着时代的不同,人类自身的身体素质、自然环境都在变化,使得该病在现代的病因病机及治疗也随之产生变化.通过收集整理文献的方法对古今医家诊疗过敏性鼻炎异同做初步探析,以求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古代医家及现代医家对抑郁症的认识,提出肾阳不足为抑郁症的核心病机,少阳相火不足为抑郁症发病的中间环节,而导致抑郁症临床诸症。  相似文献   

12.
学习古代有关桡骨远端骨折文献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以中医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历史悠久.通过对古代有关桡骨远端骨折文献的学习,指出古代医家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认识,为近代尚天裕先生提出的中西医结合分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近代骨科手法整复以及外同定方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认为中医学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占有明显优势,古代医家的治疗经验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值得现代临床医生深刻领悟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范瑛  宋坪 《环球中医药》2012,5(9):681-683
通过临床观察实践,古今中医医家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本文整理中医古代典籍及现代文献,重新梳理各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论述.从古代中医学风寒湿论到火热论,再到近现代建立血热、血燥、血瘀三大证型,以及近年学者根据银屑病的发病时间、皮损表现、伴随症状等,以新的视角对银屑病病因病机进行了探索,提出的从"玄府"论治、从"毒"论治、从"虚"论治等新观点,为银屑病的临床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丰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瘀血发黄是中医黄疸常见的证型。无论是古代医家还是现代医家,对瘀血发黄都有相关记载,同时具有各自独特的见解。中医论治瘀血发黄从复方中药、单味中药及中医外治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研究,临床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疗效。对于中医论治瘀血发黄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古代医家认识、现代医家观点以及临床辨证用药来说明“瘀”与银屑病关节炎的关系。通过现代病理研究显示活血化瘀药物在银屑病关节炎治疗中所起的作用。强调活血化瘀应贯穿于银屑病关节炎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6.
曲凤  田盈 《河南中医》2014,(4):629-631
心力衰竭(心衰)乃现代临床一大难治病证,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本研究通过查阅、研究中医古代文献对心衰相关内容的论述,总结整理古代医家在心衰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并着重论述心衰“气、血、水相关”的病机理论,从而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心衰提供少许借鉴。  相似文献   

17.
药对为古代医家的经验总结,药对已成为现代临床中常用的相对固定的配伍组合。对中药药对的理论包括经方药对、药对配伍原则,单味药配伍他药、不同配比剂量的临床应用,以及药对配伍的现代医学研究、药对用量比例的有效成分研究等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药对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古代医家以古代医书为依据,分别从肝失调达、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心不行血、肺气不固五大方面,以五脏理论为基础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进行总结,并明确其主要发病机理,阐述现代医家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的中医思想,从而指导临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述古今医家对二间穴临床应用的认识。古代医家多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牙痛、面痛,现代医家拓宽了二间穴的主治内容,常用于治疗肩周炎、膝关节痛、胃痛、麦粒肿。  相似文献   

20.
"半夏秫米汤"是《内经》中收载的十三方之一,对后世对失眠病证的临床治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其组方精炼,疗效显著,至今还为临床所应用。现代医家不仅将它用于失眠,并且对其临床应用有所发挥。现从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对"半夏秫米汤"的临床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