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微量注射泵控制气道湿化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老年人工气道患者60例,实验组30例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法。【结果】连续观察2周后,实验组形成痰痂、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的例数和吸痰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吸痰时及吸痰后2min、5min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并可减少吸痰次数,减轻吸痰所致低氧血症程度并缩短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2.
微量注射泵在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是解除病人呼吸道梗阻、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气管切开后,其呼吸道水份丢失增加,可达800ml/d,若湿化不充分,则易造成痰液干燥结痂,导致呼吸道阻塞,还可为感染创造条件。因此,合理的呼吸道湿化,可起到稀释痰液、使痰液及时排出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湿润、消炎抗菌、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1传统湿化法传统的湿化方法有:持续给药法和输液器滴注法。即取输液器一套,操作同静脉输液,剪去针头,然后将头皮输液针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5cm,用胶布将湿化软管并联固定于胸壁,以0.2~0.4ml/min的速度持续气管套管内滴入湿化液…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正常时鼻咽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湿化作用,当建立人工气道后,吸入气体绕开了具有温暖和湿润功能的额窦和上呼吸道,而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不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将47例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25例,采用生理盐水50mL+沐舒坦60mg微量注射泵进行持续气道内湿化;对照组22例,采用双层无菌纱布用生理盐水湿润后覆盖法。对2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使用过程中无不适感,痰液黏稠度显著下降,容易咳出或吸出,无痰痂形成,SpO2>95%以上,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注射泵能精确控制湿化量,起到持续湿化作用,且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景卫平 《全科护理》2012,10(26):2413-2414
[目的]观察气道开放后持续泵入湿化液后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40例气道开放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0.9%氯化钠50mL沐舒坦15mg配成湿化液持续泵入2mL/h~5mL/h。对照组采用相同方法配制的湿化液,每隔30min~60min沿套管或插管壁滴入2mL~5mL,时间为5min。观察两组吸出痰液及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痰液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时照组(P〈0.05)。[结论]气道开放病人气管内持续泵入湿化液可预防气道干燥和消除痰痂形成,对改善和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微量注射泵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相似文献   

7.
微量注射泵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7月 ,我科对 10 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采取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 ,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方法 ,取得了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7月 ,我科对 10 0例气管切开或插管的病人 (其中气管切开4 7例 ,气管插管 5 3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73岁 )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方法 (下称实验组 ) ,与 1998年 6月~ 1999年 6月对 10 0例气管切开或插管的病人 (其中气管切开 4 1例 ,气管插管 5 9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年龄 80岁 )采用传统间断滴注方…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术后微量注射泵湿化气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2002年3月~2003年10月,在借鉴麻醉连续给药法的基础上,对20例气管切开病人设计并试用了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术后微量注射泵湿化气道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2 0 0 2年3月~2 0 0 3年10月,在借鉴麻醉连续给药法的基础上,对2 0例气管切开病人设计并试用了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A组:2 0 0 2年3月~2 0 0 3年10月,对2 0例气管切开病人(年龄34~76岁,其中男16例,女4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的方法。B组:1999年3月~2 0 0 2年3月,对2 0例气管切开病人(年龄30~70岁,其中男19例,女1例) ,采用传统间断滴注方法,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1 2 方法。(1)A组:常规用…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3-01~2005-05以来将微量注射泵先后用于药物控制血压和人工气道湿化,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探讨微量注射泵对人工气道持续湿化的效果。方法将80例插管或气道切开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气道,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气道滴注湿化法。观察﹑比较2组的湿化效果、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吸痰次数、吸痰前后的血氧饱和度。结果研究组的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吸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量注射泵对人工气道持续湿化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气道滴注。  相似文献   

12.
输液泵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气管切开术后 ,气道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及湿化作用降低甚至消失 ,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连 ,阻塞管腔 ,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 ,还易导致细菌侵入[1 ] 。 1 999年 5月— 2 0 0 0年 1 1月 ,我科对 30例气管切开病人采取输液泵持续泵入湿化液湿化气道 ,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注射器滴注湿化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9年 5月— 2 0 0 0年 1 1月 ,我科对 30例气管切开的病人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73岁 )采取输液泵持续泵入湿化液的方法 (称实验组 ) ,与 1 997年 2月对 30例气管切开的病人 (年龄最小 1 9岁 ,…  相似文献   

13.
止痛泵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解止痛泵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 ,将 55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 ,A组采用止痛泵持续滴入湿化液 ,B组采用输液式持续滴入 ,C组采用注射器间断滴入。结果 :A组病人痰液堵塞、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等发生率均低于B组和C组 ,与C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提示将止痛泵用于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量泵输注琥珀胆碱与普通静脉滴注法用于全麻下喉显微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全麻下喉显微手术患者40例,分为微量泵注组与普通静脉滴注组。对比2组术中肌松效果、用药量、术毕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结果与通静脉滴注组相比,微量泵注组的术中肌松效果好,用药量少,术毕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琥珀胆碱微量泵输注法便于术中调控,利于术后自主呼吸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量泵输注琥珀胆碱与普通静脉滴注法用于全麻下喉显微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全麻下喉显微手术患者40例,分为微量泵注组与普通静脉滴注组.对比2组术中肌松效果、用药量、术毕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结果与通静脉滴注组相比,微量泵注组的术中肌松效果好,用药量少,术毕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问明显缩短(P<0.05).结论琥珀胆碱微量泵输注法便于术中调控,利于术后自主呼吸恢复.  相似文献   

16.
曹爱爱  贾丽卿 《护理研究》2003,17(18):1084-1084
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甚广。在儿科主要用于重症患儿及新生儿。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 ,与微量注射泵配套的延长管存在不少缺点 ,我科从 2 0 0 0年开始应用输液器替代延长管 ,效果良好。1 方法  WZ— 5 0C型微量注射泵系浙江医科大学仪器厂生产 ,具有流速调节、延续、微量输注的功能。使用时将有 5 0ml药液的注射器排去空气 ,置于微量注射泵的针筒座半圆槽中 ,针筒凸面应紧贴针筒座 ,推动滑座至注射状态 ,将输液器排气后 ,弃去入瓶口处 ,直接与注射泵的注射器乳头相连接。打开电源开关 ,选择每小时流量 ,按泵启动键“STAR…  相似文献   

17.
两种呼吸道湿化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内间断湿化法与输液泵持续湿化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某院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0例,按住院病例单双号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患者采用输液泵持续湿化,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呼吸道内间断湿化。比较两组患者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泵持续呼吸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张兰娥  霍梅梅 《护理研究》2003,17(24):1430-1431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病人的重要措施。正常情况下 ,鼻咽、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的作用[1]。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后 ,气管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及湿化作用降低甚至消失 ,长时间吸入干燥的气体可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遭到破坏 ,导致肺顺应性下降、缺氧加重、肺部炎症。实验证明 ,肺部感染随气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2 ]。另外还可使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 ,使分泌物粘稠结痂不易排出 ,甚至形成痰栓阻塞气道 ,导致窒息[3 ]。近几年来 ,气管切开病人的湿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现将湿化液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护理体会.方法85例低钾血症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以5~15 ml/h(6.65~20 mmol/h)的速度经中心静脉输注浓度为10%氯化钾原液,以纠正低钾血症,对补钾过程严密监测和护理.结果采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补钾前后血钾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钾浓度的改变与补钾速度呈线性关系,补钾2~8 h血钾回升到正常为83例(占97.6%),补钾后出现高钾血症2例(占2.4%).结论使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方法在ICU是有效、安全的,但需要严密的临床监测和护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