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罗祈康 《右江医学》2012,40(2):168-170
目的观察丹参地黄汤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早期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降低血管通透性、抗过敏、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泼尼松0.5mg/(kg.d)晨顿服,病情稳定后递减至维持量,疗程8周。第1周同时给予西咪替丁1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第2周改为5mg/(kg.d),分2次口服;维持治疗至第3周末停药。观察组口服丹参地黄汤,每日2次,每次50~100ml。两组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肾脏损害发生率、肾脏损害开始发生时间及治疗前后尿蛋白、尿红细胞水平、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肾脏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肾脏损害开始发生的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尿红细胞、尿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均<0.01),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IB含量显著下降(P<0.01),而PT则显著延长(P<0.01),两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IgA、IgM、IgE水平及对照组血清IgM、IgE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且观察组IgA、IgM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或0.01)。结论丹参地黄汤可有效减少过敏性紫癜发生肾脏损害几率,对过敏性紫癜肾炎有早期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过敏性紫癜患者 ,西医常规采用抗过敏、抗炎及支持、对症治疗 ,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作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2年 1月~ 2 0 0 3年 1月在本院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 8例 ,均根据 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1〕 确诊。随机将其分为两组 :①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38例 ,男 2 3例 ,女 15例 ;年龄 4~6岁 12例 ,7~ 14岁 2 6例 ,平均 8.3岁 ;单纯皮肤型 2 0例 ,伴关节肿痛 16例 ,伴腹痛便血 8例。②对照组 (单纯西药治疗 ) 30例 ,男 18例 ,女 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继发性HSPN患儿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肾脏未发生损伤的HSP患儿(P<0.05)。结论血清中的IL-6、IL-8及TNF-α可能参与过敏性紫癜发病的整个过程,对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细胞因子进行监测,能有效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为治疗提供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张士卿教授用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两则病案,介绍张士卿教授应用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经验。张教授认为小儿过敏性紫癜总以邪热瘀阻血脉为主,犀角地黄汤有凉血散血、清热养阴之功效,张教授运用此方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小儿过敏性紫癜血清炎前因子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1,22(3):235-237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翘散合犀角地黄汤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寿光市中医医院肾病科收治的60例风热夹瘀型HSPN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翘散合犀角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尿RBC)、尿白细胞计数(尿WBC)]、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胱抑素C]及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后,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RBC、胱抑素C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Scr、BU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IgA、IgM均下降,而IgG均上升,且试验组改...  相似文献   

7.
以清热凉血为主,采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45例,治愈39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95.6%,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余咏文  张强英  李呜 《海南医学》2003,14(10):29-30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血清白细胞介素6、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26例急性期和18例缓解期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进行检测,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紫癜性肾炎患儿急性或血清白细胞介素6、8与缓解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8有助于监测紫癜性肾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针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中药犀角地黄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6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常规组和中药组各38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加用中药犀角地黄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中药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2.1%)高于常规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出现较轻的不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犀角地黄汤效果显著,且不会引起患儿出现其他不良反应,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牛角地黄汤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HS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口服加味牛角地黄汤,对照组以激素常规治疗。疗程4周,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血尿改善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对照组为77.5%,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加味牛角地黄汤治疗HSP,能较快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68例临床没有出现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分成常规治疗组及低分子肝素治疗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每次80 ̄100IU·kg-·1d-1,连用14天。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4个月监测两组患儿的肾功能、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MA)、尿β2-微球蛋白(β2-MG),以评价两组出现紫癜性肾损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4个月内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的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为12.5%,而常规治疗组为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皮下注射操作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13.
川芎嗪、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辅助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肾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和临床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以西医对症治疗,实验组同时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21 d,观察4-6周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血脂、肾功能、血液流变学等有关指标,检查两组患儿治疗后浮肿、蛋白尿、血尿、血压等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肾功能、血脂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P<0.05);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红细胞电泳时间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压积比、血沉下降等血液流变指标的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N采用联合川芎嗪和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对患儿肾功能、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能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白介素16(IL-16)和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60例确诊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根据病情将患儿分为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初次就诊收集所有患儿及A组患儿治疗结束后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A组患儿治疗前后和B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16和IL-18水平。结果  A组患儿血清IL-16为(140.04±28.26)ng/L,高于B组患儿为(75.41±17.56)ng/L(t =10.928,P =0.000);A组患儿血清IL-18为(274.18±36.29)ng/L,高于B组患儿(145.54±33.56)ng/L(t =13.764,P =0.000)。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患儿血清IL-16和IL-18水平低于治疗前(P <0.05)。结论  IL-16和IL-18可能参与紫癜性肾炎的发展,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可能通过抑制IL-16和IL-18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过敏紫癜性肾炎患儿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片剂,疗程为1个月。观察患儿的皮疹消失时间,血清胱异素C,尿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显效率(65%)明显优于对照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皮疹消失时间,血清胱异素C,尿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6~8个月,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过敏紫癜性肾炎的患儿采用孟鲁司特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疗法,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和评价雷公藤多甙与硝苯吡啶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确诊为紫癜性肾炎的 47例患儿随机分为加用雷公藤多甙与硝苯吡啶治疗组 2 2例及仅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2 5例 ,两组分别按预定方案治疗后作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 加用雷公藤多甙与硝苯吡啶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 95 .4% ,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60 % (P <0 .0 1)。 结论 雷公藤多甙与硝苯吡啶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可靠 ,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诱导加化学刺激复合法制作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模型组(UC组)和粉防己碱治疗组(TET组)。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肉眼观察肠黏膜的病变并按损伤程度积分,光镜下评价黏膜损伤指数。结果TET组组织损伤积分为3.3±0.6,明显少于UC组(P〈0.01);光镜下,TET组病理损伤指数为9.7±0.5,明显少于UC组(P〈0.01);TET组血清样本中TNF-α和IL-6的含量分别为1 086.53±112.55 ng·L^-1和292.91±26.76 ng·L^-1,均明显低于UC组(P〈0.01)。结论粉防己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TNF-α和IL-6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选取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301例,将患儿分为单纯HSP组和紫癜性肾炎( HSPN)组,HSPN组再根据蛋白尿严重程度及肾脏病理进行分组,分别比较各组之间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血肌酐( SCr)及血清胱抑素C( Cys C)水平的差异,同时比较Cys C水平在HSPN组肾功能不全分级中的差异。结果显示单纯HSP组及HSPN组之间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Cr、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N患儿病理分级不同,CCr、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N患儿肾功能不全1、2、3期之间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HSPN患儿蛋白尿正常组、轻度、中度、重度各组之间CCr、SCr及Cys C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14 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肾功能、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疗效、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儿童紫癜性肾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关系。方法:对48例HSPN患儿进行临床分型、病理分级和血清ACE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分析临床表现、病理改变以及疗效与血清ACE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结果:48例患儿中尿检异常(Uab)型35例(72.9%),孤立性肉眼血尿型(I-GH)4例(8.3%),反复发作肉眼血尿(R—GH)型4例(8.3%),肾病综合征(NS)型5例(10.5%)。病理分级Ⅱ级20例(41.7%),Ⅲ级19例(39.6%),Ⅳ级9例(18.7%)。缺失纯合子(DD)型者5例,插入/缺失杂合子(ID)型者25例,插入纯合子(Ⅱ)型者18例。HSPN患儿中血清ACE水平DD型者,明显高于ID型者和Ⅱ型者(P〈0.05)。各临床分型、病理分级之间血清ACE水平及ACE基因多态性无明显差异,ID型患儿完全缓解率低于非ID型。结论:HSPN患儿中临床表现、病理分级与血清ACE水平及其ACE基因多态性的之间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