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在本院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结论 重视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液化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在本院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33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肥胖、妊娠水肿、贫血、滞产以及术中操作不当均为造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结论:重视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对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3.
李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09-51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肥胖、糖尿病、贫血、妊娠水肿、滞产、咳嗽以及术中操作不当均为造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结论 针对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可以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  相似文献   

4.
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双 《当代医学》2010,16(33):88-8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液化的原因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造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有妊娠水肿、贫血、滞产、肥胖以及术中操作不当等。充分切口引流,脂肪层不缝合,止血彻底,用丝线单纯缝合皮肤,用多头腹带加压包扎切口,创面内撒入糜蛋白酶粉剂等碘伏充分消毒,大黄、芒硝纱布换药,酌情应用抗生素。可以治疗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结论重视孕期保健,平衡营养,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术后切口液化是可以预防的,已经发生脂肪液化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此为此类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方法抽取产科2011年1月~2018年10月接收的行剖宫产分娩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发生剖宫产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有40例,分析切口脂肪液化产生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结果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缝合技术差、血糖高、体质量高等;实施预防措施对切口脂肪液化干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避免剖宫产后切口脂肪液化。结论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原因,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有10例患者发生脂肪液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均予以庆大霉素或利凡偌(乳酸乳酸依沙Y啶)引流或敷切口换药,TDP照射后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可以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分析2011年8月1日-2013年2月1日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725例产妇术后腹部切口愈合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用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结果725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中有40例发生脂肪液化,发生率为5.52%。单因素分析显示腹壁切口脂肪厚度、糖尿病、贫血与切口脂肪液化有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腹壁切口脂肪厚度、糖尿病、贫血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腹壁切口脂肪厚度、糖尿病、贫血是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周崇英 《当代医学》2016,(13):44-4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行剖宫产手术患者700例,术后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患者15例,对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发生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结果 15例患者中,肥胖者4例,滞产者2例,使用电刀者4例,贫血者2例,试产失败后改为剖宫产手术者1例,羊水污染严重者2例,15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肥胖、滞产、贫血、羊水污染及剖宫产术中操作不当均是导致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应进行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影响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术中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于医院行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未出现脂肪液化的42例产妇临床资料,将其纳入未发生组;同期行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42例产妇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发生组。采用自制基线资料调查问卷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相关指标并比较,找出影响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术中相关因素。结果 发生组手术时间长于未发生组,术中出血量高于未发生组,肥胖及术中高频电刀使用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是影响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术中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可能受到产妇自身肥胖、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使用高频电刀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针对性实施干预措施,以降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2例,总结其易感因素及有效处理方法。结果: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为3.9%,肥胖、胎膜早破、试产时间过长合并羊水Ⅲ度混浊、自身愈合能力低下者、术后咳嗽、切口暴露时间过长等均为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早期干预,局部处理,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结论:采用彻底清洗腹部切口、提高手术技巧、加强营养、预防术后咳嗽、局部加压包扎等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对脂肪液化早发现并正确治疗能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
石学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04-220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针对102例患者行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102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在精心治疗下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术前合并症(如贫血、糖尿病等)、二次手术切口、术后咳嗽、妊娠水肿、滞产、羊水污染及缝合技术及切口暴露时间长短有关,应从多方面防范切1:2皮下脂肪层液化。  相似文献   

12.
梁秀红 《中原医刊》2011,(12):43-4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62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肥胖48例,妊娠水肿32例,滞产24例,糖尿病8例,贫血8例,咳嗽6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妊娠水肿、滞产、糖尿病、贫血、咳嗽以及切口暴露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0例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者26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并探讨针对性治疗的效果。结果:所选的26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妇经过针对性治疗后切口愈合良好,全部痊愈出院且无脂肪液化复发,平均愈合时间为5.22+3天,平均住院时间为7.81+2天,出院后1个月随访切口愈合好,无任何异常现象。结论:过度肥胖及手术时间过长而使手术切口长时间外露是导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针对性治疗有助于促进切口愈合,减小手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徐娜 《吉林医学》2011,32(16):3300-330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在本院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应用高渗葡萄糖配伍胰岛素治疗切口脂肪液化为试验组和常规清创换药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肥胖16例,妊娠水肿11例,滞产5例,使用电刀6例,贫血5例,试产失败改为手术者4例,粪性羊水6例,试验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肥胖、妊娠水肿、贫血、滞产以及术中操作不当均为造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对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者,应用高渗葡萄糖配伍胰岛素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对其诱因、治疗过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及最佳处理方法。结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于肥胖、术后并发症、咳嗽、缝合、手术前没有给予使用抗生素等因素相关。结论:针对相关的高危因素,来制定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有效解决妇产科腹部手术的切口脂肪液化问题,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吴晓梅  赵新华 《重庆医学》2011,40(19):1942-1944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发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易引起脂肪液化的原因,采取具体的防治措施,对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4例,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均≥25 kg/m2根据切口脂肪液化程度给予换药、充分引流、特定电磁波(TDP)治疗仪照射等治疗;从基础护理、体位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加强护理,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无l例发生院内感染。2010年起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入手,对脂肪液化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开展68台经腹部切口手术,尚未发生1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结论落实个体化治疗原则,积极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术中细致操作、减少组织损伤,加强术后护理,可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29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A组术后9-14d愈合,无需二期缝合;B组一般换药3-5d后可行二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20d。并探讨其发生原因。结果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是否使用电刀、缝合技巧、暴露时间长短、术后切口观察处理、自身因素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重视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并运用积极的防治措施处理腹部切口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青 《吉林医学》2012,33(12):2516-2517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选取45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液化产妇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发生切口液化产妇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切口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肥胖、营养不良、术中使用电刀、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落实个体化治疗原则,积极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术中精细操纵,能对腹部脂肪液化的防治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曹元秀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03-103
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逐渐升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孕妇日益增加,剖宫产切口出现脂肪液化比较常见。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51例病例进行总结,探究其发生原因及防治体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我院产科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45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患者中,肥胖23例,糖尿病5例,贫血8例,滞产2例,妊娠水肿7例。结论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糖尿病、贫血、滞产和妊娠水肿等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