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炳烽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853-1855
恶性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基因调控失常,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是浸润和转移,肺癌也不例外.浸润和转移的途径有直接扩散、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淋巴转移是常见的浸润和转移途径,即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转移至瘤内或瘤旁,最终导致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在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等在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因子在恶性肿瘤中表达的具体机制还在进一步探索中.寻找一个有用的预测因子是否可以将早期具有潜在转移可能的患者尽早筛选出来,尽早地予以抗肿瘤治疗,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和提高肿瘤患者远期生存率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同时,研究这些因子在恶性肿瘤浸润和转移中的机制不仅对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帮助,而且对判断预后及选择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claudin蛋白是细胞间紧密连接的骨架蛋白,在细胞中的正常表达是稳定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动态平衡的前提条件。claudi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破坏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的结构,并导致其功能受损,从而有利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拟就claudin蛋白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了解claudin蛋白在肿瘤的生长、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为探寻恶性肿瘤治疗的新策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浸润和转移是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这个过程中,肿瘤细胞需具备侵犯迁移到邻旁组织的能力,通过血液循环定植到远处器官.近年来,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有关肿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从临床和大量实验研究中,人们发现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ases,MAPK)在肿瘤浸润转移中具有促进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的作用.本文主要描述p38 MAPK在浸润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的医源性扩散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的医源性扩散是由于诊治过程中不正当的操作而引起的,今就恶性肿瘤的扩散及其防治方法等,综述如下。一、恶性肿瘤扩散的途径 (一) 向局部或邻近组织扩散向邻近组织扩散,是人们认识恶性肿瘤有扩散特性的开始。有些肿瘤局部浸润扩散较淋巴或血道为强,如鳞状细胞癌的局部浸润性,较基底细胞癌的破坏速度快,且易发生淋巴和血道转移。癌向较近组织扩散,是以近中心向周围发展,其边缘往往不规则。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癌细胞沿邻近组织间隙生长,肉眼也看到癌在某些器官组织间隙的扩散,如食管癌沿肌层间隙或粘膜下层扩散到离原发灶数厘米之外,  相似文献   

5.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ic syndrome)是发生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肿瘤未转移的情况下引起的远隔自身器官功能的异常改变。发生在神经系统如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的病变,称之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PNS),而并非是肿瘤直接浸润或转移所致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发病率较低,容易误诊或漏诊。诊断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须首先排除肿瘤直接浸润、脑脊膜转移、放射治疗或药物化疗不良反应等因素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本文通过报道副肿瘤综合征,分析误诊原因,从而提高该病的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6.
陈友权  于燕妮 《贵州医药》2010,34(10):944-948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征,也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生物学分子的表达。寻找相关的分子,以其作为治疗靶点,便于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发现趋化因子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肿瘤转移,本文就目前与肿瘤浸润、转移的相关趋化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浸润与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征,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死因。浸润与转移是一个多环节、多步骤的过程,其中肿瘤细胞穿透基底膜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1]。如膀胱癌细胞必须穿透基底膜才能侵入肌组织;必须穿透血管基底膜才能进入血液循环和离开血液循环进入定植器官。基底膜主要是由Ⅳ型胶原、糖蛋白及蛋白多糖等组成的厚实网状结构,Ⅳ型胶原是基底膜的主要支架。  相似文献   

8.
浸润和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临床治疗上最棘手的问题,对参与肿瘤浸润转移基因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就是一个被证实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它与许多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9.
肿瘤是机体局部组织的某一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控制,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引起的异常病变。肿瘤一般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2种,通常情况下,良性肿瘤通过手术治疗能使患者恢复健康,恶性肿瘤即癌症,由于其顽固性较难被治愈。肿瘤本质上是基因病,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但发生在重要器官上时仍可产生严重的后果;恶性肿瘤则生长较快,浸润并破坏器官的结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转移到邻近和远隔器官是恶性肿瘤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了解肿瘤转移所涉及的基因和基因产物是目前国内外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肿瘤转移是一个涉及多步骤、多种基因及其产物的复杂过程,受着多种基因正负作用的调控。包括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脱离,侵入血管、淋巴管,黏附内皮细胞而停留在远隔部位,向外浸润,诱导血管形成,逃避宿主抗肿瘤反应和在转移部位生长。本文就目前已成功分离出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l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无瘤操作是外科医护人员在手术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无瘤观念与无菌观念同等重要。无瘤操作技术是指在恶性肿瘤的手术操作中为减少或防止癌细胞的脱落、种植和播散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而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往往手术操作还会使癌细胞医源性扩散率增加。无瘤操作术可有效减少根治性手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口腔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其中鳞癌占首位且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影响口腔鳞癌扩散和转移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细胞与细胞间粘附功能的丧失和恶性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向远处游走的过程及其相关因素上,本文研究CD44v6在口腔鳞癌扩散和转移中的表达及对于肿瘤预后判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肾细胞癌(RCC)发病率较高,约占肾脏恶性肿瘤的90%,其死亡率占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8%,由于肾脏位置深在,症状隐匿,大多数肿瘤就诊时已发生浸润和转移。近年的研究认为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决定肿瘤患者的预后,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癌组织必须先形成肿瘤微血管(MV),癌细胞经过徽血管脱离原发灶,穿越细胞外基  相似文献   

14.
李真 《河南医药信息》2013,(7):F0003-F0004
肿瘤的浸润转移是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h’ansition)EMT是肿瘤浸润和转移的重要机制。已有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TGF—β在诱发EMT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是一种多功能的多肽类细胞因子,研究TGF—β引发的上皮问质转化在恶性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为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引起恶性肿瘤患者特殊感染的临床因素、症状、体征以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检查,而且对特殊的临床治疗进行讨论。易感因素某些恶性肿瘤本身及其治疗与特殊感染具有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是由于恶性肿瘤本身及其治疗引起患者防御机制缺损所致。肿瘤对皮肤粘膜和其他组织的直接侵润和压迫可破坏后者的机械屏障,为病原体入侵创造条件。肿瘤侵  相似文献   

16.
女性生殖系癌瘤,尤其是子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山西省50230例肿瘤统计,在18036例女性癌瘤中,女性生殖系癌瘤(包括乳腺癌在内)就有14613例。其中子宫颈癌为11973例,占女性所患癌瘤的66.38%。这些恶性肿瘤严重地威胁着妇女的健康,是当前防治肿瘤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17.
浸润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性,也是引起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改进,但总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无法控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肿瘤转移与肿瘤发生一样是由多种基因调控的,不仅有转移促进基因的激活,还伴有转移抑制基因的失活。目前,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逐渐转入分离和克隆肿瘤转移基因与转移抑制基因,期望通过揭示肿瘤转移在基因水平的本质,为改进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顱內轉移癌     
颅内恶性肿瘤大多属于神经系统特有的胶质瘤。非胶质细胞性的颅内恶性肿廇大多为继发性,如颅脑膜肉瘤,垂体腺癌等,只少数原发于颅内。癌瘤转移颅内者可由头、颈、鼻咽等部侵入,或由远处各器官经血流而来。但颅内转移癌却与身体各器官的癌瘤患率不成任何比例。在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隐藏性原发癌尚无症状,却称有神经系统转移的症状出现。本报告将着重讨论颅内转移癌的原发器官,临床和病理上一些特点及其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上海医药》2012,(20):16-16
肿瘤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其原发肿瘤,通过各种转移方式,到达继发组织或器官得以继续增殖生长,形成与原发肿瘤相同性质的继发肿瘤的全过程。肿瘤转移的途径:①淋巴道转移(常见);②血道转移;③直接蔓延;  相似文献   

20.
骨肉瘤是一种肿瘤细胞直接形成骨式骨样组织的恶性肿瘤,约占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22.36%,本病的3/4发生于10-30岁,男女之比1.7:1[1].肿瘤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肿瘤部位的疼痛是本病突出症状,因肿瘤侵蚀和溶解骨皮质所致.治疗骨肉瘤应行根治手术,主要转移途径:血性转移,局部复发浸润.颅底多发性骨肉瘤病例实属罕见,因颅底周围有重要组织、器官,难以行根治性手术,易残留复发.除肿瘤侵犯骨膜引起疼痛,还有肿瘤压迫周围重要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症状.治疗方法:手术+术后放化疗及免疫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