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世强 《河北中医》2012,34(9):1376-1377
迎随补泻针法在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供中医学专业用)和现出版的许多有关针灸学的医学书籍中,一般都记载为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随,是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迎,是泻法。《针灸聚英》卷四中补泻雪心  相似文献   

2.
迎随补泻非针向而在经气流注之盛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耀 《中国针灸》2002,22(2):42-50
始见于《灵枢》的迎随补泻刺法理论 ,由于后世医家根据自己的体验心悟一再发挥甚至曲解 ,致使该理论在现代竟演变成一种“针向迎随补泻法”。如《针灸学》(邱茂良主编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15 9)解释说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 ;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这种释义既有悖经文原旨 ,也不符合针刺临床实际 ,同时还对针刺手法理论的研习和传播带来了混乱。鉴此 ,兹以原始经文为据并结合临床作一浅析 ,以还迎随补泻之真。1 迎随是针对经气往来流注之盛衰《灵枢》涉论迎随补泻的主…  相似文献   

3.
金晓仙  高旸  张建军 《新中医》2014,46(9):20-21
张建军认为老年性痴呆是本虚标实之证,是以肾虚为主的五脏功能虚衰,及五脏功能虚衰所致的痰浊瘀血为基本病机。故治疗宜祛瘀涤痰、泻肝实脾、益肾调神。针刺方法采用捻转补泻与迎随补泻相结合,其中迎随补泻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针尖与经脉循行的方向关系以外,还强调穴位针刺顺序与经脉循行方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内经》为理论依据,阐明了迎随是“逆而夺之,追而济之”这补虚泻实原则的简要概括,而并非是根据针尖逆顺于经络循行方向而定补泻的方法,“顺逆”“来往”也不是指经脉或经气的方向,而是指经气流注的盛衰。本文正本清源,还“迎随”本来面目,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涛 《中国针灸》2012,32(7):635-638
韩景献教授的排刺三法是根据病位深浅及治疗部位的不同,分为皮部、经筋、经脉排刺三法。皮部排刺治疗皮部表面的病症,其特点是浅刺至皮;经筋排刺治疗经筋疾患,其特点是不拘泥经筋循行分布的规律,常涉及多经的经筋;经脉排刺以循经取穴为原则,可分为经脉病排刺及脏腑病排刺,经脉病排刺治疗经脉某一段的局部病变,脏腑病排刺治疗与经脉循行出入相关的脏腑的病变,其中背俞穴排刺用于治疗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胸腹内脏器及系统的病变,枕三经排刺用于治疗小脑疾患引起的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段洪涛 《陕西中医》2011,32(6):713-714
目的:阐明了迎随是"逆而夺之,追而济之"补虚泻实原则的简要概括,而并非是根据针尖逆顺于经络循行方向而定补泻的方法。方法:通过对历代关于迎随补泻法源流的文献考析归纳。结论:迎随补泻并非狭义的针芒所向,而是在辨明病证的八纲属性及经脉气血的营卫盛衰等来确定补泻之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灵枢经》原文角度,阐明迎随补泻的原始内涵。方法:通过对《灵枢经》中关于迎随补泻及营卫循行诸篇章的分析归纳。结论:迎随补泻是指根据时间节律经气的盛衰而行针刺,而非根据针尖与经脉的逆顺朝向。  相似文献   

8.
《灵枢》、《素问》、《难经》对督脉的循行各有不同的描述。《素问》所论系拼凑《灵枢·经脉》篇“督脉之别”与足太阳经之部分原文而成,循行十分混乱;《难经》之论被今之教科书广泛采用,但循行方向不符合传统中医理论,有悖于经脉循行规律,只有《灵枢·营气》所论之督脉为最早的记载,也最合乎经脉循行规律。  相似文献   

9.
许×,男,10岁,学生。1988年7月1日初诊。患儿自幼于睡眠时流口水,量多,常常弄脏枕头、衣服、被头,随年龄增大,症状有增无减。素体赢弱,纳少,发育延迟。脉细,舌质淡,苔薄。取穴:合谷(双),先浅进针;针尖朝上,得气后施补法,针感随经脉循行方向上  相似文献   

10.
对《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的经脉循行图和经穴图进行了比较,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清代对经脉理论和腧穴理论的认识,为后人研究清代针灸水平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气的升降出入联系全身,经脉不仅是气沟通五脏六腑的通道,其循行方向与所对应脏腑的气机升降方向也是一致的,即足三阴、手三阳经脉从低走高为升,其气机运动也是上升方向;足三阳、手三阴从高走低为降,其气机升降方向也是下降。气机运动有升降出入的变化,经脉循行有向上向下的不同,因此经脉循行的路线即是对应脏腑的气机升降之路,经脉循行方向为气机升降方向,二者一体两面,是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诸升者,统于脾,以脾主升;诸降者,统于胃,因胃主降。肝经上行,肝气以升发为顺,因此肝气上逆的说法是不合气机升降理论的。足三阳经别是胃、胆、膀胱三经之气上行至头的通道。将气机升降与经络学说结合为一,突出了脾胃作为气机升降枢轴的重要性,为临床广泛应用脾胃经穴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拟针法在原指针法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和改变患者体表单位面积上作用力的大小、操作用力方向和时间,使得气感在局部周围扩散,并沿经脉循行方向走行,或依病症需要选择“透刺”腧穴,达到“气至病所”,切实作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以指代针”的作用。它是通过发挥腧穴或压痛点的特性,来疏调经络,调整脏腑气血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任路  李静 《辽宁中医杂志》2011,(11):2117-2118
经络理论中有关经脉循行分布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经脉学专著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关于十二经脉外行部分的循行分布规律秉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著《灵枢.经脉》。而历代医书中对足三阴三阳经脉、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在躯干部循行规律却少有论述,文章从三维圆柱体的假说、"背为阳,腹为阴"、气血阴阳平衡的理论及"从阳引阴,从阴引阳"治疗原则等角度探讨其循行,旨在进一步剖析经络循行的真谛,使针灸经络学说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针刺手法在针灸学科中是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历代诸家对其认识不一,方法亦各不相同.其中分歧最多的为迎随补泻与捻转补泻.今仅就迎随补泻问题,谈谈不同的看法.有关"迎随补泻"的记载,首见于《灵枢》,由于《灵枢》的文字过于简括,涵义不够明确,因而后人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九种:(一)以针刺方向与经络循行方向而定:逆经刺为迎,顺经刺为随,又称之所谓针芒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当令针灸界流行的迎随补泻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以《内经》《难经》为理论依据,以临床实践为检验标准,阐明了所谓迎随补泻并非是根据针尖逆顺于经络循行方向而定补泻的方法,而是泛指一般的补泻,包括各种补泻方法。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目,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经脉循行是《经络腧穴学》的重点内容。十四经的循行路线,联络的脏腑、器官、组织是经穴功能主治和临床应用的基础,是针灸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然而,经脉循行文字古奥,路线复杂,学生常感觉理解困难,记忆更难,是教学的难点之一。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由总及分,再由分汇总的经脉循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获得了较好效果。以循行较复杂,腧穴较多的足阳明胃经为例介绍这种经脉循行学习方法的步骤。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不同方向合谷刺法治疗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通过观察其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方向合谷刺法各自的优势。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疼痛期肩周炎患者分为治疗Ⅰ组(30例)和治疗Ⅱ组(30例)。治疗Ⅰ组对肩髃、肩髎、肩贞穴位采用沿经脉循行方向针刺治疗,治疗Ⅱ组对肩髃、肩髎、肩贞穴位采用垂直经脉循行方向针刺治疗。每次治疗30 min,共治疗12次。治疗前后观察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JOA)的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对疼痛、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的评价上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不同操作方法的合谷刺治疗疼痛期肩周炎疗效均显著,两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成都老官山经穴髹漆人像的出土,其阴刻的经脉循行路径已成为研究经脉循行演变不可或缺的史料和研究热点。总结老官山髹漆人像手阳明经脉的循行路径与分布特点,同时将其与传世医学经典文献、出土医学简帛进行比较,系统梳理历代手阳明经脉的循行特点和循行演变,为经脉源流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古代文献对经脉循行路线的描述能直接反映当时医家对"经脉"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所以不同时期经脉循行路线的变化也必然反映经脉内涵的变化。本文从对照帛书"十一脉"与《灵枢》经脉循行起止点、方向、路径等变化入手,认为引起经脉循行变化的主要因素有:脉诊的发展、古代阴阳术数思想、古代表面解剖学知识、气血营卫循环概念形成,并深入剖析了由"十一脉"发展至"十二经脉",经脉概念本质与内涵发生的重要演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经络学说中存在的瑕疵与疑惑,为修正经络学说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内经>、<难经>、<经络学>等记载的经络理论与相关经络研究文献,进行比较对照、分析评价.结果:督脉循行有上有下、方向相悖,分支众多有待探究理清;将督脉与任脉视为二条经脉计入全身经脉串联流注总条数及总长度疑惑是错误的;足阳明胃经胸腹段中有其他经脉的脉气合并而行,足太阳膀胱经背、腰、骶段双线可能属于两条经脉的组成部分,足少阳胆经头部循行线中5个转折分成的6条线段可能分属于两条以上的经脉.结论:客观存在的督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循行分布状况,可能与目前公认状况相比悬殊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探讨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