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1年广西伤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及时全面了解、掌握广西伤寒主要流行菌型变化动态和传染源。方法 在广西桂林市及其辖区7个县开展伤寒监测,对发热疑似病人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并对密切接触者、病人病后带菌调查;水体及疫点环境调查。选取桂林市10家医院作为哨点医院。结果 2001年8个监测点发病数为2889例,占广西病例总数的52.28%,发病率为80.55/10万。哨点医院病原学监测.阳性率22.28%,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占95.34%,伤寒沙门氏菌仅占4.66%。监测点血培养阳性率15.64%,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占92.69%,伤寒沙门氏菌占7.31%。结论 我区目前流行的主要菌型以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为主,传染源仍广泛存在,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加强监测和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是管理、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2001年~2003年伤寒副伤寒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1年~2003年伤寒副伤寒疫情特点及菌株的分型耐药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2001年~2003年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181株伤寒副伤寒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对其中的136株伤寒菌株进行噬菌体分型。结果:江苏省2001年~2003年的年平均发病率为2.24/10万,发病以5~10月份为多,苏州、南通、盐城和扬州4市是高发地区,人群分布以农民和学生为主,男女发病没有明显差异。136株伤寒菌株可分为14个型,分型率73.21%,噬菌体菌型主要为J1、M1和D2,分别占可分型菌总数的14.29%、13.39%和10.71%。不同年份伤寒菌株的分型率不同。伤寒、副伤寒菌株均对磺胺、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和氨苄青霉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副伤寒菌株的耐药谱较伤寒菌株宽。结论:江苏省2001~2003年伤寒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高发季节、高发地区和人群职业分布无明显变化,但男性发病年轻化。噬菌体分型结果显示江苏省的主要流行菌型变化不大,除以往耐药的M1型菌株外,J1型菌株的耐药性也普遍较高,且有多重耐药现象;副伤寒甲出现的比例逐年增高,且其耐药率及耐药谱均较伤寒菌株高或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建省伤寒、副伤寒(伤寒)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订伤寒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福建省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福建省累计报告伤寒3 341例,年均发病率为1.33/10万。伤寒发病率(/10万),2004~2010年分别为1.80、1.42、1.51、1.08、1.23、1.18、1.13(P<0.01)。2004~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最高的是宁德市(2.88)、龙岩市(2.80)、厦门市(2.77);男性为1.44,女性为1.22(P<0.01);0~4岁为2.86,5~14岁为1.25,15~34岁为1.31,35~54岁为1.17,55~74岁为1.13,≥75岁为1.19。2004~2010年的3 341例伤寒病人中,5~10月发病的占61.33%;农民占22.96%,学生占15.41%,散居儿童占10.98%。2006年厦门市城区内发生伤寒流行,1月1日至7月31日报告病例190例,分离菌株中主要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流行原因为养殖地贝类被污染。其他病例均为散发。2006~2010年累计从伤寒病人分离出伤寒病原菌102株,其中伤寒沙门菌占30.39%,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占53.92%,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占13.73%,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占1.96%。[结论]2004~2010年福建省伤寒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5岁以下儿童和青壮年为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2001~2003年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病原学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01~2003年伤寒、副伤寒菌株的耐药情况及伤寒菌株的噬菌体分型情况,掌握伤寒、副伤寒的流行规律,为今后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江苏省2001~2003年收集的181株伤寒、副伤寒进行耐药性监测,对其中的136株伤寒菌株进行噬菌体分型。结果 江苏省2001~2003年136株伤寒菌株可分为14个型,分型率73.21%,主要噬菌体菌型为J1、M1和D2,分别占可分型菌总数的14.29%、13.39%和10.71%。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伤寒菌株的分型率不同,2002和2003年以里下河地区的分型率相对较高。伤寒、副伤寒菌株均对磺胺、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和氨苄青霉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副伤寒菌株的耐药谱较伤寒菌株宽。结论 伤寒噬菌体分型结果显示,江苏省的主要流行菌型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福建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 ,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福建省 1995~2 0 0 1年伤寒、副伤寒疫情与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 1995~ 2 0 0 1年 ,福建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维持在 1 84/10万~ 2 3 1/10万 ,呈高度散发 ,主要分布在宁德市和福州市 ,病例主要发生在 6~ 9月 ;2 0~ 5 4岁多见 ,分离的部分伤寒菌株对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高度敏感。 [结论 ]福建省伤寒、副伤寒疫情呈点多、面广、常年散发 ,应加强疫情监测 ,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 ,进一步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全国2004~2007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暴发原因,为预防控制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国2004~2007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7年全国共报告77起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发病4 863例,死亡3例,波及人数6 393 908,罹患率为76.05/10万,伤寒暴发疫情31起,副伤寒暴发疫情46起。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以农村和学校为主,流行菌型以甲型副伤寒为主(61.33%)主要原因是卫生设施缺乏、水源和食品污染。[结论]全国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以饮用水污染引起为主(53.25%),其次为食源性(23.38%),应加强重点人群如学生、工人、民工、农民的主动监测,提高确诊率,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对预防控制伤寒副伤寒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紫云自治县伤寒、副伤寒的流行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1~2006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进行分析。[结果]6年全县累计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170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92.73/10万。甲型副伤寒居多。全年病例分布不均衡。发病呈明显季节性。少数病例易形成慢性带菌者。[结论]加强卫生健康宣教,提高伤寒病例监测水平;做好各项监测工作,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WHO一直把伤寒和副伤寒发病列为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伤寒和副伤寒的典型临床症状体征主要以持续性高热、玫瑰疹、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及表情淡漠等为特征,但临床表现逐渐呈不典型化和轻型化,尤其是副伤寒常以持续发热为主要特征.这种早期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如缺乏实验室检测,给临床及时正确诊断带来很大困难,误诊和诊断滞后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传染源得不到及时控制,易引起暴发或地方性流行.症状监测(syndromic surveillance)近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在很多疾病监测中得以运用.公共卫生工作者开始尝试利用症状监测的思想,针对伤寒和副伤寒以持续高热为主的临床特点,来设计发热症状监测系统,以提高伤寒和副伤寒防治水平.现将相关信息与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伤寒、副伤寒流行规律,分析发病流行因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全市伤寒副伤寒发病强度、三间分布,用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发病流行因素。结果2004年全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为61.56/10万,优势病原菌由伤寒杆菌转变成甲型副伤寒杆菌,发病点多面广又相对集中,表现为春季和夏秋季两个高峰;各年龄组均有发病,20~49岁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72.18%;男女发病率分别为69.47/10万和53.16/10万;以民工、农民、学生、工人和家务待业发病为主,流行因素专题调查显示,饮水污染所致的餐饮业餐具食品的二次污染和密切接触是造成流行的主要原因,饮水污染直接引发的暴发进一步加剧了疫情,在外用餐和贝类食品的食用方式也是流行因素。结论饮用水消毒的落实,清洁卫生水供应量的增加,食品卫生管理的加强,改厕粪便污水无害化推进,是预防和控制甲型副伤寒流行和暴发流行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004 - 2017年郑州市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 - 2017年郑州市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 - 2017年郑州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939例,以副伤寒为主(70.71%)。2006 - 2007年和2015年发病率出现2次高峰,其他年份发病率波动在0.14/10万~1.0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0.92/10万。郑州市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郊县居民发病率高于市区,发病高峰为每年的6 - 10月,主要集中在15~44岁的青壮年(63.79%),男女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病例职业主要为农民和学生,分别占39.51%和14.70%。结论 郑州市属于伤寒副伤寒的低发地区,但部分县(市)发病率仍较高,应增加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健康教育,加强传染源管理,加大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的监管力度,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止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西伤寒与甲型副伤寒流行特征的异同点,为有效防控伤寒与甲型副伤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4 - 2010年广西传染病报告数据,分析伤寒与甲型副伤寒的时间、地区及人群分布特征.结果 广西伤寒与甲型副伤寒的年报告发病率基本呈平行下降趋势,发病高峰分别在每年7月和8月,后者晚1个月,两者发病曲线相似;二者呈现明显地区流行特征,且地区分布具有高度相关性(r=0.938,P<0.001);两病病例男性均多于女性,但发病率很接近;伤寒在各年龄段人群的发病率较为均衡,甲型副伤寒则以5~30岁年龄段人群发病率较高;两病病例均以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和工人为主,伤寒以农民发病最多,而甲型副伤寒以学生最多.结论 广西伤寒与甲型副伤寒应以农村和学校作为防控重点,且均应加强病人的规范治疗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宜宾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方法对2004—2007年宜宾市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4年共发病245例,其中筠连县发病166例,占67.75%;年平均发病率为1.24/10万,各年发病率在0.55/10万~2.41/10万之间,全年均可发病,性别没有明显差别;40岁以下年龄,占发病总数的84.90%;职业以学生、农民、干部职员、家务及待业人员、散居儿童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1.84%。结论宜宾市2004—2007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为发病主要集中在筠连县,职业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舟山市2004-2008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为制订伤寒、副伤寒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舟山市2004-2008年疫情资料录入Excel 2003中整理数据后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舟山市2004-2008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减的变化趋势,发病以春季和夏秋季为主,呈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以工人、渔(船)民、家政及待业人员为主;集中在20~55岁年龄组。暴发疫情以水型为主,病原菌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结论舟山市伤寒疫情常年均有发生,但呈下降趋势。应加强疫情监测,落实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1997~2006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1997~2006年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为伤寒副伤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浙江省历年疫情资料录入EXCEL2003中整理数据后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浙江省1997~2006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现以2004年为高峰的单型变化趋势,地区上仍以沿海地区为高发,发病以春季和夏秋季为主,呈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构成以农民、学生、工人为主,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爆发疫情以水型为主。病例多为甲型副伤寒。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主要对磺胺(SD)产生耐药,不同型别沙门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不同。结论伤寒副伤寒发病率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局部仍有爆发,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甲型副伤寒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应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健康教育、落实改水改厕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红河州2004-2008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红河州伤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研究方法。[结果]5年全州伤寒年平均发病率29.8/10万,病死率为0%。发病地区集中在个旧、弥勒、建水、蒙自、开远5个伤寒老疫县、区、市;发病高峰在7~8月;高发年龄为10岁、25~35岁组;以农民、学生、工人为多;男女性别发病无差异;发生3起暴发流行,水源污染是伤寒暴发的主要因素。经采取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变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等综合性措施后,2007、2008两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直线下降趋势,未发生暴发流行。[结论]控制伤寒、副伤寒流行的关键是由管理传染源为主转变为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及改变个人不良卫生习惯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1998~2007年宜州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宜州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宜州市1998~2007年疫情资料和人口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98~2007年宜州市伤寒副伤寒平均发病率在7.62/10万,波动在1.95~3-4.44/10万之间;城镇高于农村,发病年龄以儿童及青少年为主,0~19岁占53.54%;职业以学生及农民为主.结论 宜州市伤寒发病呈下降趋势,但儿童及青少年仍具有较高发病水平,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全州县为伤寒病高发区 ,1999年共发生伤寒455例 ,无死亡病例 ,年发病率为58.63/10万 ,比1998年上升34.50 %。1流行特征1.1地区分布以位于县城的全州镇发病最多 ,共184例 ,占40.44 % ,该镇发病率达187.34/10万 ,见表1。表1全州县伤寒副伤寒病例地区分布乡镇病例数发病率(1/10万)构成比( %)全州镇184187.3440.44永岁45112.459.89绍水4082.428.79才湾4177.469.01龙水3164.026.81黄沙河1354.662.86白宝840.…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西湖区1997~2006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琳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8):26-26,28
为了解我区近年来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本文对西湖区1997~2006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沂市伤寒、副伤寒 (伤寒 )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 ,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在伤寒老疫区苍山县和郯城县设立伤寒监测点 ,监测伤寒发病、暴发情况 ,调查不同人群慢性带菌情况与正常人群抗体水平。[结果 ]监测点人群 1992~ 2 0 0 1年共发现伤寒病人 2 91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3 0 16/10万。其中 ,8~ 11月发病 191例 (占65 64 % ) ,5~ 40岁发病 2 44例 (占 83 85 % ) ;暴发疫情发病 178例 (占 61 48% ) ,水型传播病例 15 2例 ,占暴发病例的84 92 %。伤寒既往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的带菌率为 1 0 6% ;正常人伤寒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O抗体为 1 41 2 3 ,H抗体为 1 5 0 75。监测点 1995~ 1998年收集的 3 6株伤寒杆菌噬菌体分型 ,主要为D2 、E1和M1型。 [结论 ]应采取以切断经水传播、免疫接种和敏感药物治疗病人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控制临沂市的伤寒疫情。  相似文献   

20.
虹口区1960~1999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芳  潘隽 《上海预防医学》2002,14(8):376-377
伤寒、副伤寒是主要法定肠道传染病之一 ,近年在虹口区传染病中排列第 5~ 7位。 1980年以来 ,我区伤寒、副伤寒发病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年发病率约为 2 .5 3 / 10万 ,局部有时偏高。为探讨伤寒、副伤寒流行规律 ,总结防治经验 ,将 1960~1999年流行特征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