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2004~2007年麻醉药品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种药品的用药频度。结果:我院吗啡制剂用量呈上升趋势,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按同等数量患者相比数量有所下降,芬太尼注射液的使用量略有上升。结论:我院麻醉药品的供应结构基本合理,新的麻醉药品种类可根据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7—2009年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分析用药趋势,并为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9年麻醉药品的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三年间共涉及麻醉品11种,剂型3种(注射剂、缓控释片和片剂),哌替啶注射液连续3年DDDs排序位居第1位,2007年DDDs前三名的为哌替啶针50mg、哌替啶针100mg、芬太尼针0.5mg,2008年DDDs前三名的为哌替啶针50mg、芬太尼针0.5mg、哌替啶针100mg,2009年DDDs前三名的为哌替啶针50mg、哌替啶针100mg、吗啡针10mg。结论我院的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符合有关规定,既满足了临床患者用药要求,也没有超剂量或滥用现象。但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和用药趋势.方法:利用医院微机系统对我院2009年至2011年麻醉药品应用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吗啡制剂、芬太尼制剂增幅较大,哌替啶注射液逐年减少.结论:癌痛患者三阶段止痛原则发挥作用,我院麻醉药品在临床治疗中的用药结构渐趋合理.  相似文献   

4.
胃的了解本院麻醉药品的应用状况,初步评价“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在本院的推行情况。方法对本院2000--2006年麻醉药品的年用量及用药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芬太尼注射液用量最大;哌替啶注射液用量呈下降趋势,吗啡控释片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量增长迅速。结论口服剂型和透皮贴剂将是今后镇痛用药主流,“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已在本院应用并发挥了指导作用,但仍需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2007~2010年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分析我院麻醉药品使用的合理情况和临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HIS系统中我院近4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总体金额及使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麻醉药品的使用率以口服制剂,特别是缓控释片上升显著。芬太尼透皮贴使用方便,但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广泛使用。结论:按照卫生部和WHO关于癌症患者麻醉镇痛药物使用指导意见和DDDs分析,我院近几年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用药教育,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确保麻醉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药品的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三明市第一医院2007~2010年病区4年的麻醉药品用量,对麻醉药品的药品消耗用量、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病区中麻醉药品的用药量总量上呈上升趋势,其中芬太尼针和吗啡控释片使用量,频率较高,呈上升趋势,而盐酸哌替啶针剂用量稳中有降。结论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我院麻醉药品的的使用情况。方法 统计三明市第一医院2007~2010年病区4年的麻醉药品用量,对麻醉药品的药品消耗用晕、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病区中麻醉药品的用药量总量上呈上升趋势,其中芬太尼针和吗啡控释片使用量,频率较高,呈上升趋势,而盐酸哌替啶针剂用量稳中有降。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0—2006年麻醉药品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麻醉药品的应用状况,初步评价"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在本院的推行情况。方法对本院2000—2006年麻醉药品的年用量及用药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芬太尼注射液用量最大;哌替啶注射液用量呈下降趋势,吗啡控释片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量增长迅速。结论口服剂型和透皮贴剂将是今后镇痛用药主流,"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已在本院应用并发挥了指导作用,但仍需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9.
麻醉药品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严格限制,其利用合理与否可产生不同的临床意义.为调查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并为合理、有效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笔者对我院2000-2002年门诊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文蕾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128-128
目的:通过对我院中心药房近3年麻醉药品的消耗统计了解麻醉药品在病区患者中的应用特点,同时掌握临床麻醉药品的管理情况,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麻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方法:收集中心药房2007—2009年消耗数量及销售金额,并从用药频率(DDDs)方面加以说明。结果:DDDs居首位的是芬太尼注射液,吗啡注射液用量逐年下降而吗啡缓释片用量逐年上升。结论:我院中心药房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但在管理细节上还需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控和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4~2008年麻醉药品使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中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量呈逐年增加态势,主要以吗啡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增幅明显.结论:麻醉药品占术后镇痛及癌症晚期止痛的主导地位,以吗啡为代表的阿片受体激动剂仍将保持使用量的逐年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以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以我院2011~2012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管理的专用账册为调查对象,了解常用药品及其用法、用量和具体应用.结果:使用麻醉药品共14种,使用频率较高的为芬太尼针、盐酸吗啡针、盐酸吗啡缓释片.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应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调查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准确有效地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1996年现有麻醉药品及癌症患者用麻醉药品的年消耗量。收集全年麻醉药品处方,对处方一般情况、用量、药物使用指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年消耗量最大的品种是路泰片和二氢埃托啡片。共收集处方3246张,使用频度最大的是哌替啶注射液,所有麻醉药品的DUI均<1。大部分处方符合麻醉药品的用药规定,少部分处方在用药次数和剂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论:以上结果反映了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并提示我们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才能准确有效地使用麻醉药品。  相似文献   

14.
我院是全自治区最大的一所中蒙医医院,中成药以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而得以广泛应用,本文以我院2009年中成药销售金额排序结合药物使用频度(DDDS)等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以期反映我院中成药用药特色、趋势、用药结构,为医院药品供应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我国麻醉药品应用情况,探讨用药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方法 以全国麻醉药品用药数据为依据,分析我国麻醉药品用药总量、用药频度。结果 近年,我国麻醉药品用药总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用药强度有所提升,但用药总量及人均用药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全球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吗啡、羟考酮用量逐年上升、哌替啶用量逐年下降,芬太尼的DDDs值一直居于首位。结论 我国麻醉药品用药合理性日渐提高,但仍存在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药剂科计算机管理系统检索2009~2011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进一步规范此类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方法:依据WTIO"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以用药频度(DDDs)值为指标,对我院2008年门诊麻醉处方2469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DDs排序依次为吗啡缓释片、吗啡片、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贴荆、哌替啶注射液、布桂嗪注射液、可待因片剂、吗啡注射液.结论: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我院是一所兼有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中成药销量较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解其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依照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i dose,DDD)分析方法[1].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的使用情况。方法:调查我院2009年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并采用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中成药的销售金额,日用金额,DDDs和DUI。结论:我院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价廉且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和用药变化趋势。方法:以DDDS为指标,对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口服降糖药出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阿卡波糖(拜糖平)、瑞格列奈(诺和龙)零售金额排序都在前2位,瑞格列奈(诺和龙)的DDDS都在第1位,阿卡波糖(拜糖平)的DDDS从2007年第3位,2008年上升到第2位,格列吡嗪缓释片(秦苏)的DDDs都排在3到4位之间。二甲双胍的DDDs从2007年的第2位,下降到2008年的第7位。结论:该院用药金额逐年上涨,新一代药品及副作用较小药品使用呈增长趋势,进口药品品种使用较国产品种使用较多、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