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102例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的结果。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对102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102例标本中HPV阳性95例,总检出率是93.14%,其中高危型阳性率48.04%(49/102),低危型70.59%(72/102);单一型别阳性率58.82%(60/102),多重型别阳性率34.31%(35/102),检出率型别最高的为HPV6、HPV11。HPV感染阳性的尖锐湿疣患者中,20~29岁组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尖锐湿疣患者HPV基因型以低危型HPV6、HPV11为主,感染高峰年龄为20~29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门诊就诊高危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型别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肉眼观察存在慢性宫颈炎、宫颈尖锐湿疣或疑患官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1480例妇女进行HPV-DNA分型检测,同时对其中655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并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1480例妇女中HPV阳性率50.9%(754/1480),单型感染34.9%(516/1480),多型感染16.0%(238/1480);感染率最高的型别为HPV16(32.4%),其他感染率>5%的型别依次为:11、58、31、33及6型.655例阴道镜检查HPV阳性率55.3%(362/655),单型感染37.1%(243/655),多型感染18.2%(119/655);HPV阳性患者易发生官颈高级别病变(即CINⅡ与CINⅢ)以及宫颈癌(P<0.05),而单型感染与多型感染之间发生高级别CIN与官颈癌无明显差异(P>0.05).在362例HPV阳性患者中,单一高危亚型及多个高危亚型感染更易发生CIN及宫颈癌(P<0.05).结论 门诊高危人群HPV感染率50.9%,常见型别为HPV16、11、58、31、33及6型.HPV高危亚型检测在CIN及宫颈癌的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HPV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基因分型芯片方法检测23种基因亚型.高危型18种: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MM4和低危型5种:HPV6,11,42,43,44.结果 尖锐湿疣组阳性率为95.4%,下生殖道炎症组阳性率为24.2%.检出率最高依次为11型、6型、16型.30.1%患者存在多重感染.下生殖道炎症组的高危型检出率和高危型多重感染率均高于尖锐湿疣组(P<0.05).结论 HPV11、6、16型感染是HPV的主要型别,且HPV感染趋于多重化.下生殖道炎症患者更易受到HPV高危型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HPV-DNA分型定量检测,观察HPV亚型感染的分布情况,初步探讨HPV感染主要基因型别及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本院妇科门诊患者108例,建立病历档案,采集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DNA分型定量检测.结果 108例门诊患者检出HPV阳性14例,阳性率为12.96%,其中单纯HPV次要高危阳性感染9例,占64.28%;单纯HPV-16阳性感染2例,单纯 HPV-31阳性感染1例;HPV-16、HPV-31和HPV次高危型三重感染1例,HPV-16和HPV-18/45的二重感染1例.结论 本组患者HPV次高危型感染亚型几率最大,HPV高危型和次要高危型的感染与宫颈病变有高度的相关性,且病毒的感染量与病变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也显示HPV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有效的HPV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基因型别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86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患者行HPV-DNA检测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分析HPV感染率及其主要基因型别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 186例中HPV-DNA阳性率22.0%(41/186),正常或宫颈炎组为3.8%(5/130)、CIN1组为40.0%(10/25)、CIN2-3组为80.0%(20/25)、宫颈癌组为100%(6/6)。HPV的型别分布以HPV16/58/18最常见,所检出的型别以HPV16检出率最高。结论①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②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均伴有高危型HPV感染,HPV16最常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就诊病人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高危、中危及低危基因型分布状况,并探究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4月在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就诊的妇科门诊病人 1 814例,分别采用反向点杂交法技术检测及 HPV分型检测,分析高危、中危及低危共 28种基因型分布状况。另外选择同期进行 HR?HPV检测、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TCT)和阴道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病人 210例,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参考标准,研究 HR?HPV、TCT以及两者联合检测用于宫颈病变筛查效能。结果 1 814例门诊病人共 176例 HPV检测阳性,阳性率为 9.70%,其中高危型或高危型混合中、低危型阳性率为 6.94%(126/1814);中、低危型及混合感染阳性率 2.76%(50/1814)。基因型排名前十位分别是 HPV?16、58、52、53、66、56、18、31、33、42,其中 HPV?53、66和 42是中低危型。 HR?HPV联合 TCT诊断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 97.01%(65/67),阴性预测值为 96.78%(60/62),漏诊率为 2.99%。HR?HPV联合 TCT检测分别与 HR?HPV、TCT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20,5.372,P<0.05)。结论合肥地区 HPV基因亚型分布不同其他地区,有待于进一步确认。 HR?HPV联合 TCT检测优于单项检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病变的具有重要筛选意义,可值得在妇科门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皮肤性病科就诊男性尖锐湿疣(CA)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型别特点。方法采用PCR及导流杂交技术,对551例男性CA患者21种HPV亚型检测,分析其型别特点。结果 252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阳性检出率为45.74%;检出率前五位的HPV亚型是:6亚型、11亚型、16亚型、51亚型和52亚型,分别为20.87%、15.06%、5.44%、5.08%和4.54%。252例阳性标本中,单一感染为158例,占阳性患者62.70%。94例患者为多重感染,其中以HPV高低危型混合感染最多,占82.98%。不同年龄段男性就诊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50岁年龄段患者阳性率最高,为70.97%。结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以HPV 6亚型和HPV11亚型感染为主;阳性患者中,以单一HPV亚型感染为主;多重感染患者中,以HPV高低危型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8.
孙宇虹  朱正英 《安徽医药》2017,21(1):109-112
目的 探讨高危性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23例初次接受宫颈癌筛查的病人,对病人进行阴道镜下定位宫颈活组织检查和TCT及HPV-DNA检测.结果 TCT检测中出现阳性结果病人比例占13.0%,而HPV-DNA检查中出现1种或多种HPV感染的病人有435例,其HPV阳性率为47.1%.在组织病理学诊断中有139例病人出现CINⅠ级及以上病变,其中TCT和HPV-DNA检测对鳞状细胞癌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且HPV-DNA检测和TCT联合检测对CINⅢ及以上的病人检出率最高.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比单一检测更高,所有139例病人除1例CIN I病人外均有一指标出现阳性结果,而单一TCT检测的漏诊率为28.06%(39/139),单一HPV-DNA检测的漏诊率为12.95%(18/139).单一TCT检测与单一HPV-DNA检测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χ2=71.283,P=0.000;χ2=40.394,P=0.004);单一HPV-DNA检测的检出率则显著高于单一TCT检测(χ2=7.922,P=0.005).结论 TCT及HPV检测对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两者联合检测能够有效降低临床漏诊率以及更好地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郑洪  李德祥  胡琼 《贵州医药》2002,26(2):99-100
目的:探讨HPV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在女阴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回顾性分析233例女阴尖锐湿疣,假性湿疣以及湿疣 样病变中HPV-Ag和HPV6/11的检出率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193例尖锐湿疣HPV-Ag阳性102例(占52.85%),HPV6/11阳性187例(占96.89%),两种检测法阳性率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20例湿疣样病变HPV-Ag阳性3例(占5%),HPV6/11阳性7例(占35%),20例假性湿疣HPV-Ag和HPV6/11均阴性。病理上尖锐湿疣可见于诊断性挖空细胞,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基底细胞增生和上皮脚 延长融合;而假性湿无诊断挖空细胞,无明显棘层肥厚和基底细胞增生。结论HPV原位核酸杂交技术优于免疫组化技术,HPV6/11的检测有助于鉴别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以及湿疣相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近3年妇科门诊患者假性湿疣患病情况的研究,为其进行更好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妇科门诊就诊的3026例假性湿疣的阴道分泌物检查、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醋白试验及组织病理的结果,并对相应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假性湿疣患者占妇科门诊就诊患者2.40%,阴道分泌物检测检出率为81.82%,其中40.66%为霉菌性阴道炎,31.82%为细菌性阴道病,21.61%为滴虫性阴道炎;醋白试验阳性率14.14%(95/640),HPV检测阳性率11.07%(28/253),合并尖锐湿疣22例,占比是0.73%。结论假性湿疣与阴道炎的发病相关,细菌性阴道病作为诱因逐年增加趋势,疣体不典型者常被误认为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患者HP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并观察免疫治疗后患者预后复发情况与HPV型别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130例尖锐湿疣患者均行电灼术清除疣体,并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分型技术对皮损处的疣体进行HPV的基因分型测定,术后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肉注射2个疗程,治疗后半年内记录复发情况及复发患者的HPV基因类型。结果130例尖锐湿疣患者HPV—DNA阳性率达94.62%;共检测出13种HPV基因类型,其中低危型HPV6(47.69%)、HPV11(27.69%)所占比例较高,多重感染率达24.62%。免疫治疗后,HPV多重感染患者复发率(43.75%)明显高于单一型感染患者(26.31%),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以HPV6、11型感染为主,HPV基因多重感染率高,且与尖锐湿疣的复发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原位杂交检测HPV6/11感染在诊断尖锐湿疣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喜波 《江西医药》2006,41(1):15-17
目的 研究原位杂交法检测HPV6/11对诊断尖锐湿疣的价值。方法 对47例尖锐湿疣进行HE染色及原位杂交HPV-DNA检测。结果 典型的挖空细胞是表层或中层的鳞状细胞,伴有单个或偶尔为多个增大、深染和皱缩的细胞核,核周有一明显的透明区或“空晕”。紧靠周围胞浆增厚带。原位杂交HPV—DNA法检测阳性率为95.7%(45/47)。阳性反应呈深蓝色,广泛出现于棘层中上部、颗粒层和角化不企细胞核内,在角化不全层内被挤压的细胞核中尚可见到阳性表达。结论 典型的挖空细胞是尖锐湿疣病理诊断的特征性细胞。原位杂交法可以提高HPV6/11的检测率,有助于尖锐湿疣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遂宁地区尖锐湿疣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HPV)检测及病变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方法检测遂宁地区83例尖锐湿疣患者病变组织中的高危型HPV。结果:83例尖锐湿疣患者中高危型HPV阳性率为79.5%;病变部位以外阴部发病率最高,占55.4%;尖锐湿疣患者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最多,占61.4%;高危型HPV阳性检出率也以20~40岁为最高,占82.4%。结论:遂宁地区尖锐湿疣患者中高危型HPV阳性检出率较高,感染高峰年龄为20~40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所劳教戒毒人员中性病发病情况。方法:对2000年-2001年在劳教所内劳教戒毒的男性人员进行性病普查。结果:在6624例吸毒者中有688例患有性病,占10.4%。其中慢性淋病368例,占53.5%;急性淋病108例,占15.7%;生殖器疱疹112例,占16.3%;尖锐湿疣94例,占13.7%;梅毒2例,占0.3%;软下疳4例,占0.6%。性病患者中,40 a(98.8%)以下、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91.6%)、未婚(72.7%)和无业人员(61.0%)居多。传播方式以非婚性接触占大多数(89.5%)。结论:我所戒毒劳教人员中,性病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对戒毒人群中性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性病门诊中以生殖器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因和病种。方法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和临床分析116例生殖器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6例生殖器溃疡患者中有梅毒患者25例,占21.4%;生殖器疱疹患者27例,占23.2%;尖锐湿疣患者27例,占23.2%;霉菌感染患者12例,占10.3%;还有其他原因引起的龟头包皮炎25例,占21.4%。就诊的本组病例中有生殖器溃疡表现的男性患者有103例,占总数的88.79%。结论结果表明在皮肤病性病门诊中就诊的有生殖器溃疡临床表现的主要病种包括性传播疾病:梅毒、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和霉菌感染,占到总数的78.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在尖锐湿疣 (CA)中的表达 ,并探讨 HPV表达在 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对 2 0 0例标本行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 2采用 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 ,一抗为兔抗 HPV抗体 ,检测 CA中 HPV的表达。结果  1HE染色 2 0 0例 CA中 ,具有典型 CA组织结构者 180例、具有不典型 CA组织结构者 2 0例。其中 1例伴有癌变。 2用 HPV抗体检测 2 0 0例 CA标本 ,阳性为 190例 ,占 95 %,其中女性 180例中阳性 174例 ,占 96 .6 %;男性 2 0例中阳性 16例 ,占 80 %。另外在典型组织学结构的 CA中 ,有2例 HPV阴性 ,其余 8例 HPV阴性均在不典型组织学结构中。结论  CA是由 HPV所引起 ,应依据 HPV免疫组织化学法或原位杂交法的阳性表达做出病理诊断。 CA要与假性湿疣、寻常疣、乳头状瘤相鉴别。 CA可能癌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尖锐湿疣鳞状细胞癌变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6例尖锐湿疣继发鳞状细胞癌变病例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龟头或外阴尖锐湿疣久治不愈,HPV基因亚型检测4例为高危型16/18型,病理组织切片显示,Ki-67强阳性表达,P53蛋白高表达。结论有慢性迁延病史的尖锐湿疣患者,结合病理组织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有助于判断有无鳞状细胞癌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派特灵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镇江派特生物技术应用指导中心治疗的100例宫颈HPV持续感染患者资料,根据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复查结果 ,分为慢性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56例、CINⅡ-Ⅲ组15例、全子宫切除术后组8例和尖锐湿疣组21例,探讨派特灵治疗HPV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3个月复查,73例治愈,治愈率为73%;治疗后6个月复查,86例治愈,治愈率为86%,另有8例好转,治疗有效率为94%.其中,全子宫切除术后组治疗有效率(87.50%)低于慢性炎/CINⅠ组(92.86%)、CINⅡ-Ⅲ组(93.33%)和尖锐湿疣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派特灵能有效抑制和清除HPV病毒,缩短HPV感染持续时间,对宫颈病变术后HPV持续感染亦有良好的疗效,对尖锐湿疣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及分布特点对评估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治疗宫颈鳞状上皮病变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704例行HPV检测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HPV分型检测结果及分布特点,83例行LEEP术的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患者术前及随访HPV感染情况及病理指标。结果8704例女性检测中,HPV阳性926例,占比为10.64%,其中单一亚型感染769例、占比为83.05%,多重亚型感染157例、占比为16.95%。高危型HPV感染率最高的分型依次为:HPV52、16、58、53、33,感染率分别为2.50%(218/8704)、1.75%(152/8704)、1.08%(94/8704)、0.78%(68/8704)、0.57%(50/8704)。926例HPV阳性患者中最终以病理诊断为宫颈鳞状上皮病变CINⅠ~Ⅲ的有235例,其中HPV16阳性89例、占比为37.87%,HPV52阳性70例、占比为29.79%。83例行LEEP术的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患者中,CINⅠ22例,CINⅡ18例,CINⅢ43例,83例术前HPV检测阳性率为100.00%(83/83),17例(20.48%)为HPV多重感染;高危型HPV感染率由高至低分布依次为HPV16、52、58、33、18、53、39、68、56、73;HPV16患者29例,占比为34.94%;HPV52患者14例,占比为16.87%;HPV58患者14例,占比为16.87%;HPV33患者8例,占比为9.64%;HPV18患者7例,占比为8.43%;HPV53患者5例,占比为6.02%;HPV39患者2例,占比为2.41%;HPV68患者2例,占比为2.41%;HPV56患者1例,占比为1.20%;HPV73患者1例,占比为1.20%;其中29例HPV16型病变中CINⅢ22例。83例行LEEP术的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患者术后随访中,检测高危型HPV阳性5例,占比为6.02%(5/83)。4例经病理活检证实有病变残留或复发,发生率为4.82%(4/83),发现病变残留或复发时间为术后3~12个月,其中3例为CINⅢ,1例为CINⅡ;病变残留或复发患者高危型HPV检测阳性占比为100.00%(4/4),其中HPV16型3例,HPV52型1例。结论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以单一的高危型HPV感染为主,主要型别是HPV16、HPV52,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经LEEP术治疗后,高危型HPV检测可有效预测LEEP术后复发或病变残留,通过有效制定随访方案,可及早防治复发或病变残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番禺区8000例妇女宫颈HPV检查结果,了解番禺区妇女宫颈HPV感染率、亚型分型、年龄结构及宫颈病变情况。方法对8000例受检者进行HPV—DNA检测、对感染病例进行宫颈TCT检查及阴道镜病理检查。结果HPV感染为炎症和尖锐湿疣9例,年龄25.42岁,主要感染型:6、11。病变级别分组为CINI4例,年龄26—34岁,主要感染型:18、31、33。CINI/、III11例,年龄24—57岁,主要感染型:16、58、33、52、51。原位癌1例,年龄43岁,主要感染型:31、33。结论HPV感染的发生率有年轻化趋势,20~30岁、30~40岁、40~50岁3个年龄段为妇女宫颈病变的发病高峰期;HPV感染亚型中,低危型为6、11,高危型为16、18、31、33、51、52、58,且33型为番禺区主要高危型;多重感染与宫颈癌病变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