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观察妊娠结局,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评价产妇产前产后情绪,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产妇疼痛情况,测量产后泌乳量。结果: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围产期VAS评分、产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舒适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舒适组产后24h、48h泌乳量均多于常规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消除初产妇不良情绪,改善妊娠结局,并提高泌乳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研究产前护理干预对于孕妇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科的产妇7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产房的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对照组产妇配合传统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配合产前护理干预,比较本研究两组产妇的妊娠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对本研究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子宫恢复时间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观察组又有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选择产前护理干预措施对孕妇进行分娩护理可有效的帮助孕妇对于妊娠方式选择,提升自然分娩率,也能够提高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可有助于患者产后子宫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对母体乳汁分泌有何影响.方法:利用自评抑郁量表(SDS)针对150例产妇进行评定,分数在41分及以上的产妇共有70例,为研究组,评分未达到41分的产妇共有80例,对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与泌乳量.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延后于对照组,两组产后24h、48h、72h泌乳量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泌乳量要少于对照组.结论:产后抑郁可能会造成初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延后,影响乳汁分泌量,对产妇、新生儿健康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早期识别,并利用积极的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林格尔治疗仪配合穴位按摩对初产妇产后泌乳及胀痛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自然分娩的98例初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林格尔治疗仪配合穴位按摩,对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及乳房胀痛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48h及72h泌乳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乳房胀痛发生率为4.08%,明显较对照组18.37%低(P0.05)。结论普林格尔治疗仪配合穴位按摩能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也能减少乳房胀痛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以及产后24 h、48 h、72 h的泌乳充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泌乳始动时间为(18.14±3.01) 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6.31±4.97) h (P<0.05)。观察组产后24 h、48 h、72 h的泌乳充足率分别为62.22%、91.11%、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36%、63.33%、77.78%(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可明显缩短剖宫产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提高泌乳充足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硬膜外神经阻滞无痛分娩对母婴结局、产妇泌乳功能、肠蠕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3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案号的单双号将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进行无痛分娩。研究组采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比较两组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4 h泌乳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产程时间。结果两组第一产程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宫口全开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产后24 h泌乳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神经阻滞无痛分娩可减轻产妇产时疼痛,减轻新生儿窒息程度,增加产后24 h泌乳量,促进肠蠕动恢复,缩短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初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青岛滨海学院收治的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在产妇会阴伤口缝合并检查完毕后母婴皮肤接触,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即给予母婴皮肤接触1h,比较两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首次吸吮持续时间、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点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首次吸吮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产后6周、产后3个月及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h对初产妇首次母乳喂养有促进作用,且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联药物方案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婴并发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单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量、平均动脉压(MAP)及D-二聚体(D-D)水平,新生儿体质量,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后24 h尿蛋白量、MAP及D-D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体质量、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胎盘早剥、低蛋白血症及眼底改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联药物方案用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可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保护心肾功能,下调D-D水平,有助于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自然阴道分娩的产后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分娩的产妇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子宫底高度、恶露量、食欲、泌乳始动率、并发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食欲、48h泌乳始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底高度、恶露量、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增加产妇产后食欲,促进乳汁分泌,降低产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自由体位与传统卧位分别配合无痛分娩对初产妇产痛、产后出血率、泌乳功能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经自由体位无痛分娩(观察组)和经传统卧位无痛分娩(对照组)的初产妇各104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产痛程度[第二产程末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产后出血情况(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娩方式(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经阴道分娩者第二产程时间及泌乳功能差异,并记录两组母婴结局[围生儿不良结局(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孕母不良结局(尿潴留、下肢疼痛麻木、软产道损伤)]差异。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末VAS评分、产后2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764、2.800,均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660,P<0.05),且孕母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96,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193,P=0.007),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χ~2=5.915,P=0.015),且观察组经阴道分娩者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5.129,P=0.000)。观察组泌乳功能优于对照组(Z=2.079,P=0.038),有效泌乳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900,P=0.048)。两组围生儿不良结局及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由体位配合无痛分娩可有效降低初产妇产痛,并促进胎儿顺利经阴道娩出,且减少初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改善初产妇产后泌乳功能,还可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风险,有利于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晚期开展互动式模拟分娩方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试产的初产妇采取自愿的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互动式模拟分娩方式,对照组采用产前、产时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总产程、Apgar评分、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总产程9.2±2.3小时、hpgar评分〈7分者3例,产后出血168.5±44.6ml,剖宫产率28%,对照组总产程15.3±6.1小时,Apgar评分〈7分者10例,产后出血226.2±52.3ml,剖宫产率62%。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孕晚期实施互动式模拟分娩方式能显著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2.
朱晓萍  许小菊  陆瑞芳  程静 《职业与健康》2013,(22):3047-3048,3051
目的探讨纽曼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康复和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2月100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腹产初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产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纽曼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康复(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24、48h子宫复旧情况)和泌乳功能(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8.24±2.07)h,下床活动时间为(21.36±2.23)h,显著早于对照组的(19.80±2.04)h和(23.04±2.6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h子宫复旧分别为(12.28±1.99)和(5.08±1.35)e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8±1.96)和(6.48±1.1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为(23.48±1.96)h,显著早于对照组的(24.84±1.8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48h泌乳量评分(2.40.4-0.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4±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护理明显促进剖宫产初产妇术后康复,改善泌乳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刘建春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405-140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巫溪县尖山镇中心卫生院1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及护理;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孕妇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对分娩相关知识的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观察组更加倾向于自然分娩,对于分娩过程中的应对行为也更为了解;观察组孕产妇采取顺产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亦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并对分娩结局产生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初产妇侧卧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其中50例初产妇行侧卧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为观察组,50例初产妇行传统接生法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初产妇在会阴侧切率、会阴完整率、会阴水肿率、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初产妇分娩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水肿率、第二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分娩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中应用侧卧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法,能减少会阴侧切和会阴裂伤,有效地降低了会阴水肿率,缩短了第二产程时间,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保障了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细致护理对高危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生产的高危初产妇7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连续细致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分娩结局。结果护理前,两组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剖宫产率、难产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细致护理可有效增强高危初产妇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联合配偶产程支持干预在单胎足月初产妇经阴道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单胎足月初产妇183例,均经阴道分娩,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88)和观察组(n=95).对照组接受常规分娩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联合配偶产程支持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宫缩痛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0019年1月至0019年6月于我院行阴道分娩的7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的产后宫缩痛程度及焦虑情绪.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宫缩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某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未应用任何镇痛措施。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和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而剖宫产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和总产程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8分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椎管内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能有效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缩短产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及SAS、SD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建档且规律产检的70例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保健,观察组采用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模式.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母乳喂养情况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新生儿1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