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拒服和藏药的原因与对策。方法:以住院病历医嘱和护理交班记录为依据,调查分析103例精神病患者的服药行为,对其中有拒服和藏药行为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大多数精神病患者拒服和藏药的原因为无自知力,否认自己有病,对服药不依从,护理干预后可有效减少拒服和藏药行为。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拒服和藏药的原因多样,护理干预是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80例住院分裂症拒药藏药行为患者的原因是在精神症状支配下,否认自身疾病,抗精神药物的副作用,心理压力过重。认为在分药时对其行为必须加强观察督促和检查。强调对患者服药前、中、后的护理很重要,可及时发现,及时制止藏药等行为。同时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的方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减少和杜绝患者拒,藏药行为的发生,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苟莉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1071-107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服药护理。方法对我院60例精神病患者服药不配合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58例患者能自觉服药,2例患者仍有藏药现象。结论护理人员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做好精神病患者的服药及心理护理,准确地按时按量给药,并保证患者服下药物对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艳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583-1583,1592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的护理对策.方法:对住院期间服药患者236例进行检查,对有藏药行为的患者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藏药行为24例.结论: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原因多、形式呈多样性,针对不同原因、形式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保证药物的服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精神病患者对服药前后的心理活动、特殊的临床表现,实施恰当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质性描述的深度分析法,并通过现象分析法进行总结陈述。结果:针对精神病患者服药时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及对策,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主动性及配合治疗的积极性。结论:护士应深入了解患者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给予他们关爱、热情和鼓励,让患者信任、接纳,变被动服药为主动服药,才能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更快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藏药行为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01~2011-12间,住院的服药患者531例进行检查,有藏药行为的患者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结果有藏药行为的68例,藏药者占12.8%,藏药原因多种,手段繁多。结论对精神病患者的服药行为必须予以重视,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心理学的不断发展 ,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在我院调查 10 0例病人中 ,由于精神病人存在明显的精神障碍 ,故在治疗时有不同程度藏药行为的86例 ,通过对藏药行为调查分析发现 ,对不同年龄、诊断和不同住院时期病人 ,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很有必要。1 藏药原因分析从精神病患者藏药原因来看 ,以病态所致的藏药行为占大多数 ,特别是自知力缺乏的患者。由于精神病人的大脑功能发生紊乱 ,正确的思维、分析、判断能力降低 ,把自己的错误思维、幻觉、妄想视为正常行为 ,患者认为服药是将其置于死地 ,故设法避之。药物的…  相似文献   

8.
王丽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331-2332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拒药藏药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存在拒药藏药行为50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病程记录及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归纳拒药藏药的原因。结果拒药藏药原因包括:无自知力、否认有病22例(44.00%);幻觉、妄想支配15例(30.00%);药物副反应严重4例(8.00%);担心药物损害自己健康4例(8.00%);积存药物企图自杀1例(2.00%);认为自己的病已无药可治而拒服药2例(4.00%);无勇气重返社会2例(4.00%)。结论精神病患者拒药藏药原因构成复杂,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增加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藏药的原因和方法,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杜绝患者藏药,保证治疗安全.方法:对本院30 例有藏药现象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观察及原因分析,并与无藏药现象的30 例进行对比,找出两组患者中有差异性的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健康教育和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藏药的原因有:受精神症状影响、药物副作用、经济因素等方面,在两组病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者藏药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或杜绝患者的藏药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的藏药心理,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查阅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出院病历54例,针对病历中记载的藏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藏药行为54例,其中,偏执型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患者藏药比例明显偏高,以将药物藏于舌下、颊部、牙龈为主。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不同的藏药情况及心理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加强发药时的管理,可使藏药行为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1.
夏忠虎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101-310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50例,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进行护理干预: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规范服药流程,积极的心理护理,开展健康教育,加强药物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积极进行家庭干预。6周后,评定效果。结果治疗6周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38例75岁以上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指导,从而建立有效方法,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保证了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正确服药。结论: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延缓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藏药、拒药行为,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方法:分析患者发生藏药、拒药行为时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疾病分布、藏药、拒药的原因及方式,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首次住院、住院时间在一周内、否认有病、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藏药、拒药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的不同拒药原因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指导措施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门诊部2010~2012年间治的78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指导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指导、生活指导等综合护理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指导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48.7%.结论: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生活等综合护理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服药依从性,改善其认知及行为,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肠镜前的肠道准备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行肠镜检查治疗的患者1173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全面性护理,分析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结果在临床护理时,方法为心理指导、服药方法指导、服药后指导等护理,同时所有患者在护理完成后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在实施肠镜检查前,需对患者实施心理指导、服药方法指导、服药后指导的护理。通过此种方法能够完善肠道检查的有效性,提升肠镜检查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患者的拒药藏药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杜绝患者藏药.方法 给患者发药时进行仔细的观察.结果 精神病患者的藏药方式多种多样,护士如果不仔细观察,监督服药,无自知力的精神病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很低.结论 对精神病患者发药时必须管理其服药到胃,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对病人进行细心的观察和耐心的心理疏导,保证病人不藏药,按时按量服药。方法:作者从病人藏药的原因,方式,心理预防措施三方面论述了精神病人藏药的心理护理。结果与结论:只要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全面观察,工作认真负责,争取病人的积极配合是能够杜绝精神病人藏药的现象,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将近年来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冠心病的常见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服药依从性均比对照组要好(P=0.036,P=0.033);治疗组在护理后服药依从性比护理前要高(P=0.006)。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能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藏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保证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方法本文利用回顾性资料对我院住院治疗的82例藏药病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由于其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对药物治疗有其消极的态度.结论护理工作应该根据病情发展不同阶段的藏药原因和个体的心理、生理特点,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针对性地做好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心外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将近年来收治的心外科病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常见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服药依从性均比对照组要好(P=0.036,P=0.033);治疗组在护理后服药依从性比护理前要高(P=0.006)。结论对心外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能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