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结果进行分析,以选择安全有效的配血方法。方法回顾本血站采用微柱凝胶卡进行交叉配血6598例结果,对出现不规则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6598例次微柱凝胶法配血试验中,出现不规则抗体32例,占0.48%。结论微柱凝胶法具有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的特点,将其作为血型和交叉配血的常规检测方法,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微柱凝胶与聚凝胺交叉配血试验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一般资料2004年受血者的血清标本,急诊受血者的血清标本用聚凝胺配血法进行交叉配血,其他受血者的血清标本用微柱凝胶配血卡进行交叉本配血,发现有阳性结果的标本再分别用微柱凝胶配血法和聚凝胺配血法进行测定.微柱凝胶配血法按照达亚美公司提供的微柱凝胶配血卡操作手册进行;聚凝胺配血法见<输血技术学>[1].在13 879例交叉配血试验中,这两种交叉试验共同出现阳性结果的有15例(表1).对这15份阳性标本用谱细胞进行抗体筛查,其中抗-c阳性的标本4例,抗-E阳性的标本4例,抗-e阳性的标本3例,抗-cE阳性的标本2例,抗-JKb阳性的标本1例,抗-Mia阳性的标本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使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选等相关检查,传统方法难以开展的项目变得简单、准确,达到更安全输血.方法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ABO及RhD),交叉配血及抗体筛查.结果18800例血型鉴定发现A2B亚型1例,RhD阴性24例,5000例交叉配血发现5例配血不合,其中1例是不规则抗体 III细胞阳性;1例是不规则抗体II、 III细胞混合阳性;1例受血者血清中M抗体,无法配血;1例含自身抗体(抗A);1例为A2B亚型含抗A1抗体.结论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进行输血相关检测,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有利于选择更合适的血液输血,这对安全输血的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4.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指患者在交叉配血(聚凝胺法)合格后,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引起的发热、寒战、过敏等临床表现,且能排除溶血、细菌污染等原因引起的输血反应。为了探讨减少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方法,笔者对本院近4年来发生的输血反应情况进行调查,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抽取本医院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的1315名受血者进行调查统计。1.2设备与试剂交叉配血用聚凝胺试剂(台湾贝索);不规则抗体筛查用达亚美微柱凝胶抗球蛋白卡及专用孵育器、离心机(达亚美中国有限公司)、37℃水浴箱。1.3方法统一登记受血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5.
输血的免疫学安全性主要涉及红细胞抗体筛选和红细胞抗原的检测。临床输血中交叉配合试验是把好安全输血的重要关口,它既包括检测ABO血型相合与否,也包括免疫性抗体及其抗原的检测。目前部分基层医疗单位交叉配血仍以盐水配血法为主,影响输血安全。交叉配血的质量除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外,重点要选择一种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的配血方法。由于凝聚胺技术敏感性高,操作简便_1.2J,在部分医院输血科、血库已开始应用。我站发血室把改良凝聚胺配血法应用到交叉配合试验中,发现改良凝聚胺法具有和凝聚胺法同样的敏感性且更简便、快速,成本更低,为安全输血提供了简便、快速、安全可靠的交叉配合试验新技术,取得了显效果,值得在医院血库的交叉配血试验中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法(MGT)和改良凝聚胺配血法(MPT)作交叉配血试验对输血安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3例患者同时作微柱凝胶卡法和改良凝聚胺配血法试验,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GT交叉配血技术不符率9.0%,MPT交叉配血技术不符率6.0%,两者方法学之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微柱凝胶卡法比改良凝聚胺配血法敏感度更高,安全性更好,实用性更强;MGT方法简单、快速、自动化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朴英玉 《吉林医学》2011,(36):7666-7666
目的:观察微柱凝胶技术在检测临床配血标本中的作用,探讨其在临床输血中的价值。方法:对血样标本给予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交叉配血法,进行配血试验;用微柱凝胶卡做抗体筛查,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同时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比结果。结果: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交叉配血与凝聚胺交叉配血法,对不完全抗体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叉配血不合标本用两种方法进行DAT试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进行DAT试验,以试管法为金标准,微柱凝胶法敏感性为96.0%、特异性为9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技术用于临床血型血清学检测中,具有灵敏度高、结果保存时间短、标本用量少、操作简便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结果的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舒象武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6):507-508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结果的原因,并进行系统地分析与处理,为临床输血提供保障。方法应用DiaMed公司的Liss/coombs微柱凝胶卡进行交叉配血,对交叉配血不合的受血者和供血者进行相关的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124600例配血试验中,有1127例出现阳性结果,红细胞直抗阳性(905例),不规则抗体(138例)和自身抗体(80例)是导致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结论对微柱凝胶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有助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盐水凝聚胺试验在交叉配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16例住院申请输血患者用盐水凝聚胺法做交叉配血试验,出现凝集者再用微柱凝胶卡抗体筛查试验做不规则抗体筛检。结果:用盐水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检测4216例输血的血浆标本中出现凝集15例,其中主侧出现凝集的14例、次侧凝集1例。经用微柱凝胶卡抗体筛查试验比较,结果其中主侧出现凝集14例抗筛为阳性,另1例次侧出现凝集为供血者抗筛阳性,二法结果完全一致,抗体检测阳性率为0.33%。结论:盐水凝聚胺交叉配血法是既能检测IgM抗体,又能检出IgG抗体的方法,且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对临床输血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1988年柱凝集法血型检测技术问世以来,以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受到输血界同仁重视。我们使用柱凝集技术进行血型检测3600例,其中博唯优玻璃珠柱400例,达亚美凝胶3200例。准确率在98.6%以上,改变了过去的传统玻片法,为临床安全输血奠定了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 达亚美血型卡(凝胶法),博唯优血型卡(玻璃珠  相似文献   

11.
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法及凝聚胺法对20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抗体筛查试验;对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患者进一步作抗人球蛋白试验;观察比较这两种交叉配血方法的配血相合符合率、自身红细胞抗体的类型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配血相合率为84.5%;凝聚胺法为90.3%(P〈0.05);②存在次侧凝集的32例肝硬化患者,其自身抗体的类型分别是抗-IgG+抗-C3d占56.3%,抗-IgG占31.3%、抗-C3d占12.5%;③交叉配血相合的176例肝硬化患者及交叉配血出现次侧凝集的32例肝硬化患者输血后均未观察到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凝聚胺法比较,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敏感性更高;肝硬化患者输血后出现的自身抗体其抗体类型多为抗-IgG+抗-C3d。  相似文献   

12.
杨汉华 《中外医疗》2010,29(35):30-30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出现次侧凝集的各种病因,为安全输血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间所有使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出现次侧凝集的51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次侧凝集的病例大部分为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又以肾脏和肝胆疾病为多。结论本分析对不同疾病的交叉配血试验和安全输血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微柱凝胶技术和凝聚胺技术联合试验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比较每种方法的应用特点。方法使用微柱凝胶卡和凝聚胺试剂盒进行交叉配血实验380例。结果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22例(主侧不合15例,次侧不合7例),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不合7例(主侧不合5例,次侧不合2例)。结论微柱凝胶法的灵敏度高于凝聚胺法,为了提高交叉配血方法的灵敏度临床输血的安全,可以用微柱凝胶和凝聚胺法同时进行交叉配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是近年来全国各大医院输血科普遍使用的一项免疫分析方法。不仅可以检出IgM类血型抗体,也可检出IgG类不完全抗体,大大降低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但该方法在配血过程中常出现次侧凝集现象,若不能快速作出正确合理的分析和处理,则会影响临床输血的及时性和安全性。本文对本院使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出现次侧凝集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可能与受血者本身的疾病有一定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出现弱凝集的原因并找到处理方法,使患者能及时、有效、安全地输血.方法 应用微柱凝胶卡和聚凝胺技术与受血者的抗凝血标本做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42例样本聚凝胺交叉配血皆无阳性结果,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却多达16例主侧出现弱凝集,分析原因系献血员血袋用于配血的辫子内血液抗凝不充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意义和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确保输血安全.方法 对所有申请输血的病例,在输血前用微柱凝胶法检测IgG类不规则抗体,并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对抗体筛查结果阳性和交叉配血不合(指主侧或主次侧均凝集,以下同.)者进行核对、分析.结果 对14255 例申请输血的病例作不规则抗体检测及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阳性35例,阳性检出率0.25%,以妇产科为多,占91.43%;其交叉配血不合主要见于Ⅰ、Ⅱ、Ⅲ型抗筛细胞均阳性者(15/16).抗筛阴性而交叉配血不合有23例,以新生儿ABO溶血病居多(15/20).结论 抗筛阳性多见于妇产科病人,其配血不合多见Ⅰ、Ⅱ、Ⅲ型抗筛细胞均阳性者;抗筛阴性配血不合以新生儿ABO溶血病居多;抗筛阴性或阳性均应重视交叉配血,以确保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本院输血患者进行聚凝胺法配血,探讨聚凝胺配血实验在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对本院986例输血患者与ABO同型献血者进行盐水法及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在聚凝胺法配血实验中发现7例由冷凝集引起假阳性,3例由IgG类不规则抗体引起的配血不合.结论:聚凝胺交叉配血实验是输血前检测IgG类不规则抗体理想的方法,灵敏、快速、简便,不用特殊设备,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的配血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在血液透析患者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2年6月收治的52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与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52例血液透析患者的249次交叉配血检测结果中,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相比,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输血的次数增加,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显著增加。结论微柱凝胶法在检测红细胞表面非特异性吸附的IgG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方面存在显著的优越性,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组合使用,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研究情况。方法:所有患者采用卡氏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结果:所有患者采用卡氏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55例,交叉配血试验发生配血不相合50例。结论:微柱凝胶技术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具有检测影响因素少、结果准确、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易于观察等特点,可以作为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输血中效果,提高临床输血有效率。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月期间需输血的400例患者血样,进行输血研究。将每位患者的血样分为两份,最终将全部血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都包含了400例患者的全部血样。实验组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输血中的配血实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凝聚胺交叉配血法进行配血试验。最终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于不完全抗体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两组检出的交叉配血不合的血样,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两组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检测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发现实验组配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临床输血,提高了输血过程中交叉配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