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次反复捐献单采血小板(PL T )对献血者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献血次数15次以上的无偿献血者57例,比较其首次献血前与末次献血前献血者外周血7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PLT、PLT平均体积(MPV)、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末次采集前与首次采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末次采集前与首次采集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捐献单采PLT 可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对机体并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2个月内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部分血常规指标及血小板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个月内捐献单采血小板≥20次的献血者60例作为研究组,以初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2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献血者献血前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 累计献血次数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酶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长期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在缩短献血间隔期前后外周血象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2011-2017年20名捐献单采血小板50次及献血单位100治疗量以上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在2012下半年缩短献血间隔期至2周,2017年又将间隔期恢复至4周,对所有研究对象机采前血常规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采血小板献血者2011年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2013、2014、2015、2016、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例(PLCR)明显高于2013、2014、2015、2016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PLT、MPV、PDW、P-LCR与201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2014、2015、2016年PLT、MPV、PDW、P-L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MPV、PDW、P-LCR与2013、2014、2015、2016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次数与PLT呈显著正相关;MPV与PLT呈显著负相关;PDW、P-LCR与MPV变化一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对长期反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PLT、MPV、PDW、P-LCR的观察和分析,延长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既有利于献血者的健康,又保障了单采血小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固定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外周血血细胞检测部分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 年6 月~ 2019年9 月期间,献血间隔期大于2 周,累计捐献单采血小板20 次及以上的固定献血者20 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无既往献血史,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20 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献血前抽取静脉血3ml,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各献血者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比容(HC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计数(RE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等各项参数进行检测,并用GraphPad Prism 6.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固定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WBC,HCT,RDW,PDW,MPV,RBC,Hb,RET#,LYM%,PLT,P-LCR 和RET% 等参数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5~2.07,均P > 0.05)。结论 按规定献血间隔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由于机体自身及骨髓造血的代偿调节作用,其外周血血细胞检测大部分参数均无明显变化,对机体并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单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该站743例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影响首次单采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然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观察指标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质量、全血捐献史是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0.301,P0.05)、体质量(OR=0.411,P0.05)及全血捐献史(OR=0.441,P0.05)是影响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结论年龄、体质量及全血捐献史可能是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单采血小板间隔时间由4周缩短至2周,探讨频繁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间隔期缩短至2周,并且每年献血24次后对献血者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2013年9月-2015年10月,间隔2周采集1次血小板,1年捐献血小板24次的献血者,观察分析每次捐献前外周血血常规参数。结果 58名献血者间隔2周捐献1次血小板,24次捐献前外周血血常规有一定的波动。Plt和RBC,第1次与第24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Hb和WBC,第1次与第24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短至2周后,献血者血常规值在正常范围内波动,需要增加观察的时间,以确保献血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偏低的献血者是否适合单采血小板.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清远市中心血站50例MCV偏低的献血者为试验组,50例MCV正常的献血者为对照组.比较捐献单采血小板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常规参数;2周后复查2组献血者血常规参数恢复情况;检测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捐献的血小板质量,比较2组血小板成品合格率.结果 采集前,试验组红细胞计数[(6.52±0.61)×1012/L]、血小板计数[(234.92±15.24)×109/L]高于对照组,MCV[(73.51±5.15)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3.18±1.07)p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前,试验组血细胞比容[(45.82±2.14)%]、血红蛋白[(150.14±10.35)g/L]、平均血小板体积[(9.59±0.73)f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后,2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小板体积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复查,试验组与对照组血细胞参数恢复至采集前水平;2组血小板成品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V偏低的献血者可以成功捐献血小板,血细胞参数短期内可以恢复至采集前水平,采集的血小板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CS+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冲红"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单采血小板过程中有冲红(有肉眼可见的红细胞)现象的27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在本站正常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献血者标本进行全血常规及血红蛋白项目检测。结果冲红组中献血者的Hb、Hct、MCV、MCH、MCHC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献血者RBC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冲红现象与外周血的Hb、Hct、MCV、MCH、MCHC降低有关,与献血者多次采血及混合献血造成红细胞未完全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长期高频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安全与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2020年8月~2022年7月在本站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中,分别选择捐献20~29次与30~44次者为2组对象,收集2组献血者最近连续捐献的20、30次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大血小板比率(P-LCR),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共14项检测指标,按5次/组做分组统计分析。另外选择在本站捐献单采血小板次数≥100次献血者,分析其RBC、Hb、Hct、PLT、WBC 5项参数的变化及与献血小板总次数的相关性,选取前100次数据,按10次/组做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2年捐献单采血小板20~29次组有30人、30~44次组有11人,2组各血液学参数均未见明显改变(P>0.05);捐献血小板总次数≥100次献血者RBC、Hb、Hct、WBC与献血次数呈负相关,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献血者多次单采血小板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1例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大于或等于5次的献血者(每次捐献间隔期大于或等于1个月),抽取献血者全血3 mL,EDTA-K2抗凝,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各项参数的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献血者多次单采血小板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例(IRF)、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L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HFR)、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各项参数均在正常参考范围以内,与正常参考值均数相比除MCV、MCHC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V、MCHC与正常参考值均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Ret%、Ret#接近正常参考值范围的上限.结论 适量多次捐献血小板(每次捐献间隔期大于或等于1个月),可刺激骨髓红细胞的造血功能,使外周血中的网织红细胞比例略有所增加,但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的各项参数均在正常参考范围以内,对献血者身体健康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预防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血站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其中对照组758例,采用一般护理;试验组815例,采用心理护理。统计两组献血反应的例数。结果试验组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0.37%(3/815),对照组发生献血反应发生率1.58%(12/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捐献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次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变化的情况。方法选择105名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达≥10次的献血者(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在首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后即刻244、87、2、96 h分别留取血浆标本,进行人血小板生成素(TPO)及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检测,并对不同献血间隔期、单采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献血间隔期、单采前后不同时间段(首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后即刻、24、48、72、96 h)各组的TPO及PAF均无统计学意义(F=0.2590,.251,0.857,1.780,P均>0.05)。结论适量的捐献血小板(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其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单采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不会引起献血者的身体伤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清总蛋白(TP)、叶酸(FOL)、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捐献血小板≥16次且捐献量≥29U的献血者99名(男84名、女15名)作为试验组(捐献组),随机选择首次仅捐献全血献血者100名(男86名、女14名)作为对照组(未捐献组),检测其TP、FOL、TPO水平;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不同捐献次数(16~50次、51~100次、≥101次)、不同捐献量(0U、29~100U、106~160U、161~271U)、不同性别分亚组讨论。结果捐献组与未捐献组之间比较:TP,P=0.026;F O L,P=0. 019; T P O,P=0. 006,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 T P,男性和女性未捐献组捐献组(66. 9864.63;66.6663.11);FOL,男性和女性捐献组未捐献组(6.315.95,7.796.94),但捐献组与未捐献组TP、FOL仍在正常参考范围之内;TPO,男性和女性未捐献组捐献组(55.27036.567,56.05853.551)。不同捐献次数间比较:男性TP、TPO,P值分别为0.027、0.028,认为不同捐献血小板次数对男性献血者TP、TPO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认为对男性FOL的水平影响有限(P=0.498,P0.05);女性TP、TPO,P值分别为0.506、0.285,认为不同捐献血小板次数对女性献血者TP、TPO水平影响有限(P值均0.05),但对女性FOL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9,P 0. 05)。不同捐献量之间比较:男性T P、 F O L,P值分别为0. 066、 0. 490,认为不同献血量对男性献血者TP、 FOL水平影响有限(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对TPO的影响有差异性(P=0.030,P 0.05,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的TP、TPO,P值分别为0.728、0.356,认为不同献血量对女性献血者TP、TPO水平影响有限(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女性FOL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9,P 0.05)。结论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TP、TPO明显下降,FOL明显上升,但TP、FOL仍处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内,表明多次捐献血小板是安全的。但多次捐献血小板献血者有限的TP、TPO下降,FOL上升,这些指标的变化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单采血小板出现冲红现象的献血者血液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冲红现象的影响。方法以19例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出现冲红现象的为冲红组,随机选择20例血小板正常采集的为对照组,对采集前血常规主要参数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者体检时需关注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以减少捐献过程中出现冲红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次捐献机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外周血象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名自愿捐献机采血小板达10~38次的献血者(每次间隔期为1~2个月),在首次和末次采集血小板前分别进行外周血象的检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末次采集前外周血小板数(PLT)与首次采集前PLT、正常值均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的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血红蛋白浓度(Hb)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增加,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形血小板比例(P-LCR)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献血可以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对机体并无明显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献血间隔时间对血小板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中心血站单采血小板献血者3 280例,其中Trima血小板分离机采集血小板2 778例,MCS+采集512例。献血者每次献血之前做血常规检查(献血间隔时间为14 d),隔14 d后捐献抽标本检查血常规,观察并记录3 280例献血者血小板献血后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结果每隔14 d后,机体血小板计数与献血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30 d后,机体血小板计数与献血前基本一致(P0.05)。结论以血小板计数分析献血者的献血周期,献血周期保持在合适的间隔周期并不会影响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择生活、工作环境相同,饮食种类和运动量基本一致的捐献单采血小板者56例,年龄18~30周岁;按血液采集标准在捐献之前、捐献后1h、捐献后15~25d、捐献后26~35d,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红细胞C_3b受体(RBC-C_3b)、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BC-SOD)变化情况。结果与捐献前比较,RBC-C_3b、RBC-IC及RBC-SOD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正常间隔时间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红细胞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济南市重复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招募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山东省血液中心档案管理系统中的采供血专业电子档案,对2018年在山东省血液中心血站重复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献血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影响重复献血者的人群特征。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济南市2018年共计3 659例献血者志愿捐献单采血小板,其中1 249例(34.13%)为重复献血者,重复献血率在性别、年龄、职业及受教育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OR=2.42,95%CI:1.97~3.00,P0.001)、31~45岁(OR=1.37,95%CI:1.09~1.72,P=0.007)、46~60岁(OR=1.83,95%CI:1.36~2.64,P0.001)、工人(OR=1.81,95%CI:1.32~2.50,P0.001)和学生(OR=1.64,95%CI:1.17~2.29,P=0.004)均更易重复献血。结论济南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男性、30岁及以上人群、工人和学生应作为动员和招募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长期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改变及其对献血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按性别构成比为1∶1,选择2015年10月7日至2015年12月5日于烟台市中心血站行单采血小板捐献的30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n=30).研究组纳入标准:①献血品种为单采血小板;②捐献单采血小板5年以上,且每年捐献单采血小板次数≥10次;③献血前相关体检和血液学检查结果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排除标准:①献血者献血前相关体检和血液学检查结果中,任何一项不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②不愿意参加试验者.按性别、年龄匹配后,随机选择同期于本站首次捐献全血的献血者30例纳入对照组(n=30).对照组纳入标准:①首次献血;②献血品种为全血;③献血前相关体检和血液学检查结果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排除标准:①献血者献血前相关体检和血液学检查结果中,任何一项不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②不愿意参加试验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前,献血后1、24 h及7d,以及对照组献血者献血前的血浆PTH水平和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前,献血后1、24 h及7d,以及对照组献血者献血前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 CD8+T细胞等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上述各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两组献血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者本人认可对献血与健康相关性进行研究的必要性,自愿配合本项研究,并与之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前PT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水平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IgM、IgG、IgA水平,以及CD3+T细胞绝对数、CD4+T细胞绝对数、CD8+T细胞绝对数、CD4+ CD8+T细胞绝对数、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CD4+ CD8+T细胞百分比、CD3+CD4+T细胞/CD3+ CD8+T细胞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后1 h PTH水平为(72.47±7.25)ng/L,较采集前的(54.70±6.59)ng/L和对照组的(51.90±7.62)ng/L均显著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37、10.712,P<0.01);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后24 h及7 d PTH水平与采集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后1、24 h和7d的IgM、IgG、IgA水平与采集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后1、24 h和7d的CD3+T细胞绝对数、CD4+T细胞绝对数、CD8+T细胞绝对数、CD4+ CD8+T细胞绝对数、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CD4+ CD8+T细胞百分比、CD3+CD4+T细胞/CD3+ CD8+T细胞比值,与采集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单采血小板献血者PTH水平有短暂升高,但未发现其对献血者机体免疫功能产生影响,我国目前的单采血小板捐献模式不会影响无偿献血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捐献20次且间隔14~16天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和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2例,均为男性,年龄25~54岁,捐献间隔时间为14~16天。分为三组:第1次捐献前留取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第10次和第20次作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生化检测项目包括:ALT、Alb、TP、Ca、P、Fe和SF。结果观察组1与观察组2样本ALT、Alb、TP、Ca、P和Fe检测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1和观察组2样本S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20次且间隔14~16天单采血小板的男性献血者外周血ALT、ALB、TP、Ca、P和Fe无明显变化,但捐献10次以上存在铁存储下降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