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婴幼儿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和手工分离血小板的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及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行血小板输注治疗且年龄0.5岁的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共164人,按输注血小板的种类分为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输组(简称手工组)(n=69),输注机采血小板组(简称机采组)(n=95),2组患儿性别、年龄相似(P0.05);比较2组的血小板输注量、输后1和24 h血小板计数(Plt)、输血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分析这2种血小板制剂在临床重症患儿中的应用现状。结果机采组与手工组比较,输注前、输注后1和24 h平均Plt(×10~9/L)分别为:132±93 vs 81±72, 210±127vs 134±104和160±99 vs 118±90(P0.05);1和24 h CCI分别为:33.8±33.8 vs 25.3±35.2、19.2±25.3 vs 22.2±34.6(P0.05);1和24 h PPR(%)分别为:40.9±39.9 vs 35.1±51.5、22.2±29.7 vs 30.9±50.3(P0.05)。而且2组1和24 h的CCI和PPR测定有效率(73.7%vs 62.3%,66.3%vs 52.2%和55.8%vs 59.4%,45.3%vs 40.6%)相近(P0.05)。同时2组入选患儿输注血小板后临床观察均无输血反应发生。结论手工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治疗婴幼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相近;临床可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使用这2种血小板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血小板交叉配型和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2种方法应用于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小板交叉配型和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技术,以输注24 h后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为指标,对比评估43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结果 43例血小板输注无效中,7例血小板抗原基因配型相合输注中,输注有效率100%,24 h PPR(34.24±6.59)%,24 h CCI为9.10±2.11;25例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输注中,输注有效率92%(23/25),24 h PPR(32.43±7.50)%,24h CCI 9.18±2.82;11例随机血小板输注中,输注有效率27.3%(3/11),24 h PPR(16.45±9.37)%,24 h CCI 3.45±1.72。结论排除非免疫性因素及部分免疫因素,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是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的首选措施,血小板交叉配合次之,二者均可明显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提升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对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9例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的肿瘤患者,分为随机输注组与交叉配合输注组,计算输注后1h和24h血小板增加校正指数(CCI),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机输注组与交叉配合输注组的1、24hCCI分别为(6.34±1.82)、(3.05±1.42)×109/L与(15.58±3.12)、(8.13±2.5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别为23.81%、83.33%与14.29%、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的肿瘤患者进行输注前交叉配型可显著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交叉配型对肿瘤化疗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观察组给予血小板交叉配型后输注,对照组给予直接血小板输注,两组患者均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结果 87例患者中,抗体阳性率为58.62%;随着血小板输注次数增加,抗体阳性率有增加的趋势(P0.05);对照组抗体阳性患者输注有效率为28.57%,明显低于对照组抗体阴性患者以及观察组抗体阴性和阳性患者(P0.05);对照组抗体阳性患者输注1h、24h CCI分别为(4.20±1.62)×109和(2.43±1.20)×109,明显低于对照组抗体阴性患者以及观察组抗体阴性和阳性患者(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以及配型,能明显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减少无效输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次输血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不同配型方法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有多次输血史、需输注血小板的恶性肿瘤患者1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6例,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2组血小板抗体,统计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对照组随机选择ABO血型同型供者血小板进行输注;观察组均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依据试验结果选择相合的血小板进行输注。分别于血小板输注前、后24h采集前臂静脉血检测血小板计数,计算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 173例中血小板抗体阳性68例,其中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血小板抗体阳性者CCI[(6.15±2.18)×109/L]高于对照组[(2.34±1.27)×109/L](P0.05),血小板抗体阴性者CCI[(8.35±2.74)×109/L]与对照组[(7.93±2.51)×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抗体阳性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27.59%)高于对照组(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输血恶性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前检测血小板抗体,依据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结果选择交叉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进行输注,可提高血小板的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6.
反复输血者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 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方法 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 ,对 87名长期反复输血而又需输注血小板的患者 ,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 ,在血小板输注前后计数血小板 ,并计算 1h和 2 4h血小板增值 (CCI)。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LCT)和SEPSA法对部分血小板抗体阳性且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进行了血小板配合性输注。结果 反复输血的患者 ,血小板抗体阳性比率 6 0 .9% (5 3/ 87) ;5 3名血小板抗体阳性者中 ,再次输注血小板时 4 6名输注无效 ;血小板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CCI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 ,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差异也有显著性 (P〈0 .0 0 1)。结论 长期反复输血患者 ,易发生同种免疫反应 ,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 ,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配合性输注能较好的解决因血小板抗体阳性引起的输注无效问题 ,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小板交叉配型技术在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配合性输注的血小板交叉配型采用固相凝集法。比较24例患者随机输注及配合性输注后的输注效果(有效输注率及24h CCI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例患者的配合性输注后其有效输注率为91.67%,其24h CCI平均值为4764.08±429.91;而12例随机输注组的有效输注率及24 h CCI平均值分别为8.33%和1335.08±1084.82。两个组别间的有效输注率及24h CCI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免疫因素所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可以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并提高其输注效果,从而提升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9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血小板输注阈值及输注疗效,探讨输注次数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本院初次确诊的需要输注血小板的ALL患儿99例,根据患儿输注血小板次数分为首次组、2次组、3次组和4次组,通过回顾性分析ALL患儿首次及多次输注血小板前后血小板计数值,用输注前血小板计数值作为患儿输注阈值,结合输注后血小板计数值计算患儿血小板计数纠正增加指数(CCI值),并判断输注疗效(1 h CCI7.5×10~9/L或24h CCI7.5×10~9/L为输注无效),比较4组患儿输注无效率差异。结果 4组患儿输注阈值分布在≤10×10~9/L的百分比分别为37.4%(37/99)、27.3%(15/55)、31.3%(15/48)和20.0%(8/40);4组患儿输注阈值分布在(11—20)×10~9/L的百分比分别为33.3%(33/99)、43.6%(24/55)、35.4%(17/48)和57.5%(23/40);4组患儿输注阈值分布在20×10~9/L的百分比分别为29.3%(29/99)、29.1%(16/55)、33.3%(16/48)和22.5%(9/40)。4组患儿输注无效率的百分比分别为:7.07%(7/99)、16.4%(9/55)、18.8%(9/48)和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阈值较高时进行血小板输注的患儿仍占多数,患儿首次输注血小板疗效较好,但是随着输注次数增加,血小板输注无效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血液病患者辐照血小板输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1名预防性X射线辐照血小板输注血液病患者,采用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评价其输注效果,同时随机选择68名预防性非辐照血小板输注的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辐照组与非辐照组输注后1 h的CCI中位数(M)、[最小值(Min)~最大值(Max)]分别为17.4(-4.3~44.0)、20.9(-4.2~51.9);辐照组与非辐照组输注后24 h的CCI中位数(M)、[最小值(Min)~最大值(Max)]分别为8.2(-8.3~39.2)、9.3(-4.9~41.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输注后1 h CCI7.5,输注后24 h CCI4.5为输注有效标准,则辐照组与非辐照组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别为73.8%(45/61)、76.8%(52/6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剂量X射线对血小板进行辐照处理不会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702-4703
对我院97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应用固相凝集法检测患者的血小板抗体,应用CCI评估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效果,分析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和输注效果的关系。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是34.02%;阳性组患者1h与24h CCI值要明显小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无效输注率(75.75%)要显著大于阴性组(21.88%);配型组输注无效率(11.76%)要明显小于未配型组(100%)。血小板输注前有效检测血小板抗体并予以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临床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熊燕  胡俊  魏立繁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0):915-916,920
目的 比较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用于治疗血液病及创伤性失血后患者在止血与血小板计数方面存在的差异.方法 40例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40例患者输注新鲜血小板.对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患者输注前后出血改善程度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输注冰冻血小板1 h CCI(5.8±1.4)×109、PPR 36%,24 h CCI(2.9±1.0)×109、PPR 18%.输注新鲜血小板1 h CCI(20.1±4.8)×109、PPR 72%,24 h CCI(16.0±6.1)×109、PPR 56%.CCI值和PPR值比较,P<0.05,提示外周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输注冰冻血小板组平均提高血小板计数能力不及输新鲜血小板组高,但两组输注后患者出血情况均有改善.结论 在提高外周血小板计数方面两种制剂有差异,输新鲜血小板提升外周血小板计数效果好,输冰冻血小板效果差.评判冰冻血小板的效果,不以单纯外周血小板的计数指标评价,应综合评价.冰冻血小板只适用于应急止血,不适合常规使用,新鲜血小板是血液病患者的首选制剂.两种制剂在有效止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冰冻机采血小板在临床上的疗效.方法对预防性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病人,检测血小板输注前和输后1h及24h血小板计数,计算出血小板增值(CCI);治疗性急性出血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病人检测血小板输注前及输后1h出血时间.以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的患者作平行对照.结果预防性输注组中,测定1h CCI>7.5×109/L的百分率,冰冻机采血小板组86.7%(13/15),新鲜机采血小板组90.9%(20/22),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24h CCI>4.5×109/L的百分率,冰冻机采血小板组53.3%(8/15),新鲜机采血小板组86.4%(19/22),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治疗性急性出血组输注血小板前两组出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别(t=0,P>0.05),输注后1h两组出血时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冰冻血小板治疗急性出血患者效果优于新鲜血小板,预防性输注效果显著差于新鲜血小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CD62p表达率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联性。方法根据血小板输注后1及24 h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将黄石市中心医院115名患者分为输注有效组(n=94)和无效组(n=21)。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符合无偿捐献血小板标准的献血者血小板115份,采用SEPSA排除血小板相关抗体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输注前CD62p表达水平。结果血小板输注有效组血小板CD62p表达率(10.3±3.2)%高于无效组(21.8±5.2)%(P0.05),血小板CD62p表达率与1h CCI(r=-0.423,P0.001)和24 h CCI(r=-0.541,P0.001)有相关性。结论血小板CD62p表达率对血小板输注效果有影响,血小板CD62p表达率越高,CCI越低,血小板输注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登革热(DF)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性及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住院的805名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检验室数据,根据患者伴慢性病情况分为DF伴心脑血管疾病组(n=475)、DF伴其他慢性疾病组(n=229)和DF无伴慢性疾病组(n=101);按照患者极期Plt(×10~9/L)最低值情况分为最低100组(n=78),最低50-100组(n=375)和最低50组(n=352);依据患者是否输注血小板,分为输注组(n=81)和非输注组(n=271),将输注血小板患者按其输注前的Plt(×10~9/L)値,分20组(n=58)和≥20组(n=23)。依据各组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后的Plt、对患者血小板输注指征、病程及输注血小板情况做统计分析。结果 1)极期不同Plt(×10~9/L)最低值患者病程100组与50-100组为:7.1±1.2 vs 8.5±1.9(P0.05),50组为13.8±6.1(P0.05)。2)输注组和非输注2组DF患者Plt从极期最低值回升至100的恢复时间(d)分别为:5.2±1.1 vs 5.1±3.2(P0.05);病程(d)分别为:9.2±4.3 vs 8.9±4.5(P0.05)。3)极期DF患者Plt(×10~9/L)平均输注量(U)20组和≥20组分别为1.2±0.3 vs 2.1±0.2(P0.05);出血率分别为5.2%(3/58)vs 4.3%(1/23)(P0.05);输血反应过敏反应、发热率分别为6.9%(4/58)vs 10.3%(6/58)vs 13.0%(3/23)17.4%(4/23)(P0.05);输注无效发生率为5.2%(3/58)vs 4.3%(1/23)(P0.05)。结论 DF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输注血小板对患者血小板恢复和病程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手工分离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质量及输注疗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手工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的质量进行检测,比较2种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手工血小板输注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15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294袋(2U/袋)手工血小板的血小板含量计数,了解其质量;对113名患者输注前后的血小板数值进行检测,根据CCI值和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单采血小板的平均计数为(2.35±0.54)×1011,合格率为75.65%;手工血小板平均计数为(0.62±0.25)×1011,合格率为85.37%。输注有效率测定,单采血小板组1h CCI(14.65±16.61)、24h CCI(9.59±16.67),手工血小板组1h CCI(16.96±14.65)、24h CCI(10.31±15.64),单采血小板组的输注有效率为52%、手工血小板组为63%。临床疗效观察,输后症状有明显改善者单采血小板组70%、手工血小板组57%。结论手工血小板Plt和CCI值均高于单采血小板;临床疗效接近单采血小板,临床手工血小板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交叉配型试验结果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血小板抗体检验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配型到阴性或弱阳性供者标本纳入相合亚组,多次配型均为阳性供者标本纳入不合亚组。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首次输注后,相合亚组与不合亚组本次输注后,1 h、24 h血小板校正增高计数(CCI)及血小板回收率(PPR)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1 h、24 h血小板CCI及PPR与血小板抗体检验、交叉配型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阳性组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相合亚组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明显高于不合亚组(P<0.05)。血小板抗体测试结果与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交叉配型试验结果与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结果与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关系较为密切,临床需积极开展上述试验以避免不必要的血小板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对血小板减低所致出血的预示价值及输注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血液病患者40名血小板计数(Plt)均<50×109/L,其中有散在出血点或鼻衄症状的24例,无出血症状的16例,有22例进行了血小板输注(其中21例有出血症状)。抽取患者静脉血,以3.8%的拘橼酸钠抗凝后,测定Plt和APCT。结果出血组患者的APCT与未出血组相比明显延长,出血组和未出血组的Plt和APCT分别为(7.9±3.4)×109/L、(104.2±6.2)s,(19.7±14.3)×109/L、(74.0±9.2)s,P<0.05。以APCT≥90s为界点值,对预示血小板减少所致出血的敏感度为100%,特异性为93.7%;以Plt≤15×109/L为界点值,预示敏感度为95.8%,特异性为50.0%。22名患者输注血小板后1,24h的APCT均明显缩短,APCT由输注前的(103.7±11.3)s分别缩短为输注后1h的(60.0±9.7)s、24h的(68.5±9.8)s,P<0.01。18名患者血小板输注后24h的APCT均<80s,其出血症状均消失,但其中有1例CCI、3例PPR显示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输注后24h的APCT>80s的3名患者的出血症状无明显改善,而CCI、PPR只有1例显示血小板输注无效。结论APCT是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的良好指征,其特异性明显优于Plt。APCT同时反映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能较全面的评估血小板的输注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配型血小板对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长期疗效评估,以及对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进行监测。方法 2014年5月-12月共登记49名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医疗记录,患者连续≥2次输注随机单采血小板24 h后的CCI值4 500,即定义为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配型采用商品化的单克隆抗体固相法试剂盒,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 49名患者平均输注配型血小板4 U(2-11U不等),共输注了ABO同型的配型单采血小板194 U,24 h后CCI值显示: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效果(7800±7000)明显优于输注随机单采血小板(1500±2100)(P0.01)。每例患者初次及末次交叉配型的平均反应性分别为36.64%及29.01%(P0.05),表示长期输注配型血小板的患者其免疫反应性无进一步增加的倾向。88.46%不相合配型是由抗-HLA引起,其中,单独引起的占57.69%,合并抗-HPA的占30.77%。结论 HLA和/或HPA同种免疫反应是临床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重要因素,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输注配型血小板可成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1项快速、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比较机器单采法及手工法分离制备血小板制剂用于儿科血液病输注的效果。方法输注机器单采血小板患儿463例次为机采制剂组,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制剂患儿155例次为手工制剂组,分别在输注后24、48及72h作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观察临床止血效果、有无输血反应发生,计算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I)、血小板回升率(PPR)、输注无效率、输血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输注后24、48、72h,机采制剂组:CCI分别为18.9、15.4、14.1,PPR分别为33.4%、27.8%、25.0%;手工制剂组:CCI分别为11.3、9.4、2.9,PPR分别为20.3%、10.3%、3.8%;机采法制剂组均明显高于手工制剂组(P<0.01)。机采制剂组输注无效率10.58%、输血反应发生率3.02%,手工制剂组相应为32.90%及11.61%,机采组虽都明显低于手工组,但两组均达到较好的临床止血目的,组间无差异。结论输注机器单采血小板制剂能更有效地提高血液病患儿的血小板值,减少其血小板输注无效及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配合性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反复输注血小板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包括交叉配合组及对照组。其中交叉配合组18例,应用单克隆抗体固相血小板抗体试验(MASPAT)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对照组18例采用血小板随机输注。并于输注前和输注后1 h和24 h进行血小板计数,并以血小板正计数增值(CCI)判断输注效果。结果交叉配合组与对照组输注有效率分别为83.3%、32.5%,交叉配合试验组其CCI显著高于随机输注组。结论经MASPAT进行肿瘤患者血小板配合输注,能显著提高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