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目的 对大连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捐献者HPA-1~17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建立本地化的血小板捐献者HPA分型资料库.方法 应用PCR-SSP技术,对257名大连地区45岁以下的汉族无血缘关系的血小板捐献者HPA1~ 17系统基因进行分型.结果 大连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捐献者的HPA基因频率如下:1a和1b分别为0.972 ...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徐州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基因多态性.方法 2010年期间对徐州地区100名无血缘关系的汉族成年人进行HPA1~17基因及新等位基因Caba+分型研究.根据HPA基因分型试剂盒的要求,调整DNA模板浓度;根据人类生长激素基因(HGH)的保守片段设计内参引物进行PCR-SSP,在包含引物混合液的96孔反应板中,按照相同的循环条件扩增PCR产物;用x2检验比较基因分布期望值与观察值,以验证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结果 在徐州地区汉族人群的HPA1~17系统中,呈多态性分布的等位基因是HPA1a,HPA2a,HPA3a,HPA4a,HPA5a,HPA6a和HPA15a,其频率分别为0.995 0,0.935 0,0.590 0,0.9950,0.980 0,0.975 0和0.575 0,HPA7~14,16~17及新等位基因Caba+呈单线性分布.结论 徐州地区汉族人群HPA的基因有地区特点,人类血小板抗原HPA的基因具有民族多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石家庄地区已知HPA基因型别单采血小板捐献者基因资料数据库,分析石家庄地区3591名汉族血小板捐献者HPA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 HPA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方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HPA-1~17组合型频率。结果 3 591名无血缘关系的血小板捐献者HPA基因HPA-7~14、HPA-16、HPA-17系统均为aa纯合子,未检出b等位基因。HPA-1~6、15中杂合度最高的为HPA-3系统,不配合率为37.44%;其次为HPA-15系统,不配合率为37.40%;HPA-4系统的杂合度最低,不配合率仅为0.38%;与国内部分地区人群数据比较分析,发现石家庄地区汉族血小板捐献者HPA-5系统分布与国内其他地区人群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建立了石家庄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PA-1~17基因分型数据库,可为患者提供HPA相合的血小板,对减少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CV感染与血小板抗原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114例抗-HCV ELISA双试剂检测均有反应性的献血者血清标本的RNA,做HCV RNA荧光定量检测,随访后将其分为HCV持续感染组(39例)和HCV自限清除组(75例);提取人基因组,用PCR-SSP方法对人血小板抗原(HPA)基因进行分型;比较HCV感染献血者与本地合格献血者和其他地区合格献血者HPA基因分型情况,分析HCV感染与HPA分型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与合格献血者相比,HCV感染献血者的HPA分型有不同表现(P0.05);HPA基因多态性在HCV感染不同转归献血者中明显不同(P0.05)。HCV持续感染组和对照组相比,HPA等位基因多态性有明显差异(P0.05);HCV自限清除组和对照组的HPA-3a和HPA-3b基因频率分别为:40.70%vs 61.00%和59.30%vs 39.00%(P0.01)。结论HPA-3的基因多态性与HCV易感性和自限清除是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反复输血者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 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方法 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 ,对 87名长期反复输血而又需输注血小板的患者 ,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 ,在血小板输注前后计数血小板 ,并计算 1h和 2 4h血小板增值 (CCI)。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LCT)和SEPSA法对部分血小板抗体阳性且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进行了血小板配合性输注。结果 反复输血的患者 ,血小板抗体阳性比率 6 0 .9% (5 3/ 87) ;5 3名血小板抗体阳性者中 ,再次输注血小板时 4 6名输注无效 ;血小板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CCI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 ,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差异也有显著性 (P〈0 .0 0 1)。结论 长期反复输血患者 ,易发生同种免疫反应 ,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 ,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配合性输注能较好的解决因血小板抗体阳性引起的输注无效问题 ,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PA-1—6、15等位基因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ITP组(n=25)和健康对照组(n=25)进行HPA-1—6、15共7个抗原系统基因分型,采用ELISA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2组人群血小板吸附抗体及血小板游离抗体。结果ITP组HPA-3的基因频率明显异于对照组(P<0.01),其中HPA-3 a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HPA-3b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其余等位基因在2组间未发现有明显区别(P>0.05);ITP组血小板游离抗体检测到17例阳性(68%),吸附抗体检出21例(84%),对照组血小板抗体未检出。结论本次研究显示HPA-3抗原系统和ITP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血小板吸附抗体在ITP中检出率明显高于游离抗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云南地区汉族血小板献血者HLA-A、B基因和HPA1-17基因多态性,建立已知型血小板献血者基因数据库。方法分别采用PCR-SSOP和PCR-SSP方法对1 000名云南地区无血缘关系的汉族血小板献血者做HLA-A、B和HPA1-17系统基因分型,计算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并与其他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在云南地区人群中共检出HLA-A位点14个,HLA-B位点35个。A*02(35.81%)、A*11(35.42%)和A*24(17.72%)3个等位基因为云南汉族人群HLA-A座位的主要等位基因;B*46(12.87%)、B*40(60)(10.83%)和B*15(62)(9.78%)3个等位基因为云南汉族人群HLA-B座位的主要等位基因。每个样本均检测到HPA-1a、2a、4a-14a、16a、17a基因;HPA-4a、7a-14a、16a、17a呈现单态性,未检测出相应的等位基因HPA-b;对于HPA-1、2、5、6主要以a/a纯合子居多,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989、0.960、0.990、0.980,没有b/b纯合子出现。在HPA1-17中,具有最高杂合度的是HPA-15,基因型HPA15a/15a、HPA15a/15b、HPA15b/15b频率分别是0.392、0.360、0.248;HPA-3在其次,基因型HPA3a/3a、HPA3a/3b、HPA3b/3b频率分别是0.339、0.467、0.194。经χ2检验,结果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结论云南地区汉族血小板献血者HLA-A、B和HPA1-17基因频率与南方汉族接近,也呈现其自身特点。应建立本地区的血小板供者分型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其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未滤除白细胞的多次输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滤除白细胞输注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均为35例。采用试荆盒方法进行血小板HPA和HLA抗体检测,采用CCI进行输注有效情况计算。选择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对照组HLA抗体阳性率为54.29%.HPA阳性率为17.14%,观察组阳性率为11.43%,HPA抗体阳性率为11.43%,两组患者HLA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PA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注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滤除白细胞的血小板进行输注的患者可有效的避免HLA抗体免疫发生率,有效的增加了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588名汉族无偿献血人群HPA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计算HPA抗原不配合率的大小,分析有临床意义的HPA抗原系统并建立已知HPA基因型的血小板供者数据库。方法基因分型采用PCR-SS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equence-Specific),计算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χ2值,确定是否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并与国内外不同人群进行比较分析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588名献血者均表达出HPA-a基因中的1a-17a基因;仅表达HPA-b基因中的1b-8b和15b;在基因型中主要以aa纯合子表达为多,其次是ab基因型表达较多,bb纯合子表达最少。具有最高杂合度的是HPA-3和HPA-15,HPA-3的aa、bb、ab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52 0、0.4286、0.219 4;HPA-15的aa、bb、ab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205 8、0.471 1、0.323 1。HPA9-14、16、17只表达a基因,抗原不配合率最低。χ2检验计算结果,HPA-3基因分布不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其余基因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结论该研究表明北京地区588名献血者的HPA基因分布具有自身特点,建立北京地区HPA基因供者库,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小板输注效果与HLA-C基因的关联性。方法选取HLA抗体检测阳性患者72名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实验,从中筛选出合适供者的血小板给患者输注,采用PCR-SSP方法分别对患者和供者进行HLA-C位点基因分型;分析HLA-C1和C2两组基因型在血小板输注中的作用。结果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中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显著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分别是60.71%(17/28)和39.29%(11/28)。HLA-C1C1相合,在AA和AML患者中,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均高于无效率;当HLA-C不相合,患者C1C1-供者C1C2和C2C2,在AA和AML患者中,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均低于无效率,患者C1C2-供者C2C2,在AA患者中血小板输注有效3人次,无效0人次,而在AML中血小板输注有效0人次,无效2人次,患者C1C2-供者C1C1,在AA和AML患者中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和无效率相当,当患者C1C1和C1C2-供者C2C2时,在AML患者中血小板输注无效。结论 HLA-C基因型与血小板输注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成分输血率的不断提高,血小板的临床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除一些血液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使用外,目前我院在化疗、心脏手术、外科、肝脏疾病等各种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广泛使用.但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因素不可忽视,它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及如何正确使用血小板,对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节约血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影响血小板输注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交叉配型对肿瘤化疗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观察组给予血小板交叉配型后输注,对照组给予直接血小板输注,两组患者均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结果 87例患者中,抗体阳性率为58.62%;随着血小板输注次数增加,抗体阳性率有增加的趋势(P0.05);对照组抗体阳性患者输注有效率为28.57%,明显低于对照组抗体阴性患者以及观察组抗体阴性和阳性患者(P0.05);对照组抗体阳性患者输注1h、24h CCI分别为(4.20±1.62)×109和(2.43±1.20)×109,明显低于对照组抗体阴性患者以及观察组抗体阴性和阳性患者(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以及配型,能明显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减少无效输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研究河南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布频率,建立地区性血小板抗原基因库,为血小板配合输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160例无血缘关系的河南汉族体检健康者进行HPA1-16bw系统基因分型。 结果:HPA1-6和HPA-15基因频率分别为1a 0.987 5,1b 0.012 5; 2a 0.946 9,2b 0.053 1; 3a 0.590 6,3b 0.409 4; 4a 0.996 9,4b 0.003 1; 5a 0.990 6,5b 0.009 4; 6a 0.981 2,6b 0.018 8;15a 0.540 6,15b 0.459 4。 HPA7-14bw,16bw仅检测到a/a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均为1.000 0。经χ2检验各系统HPA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法则。HPA基因分布存在种族和地区差异。 结论:河南汉族人HPA-15 和HPA-3基因型杂合率最高。HPA基因分型有助于输注血小板时降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儿童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HPA-2和HPA-1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及HPA-2和HPA-1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ITP发病的潜在联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为急性和慢性ITP的各4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结合直接测序方法,对急、慢性ITP两组各46例患儿及对照组48例健康儿童进行HPA-2和HPA-15基因分型。结果:3组之间HPA-2和HPA-15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2组比较分析显示,HPA-2和HPA-15等位基因频率在慢性ITP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ITP组与对照组及慢性ITP组与急性ITP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A-2与HPA-1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慢性ITP发病有关,与儿童急性ITP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7.
长沙地区汉族人血小板抗原(HPA1-17)基因多态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长沙地区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17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长沙市血液中心618名汉族无偿献血者进行HPA1-17系统基因分型。结果长沙地区618名汉族无偿献血者HPA1a基因频率为99.3%,HPA2a基因频率为96.8%,HPA3a基因频率为58.7%,HPA4a基因频率为99.4%,HPA5a基因频率为98.9%,HPA6a基因频率为98.9%,HPA15a基因频率为53.6%。结论长沙地区汉族人群HPA1-17的基因检测填补了地方空白,为建立血小板库奠定了基础,也为临床提供同型血小板输注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8.
甘建玲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6):685-685,678
对于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所致的严重出血.输注血小板制剂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静脉输注具有生理功能的机采血小板制剂.作为成分输血的一种.其重要性已被认识。我们拟研究输注丙种球蛋白对血小板输注后的上升值、临床止血效果及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时间的影响,观察能否提高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减少输注次数,从而减少输注无效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于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所致的严重出血.输注血小板制剂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静脉输注具有生理功能的机采血小板制剂.作为成分输血的一种.其重要性已被认识。我们拟研究输注丙种球蛋白对血小板输注后的上升值、临床止血效果及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时间的影响,观察能否提高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减少输注次数,从而减少输注无效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HLA抗体的变化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血小板增加修正值(correct count index,CCI)无效患者体内HLA抗体的变化对临床血小板(platelet,PLT)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对90例CCI无效患者进行HLA抗体强度检测;同时观察输注行交叉淋巴细胞毒试验(CDC)配型血小板后患者CCI的改变。结果 (1)90例随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HLA抗体阳性率为63.3%,强度在10%~92%之间;(2)未成年组与成年组之间HLA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3)输注CDC配型血小板后,57例HLA抗体阳性患者中CCI有效52例(91.2%),33例HLA抗体阴性患者中CCI有效15例(45.5%),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4)动态观察5例长期输注CDC配型血小板患者,其HLA抗体强度随输注血小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甚至逆转。结论 当患者出现随机血小板输注无效时,应首先检测其HLA抗体并输注CDC配型血小板;如HLA抗体阴性应同时考虑使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的非免疫因素;对于长期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应动态观察HLA抗体的变化,预测临床血小板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