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2007-2017)文献数据库中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录入处方,采用该平台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10年小儿泄泻的推拿选穴规律。结果:共筛选小儿泄泻推拿处方551个,涉及78个穴位,其中常用穴位(应用频次≥20)27个,频次4127次,占穴位总频次的94.87%。得到常用穴位组合共137个,其中2个穴位组合38组,3个穴位组合51组,4个穴位组合35组,5个穴位组合13组。结论:推拿治疗小儿泄泻核心穴位为脾经、大肠经、腹、七节骨、龟尾、脊柱、脐、足三里8穴,可以作为小儿泄泻的基础推拿处方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库3个数据库2012年之前文献中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录入处方,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30余年小儿外感发热的推拿选穴规律。结果:共筛选小儿外感发热推拿处方57个涉及60个穴位,其中41个为小儿推拿特定穴,应用频次占所有选穴频次的78.66%;得到穴位组合共81个,其中35个两穴组合、31个三穴组合、13个四穴组合、2个五穴组合。结论: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选穴以小儿推拿特定穴为主,核心穴位组合为天河水、肺经、天门、坎宫、太阳、六腑6穴,可以作为小儿外感发热的基础推拿处方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推拿治疗小儿夜啼的用穴特点。方法收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文献中推拿治疗小儿夜啼的推拿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 0)软件,统计所有穴位的频次、穴位组合特点及核心穴位组合规律。结果筛选治疗小儿夜啼的推拿处方105张,涉及穴位86个,常用穴位27个,高频穴位组合28个。结论推拿处方选穴以小儿推拿特定穴为主;核心穴位为小天心、肝经、脾经、心经、腹5个穴位,可为临床小儿夜啼推拿基础治疗处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选穴规律。[方法]收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3个数据库中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推拿处方,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穴位频次统计、组合分析及核心特定穴位组合特点。[结果]筛选出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推拿处方137个,涉及穴位75个,得到常用穴位组合共75个,核心特定穴6个。[结论]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穴位以小儿推拿特定穴为主,核心穴位组合为腹、脾经、大肠、七节骨、龟尾和足三里6穴,可以作为临床基础推拿处方使用。  相似文献   

5.
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2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2年)及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1990—2012年)文献中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推拿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筛选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推拿处方286张,涉及穴位76个,常用穴位20个,核心穴位组合57个。推拿处方选穴以小儿推拿特定穴为主;核心穴位为脊柱、脾经、腹、内八卦、足三里、板门6穴。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袁青教授运用"靳三针"治疗小儿脑瘫的选穴及配伍规律,为临床诊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袁青教授针刺治疗小儿脑瘫处方205例,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选穴频次频率统计、选穴部位分布、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涉及108个穴位(组),频次共计3734次;穴位部位以腰背部、头面颈项部和下肢部为主;聚类分析可形成聚类组合7个;复杂网络分析得出一个由13个穴位(组)组成的核心处方;关联规则分析共得穴位(组)组合16个。结论:袁青教授针刺治疗小儿脑瘫选穴以调神穴组为主,核心穴组为在调神穴组的基础上根据功能缺失情况,辨证地灵活辅予对症穴位(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选穴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等数据库,收集2000—2020年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相关文献共1 523篇。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次分析,再将数据库导入SPSS Modeler 25.0软件对高频次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最终总结选穴规律及特点。结果:共纳入文献303篇,处方384条,腧穴95个,总频次为2 579次,统计得出脊、腹、脾经、内八卦、四横纹、板门、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10个穴位为高频次穴位;穴位组合以腹→脊、足三里→脊、腹→脾经→脊为主的处方最为常用;关联性最强的穴对为腹→脊、脊→脾经、脾经→内八卦;以小儿特定穴运用最为广泛,占比65.68%;选穴部位又以上肢腧穴为主,尤以手部为多。结论:现代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以脊、腹、脾经、内八卦、四横纹、板门、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为核心穴位,强调运脾开胃的治疗理念,形成以小儿特定穴为主、手部穴位为多的选穴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探讨辨病推拿治疗儿童腹泻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1979—2019年文献中关于儿童腹泻病的辨病推拿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采用该软件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40年来小儿腹泻病的辨病推拿处方选穴规律。[结果]儿童腹泻病的辨病推拿处方395个,涉及穴位83个,常用穴位21个,核心穴位组合46个,高频穴位中小儿推拿特定穴占66.67%,最核心组合为脾经、七节骨、大肠经、腹、龟尾、脊柱穴。[结论]辨病推拿治疗儿童腹泻病以健脾化湿、调理大肠气机功效的穴位为主,核心穴位为脾经与大肠经,推荐处方为脾经、七节骨、大肠经、腹、龟尾、脊柱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当代小儿推拿治疗脑瘫的选穴规律。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当代文献中涉及小儿推拿治疗脑瘫的专著进行全文阅读,采用SATI、UCINET及NetDraw等软件进行分析,计算选用穴位的频次、支持度及中心度,探索选穴规律。结果:当代文献中涉及推拿治疗脑瘫的22本专著中,共有28个相关处方,选用的穴位共有96个,总频次为332次。穴位类别以小儿特定穴为主。结论:据当代文献记载,小儿推拿治疗脑瘫多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穴位,涉及的穴位比较广泛,其中选用比较多的是脊柱、肾经及脾经等小儿推拿特定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WANFANG)3个中文数据库相关文献,统计文献中的穴位、应用频次及证型并建立数据库,进行聚类分析并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集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文献81篇,涉及穴位56个,其中包括特定穴26个占77.27%;常见穴位(频次 10)共22个;共46篇文献对小儿便秘进行辨证论治,涉及实证、虚证和脾虚肝旺证,不同证型的推拿选穴存在差异;聚类分析显示腹、大肠、七节骨、脾经、脊、足三里、六腑、天枢为推拿治疗该病的主要选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推荐选穴组合为天枢-腹,大肠-七节骨。结论:推拿治疗小儿便秘以特定穴为主,主要选穴为腹、大肠、七节骨、脾经、脊、足三里、六腑、天枢,并以此作为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基础方,同时应辨病辨证相结合,进行配伍选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研究张素芳教授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选穴特点。方法:收集整理张教授2014年至2016年门诊治疗的小儿泄泻病案,运用Excel软件建立病案数据库并进行频数分析,应用Liquorice软件制作复杂网络图,分别对该病的症状、治疗处方以及五个证型的核心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共统计分析病案615例,涉及推拿处方操作115个,通过频数统计和复杂网络研究,得到该病及寒湿泻、湿热泻、伤食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五个证型的核心处方共6首,得出了疾病-症状、疾病-证型、疾病-穴位、症状-穴位之间的关系。结论:张教授推拿治疗小儿泄泻,重在健脾和胃、化湿行气、清肠止泻,调理脾、胃、大肠的功能,治疗时遵循辨病选穴、对症选穴、辨证选穴原则。核心处方为:补脾经、掐揉四横纹、清大肠、按揉脾俞、按揉胃俞、按揉大肠俞。并针对各证型辨证加减取穴与采用不同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腹泻的选穴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Pub Med、知网、万方、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1960年1月至2016年5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腹泻的726篇文献,建立推拿处方数据库,规范录入信息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选穴规律与特点。结果:共纳入文献80篇,选穴46个。发现以脾俞、大肠俞、止泻四法(七节骨、腹、龟尾、神阙)、脊、三关为主的腧穴运用频次最高;穴对以脾俞、大肠俞及止泻四法配伍最为常用;以小儿特定穴运用最为广泛,占51. 5%;选穴部位又以局部选穴为主,搭配远端穴位。结论:总结得出小儿推拿手法在治疗小儿腹泻病时的常用选穴规律,为临床运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腹泻病提供一定的用穴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析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选穴规律,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3个文献数据库,收集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文献,对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穴位使用频次、种类、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推拿治疗小儿便秘文献49篇,处方86首,包含穴位43个,穴位使用总频次702次。使用的高频穴位(使用频率5%以上)有大肠(71次,10.11%)、腹(64次,9.12%)、七节骨(61次,8.69%)、脾经(47次,6.70%)、脊(46次,6.55%)、六腑(38次,5.41%)、足三里(37次,5.27%)。43个穴位中特定穴23个,分布于小儿上肢、胸腹和腰背,占穴位总频次的78.34%;非特定穴20个,分布于胸腹、腰背、下肢、上肢及头面部,占总频次的21.64%。使用穴位种类12类,其中通便类穴位使用最多(7个),使用频次199次;其次是补益类穴位(7个),使用频次165次。结论:推拿治疗小儿便秘选穴以大肠、腹、七节骨、脾经、脊、六腑、足三里最为常见,可作为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基础方;穴位种类以通便类、补益类、消食化滞类为主;穴位分布以上肢和腰背部居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近代各小儿推拿流派治疗心经积热型夜啼的治法、选穴及手法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规律和异同点,为今后临床应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心经积热型夜啼提供借鉴。方法:检索、梳理各小儿推拿流派著作中关于心经积热型夜啼的相关治法、处方,对其中的选穴和手法的种类、使用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探析不同流派的治疗特点。结果:共收集治疗心经积热型夜啼的小儿推拿处方10个,治法以清心泄热为主,涉及穴位26个,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天河水、小天心、肝经、手阴阳、心经及小肠等,其中小儿推拿特定穴占比80.77%(21/26),十四经穴占比19.23%(5/26);上肢部穴位占比84.62%(22/26),头面及躯干部穴位各占7.69%(2/26)。使用频次最高的小儿推拿手法为推法,占比66.23%(51/77)。结论:各小儿推拿流派治疗心经积热型夜啼的治法以清心泄热为主,选穴以天河水、小天心、肝经、心经、小肠、手阴阳为主;取穴多为上肢部的小儿推拿特定穴;手法操作以推法居多。除以上共性之外,各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治疗理论,丰富了治疗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现今影响较大的六个小儿推拿流派(山东——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和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上海海派儿科推拿、湖南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和北京小儿捏积流派)治疗小儿腹泻的取穴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六大小儿推拿流派中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文献,对穴位的使用频次、种类、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收集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文献中,共使用45个穴位,总频次为233次;使用穴位种类12类,其中补益类穴位使用最多为19个,总频次100次;清热类穴位13个,使用频次56次。结论:六大流派治疗小儿腹泻选穴多选补益类、清热类、止腹痛类、止泻类穴位为主;穴位分布多取上肢部和背部穴位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4个文献数据库,统计RRTI主要证型、所有穴位及常用穴位的频次。结果筛选出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文献共44篇,涉及7种中医证型,以肺脾两虚/肺脾气虚型为主,占所有证型频次的50%;44篇文献涉及穴位58个,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是脊柱(34次)、足三里(29次)、肺经(27次)、脾经(27次)、内八卦(23次)、肺俞(23次);58个穴位中小儿推拿特定穴31个,占所有穴位频次的59.67%,分布于小儿手、前臂、头面、项部、腹部、腰背骶部。十四经穴、经外奇穴、耳穴共25个,占所有选穴总频次的39.39%,分布于小儿手、前臂、头面、项部、腹部、腰背骶部、下肢部。穴位所属经络主要集中于督脉、膀胱经、任脉和脾胃经。使用频次最高的前20个的穴位分为3个有效聚类群:脊柱-足三里-脾经-肺经-肺俞-内八卦;肾俞-腹-脾俞-肾经;肩井-风池-三关-胃经-膻中-太阳-坎宫-天门-四横纹-板门。结论研究发现RRTI的主要证型为肺脾两虚/肺脾气虚型;推拿治疗RRTI以脊柱、足三里、肺经、脾经、内八卦、肺俞最为常用;选穴以小儿推拿特定穴与针灸特定穴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探寻中医针灸治疗泄泻的选穴规律,并为临床腧穴的选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复杂网络分析软件Gephi,建立泄泻腧穴处方复杂网络模型并运用腧穴使用频次和复杂网络技术分析处方核心腧穴、选穴规律及配伍规律。结果:通过筛选,纳入文献209篇,提取319个针灸治疗泄泻的处方。涉及94个腧穴,总使用频次1827次,其中天枢穴使用频次最高(280次,占总频次的15.33%)。腧穴主要归经于胃经(655次,占总频次的38.85%)、膀胱经、任脉。核心腧穴处方为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中脘。结论:现代文献研究表明泄泻处方强调健运脾胃,辨病选穴,重视胃经腧穴,选穴多为特定穴,配穴以远近配穴为主,标本共治。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6,(4):330-333
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和分析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选穴配伍规律,并获得新的针灸处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所有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穴位处方,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选穴配伍规律。结果:共筛选出86首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穴位处方,确定了处方中穴位出现的频次、常用穴位组合的关联规则,并获得4个新穴位处方。结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是挖掘和分析针灸选穴配伍规律的重要辅助工具,该系统新生成的穴位处方可为临床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选穴处方特点和规律。方法选取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建立处方主穴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和聚类分析,总结针灸处方用穴的特点和规律。结果总纳入的193条针灸处方中,包括穴位54个,穴位总使用总频次为1541,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经络、部位分别为合谷(169次)、足阳明胃经(503次)和头面部(1170次)。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置信度最高的穴位组合为颧髎-阳白,支持度最高的穴位组合是阳白-下关-地仓,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存在5个有效聚类群。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选穴以局部为主,结合远端选穴,临床可以使用颧髎-阳白,合谷-阳白-下关-地仓组合,并结合不同的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针灸大成》治疗膝关节炎的针灸处方及选穴规律进行整理分析,为临床针灸治疗该病提供选穴参考。方法:采用《中华医典》第5版《针灸大成》中所载治疗膝关节炎的针灸处方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其配穴处方、常用穴位、穴位归经及特定穴运用。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条文72条,穴位54个,共计用穴频次118次。其中,单穴处方最多,频次为55次,频率为76.4%,配穴处方频次17次,频率为23.6%;常用穴位(前8位)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为阳陵泉,其次为足三里、委中、风市、膝关、阴市、三阴交、行间;经脉使用频次最高的为足少阳胆经;在治疗膝关节炎的54个穴位中,属于特定穴的有41个,频率为75.9%;五输穴使用频次最多,达到56次,频率为47.5%。结论:《针灸大成》治疗膝关节炎临床用穴少而精,选穴以足三阳经穴为主,主要为足少阳胆经经穴,以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为主,多运用特定穴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