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张金生教授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抑郁症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记录和整理张金生教授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抑郁症的医案,并结合中医典籍及现代文献研究,从柴胡桂枝汤所主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及其方义探微分析总结张金生教授辨证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一则。[结果]张金生教授认为,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症状多与少阳阳气不足相关,并认为少阳阳气虚弱、营卫气血失和是抑郁症发病之本,三焦气化失司,病理产物痰饮、瘀血阻滞为致病之标,主张以和解少阳、调畅气血为主要治法,兼顾开窍化痰、活血化瘀。而少阳阳气虚弱、营卫不和也是柴胡桂枝汤证的病机关键,与抑郁症病机符合,因此张教授临证选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抑郁症。所附医案,张教授辨为心胆阳虚、气血失和,治疗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张金生教授治疗抑郁症,紧扣"少阳阳气不足、营卫气血失和"的病机,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以和少阳、畅气机、调营卫、化痰浊,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拓展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马丽俐教授从脾论治瘾疹的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临证收集和记录门诊病历,整理马教授从脾辨证论治瘾疹的经验,总结本病的病因病机及遣方用药规律,并举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 马教授认为,瘾疹的核心病机为脾虚失运,感邪致病,总属正虚邪中,本虚标实,临证常见脾虚营卫失和、脾虚湿困、脾虚肝郁。治疗上马教授灵活运用补运二法以健脾体,以调和营卫、运脾化湿、补土疏木分治,同时注重因人制宜,个体化论治。所举验案中患者年逾花甲,皮疹反复,诊断其为脾虚湿蕴之瘾疹,治宜运脾祛湿、祛邪止痒,后期兼扶正补虚,随症加减,用药灵活,疗效显著。[结论] 马教授秉承以脾为本的辨治思想施治瘾疹,疗效明显,其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探本溯源从痰论治中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风”病因病机的理论演变关于“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灵枢·刺节真邪》作了比较明确的描述:“虚邪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灵枢·热病》载:“痱之为病也,身无病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内经》强调“虚邪客于身半”,奠定了后世为“中风”命名的基础。在《内经》中,对以自然界气候变化为致病原因的认识,尤其强调“风邪”致病的首恶地位,“风为百病之长”,且“风邪善行数变”,而“中风”多急骤发病的特点,这是“中风”病名得以提出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刘桂颖主任运用疏风解痉止咳法为主治疗感冒后咳嗽(post-cold cough,PCC)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分析刘师对PCC病因病机的认识,阐述疏风解痉止咳法、扶正固本法等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依据,对刘师特色用药经验进行总结,并附临床案例加以验证。[结果]刘师认为PCC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感冒后正气虚弱,无力御邪外出,导致风邪留恋,风邪夹带寒、热、湿等邪气侵犯机体,肺失宣降,肺气上逆,遗留咳嗽。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疏风解痉止咳为主,结合扶正固本、清热化痰等治疗原则,用药轻灵,性宜平和,选用旋覆花、苦杏仁、麻黄等,临床疗效卓著。所列病案为刘师治疗PCC的典型案例,患者证属风邪留恋、脾虚湿盛,治以疏风解痉、健脾化湿,方用“疏风解痉止咳方”加味,获得良效。[结论]刘桂颖主任运用疏风解痉止咳法为主治疗PCC的临床经验,立法清晰,用药讲究,特色鲜明,值得学习效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姜德友教授对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论治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姜德友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辨治思路,阐述姜教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详细论证其辨证分型,并附临床医案加以验证。[结果]姜德友教授认为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是内外相因,本虚标实。本虚系心之本位正气不足,发病初期以心气虚为主,随着疾病的发展变化,最终导致阴阳两虚。标实包括水饮、痰浊和瘀血,进而影响体内水液和血液循行,形成水饮内停、痰浊蕴肺、水血互结、痰瘀互结等证。姜德友教授将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心气虚证,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5个临床证型,对其症型分别应用心力加、参景益心汤、补气通脉汤、补火汤、自拟参苈加进行治疗。所举验案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型,用参景益心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证,用补火汤加减;气虚血瘀证,用补气通脉汤加减化裁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姜教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辨治分型及治法方药均具有独到见解,临床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效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中医角度分析雾霾性肺损伤的病因病机,以为其辨证论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中医外感病理论为指导,在对雾霾的病邪性质、感邪途径及致病特点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雾霾性肺损伤的病因与发病、基本病机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雾霾病邪性质为雾露兼夹污浊。感邪多由口鼻而入,首犯于肺,阻遏气机,易夹湿而犯脾胃。病机为病邪黏滞,阻遏气机,化热化火而导致正虚邪盛。因此,对于雾霾致病,应采取"预防为主,防大于治"的基本原则,治疗应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变通使用"分消走泄法"。[结论]雾霾治理刻不容缓,研究中医药防治雾霾性肺损伤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顺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王顺贤主任对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辩证要点、治法方药等方面,探析了王主任对该病辨证论治的临床经验。认为寒湿痹阻证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证型;肾督阳气亏虚,风寒湿邪痹阻,痰瘀互结为其主要病机;温经散寒除湿、化痰祛瘀通络为其治疗常法,并介绍了选用虫类药的经验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皮肌炎证治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证论治皮肌炎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皮肌炎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皮肌炎的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耐,风湿热邪侵袭,蕴积化热,热极化毒形成毒热炽盛证;禀赋不耐,寒湿之邪侵袭,阴寒偏盛,痹阻经络形成寒湿凝滞证;饮食劳倦内伤,气血虚弱,运行不畅,气血痹阻,形成气血亏虚证。结论:辨证论治皮肌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皮肌炎证治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证论治皮肌炎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皮肌炎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皮肌炎的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耐,风湿热邪侵袭,蕴积化热,热极化毒形成毒热炽盛证;禀赋不耐,寒湿之邪侵袭,阴寒偏盛,痹阻经络形成寒湿凝滞证;饮食劳倦内伤,气血虚弱,运行不畅,气血痹阻,形成气血亏虚证。结论:辨证论治皮肌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吴金玉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临床跟诊,收集整理并分析记录吴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医案,查阅相关古籍和文献资料,阐述吴教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分析其诊治思路,并附验案加以佐证。[结果] 吴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总以本虚标实为主,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血为标,在临床治疗中重视顾护脾胃,从脾治肾,同时兼顾补益气阴,而邪实中又以“瘀血”为要,擅用活血化瘀之法。所举医案中医辨病为水肿,属脾肾气虚、瘀血内阻之证,治以健脾益肾、活血祛瘀、益气养阴、标本同治,以后天脾气固补先天肾气,祛除湿浊瘀血,邪去正安,疗效显著。[结论] 吴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疾病,详辨病因病机,标本兼治,治疗上以脾肾亏虚、湿浊瘀血为切入点,据证化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病因病机出发探讨麻黄治疗荨麻疹的临床体会。[方法]结合中医古籍、近现代医者经验以及笔者临床经验,从荨麻疹病因病机、麻黄主要功效等方面阐述麻黄在荨麻疹治疗中的思路及经验,并列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荨麻疹多由诸邪侵袭腠理,致营卫不和、玄府郁闭而发,卫闭营郁是其病机关键,治疗上当开宣腠理,驱邪外出;麻黄功善发汗解表,临床上常以麻黄辨治荨麻疹。所举医案为外邪袭表、卫闭营郁、郁久入里化热伤津所致之荨麻疹,辨为表闭里热证,治宜开郁解表兼清里热,以麻黄桂枝各半汤为主方,随证加减,疗效甚佳。[结论]麻黄辛温,善于开腠理、逐外邪,临床上巧用此味中药治疗荨麻疹,临证加减,疗效可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论述六经辨证的实质,辨析少阳及少阳表证之"源"与六经的关系。[方法]从《伤寒论》第48条条文展开分析二阳并病的内涵,进而引出对六经表证的探讨,以及六经辨证在临床中如何识别与鉴别其特异性病位、特异性病因、特异性病机之"源"。[结果]二阳并病实质是太阳阳明、太阳少阳之表证;六经皆有表证,非独太阳膀胱、手太阴肺可言表证;六邪皆可动六经,非独伤寒、伤风、风温之属;六经皆有营卫气血分证,非独太阳言营与卫。[结论]少阳表证之源,辨病位当以"无少阳里证"为原则;辨病因有风邪、温邪、寒邪、水邪、暑邪、戾气等不同;辨病机在于水火同病、虚实相兼,只是程度的深浅;治方以辛温辛凉佐以苦寒等,总以疏解走表为大趋势。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六经气化,临证"见病识源"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感染后咳嗽常表现为干咳,有痰或无痰,长期难愈,晨起或夜间、遇冷空气、异味、油烟等情况症状加重,具有风邪致病特点。本病为风邪作祟,风邪贯穿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风邪犯肺是基本病机。风为百病之长,可单纯发病,也可合而为病,由于受患者体质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表现证型不同。本病以风邪为基本病理因素,从夹寒、夹热、夹燥、夹痰等分析,归纳出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风燥伤肺证、风邪恋肺证、风痰阻肺证5个证型,全面反映出感染后咳嗽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董幼祺教授运用升清运脾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中期(热恋伤阴证)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董师对小儿病毒性肠炎中期病因病机的认识,阐述升清运脾法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依据,分析经验方升清运脾汤组成、方义及功用,并附临床案例加以验证。[结果]董师认为小儿病毒性肠炎热恋伤阴证的病因病机主要为素体虚弱,外感湿热之邪,导致湿热之邪留恋不去,疾病迁延,耗伤阴津。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养阴运脾、升清降浊的治疗原则,并自拟升清运脾汤治疗该病,所用方药不仅切中小儿病毒性肠炎中期的机理,又顾护小儿脾胃,有助于小儿脾胃功能的整体恢复,临床应用每收良效。[结论]董幼祺教授运用升清运脾法治疗热恋伤阴型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经验,值得学习效法。  相似文献   

15.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及古籍经典的研究,冯兴华教授对各种风湿病的病因病机有其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丰富的针对各种风湿病的基本治疗思想。他认为,感受外邪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生的外在因素,正气虚弱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故邪气痹阻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主要病机,治疗原则是祛邪扶正,调整阴阳。冯兴华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病机是肝肾阴虚,因此治疗上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为主。冯兴华教授认为,本虚标实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机特点,同时强调分期辨证治疗。他认为,骨性关节炎主要病机是肝肾亏虚,治以滋补肝肾为法,急性发作期治以清热祛湿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阳郁"的角度阐述痤疮病因病机。[方法]从"阳郁"的角度对痤疮的不同证型进行分析,阐述病因病机以及其相应的治疗见解,并列举验案一则。[结果]中医外科学教科书中将痤疮分三型论治"肺经风热型""肠胃湿热型""痰湿瘀滞型",所用方药多为苦寒,久服易伤及脾胃之阳,致寒湿内生,长期不愈者可出现寒、湿、瘀互结之象。由此观之,以"阳郁"为病机可解释痤疮的不同证型。受《内经》"郁乃痤"之启示,存在"阳郁"的患者均可适当予以温阳散寒、行气解郁之治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验案中患者辨为寒湿蕴结、卫阳郁滞证,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之,随症加减,佐以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疗效满意。[结论]阳郁是痤疮的重要病机,临床上遇到阳郁型痤疮,宜治以"温阳解郁"之法,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吴学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用药特色。[方法]通过跟随吴师学习,聆听教诲,查看研读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吴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典型病例,研究其临证辨证用药规律,分析归纳吴师临床经验。[结果]吴师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经络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病因病机为痰邪致病,痰邪阻滞局部气机,气滞血瘀,痰气瘀搏结颈前,或日久化热,而成瘿痈;治疗上当以化痰为主,理气活血为辅,并结合中药归经特点用药。[结论]吴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临证经验丰富,临床疗效颇佳,其诊疗思路及诊疗特色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杨金坤教授诊治胃癌的临床经验,以便临床推广应用。[方法]通过临床跟诊抄方,收集病例,记录杨师对胃癌病因病机的分析及临证经验的传授,对杨金坤教授诊治胃癌的药对、方剂及证型、治则治法、辨证思路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并列举案例予以佐证。[结果]杨金坤教授认为胃癌以"脾虚"为病本,"毒聚"("顽痰、瘀血、寒湿"等邪实)为病标,基本病机是"脾虚毒聚"。杨教授以"健脾扶正为基础,辅以适当攻邪"的治疗原则,以脾虚证为主的四种本虚证和四种标实证相互兼夹的辨证思路,以太四君方、四藤方为基础方,辨证施治,病证结合,根据不同邪毒性质,分别予以温阳化痰、逐瘀散结、清热解毒等祛邪之法,衷中参西,综合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举病案疗效满意。[结论]杨金坤诊治胃癌临床思路丰富,经验独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陈葆善《燥气总论》中的燥气理论思想,以期为临床从燥气论治肿瘤放射性损伤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熟读细析《燥气总论》,试从燥邪的致病特点、发病传变、治法方药等方面,系统总结陈氏燥邪证治的思想内涵,归纳肿瘤放射性损伤的临床特征,探析应用燥气理论治疗肿瘤放射性损伤的潜在学术思路。[结果]《燥气总论》指出,燥邪在病理上兼具寒、火、湿三邪的致病特点,病机传变遵循“先伤肺胃,先气后血,再伤络脉”的规律,在发病方式上又有直中、伏气之别,重视运用辛散之法以治燥邪,尊《伤寒论》之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为治燥祖方。归纳肿瘤放射性损伤的临床特征发现,放射线可归为一种特殊的燥气病邪,其致病亦有火、寒、湿三邪特点,基本病机亦为燥气致病,先气后血,伤及络脉,故可尝试运用《燥气总论》的学术思想论治放射性损伤。[结论]《燥气总论》对燥邪之理法方药分析论述精辟独到,恶性肿瘤放射性损伤亦具有燥邪致病特点,因此运用《燥气总论》中的燥气理论对肿瘤放射性损伤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前前  韩雪  孙凤平 《中医学报》2020,35(6):1240-1243
手足口病的发病基础为正虚邪入。出疹期:邪在三阳,病位在表,病性属实证、热证,外有表邪,内有郁热,治以解肌透邪、兼清郁热,方用大柴胡汤加减;神经系统受累期:病机属正气虚弱,风邪内侵,治以扶正祛风,调和营卫,方予《古今验录》续命汤;心肺功能衰竭前期:邪入三阴、病在六经,属于手足口病重症危重型,如不及时救治将迅速转入心肺功能衰竭期,故当治以祛风散邪、回阳救逆,方用《古今验录》续命汤合小续命汤;心肺功能衰竭期:邪热内闭、元气衰竭,此时需急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同时透发外散内闭之阳热,使得营阴不被耗灼,则病情向愈,方宜选小续命汤合四逆汤、真武汤、理中汤。恢复期:气血虚弱,正虚邪恋,治以益气活血、祛风扶正,方用千金续命汤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