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作者将具有不同多孔性和交联密度的聚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P(HZNA))—胶原和聚甘油基甲基丙烯酸树脂(P(GMA))—胶原水凝胶植入成年兔脑皮质内。为脑损伤修复和组织内生长提供一种机械控制基质,以评价各种合成聚合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成一种含有活泼环氧基和羟端基的聚己内酯(PCL)/聚醚嵌段共聚物,这个新聚合物具有更理想的亲水性,并可通过与环氧基团的反应进一步衍生化。方法采用双官能团的环氧基化合物作为交联剂,通过化学偶联的方法合成嵌段共聚物,用^1H核磁共振(^1H—NMR)、热分析和接触角测定法表征其结构和性能。通过多官能环氧基化合物将肝素偶联到嵌段共聚物的端羟基上,用讯标记的肝素定量测定肝素的结合量和结合稳定性。采用溶液浇注和压膜方法制备含牛血清蛋白(BSA)的共聚物膜,37℃恒温摇床中进行体外模拟释放,用分光光度法(595nm波长)测定BSA的释放量。结果^1H—NMR测定证明共聚物中环氧基团(EO)对CL单元的比例与原始配方的计算值相符,热分析曲线表明嵌段共聚物有两个吸热峰,证明它具有微观相分离结构。接触角测定表明,随着共聚物中亲水组分的增加其亲水性增加。选择聚醚的类型和比例可以调控其亲水性,嵌段共聚物上化学偶联肝素的量可达到15%,具有明显高于物理混合的结合稳定性和很好的抗凝血活性。共聚物中亲水性聚醚组分的存在促进蛋白质的释放,而且通过改变聚醚片段的组成可以对蛋白质的释放速率进行调控。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合成预设片段长度的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的新方法,并提供了一类新的肝素化的释放蛋白和多肽类药物的控释新材料。  相似文献   

3.
镍钛聚髌器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镍钛聚髌器这一骸骨骨折内固定器的设计合理性及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促进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基础。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聚滚器进行分析,建模后进行网格划分,有限元单元采用20节点、八面体的三维砖块单元,六个定义自由度,共划分了10483个单元,节点数为:17959。利用电测技术,得到镍钛聚镇器的载荷一应变关系曲线,并计算出镍钛聚骸器idtL加压聚合固定力值。然后将环氧树月g三维光弹镇骨模型用聚饭器进行加载冻结。采用分层摄片、描图、并用迭代法计算了镍钛聚骸器加载后的环氧树Bbe骨三维光弹模型内部各节点的应力值。结果…  相似文献   

4.
我们研制出一种用胶原塗覆的超细聚酯纤维网膜(CUEP),塗覆的胶原用水溶性环氧交联剂处理。超细聚酯网膜和用水溶性交联剂处理的胶原对宿主细胞有特殊的亲和性;材料表面的亲水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将上述材料以小片植入动物右心室内,在植入28天后,在材料表面几乎未发现有血栓形成,在表面形成一薄层的伪内膜,并已内皮细胞化。在伪内膜和血管壁上发现有成纤细胞和血管滋养管形成。486天后尸检发现,膜材料表面均匀洁净,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DG)对家兔颈总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用家兔复制成颈总动脉内皮损伤模型,4周后检测血清中Ⅰ型前胶原(PCI)、Ⅲ型前胶原(PCⅢ)及动脉组织胶原含量,并行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大、小剂量DG治疗组的损伤动脉组织胶原含量,血清PCI、PCⅢ含量,动脉组织新生内膜厚度和狭窄率均明显低于损伤组。结论:DG可明显抑制家兔颈总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胶原的合成和内膜增生,降低狭窄百分率。  相似文献   

6.
环氧化合物制备丝素凝胶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氧化合物与丝素蛋白在冰点以下或较高温度下作用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结构和性能的凝胶材料。为研究两种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应用的可行性,本实验测定了两种凝胶材料的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初步探索了两种凝胶材料的细胞毒性,发现两种凝胶材料均呈现出较高的细胞相对增殖率,细胞毒性均为1级,都在可以医用的合格范围内;另外实验还对环氧化合物和戊二醛两种交联剂的细胞毒性进行了对比,发现环氧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明显低于戊二醛,认为环氧化合物可以作为丝素蛋白材料改性的更为安全的交联剂。  相似文献   

7.
背景:天然生物组织来源材料能逐渐被吸收,同时能够诱导组织特异性结构重塑,是理想的食管修补材料。 目的:观察环氧类交联剂EX-810处理的猪食管组织的性能特点。 方法:用4%EX-810处理猪食管组织1~120 h,通过对交联指数的测定观察交联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组织交联前后的形态学变化;将新鲜的,交联3,7 d的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定,观察交联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EX-810能有效地交联组织,并能通过去除细胞、组织中的自由氨基等抗原性物质而有效降低生物组织的抗原性;同时还能保持生物组织中胶原的结构形态不受大的破坏;力学性能较处理前也有较大改善,并且还可以改变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形状,使其更加符合食管修补材料的力学要求。提示经EX-810处理的食管修补材料既保持了天然食管材料的结构特征,同时又具有低抗原性、易于保存及更适合的力学性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胶原基生物补片基材、其作用机制和不同来源生物补片的特点,以及生物材料钙化成因和机制。从表面活性剂处理、离子竞争抑制、封闭残余游离醛基、京尼平交联、环氧化合物处理等方面阐述了抗钙化的方法及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用6种固定液、4种染色法,观察对显示小鼠耳廓、舌和背皮肤结缔组织肥大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种固定液固定的组织,用不同的染色法染色或不同固定液固定的组织,用一种染色法染色,显示肥大细胞的效果不同。这可能是由于固定液能影响肥大细胞颗粒对染料的亲合力。本文对不同部位的结缔组织肥大细胞对固定液的反应有差异这一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治疗髌骨骨折的各种手术方法均有优缺点,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目的:评价髌骨内固定板固定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国人髌骨数据,采用钛合金制成蜘蛛形内固定板。采集6具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制成粉碎性骨折模型,分别采用髌骨内固定板和NiTi聚髌器固定,行生物力学实验,比较两种内固定物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与结论: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均能满足1 kN股四头肌收缩力,髌骨内固定板固定后髌骨的分离位移、肌力和关节力以及髌骨关节接触面力学特征均优于常用聚髌器内固定,统计两者力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髌骨内固定板的设计符合髌骨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其对髌骨骨折的固定强度可完全满足临床应用之需。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合成一种含有活泼环氧基和羟端基的聚己内酯(PCL)/聚醚嵌段共聚物,这个新聚合物具有更理想的亲水性,并可通过与环氧基团的反应进一步衍生化。方法采用双官能团的环氧基化合物作为交联剂,通过化学偶联的方法合成嵌段共聚物,用1H核磁共振(IH-NMR)、热分析和接触角测定法表征其结构和性能。通过多官能环氧基化合物将肝素偶联到嵌段共聚物的端羟基上,用3H标记的肝素定量测定肝素的结合量和结合稳定性。采用溶液浇注和压膜方法制备含牛血清蛋白(BSA)的共聚物膜,37℃恒温摇床中进行体外模拟释放,用分光光度法(595nm波长)测定BSA的释放量。结果1H-NMR测定证明共聚物中环氧基团(EO)对CL单元的比例与原始配方的计算值相符,热分析曲线表明嵌段共聚物有两个吸热峰,证明它具有微观相分离结构。接触角测定表明,随着共聚物中亲水组分的增加其亲水性增加。选择聚醚的类型和比例可以调控其亲水性,嵌段共聚物上化学偶联肝素的量可达到15%,具有明显高于物理混合的结合稳定性和很好的抗凝血活性。共聚物中亲水性聚醚组分的存在促进蛋白质的释放,而且通过改变聚醚片段的组成可以对蛋白质的释放速率进行调控。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合成预设片段长度的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的新方法,并提供了一类新的肝素化的释放蛋白和多肽类药物的控释新材料。  相似文献   

12.
亲水性交联剂处理牛颈静脉的理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 4 %的 EX- 313与 0 .5 %的戊二醛处理牛颈静脉带瓣胶原管道 ,所获的材料分别进行外观、扫描电镜与光镜检查 ;另外进行大鼠皮下埋植试验 ,生物力学的测试 ,所获的数据进行 t检验。EX- 313处理后的材料比戊二醛处理者质地更接近天然血管 ,结构间充满空隙 ,抗张强度与戊二醛处理者相当 ,抗钙化方面 EX- 313处理者明显优于戊二醛处理者。用亲水性交联剂 EX- 313处理的生物材料在抗钙化与顺应性方面比戊二醛更有优势 ,由其处理的牛颈静脉有可能成为较理想心脏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髌骨骨折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最佳固定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8年来髌骨骨折手术内固定病例332例,其中钢丝环扎73例,AO张力带固定105例,可吸收钉固定23例,Ni-Ti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131例。根据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X线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对比分析。结果332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年,发生各种并发症28例,其中钢丝环扎术后9例,AO张力带固定术后12例,可吸收钉固定术后3例,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术后4例。其中再手术7例,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结论髌骨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髌骨骨折横断为两大块且无明显骨质疏松的患者可吸收钉固定可以做为一种较好的选择,Ni-Ti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适用于各种类型髌骨骨折。  相似文献   

14.
戊二醛(GA)处理猪主动脉瓣膜或牛心包,制作生物假器官心脏瓣膜,发生钙化作用是造成临床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用Epon812(美国产)制备成EP1,用聚甘油缩水甘油醚配制成EP2的两种类型的环氧化合物。新鲜的牛心包壁,去脂肪切割成4×5cm~2片,分为新鲜心房组织用无菌水贮存,按文献先用0.5%GA、pH7.4浸96小时,应用0.2%戊二醛,在4℃贮存并将  相似文献   

15.
一种适合加温的快速ASAF固定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本固定对病理诊断的正确性至关重要。选择对标本快速完全固定、不损害组织结构和影响染色效果的固定液,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水杨酸有松解胶原和溶解脂肪等作用,加入AAF液后消除了原固定液对组织变硬、皱缩的副作用,并适用于加温而快速固定标本。与福尔马林和A...  相似文献   

16.
Butcher等作者曾应用胰岛素固定于Sepharose凝胶表面,观察它们的相互作用,而这些衍生物是可生物降解的,表面固定的配体与感受器的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是短暂的,并且水凝胶对细胞吸附缺乏骨架,认为纤维素衍生物作为固定基质研究在表面固定生长因子是不合适的。在本文研究中,作者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一种非生物降解合成聚合物用作生长基质的固定材料,对固定胰岛素和  相似文献   

17.
用电镜观察平滑肌细胞有两种表型:合成型(发育较好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许多核糖体)和收缩型(大量的肌丝)。文献报道,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能够合成Ⅰ、Ⅲ、Ⅳ、Ⅴ和Ⅵ型胶原。但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合成型细胞数量增加,并以合成Ⅰ型胶原为主。提示其表型与所合成的胶原类型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可溶性环氧化合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EH)是哺乳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酶。sEH通过水解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发挥作用。近来研究发现sEH与高血压、终末器官损伤、心肌肥厚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极有可能成为一种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ile—B型骨盆骨折经髂前下棘单根钉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可行性、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经髂前下棘单根钉外固定支架复位和固定23例Tile—B型骨盆骨折,并分析其临床结果。结果23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3个月。本组优17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5.65%。结论经骼前下棘单根钉外固定支架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患者可以迅速获得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是治疗B型骨盆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转让:滴流用固定手板生产技术滴流用固定手板广泛使用于医院有滴流的科室,是一种滴流用固定手板,供手术后患者、小孩等使用,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使用方便、清洁卫生、安全可靠。联系人:沈阳技术交易市场刘文莉电话:024-279187897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