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儿行为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儿童心理置表对1岁婴儿进行发育商测定,同时应用自行设计的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所收集的资料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高危儿干预组与高危儿对照组的平均发育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儿早教组与正常儿对照组的平均发育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早期教育或早期干预、婴儿性别、出生体重、新生儿疾病是影响婴儿行为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减少窒息、颅内出血、产伤等围生期高危儿的发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早期教育的认识;广泛开展有计划的、规范、系统的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预是促进婴幼儿行为发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早期教育对婴儿运动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早期教育的方法对婴儿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婴幼儿体智发育操通过指导家长对实验组儿童实施早期教育的方法,另设对照组,定期进行运动发育指标评估。在1岁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测出两组儿童的大运动及精细动作的发育商(DQ)。结果 实验组婴儿的运动发育项目完成早于对照组,其中被观察的所有精细动作项目及部分大运动项目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1岁时实验组婴儿精细动作及大运动的DQ大于对照组,尤其精细动物有差异(P<0.01)。结论 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儿的动作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早期教育和干预对婴幼儿生长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名3月的婴儿作为实验组进行早期教育,由指导人员定期跟踪观察、评价。满1岁与200名未接受早期教育的同龄婴儿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等方面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体格发育(身长、体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早期教育和干预可提高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早期教育指导应纳入社区儿童保健常规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郑州市婴幼儿智能发育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儿-心量表"),对280名0~3岁儿童进行智力测验。结果被调查婴幼儿发育商平均为91.27±12.669,发育商偏低及低下率分别是26.79%和5.36%;各能区发育持平率不高,为29.59%~46.94%;发育落后率较高,为38.16%~62.24%,以精细动作落后率62.24%为最高;性别、高危新生儿、父母文化程度、早期教育是儿童智能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郑州市婴幼儿智力发育整体水平一般,应重点加强6~12个月婴儿精细动作、0~3岁儿童适应能力、2~3岁儿童大运动的指导、训练,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可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抚触对正常婴儿神经精神及体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抚触对正常婴儿神经精神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北京 GESEL L评定量表对 2 8例抚触婴儿及 37例未抚触婴儿进行测评 ,对比两组婴儿适应性、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 5个能区的差异 ;测量两组婴儿身长、体重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抚触组婴儿在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 3个能区的发育商优于未抚触组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2个能区的发育商也高于对照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身长和体重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抚触对婴儿的神经精神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且对婴儿早期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比对体格发育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社区家庭为纽带,构建立足社区的婴儿早期教育的综合干预模式。 【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3月出生的新生儿422人,干预组202 人,对照组220人。两组婴儿均给予基本的儿童保健服务,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行设计的早期教育综合干预方案。干预为期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婴儿体格及智能发育情况。 【结果】 干预组婴儿体格发育情况较优(身高P=0.01;体重P=0.04);干预组发育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其中精细动作和认知能力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社区早期教育综合干预可促进婴儿体格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婴儿智能发育的促进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从出生至1岁愿意接受早期教育指导的100名婴儿为观察组,其他社区儿保门诊的同年龄组婴儿100名为对照组,在12个月时进行Gesell智能测评。结果观察组的发育商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等方面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儿智能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郑蓉  池霞  洪琴  张敏  童梅玲  苏恺  潘丽朝  张玲  张蕾  俞倩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604-3606
目的:探索早期干预对智能发育迟缓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为临床进行有效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35例参加智力干预指导的患儿为干预组,35例因多种因素未能参加智力干预指导的婴儿作为对照组。通过早期智力干预指导对干预组患儿进行干预,定期随访,以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发育商(DQ),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指导干预。结果:3月龄时两组患儿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四个能区的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时两组患儿四个能区的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发育商(DQ)差值比较发现,干预组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四大能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智能发育迟缓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明显促进其认知水平,减少伤残发生。  相似文献   

9.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认知发育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认知发育的影响,为临床进行有效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86例高危儿分为干预组(46例)和未干预组(40例),参照鲍氏早期教育资料制定干预计划,采用家庭式干预模式对干预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定期随访,以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发育商,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指导干预。【结果】3月龄时两组发育商差异无显著性(P>0.05),6月龄时两组在精细动作和个人-社会交往方面存在差异,9~24月龄除大运动存在差异外其它四个能区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系统管理,可明显促进其认知发育,减少伤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3岁儿童精细动作发育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1~3岁儿童精细动作发育现况,分析其精细动作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对1~3岁的儿童进行精细动作能区发育商测查,同时应用自行设计的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所收集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486例儿童精细动作发育商平均值为98.33±8.18,呈正态分布;精细动作发育商与孕周、母亲文化程度、主要抚养人、主要抚养人对早期教育知识的态度、是否经常进行精细动作游戏训练相关。【结论】有意识的进行多种精细动作训练是促进儿童精细动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预后的影响, 探讨早期干预降低脑瘫发生率及提高运动发育程度的可能性。方法 对307例脑瘫高危儿进行随访。并对其中140例有脑损伤早期表现患儿进行干预。以Gesell测试的大运动及精细运动两个能区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140例脑损伤早期表现患儿的大运动及精细运动在早期干预前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访结束后, 正常组儿童在大运动及精细运动方面均明显优于脑瘫组(P<0.01)及对照组(P<0.01);脑瘫组和对照组在精细运动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大运动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家庭干预对提高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脑瘫的严重程度, 尤其是在精细运动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儿童2岁时神经心理发育状况,为促进儿童早期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5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早期发展门诊定期随访的1 04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出生胎龄分为4组,即早期早产儿(28~33+6周)组、晚期早产儿(34~36+6周)组、早期足月儿(37~38+6周)组和完全足月儿(39~41+6周)组,并在其校正年龄2岁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结果 4组儿童Gesell发育量表5个能区发育商(DQ)比较,适应性、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52、2.821、5.256,P<0.05);组间两两比较,早期早产儿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均落后于早期足月儿和完全足月儿,晚期早产儿精细运动落后于完全足月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儿童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40、27.128,P<0.05),且表现为完全足月儿<早期足月儿<晚期早产儿<早期早产儿。与完全足月儿相比,晚期早产儿2岁时精细运动发育落后的风险增加(OR=1.809,95%CI:1.102~2.970,P<0.05)。结论 早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在2岁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心理发育落后,需延长随访并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3.
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并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干预组195例脑损伤儿经过早期医学康复干预后,186例(95.39%)恢复了正常,临界水平8例(4.10%),异常1例(0.51%)。3组小儿1岁时Gesell智能检查结果比较,干预组患儿发育水平明显高于未干预组,5个能区发育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5个能区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未干预组各能区发育极显著落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干预能促进脑损伤儿的运动、智能发育,有效降低脑瘫、智力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婴儿期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婴儿期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进行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家庭为中心,营养、信息刺激和爱抚为主要干预内容,对2000年5月-2002年7月在济南市中心医院出生的早产儿35例(男18例,女17例)进行早期干预,同时设立同期出生的早产儿33例(男18例,女15例)和足月新生儿49例(男26例,女23例)为对照组,在40周龄时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和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各组婴儿的智能发育水平进行评定。[结果]早产儿干预组(Gesell各能区发育商DQ和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评定值SQ均明显高于早产儿对照组(P<0.05,O,01)。干预组中胎龄大于35周的早产儿各评定值均低于足月儿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婴儿期智能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部分早产儿经干预可达到足月儿水平。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方式对婴儿早期智力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崔红  侯金珍  马国英 《卫生研究》2001,30(6):362-364
为探讨影响婴儿早期智力发育不平衡的因素和寻找更好的教养方式 ,根据“婴幼儿发育检查手册”(即Gesell量表 )对 6 8例 3月龄健康婴儿进行测量 ,并对其家长用问卷进行调查 ,取得相关资料。结果显示 :3月龄婴儿 5个能区的发育不平衡。根据单因素分析和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较多的户外活动、以父亲为主看护、父亲较高的文化水平有利于适应行为的发展 ;给孩子较多的运动机会和联合型家庭对小儿大运动能力的形成非常重要 ;给小儿戴手套将阻碍小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联合型家庭中生活的小儿 ,语言方面发展较好 ;运动机会较多对小儿个人 -社交行为发展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不同干预模式对0~3岁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能力的影响,为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9月选取295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97),家庭干预组(n=100)和社区干预组(n=98)。由专业人员借助早期教育测评系统(E-LAP)和教育测评诊断系统(LAP-D)两种测评工具分别对干预前后婴幼儿综合发展能力进行测评,并以“测评发育月龄≥实际月龄的比例”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婴幼儿接受家庭干预前后,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测评发育月龄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11,27.604,30.083,12.562,13.657,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和语言两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5,5.227,P<0.05);对照组在大运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9,P<0.05)。调整婴幼儿年龄、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和父亲文化程度后的广义估计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家庭干预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和认知方面,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动作=1.859,OR精细=2.942,OR认知=1.813,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运动=1.751,P<0.05);不同干预方案在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0~3岁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方案,尤其是家庭干预能有效提升早期综合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不同干预模式对0~3岁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能力的影响,为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9月选取295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97),家庭干预组(n=100)和社区干预组(n=98)。由专业人员借助早期教育测评系统(E-LAP)和教育测评诊断系统(LAP-D)两种测评工具分别对干预前后婴幼儿综合发展能力进行测评,并以“测评发育月龄≥实际月龄的比例”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婴幼儿接受家庭干预前后,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测评发育月龄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11,27.604,30.083,12.562,13.657,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和语言两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5,5.227,P<0.05);对照组在大运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9,P<0.05)。调整婴幼儿年龄、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和父亲文化程度后的广义估计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家庭干预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和认知方面,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动作=1.859,OR精细=2.942,OR认知=1.813,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运动=1.751,P<0.05);不同干预方案在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0~3岁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方案,尤其是家庭干预能有效提升早期综合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3月龄婴儿母亲产后抑郁情绪与婴儿发育水平之间的关联,为控制母亲抑郁情绪发生率的上升,改善家庭养育照护环境,提高婴儿发育水平、促进儿童全面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于2019年1—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和青岛市妇幼保健院招募415例3月龄母婴对,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估母亲的抑郁情绪,使用年龄发育与发育进程问卷中文版的3月龄问卷评估小婴儿的发育。结果 3月龄婴儿母亲产后出现抑郁情绪的人数占27.0%(112/415),母亲有抑郁情绪组的婴儿在沟通(CM)、粗大动作(GM)、精细动作(FM)、解决问题(CG)、个人社会(PS) 5个能区发育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1.3%、25.9%、28.6%、31.3%、33.0%)均显著高于母亲无抑郁情绪组(分别为18.8%、10.6%、23.4%、20.8%、25.1%),χ2检验显示沟通、粗大动作、解决问题3个能区发育异常检出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2、15.331、4.958,P<0.05)。控制重要混杂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婴幼儿动作发展现况,研究抚育环境对婴幼儿动作发育的影响。方法横断面问询调查法和婴幼儿动作发展测试。结果超过75%的家长有意识帮助小儿进行动作发育的训练,但对大动作发育的关注程度要大于手指精细动作的发育。超过80%的婴儿能完成各年龄段应有的关键动作发育。对动作发展和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小儿动作技能的掌握与家庭养育环境及家长的养育观念密切相关,不科学的养育观念,会对小儿动作发展起一定的阻碍作用。婴幼儿的动作发展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结论婴幼儿的动作发展和家长的养育观念及抚养环境密切相关,丰富和抚养环境、科学的养育观念能促进动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