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医药院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培养一流的中医药人才,而一流的中医药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并树立文化自信。中国民族音乐与中医同属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在培养一流中医药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了满足"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民乐教育领域做了诸多前期探索,力图找出一条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艺术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中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应当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本位"作为本质特征.为此,本文根据中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遵循反思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科学性原则,论证了中等中医药教育自身的专业结构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从而构建中等中医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对中医药院校创新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医药院校沿用的基础课、临床课、毕业实习三部曲培养模式,是导致中医药人才成长缓慢及与实践脱节、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等问题的原因之一.针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现状,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才有利于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因此,提倡建立"课堂实践同步,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重点,提高科研动手能力为目的 "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旨在为高等中医药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中医药院校培养的某一类人才应达到的目标和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标准要求。它既是中医药院校展开一切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性工作,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保证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我校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的支持和引导下,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发展1.1师承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对医学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应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结合所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优势,合理定位,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卫生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医疗卫生市场需求的特点,提出地方中医药院校应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即:以"精英化教育"模式培养传统中医人才;以"实用型教育"模式培养中西医兼通医学人才;以"大众化教育"模式培养医学相关人才,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重视并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中医药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中医药院校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深入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如何促进人才培养、促进人才持续发展是当前医疗卫生行业和医疗教育行业的重点和难题,其中基层青年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问题尤为突出。基于我国当前基层中医药人才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现状,“鸿鹄青年”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从内在驱动力、外在支撑力2个角度切入,强调职业认同感、岗位胜任力和职业发展续航力的培养,以多方位的平台支持和长效人才培养机制激励基层青年中医药人才的发展,以期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8.
2015年起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为"5+3"一体化教育模式,这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然而,中医药人才培养应融入中医教育的精髓。师承教育是千百年来培养中医药人才、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的有效方式,其最大优点在于融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于一体,是新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探索两种教育模式结合的适当方式,是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职中医药教育担负着造就适应社会、经济和医学发展要求的高规格人才的重任,如何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医药教育和事业的未来。在进行高职中医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培养复合型多元化人才,同时改革教学模式,不断变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参与社会活动能力,从而推动中医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发展的新形势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资源提出了重大需求。文章就"一带一路"国家的中医药发展现状及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现阶段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一带一路"发展需求,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应多学科协同培养,增强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国际交流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研究生的多元化发展,以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国家需求的复合型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助力中医药"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1.
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然 《中医教育》2006,25(6):1-3
构建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高等中医药院校办学定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因此,思考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路,首先必须思考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通过研究中医药发展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思考分析高等中医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探索构建“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要适应人才观的变革。传统人才观念已不再适应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中贯彻科学的人才观,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标准与管理模式,加强人文教育,尤其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教育,才能既跟得上时代步伐又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出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发展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把握并立足于中医药科学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与要求,明晰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之路,在办学模式、学科建设与学术思路、专业建设与办学格局、人才培养类型、学校功能等方面实现科学合理的"突破",并按时代的背景与要求进行若干要素的优化"结合",方可更好地实现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构想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中医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要适应社会需求,体现多层次多规格的特点,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还要突出中医教育特色.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坚持多样化原则,主要培养学术型、临床型、传统型、中西医结合型、外向型、边缘型、其他等7类人才.  相似文献   

15.
对中医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堃  梁菊生 《中医教育》2005,24(2):37-39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学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式的一次战略性调整,作为试点单位,对培养模式从以下5点提出了思考意见:①中医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具有的特点;②中医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中理论知识、临床能力培养、临床科研能力培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③多途径授予学位的临床技能培训要求要一致;④重视过程管理、规范培养过程、保证培养质量;⑤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修订生物工程本科教学计划时,必须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指导方针,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之同时,结合中医药特色,适当参照国内知名大学安排课程设置,增开前沿选修课,安排实验设计和综合实习训练,并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创新型生物工程人才提供实践模式和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7.
罗颂平 《中医教育》2008,27(2):61-63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必须突出中医主体地位。研究生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专业素质。通过读经典,学习专科原著,跟师临证,在临床实践中学习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强化中医基本功。做到学术求真、医术求精、技术求新,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提高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论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江滨  李剑  袁冬生 《中医教育》2004,23(2):61-63
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出发点,它决定了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和方案,反映了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本文从研究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特征入手,提出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征:高等性、职业性、区域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19.
对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中医药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对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必须具有必要的西医学基础知识及临床诊疗技能;具有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不是单纯的培养中医治疗人才,而是培养为中医药行业服务的各类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应是多样化、多元化.对人才培养应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招生应采取按类招生模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个性;减轻学生负担,给其更多的自由空间、更多的课程选择机会;坚持主辅修,为学生开拓发展的空间.人才培养应强调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应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师的授课要多样化;应重视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黄素英 《中医教育》2005,24(1):17-19
师承教育是中医传统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作者对上海市已举办的二届全国、一届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班的3届学生跟师学习进行了跟踪调查和研究,希望在群体调研的基础上,为政府部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数据,拟寻找一种既融学院教育优势又弥补其不足,并超越传统师承教育局限的一种次师承教育的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