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4项检验指标结果,寻求确保血液安全的对策。方法对六安2007~2009年市区与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比较,市区与采血点HBs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CV、抗-HIV、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梅毒阳性率远高于发达城市和周边城市,值得考虑献血前的筛查。结论为确保血液安全,减少血液资源浪费,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选择较好的试验方法和试剂,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外,还应认真做好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工作,加强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吸引更多健康的人参加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不断壮大献血队伍。逐步建立一支固定献血者队伍,实现真正的无偿自愿献血,才能更好地保护用血者、献血者和血站工作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张丽  净红利 《当代医学》2010,16(33):152-153
临床输血作为临床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其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健康。为了全面了解宝鸡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我们对2006~2009年137743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调查分析,为加强经输血传播病原体的筛查,  相似文献   

3.
张彦 《西部医学》2011,23(8):1560-1562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人群随机感染情况,保证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提供依据。方法对内江2005年1月~2009年12月无偿献血人群ALT、HBsAg、抗HCV、抗HIV、SYP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5934人次无偿献血者中有5718人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5.96%。不同地区无偿献血者检验不合格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517,P〈0.05)。不同性别及年龄阶段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χ2=232.757,P〈0.05);女性(χ2=104.929,P〈0.05),男性和女性46~50岁年龄段检验不合格率最高。结论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及年龄阶段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晓林 《西部医学》2006,18(1):89-90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降低无偿献血报废率,杜绝高危人群参与献血。方法对44469例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各项检测总不合格率为10.97%(10.68%~11.26%)。结论无偿献血血液的检测应选择较好的试验方法和试剂,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严格按国家献血者体格检查标准筛检献血者;献血前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提高献血者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了解和认识,引导高危人群自检并主动退出献血行列,从而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0年至2014年郑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5项血液检测结果,为保证血液质量,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2010年至2014年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献血采集的血液ALT、HBs Ag、抗-HCV、抗-HIV、抗-TP 5项复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至2014年血液报废率为4.42%,检测项目的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抗-HCV、HBs Ag、抗-TP和抗-HIV。结论加强献血前健康检查与咨询,选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新技术新方法可提高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3年肇庆市1149份不合格血液检测人群分布特点及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为进一步提高献血人群检测合格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149份检测不合格血液来源于肇庆市中心血站2013年1-12月无偿献血采血记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合格血液的献血者性别、献血方式、献血类型和献血者职业特征及血液学HBsAg、Anti-HCV、Anti-HIV、Anti-TP和ALT 5项检测指标不合格情况。结果:男性献血者23 494人,检测不合格985人(4.19%);女性献血者10 842人,检测不合格164人(1.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64.73,P=0.0000)。非互助献血33 553人,检测不合格1107人(3.30%);互助献血783人,检测不合格42人(5.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09,P=0.001)。个人献血7319人,检测不合格298人(4.07%);单位献血27 017人,检测不合格851人(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5.13,P=0.0001)。不同职业献血者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6.36,P=0.0000)。血液学检测指标HBsAg+190人,Anti-HCV+46人,Anti-HIV+可疑11人,Anti-TP+151人,ALT+751人。结论:无偿献血检测不合格与献血者性别、献血方式、献血类型和献血者职业有关,ALT+、HBsAg+和Anti-TP+是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仙桃市无偿献血血液标本检测情况,探讨血液标本不合格因素及输血相关病原体感染的危险性,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仙桃市血站2006年1月~2010年12月31602名献血人员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结果无偿献血者血液总标本数31602份,检测合格标本数30330份,检测合格率为95.98%;检测不合格标本数1272份,检测不合格率为4.02%。其中ALT阳性检测不合格率2.13%;HBsAg阳性检测不合格率1.02%;抗-HCV阳性检测不合格率0.35%;SYP阳性检测不合格率0.38%;抗-HIV阳性检测不合格率0.15%。结论了解和掌握无偿献血群体、制定符合临床用血规律的采供血计划十分必要,而实行血液集中检测、严格筛查经血液感染性疾病直接关系到供血者的身体健康和受血者的安全,是提高临床安全用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无偿献血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为保证血液源质量,降低输血感染传染病,探讨如何宣传无偿献血,降低血液报废,笔者对安徽省五河县单位计划无偿献血和个人自愿无偿献血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作报道.  相似文献   

9.
刘鹏  陈红  胡维 《九江医学》2004,19(4):74-75
严格执行献血员体检及血液检验标准 ,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可靠 ,减少有限的血液资源浪费和血站不必要经费开支的重要措施。笔者回顾调查近 1年来无偿献血者 994 2份血液检测 ,发现不合格血液 36 4份 ,现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检测对象  994 2名无偿献血者 ,临床体检 ,  相似文献   

10.
蔡兰 《四川医学》2012,33(3):534-536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人群的一般特征,为加强献血者招募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到我中心采血点无偿献血的38974名无偿献血者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及血液质量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ALT、HBsAg、梅毒抗体、抗HIV、抗HCV)。分析各项指标的阳性率与年龄、性别、职业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献血者之间HBsAg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在年龄组间及不同性别间均无差异。不同职业间各项血液指标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工人的各项指标阳性率均较高,而军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各项指标阳性率均较低。结论职业应当作为今后招募固定献血者的重要限制因素,青年军人、专业技术人员、学生应当作为重要的招募对象人群,同时还应加强对军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献血相关信息的宣传。  相似文献   

11.
王新梅  张艳梅  王富强 《中外医疗》2008,27(16):156-156
目的 提高献血者成功率,确保血液质量.方法 按照卫生部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按照非预检献血者标准对献血者体检和HbsAg初步筛查,合格后采集血液.结论 对不合格原因分析,在招募中劝阻不适宜献血倾向和行为的人廷缓或不参加献血,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为了进一步做好血液质量的检测和监控,笔者对本地区近5年来,无偿献血检潮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12.
覃朝锋  韦明 《海南医学》2012,23(13):109-110
目的探讨开展互助献血工作的利与弊,为建立长效的无偿献血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将数据分为亲友互助献血组(n=5713)与自愿无偿献血组(n=39940),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比对互助献血组与自愿无偿献血组有无关联和影响。结果互助献血组捐献的血液HbsAg、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HIV及ALT5项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明显高于自愿无偿献血组。结论开展互助献血工作是无偿献血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应加强对其的管理及宣传教育,逐渐将其引入正确轨道。同时应立足于无偿献血工作的长远发展,建立长效的无偿献血机制是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桂林市无偿献血者的健康状况、血液不合格原因,为制订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3年441118名无偿献血者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及血液质量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ALT、HBsAg、梅毒抗体、抗HIV、抗HCV),按年龄段、性别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441118名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4.19%(18484/441118);男性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高于女性,其中男性ALT、HBsAg检测不合格率高于女性(P<0.05);男女献血者梅毒抗体、抗HIV、抗HCV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率最高的是36~45年龄段(5.45%),最低的是18~25年龄段(3.07%)。结论献血者选择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招募安全血源策略中的重要环节,应加大宣传力度,呼吁适龄健康的公民成为固定的无偿献血者,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市无偿献血与有偿献血者的血液不合格率的差异 ,我们对 1998年 10月 1日到 2 0 0 1年 4月 31日期间的无偿献血和有偿献血血液的传染性指标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样本 初次无偿献血者经HBsAg快速法筛查合格者(年龄 18~ 5 5周岁 )所献血液 2 810 1袋 ;固定反复献血者 (年龄 18~ 5 5周岁 )所献血液 196 99袋。1.2 检测项目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 HCV) ,艾滋病病毒Ⅰ Ⅱ抗体 (抗 HIV) ,梅毒螺旋体抗体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1.3 试剂 ①初筛试剂 :HBs…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三明地区血液安全状况,减少血液报废,节约血液资源,我们对三明地区2010~201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旨在了解该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质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无偿献血者中输血传播疾病的血清流行率,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笔者对本市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后的51254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工作不断深入和公民无偿献血意识的不断提高,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为了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笔者对2004~2007年来我站的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的检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潍坊市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潍坊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液检测不合格原因。方法:将潍坊市2003-2007年227503人次无偿献血者,按HBsAg,抗-HCV、抗-HIV、梅毒、ALT检测项目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潍坊市无偿献血血液的不合格率为4.35%,呈显著下降趋势,ALT、HBsAg,抗-HCV、梅毒阳性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发展街头献血和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开展献血前初筛检验,是保证血液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无偿献血制度在全国各地推行,我州从1998年10月起临床用血逐步来自无偿献血。为了反映无偿献血人群的血型分布状况,笔者对大理州2002~2004年间无偿献血者的血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滨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就2003年8月至2004年3月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染性指标(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试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待检样品来自政府组织指令性无偿献血计划组9290人份,街头无偿献血志愿组2663人份.共计11953人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