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云珍 《吉林医学》2010,(35):6473-6474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及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146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拟定为胎膜早破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胎膜未破者146例拟定为对照组,就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和母婴并发症等方面对两组资料做对比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组的顺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剖宫产率、母体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肺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导致难产和剖宫产几率增加,发生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炎的几率增大,危害母婴安全,产科医生应适时予产妇催产素引产或剖宫产终止妊娠,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同时产前检查及胎膜早破后积极防止感染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足月头位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便尽早发现难产信号,早期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母婴的不良结局.方法 选择182例足月头位胎膜早破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182例足月头位无胎膜早破为对照组.结果 2组患者在剖宫产、阴道助产、产后出血、产后切口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导致剖宫产、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产后出血均升高,威胁母儿安全,临床应该高度重视足月胎膜早破的治疗,及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及母婴安全的影响,为临床围产期保健和并发症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73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拟定为胎膜早破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胎膜未破者272例拟定为对照组,就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和母婴并发症等方面对两组资料做对比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可使手术产率、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率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导致难产和剖宫产几率增加,发生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炎的几率增大,危害母婴安全,产科医生应适时根据综合检查结果及时终止妊娠,以改善新生儿预后,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朱敏 《当代医学》2014,(34):62-63
目的了解足月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以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46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分娩无胎膜早破,无其他产科合并症的正常产妇246例为对照组,分析2组胎儿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胎膜早破发生原因。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感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41.06%、26.42%、9.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仅为26.42%,较对照组的69.11%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足月胎膜早破产妇而言,要强化临床观察,适当应用抗生素,尽可能地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91例足月妊娠疤痕子宫为研究对像,分为阴道试产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组),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291例产妇中,阴道分娩产妇67例,占产妇总数的23%,其各项指标较剖宫产组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的孕妇在子宫疤痕及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采用阴道试产较剖宫产手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梁美秋  覃红萍 《右江医学》2010,38(3):303-304
目的分析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2月~2009年12月东兰县医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2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足月妊娠胎膜未破产妇260例作为对照组,从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产程时间及母儿并发症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足月胎膜早破组的自然分娩率(35.94%)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剖宫产率(58.6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68%)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自然分娩产程时间、产褥感染率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导致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升高,威胁母儿安全,应高度重视产前检查以及对足月胎膜早破后感染的防治,并适时以缩宫素引产或剖宫产结束妊娠,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9年2月~2011年10月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156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足月妊娠产妇156例作对照.结果 足月胎膜早破者自然分娩率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高.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导致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均升高,同时威胁母儿安全,临床因该高度重视足月胎膜早破的治疗,及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分娩方式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在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足月、单胎、头位待产的60例曾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剖宫产;观察组27例,行经阴道分娩。分娩后,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母婴并发症及羊水污染程度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羊水污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选择自然分娩对减少新生儿发生产科并发症、降低手术损伤程度、加速产妇康复及改善母婴结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中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的产妇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助产组产妇的胎儿窘迫症状改善率90.0% (36/40)显著高于剖宫产组77.5% (31/40) (P <0.05),但两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原因中胎盘因素、脐带因素、母体因素、胎儿因素、羊水粪染比例、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胎儿生长受限、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两种分娩方式均能有效改善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母婴结局,但阴道助产较剖宫产更能有效改善胎儿窘迫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方式选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238例,其中159例产妇行再次剖宫产(含中转剖宫产30例),79例产妇阴道分娩;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再次剖宫产组产后24 h出血量、产妇产褥感染、新生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大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剖宫产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均高于择期剖宫产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可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在严密观察下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50例分娩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曦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6):668-67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再次剖宫产(RCS)132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18例;并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132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8例进行对照。结果:(1)1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24例阴道试产,其中1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5%;手术产率88%。(2)VBAC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VBNC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RCS组较VBAC组产后出血量高,严重粘连的发生率9%,平均住院天数均高于VBAC组,RCS组产后出血率较PCS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不增加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可明显增加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妇产科住院部收治的108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分别采取剖宫产与阴道助产,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两组胎儿窘迫各因素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0.842,0.637,0.654,0.664,0.832,P均>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211,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和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732,1.563,P>0.05)。结论阴道助产与剖宫产分娩用于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均能获得较好的母婴结局,临床应根据产妇情况选择合适分娩方式,并尽量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足月分娩的妊娠胎膜早破产妇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与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胎膜未破产妇82例(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产前检查以及对足月胎膜早破后感染的防治,并适时以缩宫素引产或剖宫产结束妊娠,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脐带异常的妊娠结局及其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脐带异常产妇6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入院无脐带异常的产妇65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胎儿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阴道手术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20.00%)明显较对照组(61.54%)低,剖宫产发生率(63.08%)明显较对照组(29.2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脐带异常对妊娠结局及胎儿的情况具有显著影响,增加产妇剖宫产发生率与阴道助产手术发生率,同时,还增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临床中需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围产期保健和产科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 将本院住院分娩的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405例足月妊娠产妇分为观察组192例(胎膜早破)和对照组213例(无胎膜早破),对两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 胎膜早破组难产率(剖宫产+阴道助产)为60.42%,产褥病率为21.35%,发生胎儿窘迫率为7.29%,新生儿窒息率为6.7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胎膜早破剖宫产率明显升高,胎膜早破与产妇感染和新生儿窒息及肺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姚雅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820-182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足月妊娠头位临产时已出现胎膜破裂的产妇100例(观察组)所采取分娩方式与母婴预后进行总结,并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头位分娩产妇100例(对照组)与之对照。结果观察组的难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肺炎发病率、产褥病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并可增加母婴并发症,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产妇应该及时终止妊娠,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陈华清  肖梅 《现代医学》2013,(7):477-479
目的:探讨活跃期羊水Ⅱ~Ⅲ度粪染者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母婴结局。方法:对2011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进入活跃期后羊水Ⅱ~Ⅲ度粪染的产妇共175例采用不同分娩方式(阴道分娩组100例、剖宫产组75例)的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率、吸入性肺炎、胎盘粘连及产妇产后发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产钳助产率为6%。剖宫产组产后出血者多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Ⅱ~Ⅲ度粪染而胎心正常者,经阴道分娩不影响母儿结局,选择剖宫产会增加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在我院分娩的282例胎膜早破产妇为观察组对象,并与同期无胎膜早破的282例产妇为对照组对象。比较两组产妇母婴结局。结果:胎膜早破者阴道分娩158例;占56%;剖宫产分娩124例;占43.9%;对照组阴道分娩202例;占71.6%;剖宫产分娩80例;占28.4%。观察组产妇感染、难产和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明显增加母婴风险,增加剖宫产率,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处理,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737-1738
目的:对比分析足月胎膜早破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对孕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分娩的50例孕妇(孕周≥37w)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足月分娩的41例孕妇(30~37孕周)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新生儿Apgar评分、孕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妊娠终止方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者的母婴结局明显优于未足月胎膜早破者,适时延长孕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2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且符合阴道试产指征行阴道分娩的产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2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且符合阴道试产指征行剖宫产的产妇为对照组1,选择同期收治的首次妊娠且符合阴道分娩指征行阴道分娩的产妇250例为对照组2。比较三组产妇妊娠结局,并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会阴裂伤率、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率、住院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1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住院时间、产褥期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1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不会增加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对符合阴道试产指征的产妇给予经阴道分娩,促进剂自然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同时也可减少产妇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提升母婴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