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南京市3~6岁儿童腰围、臀围、腰臀比的现状及其与体格相关指标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 2015年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南京市4 300名3~6岁儿童的腰围、臀围指标,计算腰臀比并对体格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童腰围、臀围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腰臀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平均腰围:男童49.4~54.5 cm,女童47.5~53.2 cm;平均臀围:男童53.3~62.5 cm,女童53.0~60.9 cm;平均腰臀比:男童0.87~0.96 cm,女童0.87~0.90 cm。儿童腰围、臀围及腰臀比在性别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腰围和臀围分别与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腰臀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与身高、臀围呈负相关。结论 南京市3~6岁儿童腰围、臀围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腰围、臀围、腰臀比与其体重、身高及BMI有关。  相似文献   

2.
2005年长沙市青少年腰围臀围及腰臀比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长沙市11~18岁青少年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市两所学校,以参加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2 490名(男1 293名,女1 197名)11~18岁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测量腰围和臀围,并计算各年龄组男女学生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百分位数、均数和标准差。分析腰围、臀围、腰臀比的年龄别分布特点及各年龄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差异,并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99-2002年青少年腰围数据和北京市青少年2004年腰围数据比较。结果(1)男女生腰围均随年龄增长,男生的腰围大于女生(P〈0.01);(2)男生臀围均随年龄增长,除18岁年龄组外,女性的臀围高于男性(P〈0.01);(3)男生腰臀比均大于女生(P〈0.01);(4)长沙市男女生腰围第50百分位数值与美国和北京青少年腰围比较,男生腰围小于美国但高于北京数据,都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女生的腰围曲线较北京和美国平缓,无显著快速增长期。结论长沙市青少年腰围、臀围、腰臀比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学生中存在差异,腰围在不同种族和地域间也存在差别。建议将腰围作为青少年健康体检的常规测量指标,并为进一步研究随时间变化趋势及国际间比较提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3.
贵阳市20~69岁人群腹型肥胖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2005年贵州省贵阳市城镇及乡村20~69岁居民有腹型肥胖状况进行检测分析。方法 采集贵阳市2005年20~69岁人群的腰围和臀围数据,计算腰臀比、腹型肥胖率、腰围及腰臀比均值。结果 贵阳市男性25~29岁、女性40~44岁年龄组腹型肥胖率增长幅度最大;男性60~64岁、女性65~69岁年龄组腹型肥胖率最高,达58.22%,86.36%;45~69岁女性腹型肥胖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与贵州省贵阳市2000年相比,男女腰臀比均值及男性部分年龄组、女性各年龄组匀值明显增大(P<0.05,P<0.01);女性腰围比贵州省2000年增大3.01~6.65cm(P<0.01),男性腰围低于2005年全国均值2.14~3.95cm(P<0.01),女性腰围高于全国均值1.48~4.56cm(P<0.01)。结论 贵阳市男女性25岁起应注意监控腰围及腰臀比,女性进入40岁后腹型肥胖人数比例相对偏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辽宁省20~39岁成人的肥胖状况、血压水平及其关联性。 方法 分析2010年和2014年辽宁省国民体质监测点5 313名20~39岁成人的数据资料。 结果 辽宁省20~39岁成人体质指数(BMI)的超重率为28.6 %(男性36.0 % vs女性21.2 %),肥胖率为11.7 %(男性17.7 % vs女性5.9 %);腰围超标的中心性肥胖率为38.1 %(男性50.3 % vs女性26.1 %)。血压升高率为12.5 %(男性15.3 % vs女性9.8 %),高血压患病率为54.8 %(男性58.9 % vs女性30.8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BMI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组的血压升高风险增大(男性1.33倍,女性1.59倍)、(男性2.01倍,女性1.95倍),1级高血压的风险增大(男性2.10倍,女性1.72倍)、(男性3.37倍,女性2.76倍),2级高血压的风险增大(男性2.05倍,女性2.25倍)、(男性6.77倍,女性3.75倍)。男性BMI过低是保护性因素,BMI过低明显降低血压升高(OR = 0.48)、1级高血压(OR = 0.58)和2级高血压(OR = 0.41)的风险。男性的腰围、腰臀比升高增大1级和2级高血压的风险(OR = 1.42~1.79),女性的腰围身高比升高增大2级高血压的风险(OR = 1.81~5.18)。上述均P < 0.05。 结论 20~39岁成人的血压水平升高与超重、肥胖和/或中心性肥胖有关。对于年轻成人,BMI是与血压水平关联性最强的肥胖指标,男性BMI结合腰围和腰臀比、女性BMI结合腰围身高比能够有效提高预测高血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7~22岁学生腰围臀围及腰臀比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陶芳标  袁长江  阙敏  黄锟  宋国强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16-1019,1022
目的描述安徽省7~22岁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年龄特征,探讨儿童青少年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和城乡差异。方法以参加安徽省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8450名7—22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计算各个年龄组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百分位数、均数和标准差,通过两样本t检验分析各年龄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和城乡差异。结果城乡7—22岁男生及女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随年龄变化总趋势一致,腰围和腰臀比男生大于女生。青春发育期女生臀围大于男生,农村青少年臀围的性别差异更为明显。各年龄组城乡男女学生中,城市男生腰围和腰臀比均最高。多数年龄组城市男生臀围明显高于农村(P(0.01或P〈0.05),城市女生腰围和臀围比农村稍高,城市男生腰臀比略高于农村,而农村女生的腰臀比较城市稍高。但腰臀比的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组较少。结论基于城乡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差异,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腰围和腰臀比参考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汉、维吾尔(维)族3~9岁儿童腰围(WC)和腰围身高比(WHtR)分布特征,探讨其作为儿童肥胖筛查指标的价值。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年4月抽取新疆四地区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汉、维族儿童,测量身高、体重及WC;以WC的性别年龄别第80百分位值(P80)以及WHtR≥0.48为参考值,在BMI正常儿童中筛查可能患有腹型肥胖的儿童。结果 共测量3~9岁儿童4 024名,其中汉族2 461名,维族1 563名;汉、维族儿童WC、WHtR P50P80数值相近,P95相差明显;BMI正常的汉、维族儿童中存在WC≥P80或WHtR≥0.48的儿童:BMI正常的4~岁汉族男童中,WC≥P80的比例为8.0%,4~岁维族女童中该比例为16.3%; <7岁儿童中WHtR≥0.48的比例在10%以上,随着年龄段增长该比例逐渐下降。结论 新疆汉、维族儿童WC和WHtR分布特征相似,WC和WHtR可用于从BMI正常儿童中筛查超重/肥胖儿童,建议在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筛查时与BMI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山东省7~18岁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并绘制曲线图,比较不同经济地区的体格发育差异。方法按地区经济水平将数据分为三组,比较各组身高、体重及超重、肥胖检出率。绘制出全省身高、体重第3、50、97百分位的曲线图,与中国儿童身高标准(CHN)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0年标准(CDC标准)进行比较。结果男女生身高、体重总体表现为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及落后地区,除女生15岁组、16~18岁组身高外,其他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山东省男女生在所有年龄段身高、体重均高于CHN标准。男生身高在17岁之前,女生身高在13岁之前高于美国CDC标准,之后略低。结论山东省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受经济等因素影响明显,山东青少年身高、体重明显高于CHN标准,在青春中晚期与CDC标准更接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7~18岁中小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水平及与年龄、性别、体型特征的关系,为儿童肥胖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7~18岁中小学生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其分布特征及与年龄、性别、体型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中小学生腰围、臀围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2岁以前增幅迅速。腰臀比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趋势。各年龄组男生腰围和腰臀比均值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臀围除10~12,13~15岁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体型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P<0.01)。男生腰臀比与身高呈负相关(r=-0.353,P<0.01),女生腰臀比与体重呈负相关(r=-0.084,P<0.01)。结论北京市不同性别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随年龄变化总趋势一致,但不同体型学生各指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州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腰围(WC)和腰围身高比(wH氓)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年级分层整班抽样方法对参加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广州市12所监测学校(广州市城乡各3所中学和3所小学)6~18岁学生进行腰围和身高检测,计算各个年龄组城乡男女生腰围和腰围身高比百分位数、腰围身高比的均值,比较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年龄、城乡和性别差异。结果2010年调查5141名学生,城市男生1287名、城市女生1256名、农村男生1300名、农村女生1298名。广州市6-18岁学生随年龄增长腰围不断增加,女生在青春发育期腰围值接近男生,其他年龄组均是男生超过女生。同性别各年龄组的腰围城市大于乡村。城乡男女生6-18岁WHtR在0.40至0.45范围内波动,13岁前城乡男生WHtR高于女生,13岁后女生wHtR大于男生或与男生重叠。同性别各年龄组的WHtR均是城市大于乡村。结论广州市6~18岁城乡学生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在年龄、性别、城乡表现出差异;该数据为制定全国儿童青少年腰围:腰围身高比的体质量超标、肥胖筛查标准提供广州地区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中国7~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腰围界值点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根据儿童不同腰围水平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研究中同学龄儿童青少年腰围的适宜界值点.方法 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分析从全国汇总的65 898名7~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腰围及其相关代谢指征数据,探索预测心血管疾病的腰围最佳界值点.结果 儿童青少年腰围值小于第75百分位数(P75)时,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血压升高率、血糖升高率、血脂异常率随腰围变化趋势不明显,当腰围大于P75后,上述指标逐渐增加,从P90开始,增加趋势明显,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趋势相反.ROC曲线结果表明,预测血压增加的腰围最佳界值点为P75;预测至少两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最佳界值点为P90.与腰围低于P75,的儿童青少年相比,在腰围处于P75~P90者中至少聚集两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增加了1倍,腰围大于P90者中该比例则增加了5倍.按体重指数分类标准分层后,儿童青少年血压升高率仍然随腰围增加而显著增加.结论 建议将中国儿童青少年腰围的年龄别性别P7,和P90作为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病危险开始增加和明显增加的界值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适合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的百分位数及曲线,为科学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及中心性肥胖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0年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7 ~18岁中小学生14 301名为样本,应用国际通用的LMS法分性别建立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正常值及百分位数曲线.结果 腰围百分位数曲线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符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腰围指数的P50百分位数曲线具有明显性别差异,7 ~12岁男生逐年上升,且高于女生,自13岁开始经交叉后低于女生.获得上海市7 ~18岁儿童青少年男女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百分位数(P5,P10,P15,P50,P85,P95,P95)及曲线.结论 儿童青少年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百分位数存在地区、性别差异.本研究所获得的百分位数及曲线可为进一步研究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提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和制定中国3~7岁儿童的腰围百分位数参照值。方法 腰围数据来自2015年6-11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9个城市开展的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共调查26 480名3~7岁健康儿童。采用基于偏度、位置和变异的曲线平滑方法建立性别、年龄别腰围百分位数曲线。将获得的3~7岁儿童腰围P75P90与已发表的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腰围界值点(P75P90)进行对接验证。将本研究腰围P50与国外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获得3~7岁男、女童每半岁间隔的腰围P5P10P15P20P25P50P75P80P85P90P95参照值。腰围值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男童P50从3岁的47.5 cm增长到7岁的54.2 cm、女童从3岁的47.0 cm增长到7岁的52.2 cm。各年龄组男童腰围的各百分位数值均略高于女童,差值波动范围0.4~3.6 cm。3~7岁男、女童腰围在不同百分位数上实测值与拟合值的差值波动范围-0.3~0.5 cm。9个城市男、女童3~7岁腰围P75P90数值与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腰围界值点(P75P90)在年龄上能实现较好的对接。中国3~7岁儿童腰围数值与国外相关研究的比较显示,随年龄增长腰围增加的趋势一致,但我国男童处于中等水平、女童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我国3~7岁儿童的腰围百分位数参照值,并实现与7~18岁儿童青少年腰围参照值的良好衔接,可供相关临床、预防保健及科研工作等参照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腰围水平及中心性肥胖流行特征。方法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6~17岁儿童青少年调查资料,分析儿童青少年腰围水平及中心性肥胖流行现状。利用腰围的P90(同年龄、同性别)作为中心性肥胖的判断界值。结果 我国各年龄组儿童青少年腰围均为男生大于女生(P<0.000 1),城市大于农村(P<0.05),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儿童青少年大于中、低家庭收入儿童青少年(P=0.000 3)。6~17岁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率为11.2%,其中男生和女生分别为10.7%和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和农村男生的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13.2%和8.5%,女生分别为12.3%和11.2%。按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分,高、中、低家庭收入男生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15.8%、11.5%和8.8%,女生分别为13.5%、11.9%和11.6%。结论 男生的腰围较女生更易受城乡和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7~17岁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流行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7~17岁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中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7~17岁儿童青少年2752人进行分析。采用Cook标准进行代谢综合征判定。结果研究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2%,在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中,MS患病率分别为0.7%、8.0%、23.9%。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MS各组分患病率、MS患病率在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中都成倍增加。较多发生的异常为腹型肥胖(超重、肥胖者:41.6%和77.9%)、高血清甘油三酯(超重、肥胖者:36.4%和50.7%)和高血压(超重、肥胖者:19.6%和39.0%)。在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者中,至少有1项MS组分的分别为40.3%、65.6%和90.6%;肥胖者中有62.9%至少有2项MS异常;3项以上异常聚集者在肥胖者中为23.9%;有4项以上异常聚集的均为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结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多存在明显的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201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建立北京市儿童腰围筛查分类标准.方法 按城乡、经济水平分层,调查北京市6个区40所中小学校和2所大学的7 ~ 22岁大中小学生8 795名.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规定的方法进行身体测量,以LMS法计算性别年龄别腰围各百分位数值,并绘制LMS曲线,建立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腰围正常值.结果 北京市7 ~22岁男生腰围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女生在12岁以前呈现同样趋势,但之后趋于稳定.18岁男、女生腰围分别为76.62 cm和72.55 cm.不同BMI组别间腰围均值不同,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北京市18岁男生超重/肥胖的腰围筛查标准是79.72 cm和89.31 cm,女生分别是74.38 cm和84.40 cm.结论 LMS法建立的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腰围筛查标准准确,可以在北京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