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成药》2015,(8)
目的观察类叶升麻苷对连二亚硫酸钠致PC1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1 mmol/L连二亚硫酸钠诱导PC12细胞建立缺糖缺氧损伤模型,然后以0.1、1、10、100μmol/L的类叶升麻苷拮抗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内乙酰胆碱(Ach)水平、乙酰胆碱转移酶(Ch AT)及乙酰胆碱酯酶(TCh E)活性。结果采用缺糖缺氧损伤PC12细胞后,Ach水平、Ch AT活力均降低;与不同浓度的类叶升麻苷(0.1、1、10、100μmol/L)共孵育24 h后,各类叶升麻苷给药组均可提高Ach水平及Ch AT活力,而TCh E活力无明显变化。结论类叶升麻苷对连二亚硫酸钠联合无糖培养液造成PC1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Ch AT活性进而增加Ach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类叶升麻苷对东莨菪碱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类叶升麻苷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连续灌服类叶升麻苷10d后,以东莨菪碱建立小鼠记忆获得性障碍模型,采用行为学实验(跳台法)检测动物学习记忆能力,行为学测试结束后,进行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生化指标检测,包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乙酰胆碱酯酶(TChE)以及脑组织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预先给予小鼠类叶升麻苷10 d可以改善东莨菪碱导致的记忆获得性障碍,与模型组比较,类叶升麻苷可显著延长小鼠跳台潜伏期,减少跳台错误次数;类叶升麻苷可使小鼠脑组织中T-SOD,GSH-Px,TChE活性、脑组织蛋白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结论:类叶升麻苷对东莨菪碱致小鼠学习记忆获得性障碍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抗小鼠体内自由基生成以及改善中枢胆碱能系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独一味中类叶升麻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藏药独一味中类叶升麻苷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以乙腈-甲醇-1%醋酸水溶液(10:15:7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34nm。结果类叶升麻苷在0.2272-1.3632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加样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确度与重现性好,适用于独一味中类叶升麻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类叶升麻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我国药用植物类叶升麻Actaea asiatica 根茎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MS,1H-NMR,13C-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根茎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O-乙酰升麻醇(1),12β-羟基升麻醇(2),23-epi-26-deoxyactein(3),27-deoxyacetylacteol(4),26-deoxycimicifugenin(5)及β-谷甾醇(6)。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类叶升麻苷的药理作用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类叶升麻苷药理作用及药动学研究进展,为开发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相关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结果:类叶升麻苷药理作用广泛,尤其是抗氧化、抗衰老、增强记忆和神经保护作用等更为突出。其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较低,体内分布广泛且存在系统前代谢情况。结论:类叶升麻苷药理活性强、毒副作用小,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类叶升麻苷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SD大鼠6只,灌胃类叶升麻苷150 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变化,并用DAS2.0软件拟合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类叶升麻苷血药浓度的回归方程为Y=3.509 8X-0.096 8,r=0.996 8,在0.125~2.5mg·L-1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均大于85%,日间及日内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5%,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大鼠灌胃给药150 mg·kg-1的类叶升麻苷后,血浆中的类叶升麻苷的药时曲线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Cmax,t1/2α,t1/2β,AUC0-t,AUC0-∞,CL/F,V/F,Ka分别为0.361 h,1.126 mg·L-1,0.759,4.842 h,3.134,3.766 mg·h·L-1,87.089 L·h-1·kg-1,207.704 L·kg-1,6.345 h-1。结论:建立了类叶升麻苷血药浓度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该药的体内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离体培养的大鼠肠道菌群中加入类叶升麻苷进行厌氧孵育。采用HPLC监测类叶升麻苷在不同孵育时间点的变化,同时运用HPLC-Q-TOF-MS鉴定类叶升麻苷的代谢产物。结果表明离体的大鼠肠道菌群可以对类叶升麻苷进行代谢,代谢产物分别是3,4-二羟基苯乙醇、咖啡酸和3-(3'-羟苯基)丙酸。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向日葵列当中crenatoside和类叶升麻苷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柱,以乙腈-0.01%冰醋酸溶液(18∶8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在30 min内分离检测了这两种化合物。结果:RP-HPLC测定的crenatoside和类叶升麻苷线性范围分别在在1.08~16.2μg(r=0.999 9)和1.00~15.0μg(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3%,96.27%,RSD分别为1.21%,1.66%。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以作为向日葵列当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d对冈田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胎鼠海马细胞体外实验:①实验分为8组。正常组胎鼠海马细胞不加其他处理因素正常培养,对照组加入ddH_2O培养,冈田酸2 h、4 h、6 h、8 h、12 h、24 h组分别加入10 nmol/L冈田酸进行培养,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观察各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②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不加其他处理因素正常培养,对照组加入ddH_2O培养,冈田酸组加入10 nmol/L冈田酸培养,均培养12 h;人参皂苷Rd 2.5μmol/L组、人参皂苷Rd 5μmol/L组先加入相应浓度的人参皂苷Rd预处理12 h,再加入10 nmol/L冈田酸培养12 h。各组培养12 h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内NF-κB表达情况。SD雄性大鼠体内实验:将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冈田酸1周组、冈田酸2周组、冈田酸2周+人参皂苷Rd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进行冈田酸溶液左右侧脑室区注入造模;冈田酸2周+人参皂苷Rd组每天相同时间段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d 10 mg/kg 1次,连续21 d,期间于第8天进行冈田酸造模。冈田酸1周组、冈田酸2周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1周、2周处死,其他组大鼠均于实验第21天给药完毕后处死。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皮质和海马中NF-κB表达情况。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冈田酸各组海马神经元进行性损伤,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冈田酸组海马神经元细胞中NF-κ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均0.05),人参皂苷Rd 2.5μmol/L组、人参皂苷Rd 5μmol/L组明显低于冈田酸组。冈田酸1周组、冈田酸2周组大鼠皮质和海马区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均0.05)。冈田酸2周+人参皂苷Rd组大鼠皮质和海马区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冈田酸1周组和冈田酸2周组(P均0.05)。结论人参皂苷Rd能抑制冈田酸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及海马CA1区注射冈田酸大鼠皮质和海马内NF-κB表达,从而减轻神经元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类叶升麻苷(Acteoside,AS)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老化、焦虑情绪、学习记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3mg/kg)、类叶升麻苷低、中、高剂量组(20、40、80mg/kg),每组10~11只,正常对照组为10只同月龄相同背景C57BL/6J小鼠。连续给药135天后,从老化评分、自主活动、O迷宫、穿梭箱实验检测小鼠老化程度、焦虑情绪及记忆能力;采用WST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抑制率,采用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Luminex法测定了脑组织中BDNF含量。结果:老化评分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类叶升麻苷(20、40、80mg/kg)组均能减缓APP/PS1小鼠衰老进程;与模型组相比,类叶升麻苷(80mg/kg)组小鼠躁狂情绪减弱;O迷宫结果显示,类叶升麻苷(20mg/kg)组能缓解小鼠焦虑情绪;类叶升麻苷可升高SOD抑制率和GSH-Px活性,使MDA含量降低;类叶升麻苷(80mg/kg)组有效改善小鼠垂体内BDNF的匮乏状态。结论:类叶升麻苷可通过延缓衰老、改善焦虑情绪,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抗氧化能力等途径起到治防老年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去痴灵(广东海风藤、五味子、石菖蒲等)对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经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d)和灌胃三氯化铝20 mg/(kg·d)联合造模10周;造模第7周开始,试药组同时给予低、中、高剂量去痴灵分别为2.3g/(kg·d)、4.6 g/(kg·d)、9.2 g/(kg·d)至第10周;通过Morris水迷宫和跳台测试小鼠学习记忆.RT-PCR测定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mRNA表达;采用HE染色、Bielschowsky改良法染色及A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去痴灵各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平台所在象限时间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跳台错误次数明显减少、APPmRNA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排列整齐,结构完整,染色均匀,胞质与胞核清晰可辨,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老年斑数目明显减少,无变性样斑块.结论 去痴灵对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联合制备的AD模型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认知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电针百会、风府、肾俞、悬钟穴位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血清丙二醛(MDA)及总抗氧化力(T-AOC)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电针组、西药组及针药结合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备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电针组:针刺百会、肾俞、风府、悬钟穴。西药组:脑复康灌胃,每日1次,隔日给予与电针组相同方式的固定和抓取。针药结合组:针刺治疗和药物治疗方法同上。模型组:每天给予电针组相同的抓取和固定。治疗后测试行为学及检测血清MDA、T-AOC的含量。结果:电针组、针药结合组能延长跳台实验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P<0.05),降低血清MDA及提高T-AOC含量(P<0.05)。结论:电针百会、风府、肾俞、悬钟可以延长跳台实验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降低血清MDA含量、提高T-AOC含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症已成为严重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研究并建立可靠的AD动物模型对于探明阿尔茨海默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AD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评价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中药凌霄花中麦角甾苷、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XDB-18,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0-30 min为334nm,30~60 min为210nm.结果:麦角甾苷、齐墩果酸和熊果酸3成分浓度分别在0.025 9-0.258,0.100-1.00,0.104-1.04 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8.9%,99.3%,99.4%.结论:可同时测定麦角甾苷、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可用于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涤痰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哈伯因组(D组)和涤痰汤组(E组),采用大鼠前脑基底核注射Aβ25-35和鹅膏覃氨酸混合液诱导复合AD动物模型,E组和D组灌胃给药28 d。用Morris水迷宫系统测定各组的逃避潜伏期及跨台次数。结果 C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平均游泳距离、跨台次数与A组、D组、E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定位航行试验中,E组前2 d逃避潜伏期、40%区域较D组明显减少;在空间搜索试验中,E组20%区域少于D组。其余指标2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涤痰汤对于A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受损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且涤痰汤的保护作用稍优于哈伯因。  相似文献   

16.
内源性甲醛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源性甲醛对人体的损害及机制早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最新研究证实哺乳动物体内具有生成和清除甲醛的完整系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内生成和清除甲醛系统的平衡破坏,将导致内源性甲醛在体内出现异常聚集。内源性甲醛的异常聚集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内源性甲醛浓度增高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诱导因素之一。探讨内源性甲醛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中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性痴呆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90例,给予石杉碱甲片治疗。治疗12周,采用长谷川痴呆修正量表(HDS-R)和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在语言理解、定向力、命令服从方面优于石杉碱甲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性痴呆短期疗效优于石杉碱甲片。  相似文献   

18.
应用fMRI技术探讨针刺治疗Alzheimer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薇  周颖  毕海  付于 《天津中医药》2013,30(8):476-478
Alzheimer病(AD)是引起老年痴呆的最常见原因,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针刺治疗AD已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其治疗机制尚未明确.fMRI作为日趋成熟的脑功能成像手段,为研究针刺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并能够将针刺治疗的机制及疗效客观化,为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片对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揭示其防治AD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HPLC方法检测:实验性AD大鼠脑内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7一氨基丁酸(GABA)等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 复方丹参片能明显降低实验性AD大鼠脑内兴奋性氨基酸Glu的含量,升高抑制性氨基酸Gy和GABA的含量。结论 复方丹参片降低兴奋性氨基酸含量,以对抗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这可能是其防治A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