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在体外比较大黄酸和大黄素作用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毒性表现和差异.并初步探讨其肾毒性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N-乙酰-β-D-氢基葡萄糖苷酶(NAG)释放水平.结果 大黄酸和大黄素均可明显抑制HK-2细胞增殖;电镜观察均可见细胞核不规则,出现了染色质的浓缩和边集;流式细胞仪观察大黄素和大黄酸均能诱导细胞凋亡;大黄素组LDH和NAG释放水平均高于大黄酸组.结论 大黄酸和大黄素均能诱导HK-2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并且大黄素对HK-2细胞的毒性作用强于大黄酸.  相似文献   

2.
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评价泽泻萜类组分的肾毒性作用,同时探究其诱导HK-2细胞凋亡的作用,为存在争议的泽泻肾毒性研究提供参考。采用肾小管上皮细胞株,运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HK-2细胞caspase-3,Bcl-2,Bcl-xl,Kim-1,clusterin,TFF-3蛋白表达水平,最后用q-PCR检测caspase-3,Bcl-2,Bcl-xl,Kim-1,clusterin,TFF-3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泽泻萜类组分(6.25×10-5,3.125×10-5,1.562 5×10-5g·m L-1)给药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48±1.76)%,(26.91±1.91)%,(25.61±2.05)%。同时,Western blot结果说明泽泻萜类组分不同剂量给药组中Bcl-2和Bcl-xl蛋白水平都有显著地降低,而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地提高。q-PCR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泽泻萜类组分不同剂量给药组中Bcl-2和Bcl-xl的mRNA水平都有显著的降低,而caspase-3 mRNA水平有显著的提高。Western blot和q-PCR结果说明,泽泻萜类组分不同剂量给药组中细胞的clustrein,Kim-1和TFF-3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有显著地提高。HK-2细胞系体外评价结果表明,泽泻萜类组分具有肾毒性作用,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同时可诱导HK-2细胞凋亡,为泽泻肾毒性研究以及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泽泻中肾毒性成分的辨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筛查泽泻中肾毒性成分,为提升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高压制备色谱分离和制备泽泻化学组分样品;基于LLC-PK1细胞模型,用FDA荧光标记和MTT 2种方法筛查肾毒性组分;对毒性最明显的化学组分进行液-质联用定性分析.结果:MTT法与FDA荧光标记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FDA法检测泽泻中C13组分呈最明显的毒性,经液-质联用分析鉴定为泽泻醇C,16,23-环氧泽泻醇B和泽泻醇O.结论:泽泻中泽泻醇C,16,23-环氧泽泻醇B和泽泻醇O可能会引起肾毒性,应注意限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4):132-135
目的:考察大黄鞣质类物质对HK-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量毒关系,阐述大黄的毒效相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大黄鞣质有效部位作用于正常HK-2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活性测定,细胞LDH漏出量测定,细胞周期分析及凋亡率测定考察其毒性及量-毒关系。结果:大黄鞣质部位在剂量12.5~200mg/L范围内对HK-2细胞的毒性作用轻微,对于细胞形态的影响只是轻微的使细胞形状变得狭长,抑制率在较高浓度200mg/L时仅达到20%;LDH的光密度值没有显著变化;在100mg/L时G0/G1期细胞有所减少,凋亡率有所增加。结论:大黄鞣质的肾细胞毒性作用较弱,100mg/L下的微弱毒性可能与影响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油茶皂苷(SQS)对人正常肝细胞(LO2)和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毒性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LO2和HK-2细胞,采用MTT法评价SQS对LO2和HK-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的影响,并检测细胞裂解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的SQS均可明显抑制LO2和HK-2细胞增殖(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在50.0~200.0 mg/L范围内,SQS能明显提高LO2和HK-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活力(P<0.05或P<0.01),显著降低SOD的活力和增加MDA的含量(P<0.01)。结论:SQS对LO2和HK-2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及氧化损伤而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商陆皂苷甲Esculentoside A(EsA)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的毒性。方法:1)MTT法测细胞活力;2)检测细胞上清液LDH、细胞内SOD及MDA;3)采用倒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4)采用Hoechst-PI染色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1)EsA对肾细胞的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149.11μg·mL-1,且存在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2)EsA能升高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LDH,使肾细胞内SOD/MDA比值有所下降;3)EsA能使肾细胞及其超微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凋亡或坏死,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大于100μg·mL-1浓度的商陆皂苷甲对HK-2细胞有一定的毒性,其毒性机制与细胞氧化应激、凋亡等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HGF、IGF、TGF-β对促进骨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h Fo B1.19和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用不同浓度HK-2细胞培养上清处理骨细胞,48h后,收集h Fo B1.19细胞培养上清,采用Elisa法检测其中HGF、IGF、TGF-β的含量。在确定环磷酰胺对h Fo B1.19细胞和HK-2细胞损伤的情况下,用它损伤h Fo B1.19细胞与HK-2细胞共培养,损伤HK-2细胞与h Fo B1.19细胞共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HGF、IGF、TGF-β的含量变化。结果:环磷酰胺损伤细胞抑制率为25%、50%、75%时的条件是h Fo B1.19为5u M-24h、10u M-24h、100u M-48h,HK-2细胞为10u M-24h、10u M-48h、50u M-72h。当受损的肾细胞与骨细胞培养后,共培养上清中HGF、IGF、TGF-β的含量分泌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肾细胞损伤程度的增加,3个细胞因子分泌相应的减少(P0.05);而骨细胞受损时肾细胞分泌的这3个细胞因子明显增加(P0.05)。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与成骨细胞h Fo B1.19共培养,肾细胞分泌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常见生物因子HGF、IGF、TGF-β,促进了骨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8.
袁文琳  黄峥蕊  肖思佳  张卫东  沈云亨 《中草药》2021,52(10):2978-2986
目的利用体外细胞毒模型结合模式生物斑马鱼急性毒性模型,筛选和评价山豆根提取物、组分及重要单体成分的细胞毒性及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以期发现山豆根潜在的毒性成分。方法考察山豆根提取物、组分及主要单体成分对人心肌细胞AC16、人正常肝细胞L-02、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和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毒性,筛选山豆根中具有较强细胞毒性的组分及主要单体成分,评价其对模式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计算斑马鱼的最大非致死浓度(maximun non-lethal concentration,MNLC)、10%致死浓度(10%lethal concentration,LC10)和半数致死浓度(half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给予山豆根酮(1/9MNLC、1/3MNLC、MNLC、LC10)进行干预,观察斑马鱼器官形态学结构的畸形变化、运动情况的异常变化和死亡数量等毒性表型,计算畸形变化率,并考察斑马鱼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山豆根酮对AC16、L-02、HK-2和SH-SY5Y4细胞均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在斑马鱼急性毒性模型中,山豆根酮组斑马鱼毒性明显,主要表现为肝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肾细胞对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进一步证明"肾主骨"理论。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h FOB1.19和HK-2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采用MTT法和Edu细胞成像检测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MTT法细胞增殖曲线显示随着HK-2培养上清浓度的增加,人成骨细胞h FOB1.19增殖率增大,Edu细胞成像检测骨细胞的增殖结果显示HK-2细胞上清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随浓度的增加,成骨细胞增殖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且呈浓度梯度性。结论:肾细胞对人成骨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使用荧光探针FDA标记的HepG2细胞模型及细胞荧光显微图像自动分析法,对川楝子的23个化学组分进行快速筛查,发现5个组分具有明显毒性.对其中的2个组分进行液质联用分析,推测鉴定了10个化学成分,制备并鉴定出其中3个成分的分子结构(meliasenin B,trichilinin D,1-O-tigloy-l-O-debenzoylohchinal).进一步实验研究发现,这3个成分对HepG2细胞呈量-毒关系,提示川楝子中这些成分可能引起肝毒性.  相似文献   

11.
Network toxicology combined with metabonomic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toxic mechanism and prediction of toxi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s). In this study, we reviewed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oxicology based on LC-MS metabolomics, mainly in the study of toxic components and the toxicity mechanism of TCMs, which provides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toxicity mechanism of TCMs.  相似文献   

12.
Network toxicology combined with metabonomic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toxic mechanism and prediction of toxi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s).In this study,we reviewed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oxicology based on LC-MS metabolomics,mainly in the study of toxic components and the toxicity mechanism of TCMs,which provides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toxicity mechanism of TCMs.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基于亲和阵列及色谱联用系统的中药及天然产物活性成分高通量筛选方法。相对于先纯化后筛选的方法,利用先亲和再分离鉴定的方法更像从大量的鱼群中钓鱼,钓钩上的鱼饵不同,上钩的鱼会有差异。鱼饵类似于各种不同的生物作用靶点,将各类靶点固定后进行亲和吸附,吸附后的成分再进行色谱分离及色谱联用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将大大提高生物活性成分筛选的命中率。通过各类靶点亲和柱进行阵列后,可同步提高不同靶点筛选的通量。因此我们称这种筛选方式为:钓鱼法。以此方法为基础,介绍了从中药中筛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基于亲和阵列及色谱联用系统的中药及天然产物活性成分高通量筛选方法。相对于先纯化后筛选的方法,利用先亲和再分离鉴定的方法更像从大量的鱼群中钓鱼,钓钩上的鱼饵不同,上钩的鱼会有差异。鱼饵类似于各种不同的生物作用靶点,将各类靶点固定后进行亲和吸附,吸附后的成分再进行色谱分离及色谱联用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将大大提高生物活性成分筛选的命中率。通过各类靶点亲和柱进行阵列后,可同步提高不同靶点筛选的通量。因此我们称这种筛选方式为:钓鱼法。以此方法为基础,介绍了从中药中筛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兰小红  肖舜  龚婉  王毅  赵筱萍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0):1880-1885
该研究采用3种荧光探针FDA,MTR,Hoechst 33342对盐酸阿霉素损伤的HK-2细胞进行标记,通过细胞荧光显微成像平台进行荧光图像采集及分析,建立了一种潜在的肾保护活性物质筛选方法。应用该方法对红花的53个化学组分进行筛选,发现C17,C18,C19 3个组分对盐酸阿霉素损伤的HK-2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初步推测出8个化合物,羟基红花黄色素A,6-羟基山柰酚-3-O-芸香糖-6-O-葡萄糖苷,6-羟基山柰酚-3,6-二-O-葡萄糖苷或6-羟基山柰酚-6,7-二-O-葡萄糖苷,6-羟基山柰酚-3-O-芸香糖苷,6-羟基山柰酚-3-O-葡萄糖苷或6-羟基山柰酚-7-O-葡萄糖苷,芦丁,异槲皮素和山柰酚-3-O-芸香糖苷。与对照品比对后确认其中4个化合物为异槲皮素、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并对这4个化合物的肾细胞保护作用进行了验证,发现均具有一定的肾细胞保护作用,其中异槲皮素的保护作用最强,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实验结果提示,异槲皮素、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能是红花发挥肾保护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建立野生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预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借鉴国家猪肉供需监测指标"猪粮比"的研究思路,通过构建药材价格和粮食价格比值的指标,反映药材资源供需平衡及变化规律,进而评估野生中药材资源的变化情况.结果:选择粮食(粳米)这一国家重点调控的基础商品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参照系,扣除非药材市场因素如CPI、通货膨胀率等对药材价格的影响.以冬虫夏草、甘草等野生药材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2002-2008年药材月份绝对价格、月药/粮价比、月药/粮价变化环比、年药/粮价变化环比、药粮价变化比差值5种指标及其变化趋势,发现"药粮价变化比差值"指标可以较好地扣除粮价波动对指标的影响,从而得到修正的药材价格相对变化趋势,并发现以相对长期的时间段如年份为计算单位的预测可靠性相对较好.如藁本的"药粮价变化比差值"指标近年来持续上升,提示资源供需出现不平衡,资源供给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干预,维护资源的可持续良性发展.结论:通过"药粮价变化比差值"指标动态监测和评估中药资源供需变化情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作为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有益探索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中药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中药的毒性作用,特别是通过中药配伍从而降低中药毒性,提高药效的机理.外排转运蛋白是调节药物吸收、代谢、分布、排出的膜转运蛋白,但是中药有效化合物可以通过调控外排转运蛋白从而达到增效减毒作用,这可能是中药配伍的机理之一.因此本综述汇总了中药配伍中常见的有毒药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糖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及机制。方法:细胞生长融合至约80%时,用DMEM低糖培养基无血清同步化48 h,然后分为以下7组。①正常糖对照组(5.5 mM低糖DMEM培养基,NG);②高糖1组(15 mM高糖DMEM培养基,HG1);③高糖2组(30 mM高糖DMEM培养基,HG2);④高糖3组(45 mM高糖DMEM培养基,HG3);⑤高糖4组(60 mM高糖DMEM培养基,HG4);⑥等渗1组(30 mM甘露醇DMEM培养基,HM1);⑦等渗2组(45 mM甘露醇DMEM培养基,HM2)。观察不同糖浓度(5.5~45 mM)刺激HK-2细胞24 h,观察IκBα和p65蛋白表达规律。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IκBα和p65蛋白表达。结果:高糖2组、高糖3组、高糖4组浓度呈依赖性对HK-2活力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0.01);高糖2组、高糖3组浓度的甘露醇对HK-2活力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IκBα蛋白表达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依次降低,而p65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升高,高糖2组、高糖3组的葡萄糖与正常糖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高糖诱导的HK-2毒性损伤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其机制与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与渗透压作用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