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呈快速上升趋势,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慢性病发生主要与行为危险因素是吸烟、不合理膳食、过量饮酒、超重或肥胖、缺少体育锻炼等相关。不同人群其危险因素不同,应当个体化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慢性病的主要行为干预措施是戒烟、限酒、低盐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企业慢性病健康素养干预的效果,为后续干预提供改进建议。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企业中开展以健康自我管理为模式的慢性病健康素养干预,采用类实验方法,根据干预前后职工健康生活方式及健康素养变化情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对象部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及慢性病健康素养方面的知晓率有明显改善;岗位类别和是否接受干预是慢性病健康素养具备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在职业人群中开展健康自我管理能有效提高在职人群的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在今后推广中,应注重对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作进一步探究,同时针对特定人群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老龄化人群健康风险特点,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探索老年人群健康管理模式。方法于2012年5和6月对上海市青浦区大新街社区60岁以上473名常住老人开展健康危险因素和主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肿瘤)现患调查,并采取综合干预,2年后对该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4种慢病的管理率、控制率和死亡率作效果评估。结果老年男女在身高、体重、腰围、体质指数(BMI)和高血糖及吸烟危险因素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两年后目标人群对健康知识知晓率由14.30%提高到64.29%,健康行为形成率由25.00%提高到66.68%;4种慢性病的管理率、控制率及死亡率干预效果明显(均P0.05)。结论针对大新街社区老龄化人群存在的健康风险特点,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能促进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4大慢病管理率、控制率的提高,降低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辽宁省沈阳市城区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5月在沈阳市和平、皇姑、沈河、大东和铁西市内五区抽取5 635名15~69岁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沈阳市5 635名城区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素养的具备率为24.97%,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的具备率分别为31.45%、20.89%和27.89%,总体水平相对较好;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年均收入越高和家庭人口数越多的沈阳市城区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素养越高;年龄越大的沈阳市城区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素养越低。结论沈阳市城区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相对较好,其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均收入和家庭人口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在职业人群中开展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效果。方法对昌平区六家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中的慢性病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并分组进行群体健康管理及个体随访管理。结果干预组及对照组高危人群各150人。随访6个月后2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显著升高,干预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每日吸烟率、每周饮酒率、身体活动水平、体质量测量的频率均无明显改变。2组在过去半年控制体质量、使用控油/减盐措施的比例均显著提高。2组的血压、血糖、血脂的测量频率均有所提高。干预组血糖水平较管理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干预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显著提高,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在职业人群中开展健康筛查及管理,能有效识别慢性病高危人群,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其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针对慢性病体检的患者分析慢性病的发病特点,其中慢性病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尿酸血症等,针对几类疾病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进行统一针对性规范治疗,1年后进行复查,将两次体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此组健康教育干预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尿酸血症指证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平均值与第一次体检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是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手段,可以降低被干预人群的患病率,改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慢性病的干预原则与健康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病的干预原则与健康传播张安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慢性肺疾患、糖尿病、慢性肝肾疾病等是行为和生活方式疾病,主要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慢性病。1慢性病的干预原则1.1采取以社区为基础,全人群为对象的干预慢性病的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合理膳食系列讲座对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膳食"知—信—行"的影响,为社区开展合理膳食健康讲座提供参考。方法在虹桥镇两区域选取已筛查出的慢性病高危人群共40人作为干预对象,开展每月2次合理膳食知识系列讲座。在同一区域选取一般情况及慢性病高危因素基本相同的慢性病高危对象40人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收集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膳食"知—信—行"的变化。结果干预前后,干预组在膳食知识、自我认知、自我感知、行为改变方面有了明显改善。结论社区开展合理膳食系列讲座有利于提高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合理膳食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他们对合理膳食的自我认知度和感知度,有利于形成合理膳食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潜在类别模型在超声诊断的常见慢性病与人群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分型关联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分析早餐是否规律、吸烟、被动吸烟、大量饮酒、锻炼情况等生活行为模式,根据人群生活行为方式对研究人群聚类后,比较不同行为方式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及B超诊断常见慢性病分布情况。结果 1164例研究对象的行为方式可分为3大类,分别是行为方式基本健康组、行为方式亚健康组和行为方式不健康组。各组人数分布情况依次为:208人(17.3%)、223人(21.4%)和733人(61.3%)。三组人群的年龄、性别、血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职业状况的内部构成不同(所有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除脂肪肝在3类行为方式组中的分布不同外,其他B超诊断常见慢性病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多数诊断结果(除肾结石、脂肪肝、肝囊肿外)的变化趋势均符合从行为方式基本健康组、行为方式亚健康组、行为方式不健康组依次增高的变化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脂肪肝的主要因素有肥胖、吸烟、大量饮酒及低豆制品摄入。结论潜在类别模型可用于人群的日常行为方式分型研究,探索不同行为方式与慢性病之间的关联性,揭示健康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和内容,进而为有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 提高高危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减少慢性病危险因素,防止和延缓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方法 按照宝鸡市慢性病干预实施方案,选取慢性病高危人群6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2例和干预组343例,经过1年时间的健康管理,对两组高危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高危人群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每人每天用油量和每人每天用盐量均低于对照组,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发现和干预是慢性病关口前移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延缓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