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体,分布的范围最广泛.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它的分布范围基本在十二经脉分布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对观察椎动脉椎骨段走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2例患者(走行异常者经血管造影或MRI等其他检查证实)的双侧椎动脉走行的二维和彩色血流信号等声像图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椎动脉椎骨段走行异常作出诊断及分型。结果(1)超声通过二维或彩色多普勒的血流信号可显示椎骨段椎动脉有无、穿人位置和走行形态。(2)超声根据椎骨段椎动脉的有无、穿入位置和在椎骨段中的走行形态可将椎动脉椎骨段走行异常分为缺如0.6%(2/324),走行变异2.7%(9/324),走行弯曲5.5%(18/324)三大类。结论超声能清晰显示椎动脉椎骨段的有无、穿人位置及走行形态,能对椎动脉椎骨段的走行异常作出分型诊断,在形态学上为临床明确椎动脉的病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外热像图对臀上皮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8例臀上皮神经损伤患者和100例健康正常者采用国产WP-95型医用红外热像扫描仪进行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热像图沿皮神经的走行方向出现串珠状热区,热点及热区与沿皮神经走行的压痛点、结节、索条相一致,双侧发病者两侧有几乎相同的热像图表现,单侧发病者的热像图亦在病侧有表现。股部、背部多无异常热像图表现。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8.6%。结论用热像图诊断臀上皮神经损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依据文献对十二经脉名称演变的记载,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为十二经脉名称的由来做了一个推导,有助于开展十二经脉的理论教学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盲目记忆。  相似文献   

5.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5):475-477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声像图特征并分析其与眩晕发作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且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的89例106条椎动脉走行异常的病例,观测其椎动脉内径(VAD)、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另选40例80条超声检查椎动脉走行无异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①单纯右侧椎动脉走行异常40例(44.94%),单纯左侧椎动脉走行异常者32例(35.96%),双侧椎动脉均走行异常者17例(19.10%),其中从C5、C4、C3入横突孔分别为68条(64.15%)、36条(33.96%)、2条(1.89%)。②走行异常的椎动脉PSV、RI均高于对照组(P<0.05),VAD小于对照组(P<0.05)。③走行异常的椎动脉有眩晕症状的患者17例,占19.10%,其中单侧异常6例(占单侧异常总数的8.33%),双侧异常11例(占双侧异常总数的64.71%),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的眩晕症状的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走行异常的检查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无创、便捷的观察其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该异常可能与眩晕发作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奇经八脉 ,简称奇经 ,与十二经脉共同构成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其循行或纵行上下 ,或环束腰身 ,交错于十二经脉之间 ,又独行于十二经脉之外。其功能一方面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 ,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另一方面 ,又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从其循行与功能来看 ,奇经的主治范围应当很广泛 ,可于十二经之外治疗十二经病候。胃病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 ,发病率、复发率高。症状多表现为胃部疼痛 ,胀闷不适 ,呕吐 ,吞酸 ,饮食不下等。现代医学按其病理变化分为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头臂静脉走行异常的声像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胎儿左头臂静脉走行异常的病例,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随访其预后。以同期100例正常胎儿为对照,分析其染色体异常的意义。结果:71例胎儿中,左头臂静脉缺失32例,主动脉弓下头臂静脉27例,左头臂静脉胸腺内走行10例,左头臂静脉食管后走行1例,双头臂静脉1例。其中8例有染色体异常。对照组胎儿有2例染色体异常。异常组不良结局18例,对照组不良结局2例。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能及时发现胎儿左头臂静脉走行异常,判断胎儿预后,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灸     
l、何渭经络?写出十二经脉的名称.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千: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耽经  相似文献   

9.
十二经脉顺逆双向运动学说是由武当山祝华英~[1]道长提出,打破了传统中医学对十二经脉运行的认知,依据祝氏的理论能够为中医临床的脉学、针灸、方药提供明确的理论指导。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动脉走行变异、扭曲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超声在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椎动脉走行变异或椎动脉扭曲病人的超声图像特点,测定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记录数据并进行分组比较,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规律.结果:27例病人中,16例椎动脉扭曲及11例椎动脉走行变异分别具有较为典型的超声表现,椎动脉扭曲组PSV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对侧正常组(P<0.01),椎动脉走行变异组PS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椎动脉扭曲组、对侧正常组及椎动脉走行变异组R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动脉走行变异及椎动脉扭曲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超声诊断准确率高,并且能反映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以此来预测血管管壁形成斑块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经络学是针灸基础课之一 ,是学生们入学以来接触到的第一门针灸专业课。多年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深深体会到怎样使“教”与“学”达到效果的统一 ,是教学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常听到学生对经络不好记、不易理解、不能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反应。尤其对经脉的循行 ,认为空洞抽象 ,看不见摸不着 ,针对这些问题 ,谈谈点滴体会如下。1 经脉间的横向联系  十二经脉的走行比较复杂 ,在授课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熟记每条经脉的纵向循行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经脉之间横向联系。如手三阴经都循上臂内侧 ,相互之间的关系是 :手太阴肺经“…  相似文献   

12.
《难经》首创“奇经八脉”一词,之所以称为奇经,一是奇经循行和功能异于十二经脉;二是奇经具有经脉和络脉的双重作用和特点;三是奇经命名异于十二经脉;四是奇经在经络系统中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运用献研究方法,探讨关阖枢理论与经络辨证的关系。认为十二经脉的正常气化是关阖枢的生理功能表现,十二经脉的病理变化是“关折”“阖折”、“枢折”的结果。其理论可用于针灸和中药的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4.
经络教学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络在中医学特别是在针灸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掌握经络特别是十二经脉的循行对学习针灸及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复杂 ,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掌握难度大。笔者从多年临床教学实践中 ,将其规律加以总结 ,运用于教学 ,收到了良好效果。掌握这些规律 ,对十二经脉循行大体上可做到心中有数 ,在此基础上 ,掌握其具体循行将比较容易。1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阴升阳降经脉循行走向即“脉行之逆顺”是针刺迎随补泻的基础 ,针刺迎随补泻贯穿针刺治疗全过程。因此 ,掌握经脉循行走向对针刺补泻有重要意义。陆瘦燕先生认…  相似文献   

15.
《难经·六十三难》论述了五输穴“以井为始”,经脉气血依次经过荥、输、经、合穴的气血变化过程,然而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并不完全是“以井为始”。笔者认为除了从五输穴的排列顺序理解外,重要的是以五输穴的排列顺序为依据,深入了解十二经脉的功能。本文结合《内经》、《难经》对五输穴的理论及经脉循行方向,从几个方面对十二经脉的功能进行推测,以说明经脉循行方向及五输穴的排序对脏腑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6.
浅谈经络理论中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脉、络脉简称为经络。经,原意为“纵丝”,即直行主线之意;络,则为网之意。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以营养周身、协调阴阳、防御病邪、反映症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因为十二经脉“内属于府藏,外络支节”,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故经络系统中,以十二经脉为主,又称十二正经。十二经脉具有手足部位、阴阳属性、所属脏腑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其中,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体.《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脏篇》亦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明经脉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那么经脉中运行的气血是从何而来的呢?它是怎样运行的?其运行是否有一定的次序呢?这就牵涉到十二经脉的流  相似文献   

18.
经络学说是前人根据各种经络现象总结出来的理论,但经络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仍还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意见。经络走行图与神经系统不同,与血液循环系统亦异,经络是否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这是一个既古又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1 《内经》与《难经》中记载的十二经脉路线(1)第一种路线:《灵枢·经脉》、《灵枢·营气》等篇中记载的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终于足厥阴肝经,复还于手太阴肺经。如此存在如环无端,终而复始的经脉路线(把这种经脉路线浅显地称为“半向心半远心十二经脉”)。(2)第二种路线:《灵枢·脉度》篇中记载“手之六阳,从手至头……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这样,十二经脉的走向都是始于四肢末端(把这种经脉路线浅显地称为“全向心十二经脉”)。又《难经·二十三难》中记载“手三阳之脉,从…  相似文献   

20.
经别刍议     
对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及其临床运用进行了探讨。首先纠正了全国统编《经络学》教材中图示循行线之与《灵枢》经文原意不符的现象。将经别的分布特点归纳为离合出入,加强表里脏腑间的联系和加强十二经脉与头面的联系。经别在临床运用上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弥补了十二经脉理论指导临床施治的某些不足,并举医案证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