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临床检查方法有传统的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子宫输卵管造影、常规超声检查、宫腔声学造影检查、静脉超声造影增强检查及磁共振检查,其中超声检查以其简便、无创、痛苦小、易于复查等优点已成为子宫内膜病变首选的筛查手段。经阴道超声检查,探头靠近宫颈,无需充盈膀胱,不受体形肥胖、腹部疤痕及肠腔充气等因素的干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已婚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子宫内膜息肉灵敏度好、阳性率高。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操作简单、无创高效、重复性好,易被患者接受,此项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子宫内膜的阴道超声检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道超声检查分辨率高,能清楚地显示子宫及其结构,尤其是子宫内膜。为区别病理性和正常内膜的超声图像,首先必须建立超声的判断标准。为此,对1988~1992年间232例绝经后出血患者在诊刮前行阴道超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内膜厚度、结构(均质性或非均质性)、与子宫肌层的界限、宫腔裂隙、子宫大小和病灶存在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育龄妇女的子宫内膜厚度随卵巢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改变。长期闭经或绝经后子宫内膜则变、薄萎缩。近年随着经阴道超声仪的广泛应用,子宫内膜厚度的测量已成为某些内分泌变化及子宫内膜病变的监测指标。现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阴道超声检查对检测子宫内膜团块性病变具有高度敏感性,但无特异性,对绝经后阴道流血者尤为适用。对103例绝经后阴道流血者行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其中48例阴道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增厚或子宫内膜团块直径在5~10mm者,行经阴道子宫超声造影(TVHS)。患者年龄46~87岁,平均58岁。绝经后至少6个月,阴道流血史至少3个月,无1例行激素治疗。近期未进行宫内膜活检者。 经阴道子宫超声造影的方法:患者取仰卧膀胱  相似文献   

7.
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用于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谷春霞  何方方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12):720-723,T080
应用阴道超声测量281名妇女的子宫内膜厚度,共450次。分为生育期、绝经后无出血及阴道不规则出血三组。生育期组37例,共测量183次,并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进行对照。内膜厚度为:卵泡期7.8±2.1mm,排卵日10.4±1.9mm,黄体期10.4±2.3mm。绝经后无出血组200例,共测量200次,内膜厚度范围为1~5mm,平均1.4±0.7mm。阴道不规则出血组44例,共测量67次,并与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萎缩性内膜6例,厚度2.2±2.0mm;宫腔积液8例,厚度14.5±6.1mm;子宫内膜息肉12例,内膜厚度16.7±7.7mm;子宫内膜增生10例,内膜厚度17.4±6.7mm;子宫内膜癌8例,内膜厚度24.4±11.9mm。绝经后内膜的正常厚度应<5.0mm。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信号,以往常规诊断方法是诊断性刮宫,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宫腔镜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盲目进行宫腔镜检查会增加宫腔感染的机会和患者的负担。我们对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5mm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2000年 5月至 2003年 12月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 160例, 50 ~70岁,平均 60岁,全部病例均未用激素替代疗法,合并糖尿病 4例、高血压…  相似文献   

9.
生殖医学中阴道超声评估子宫内膜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下监测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形态的厚度变化,对预测不孕症患者治疗结果有重要价值。本文着重评估阴道超声下健康妇女、不孕症妇女自然和刺激周期以及体外受及胚胎移植自然和刺激周期中子宫内膜生长情况,尤其是排卵期前后子宫内膜形态和厚度,及其与胚胎植入和妊娠结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女性健康意识的提高,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越来越受到重视。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绝经后妇女中常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和绝经后阴道出血。经阴道超声测量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厚度是常用的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手段。在医学上,对于无阴道出血症状的绝经期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尚不明确。无症状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要根据是否存在高危因素个体化评估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适当的诊断不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早发现早治疗有重要意义,也可避免造成绝经女性的过度恐慌和减少不必要的有创诊疗,在临床中有现实意义。综述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疾病的特点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病变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给予患者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子宫内膜病变类型诊断结果。结果 8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12例,良性病变68例。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不同病变类型检出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表现:子宫内膜癌:子宫形态增大,宫腔增大。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增厚,呈不规则低回声,回声不均匀,宫腔内出现息肉样肿物,边缘不光滑,回声不均匀及液体积聚。宫腔内有丰富的血流信号,这些信号为网状形式。血管形态分布不规则。子宫黏膜下肌瘤:超声图像清晰,黏膜下肌瘤是类圆形或扁椭圆形,宫腔内回声团较低。子宫内膜息肉:边缘有较高回声,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肌层分界清晰。结论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诊断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高,在子宫内膜病变类型鉴别上具有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宫腔内良性病变,非弥漫性子宫内膜增生可产生子宫内膜息肉,息肉是非赘生性的,系内膜局限部位受激素刺激而形成。近年来,随着阴道超声的开展,其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诊断手段,为子宫内膜息肉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诊断与鉴别手段。本文对我院1年来阴道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89例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与宫腔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做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此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18例经病理证实为阴道内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内异症独立存在者13例(72.2%),合并盆腔内异症者5例(27.8%)。前组性交痛及合并妇科良、恶性肿瘤的比例高于后组,而合并不孕的比例较后组低。所有患者中8例行保守性手术治疗,其中4例术后加用GnRHa治疗3个月;其余10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平均随访18.6月,共有2例复发(11.1%),均见于肿块直径≥3 cm、行阴道局部切除未用药物治疗者。总共半年累积复发率13.3%(2/15),保守性手术复发为25%(2/8),其半年累积复发率40.0%(2/5);保守性手术术后加用药物治疗者及行根治性手术者无复发。各种术式之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常见的盆腔内异症相比较,有其特殊之处。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盆腔内异症不同,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应用阴道超声探头(频率5MHz)对1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和21例正常妇女于月经第1天或第2天实时扫描,用录像带记录5min扫描结果(所有病人腹腔内均无超声可见之游离液体),然后对子宫肌肉活动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收缩的方向(顺向:宫底→宫颈,逆向:宫颈→宫底)。  相似文献   

15.
刮宫术对老年人有一定危险性。据报告假阴性率为1%~10%,并发症是穿孔、恶性细脑扩散以及出血感染。也可用吸富取材作子宫内膜细胞涂片检查,但常有子宫内膜取样不足问题。最近进行了许多子宫内膜的声象检查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研究。内膜回声的产生是由于腺体和粘蛋白的存在。正常萎缩子宫的内膜很薄,声像法测量为2~3mm。在未接受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中当测量厚于5mm时可能为异常。本研究是评价子宫内膜的阴道超声检测恶性病变的价值。资料为1990年间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阴道超声检查形态设计评分方法,以利于临床筛选诊断性刮宫(诊刮)病例。方法:对18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并进行评分,其中135例施行诊刮术,将每例的超声评分与诊刮的组织病理检查(病检)结果相比较。结果:患者评分高低与内膜的病检结果明显相关。评分<3的72例中仅1例(1.4%)为子宫内膜癌,而评分≥3的63例中32例(50.8%)为子宫内膜癌。评分越高,内膜癌的真阳性率越高。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筛选诊刮的手段,根据子宫内膜形态评分高低决定是否行诊刮有临床参考价值,但需进一步结合行腹部超声或(及)宫腔超声检查验证,即便是良性子宫内膜,亦需结合患者的临床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行诊刮术。  相似文献   

17.
阴道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鉴别绝经后子宫出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估附近超声测定予它内膜厚度能否作为筛检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指标。方法:对66例连续的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例用胡速超声测定其内膜厚度,并与相应的诊利病检结果比较。结果:阴道超声测得的子宫内膜癌的内膜厚度(19.88±8.77mm)明显大于萎缩性宫内膜(2.72±2.04mm)和增生性内膜改变(5.41±3.43mm,包括单纯增生期内膜,增生过长及不典型增生)者。若以内膜厚度smm为界鉴别有无内膜病变(包括内膜癌、内膜息肉、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腺癌型增生过长、腺囊型增生及不典型增生),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47%,76.19%和80.32%;若以4mm为界,则该三项指标分别为94.74%,69.25%和77.05%。结论:可以阴道超声测得宫内膜厚度5mm为界,作为筛选宫内膜异常的有效指标。对测得内膜厚度小于5mm者,可以考虑不行诊刮,但需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妇女阴道超声与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对预测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有重要的价值。正常萎缩的子宫内膜很薄,声像法测量为2~3mm。在未接受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中,超声检查子宫内膜〈5mm,无行诊刮术必要。子宫内膜≥5mm应作诊刮术,进一步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绝经后妇女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建议子宫内膜〈8mm为阈值界限,在无症状的妇女中不需作进一步检查。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可作为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理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人经阴道超声的子宫内膜厚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118例绝经后出血妇女(未经激素替代治疗)在全身麻醉下行子宫扩刮术的门诊病人,其中55例(47%)有高血压,39例(33%)有糖尿病,37例(31%)肥胖。26例(22%)内膜痛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的危险因素,3例(2%)曾因乳癌用三苯氧胺治疗,7例(6%)有吸烟史。在手术前一天或当日行阴道超声检查,所有检查操作均由同一有经验的超声专家执行。118例绝经后出血妇女中,后经纤组织学证实其超声检查结果是:萎缩性内膜37例(31%),  相似文献   

20.
阴道超声检查绝经后子宫内膜评分法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设计阴道超声检查(TVS)评分法,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进行检测,并探讨该评分法筛选诊断性刮宫术的意义。方法:根据绝经后子宫内膜的TVS影像表现(形态、回声、厚度及有无宫腔积液)进行评分,每例妇女在TVS后行诊断性刮宫并行病理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将226例绝经后妇女分为A、B、C三组。结果:A组TVS评分0~5分,子宫内膜癌(EC)阳性率21.0%,良性病变阳性率50.8%;B组TVS评分0~5分,EC阳性率8.0%,良性病变阳性率60%;C组TVS评分0~4分,良性病变阳性率50%,未发现无EC者。TVS评分与病理检查结果呈明显相关性,TVS评分越高,有病变者发生率越高。结论:TVS是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是否正常的有效方法,TVS评分法可作为绝经后妇女筛选诊断性刮宫手段,如PMB妇女TVS≥2分或PMD妇女TVS≥4分,则应行诊断性刮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