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羚羊感冒胶囊的薄层层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7):18-19
目的建立羚羊感冒胶囊中荆芥、连翘、牛蒡子、金银花四种主药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通过改变层析条件吸附剂、展开剂、显色剂,反复实验,筛选出适宜的层析条件。结果各主药成分分离好,有效成分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四种主药的薄层鉴别可用于该药物质量控制的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羚羊感冒胶囊中掺杂水牛角粉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定其显微特征.结果 羚羊角粉与水牛角粉显微特征差异显著,可用于羚羊感冒胶囊真伪鉴别.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
4.
5.
眩痛定胶囊由天麻、白茫、延胡索、全蝎等7味中药组成,具有镇痉息风、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眩昏、头痛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痛等症。为了进行工艺考核,建立该药的质量标准,选取了天麻、白术、延胡京、川芎进行薄层定性鉴别。以主药天麻中的有效成分天麻素为质控指标,采用三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满意。l仪器与试药UV-240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天麻对照品、延胡京乙素对照品冷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眩痛定胶囊陈院制剂室提供)2天麻、白茫、延胡索、白术、川穹等中药均符合《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6.
动物急性死亡率法估测羚羊感冒胶囊的体存量和表现半衰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急性死亡率法估测羚羊感冒胶囊的体存量和表现半衰期苏银法(温州市医药科学研究所温州325003)羚羊感冒胶囊是我国常用的中成药,疗效确切,但因组方复杂,有效成分未明,无法从化学动力学角度探讨药动学参数,本文采用动物急性死亡率法估测其体存量和表现半衰... 相似文献
7.
羚羊感冒片的质量标准对比分析杨曾让(云南大理州药品检验所671000)羚羊感冒片是常用中成药,生产厂家各自依据不同的质量标准生产,造成了处方药味、处方总量、生产工艺、片(粒)重、服用剂量及各项质量控制规定的较大差异。本文将11个省、市的羚羊感冒片与卫...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典规定含抑菌成分的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必须消除供试液抑菌活性后,再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同时,所采用的检测方法需进行验证试验,以确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和保证测定方法的可靠性。本文对羚羊感冒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建立用HPLC法测定羚羊感冒胶囊中牛蒡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日本岛津10AVP型液相色谱仪,Packed ODS-A(4.6×150mm,5μm)(日本YMC)色谱柱,检测波长280nm,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进样10μl。外标法测定含量。结果:精密度及回收率结果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21%(n=9),RSD= 0.84%。结论: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羚羊感冒胶囊中牛蒡子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羚羊感冒胶囊中绿原酸、牡荆苷、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牛蒡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Atlanti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绿原酸、牡荆苷、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牛蒡苷的进样量分别在0.008 20.164 0μg(r=0.999 9)、0.052 80.164 0μg(r=0.999 9)、0.052 81.056 0μg(r=0.999 8)、0.022 71.056 0μg(r=0.999 8)、0.022 70.454 0μg(r=0.999 6)、0.021 40.454 0μg(r=0.999 6)、0.021 40.427 0μg(r=0.999 6)、0.020 60.427 0μg(r=0.999 6)、0.020 60.412 0μg(r=0.999 5)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1%、99.22%、102.03%、98.55%、99.14%(n均为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羚羊感冒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优选莲菊感冒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分别采用水煎煮、乙醇回流、水煮醇沉、水煮醇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水煮醇沉羊耳菊+醇提水沉穿心莲+大孔吸附树脂纯化5种方法制备莲菊感冒胶囊样品;以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穿心莲总内酯提取率、总固体物提取率以及各样品的抗菌、解热作用为评价指标,优选制备工艺。结果:采用水煮醇沉羊耳菊+醇提水沉穿心莲+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方法制备的样品各项指标较好,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穿心莲总内酯提取率均达70%以上,总固体物提取率最低,且具有明显的抗菌和解热作用。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最大限度富集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5.
16.
摘 要 目的: 建立肾复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对肾复康胶囊中大黄、当归和全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TLC法对肾复康胶囊中的大黄、何首乌、山茱萸、丹参、川牛膝、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大黄酚的含量。结果: 大黄、何首乌、山茱萸、丹参、川牛膝、黄芪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大黄酚在1.712~17.12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0.34%(n=6)。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为肾复康胶囊提供了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建立乙肝扶正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乙肝扶正胶囊中肉桂、当归、丹参、人参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肉桂、当归、丹参、人参相应斑点;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20.38~203.8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38%,RSD=0.75%(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乙肝扶正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