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青光眼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人类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 ,2 0 0 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已达 6 70 0万人[1 ] 。当今青光眼的治疗几乎完全致力于用药物或手术降低眼压 ,已被广泛接受的治疗青光眼的观念是多数患者在高水平眼压状态下引起的视神经损害 ,当眼压下降后可获得改善。但是许多临床观察发现 :有些患者眼压已处于正常范围 ,青光眼的视神经病变仍在继续。青光眼的治疗以小梁网、睫状肌及睫状突为靶组织 ,却忽略了一个事实 ,即青光眼视功能的下降 ,是基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神经的功能减退或死亡所引起的 ,青光眼视神经的损…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该病是一种特殊的视神经病变,而眼压升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目前人们虽对青光眼的认识尚有许多未知的问题,但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飞跃,抗青光眼药物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下面就青光眼的药物降眼压治疗和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做一综述。1降眼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可能的副作用眼压升高是青光眼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传统的抗青光眼药物主要依据机械学说,针对降眼压,以控制视神经进一步损伤。近年来,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降眼压药物也层出不穷,正确地认识这些降眼压药物的作用机…  相似文献   

3.
周卫为  张庆平 《广西医学》2006,28(8):1243-1245
青光眼是以一种具有青光眼性特征的视功能损害的致盲性眼病.尽管青光眼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大量研究表明眼压水平仍是影响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的重要因素,眼压越高对视神经的损害越为严重.因此,在青光眼治疗中降低眼压尤为重要.目前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方法,抗青光眼手术仍以滤过性手术为主.但滤过术后易产生纤维组织增生、瘢痕粘连,最终导致滤过泡瘢痕化,手术失败.本文就抑制滤过泡瘢痕形成的药物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青光眼是以特征性视神经损伤和视功能损害为特点的一类疾病,病理性高眼压是主要危险因素。在青光眼治疗方面,既要降低眼压,又要保护视神经。视神经损伤的机制是神经节细胞的凋亡,能阻止或延缓神经节细胞凋亡的方法称为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治疗。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抗青光眼药物、热激蛋白、神经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及基因治疗和中医药等研究。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免疫学损伤和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光眼的最终结局是视神经的损害和相关的视野缺损,但导致这一结局的机制仍不清楚。目前传统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方法主要侧重于降低病人眼压,但仍然有部分病人治疗后出现视神经的损伤和视野进行性损害。近来在青光眼的免疫学机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其深入研究,利用免疫手段保护视神经和治疗青光眼将可能成为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是以反复发作的眼前节炎症和暂时性眼压升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病因不明,部分患者可有视神经损害,治疗上以控制炎症和降低眼压为目的的药物治疗为主,进展为青光眼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是眼科临床的多发病,是人类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通过药物及手术的方法基本上可以把眼压降低到正常范围,然而许多青光眼患者,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视野仍继续丧失,一些研究表明可能与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有关。谷氨酸拮抗剂是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疾病的一类药物,已有大量的试验和临床资料表明,其在青光眼治疗方面具有抑制或延缓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发展的作用,虽然大部分研究仍处于临床前期阶段,但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已受到普遍关注。本文综合近几年文献,对谷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在青光眼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在高眼压状态下施行青光眼手术往往会带来较多较严重的并发症。但临床上部分青光眼病人经各种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仍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如不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将严重损害视神经,造成视功能不可逆转的低下甚至失明。我们2000年3月至2003年2月对33例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病人施行了手术,通过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常见眼病,由于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份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视神经乳头的萎缩凹陷和视野缩小,若治疗不及时,视力可以全部丧失而失明。故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因而在治疗上虽有多种措施,但主要还是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法,达到降低眼压的对症治疗目的。药物治疗就是通过长期使用滴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是一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眼病,也有学者称其为伴有特征性的视神经结构性损害和视野缺损的视神经病变[1],病理性眼压升高引起视神经的损害是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的一种主要类型,因病情进展缓慢,症状隐匿而不易早期发现,一些患者就诊时已出现双眼管状视野或一眼失明.目前针对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的发展,尽可能延缓其恶化,使患者在生活工作中能保持良好的视力.大多数病例通过降低眼压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多以局部用药为首选方法,只有药物治疗仍不能控制时才行手术治疗.因药物治疗的时间长甚至可达终身,对患者的配合及依从性要求颇高.所以,在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影响青光眼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312-2312
青光眼的特征是眼压上升,伴有视神经乳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及进行性视野缺损.眼压上升是造成各种类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青光眼治疗目标首先是使眼压下降.在大多数情况下,药物治疗是降低眼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青光眼是指眼压升高的一种眼病 ,具有病理性高眼压 ,足以引起视盘凹降、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及视力障碍 ,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病。降眼压为治疗此病的急救措施 ,如2 4小时后眼压下降不明显 ,则需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眼压。我科 1999年 5月到 2 0 0 0年 5月共收治了 2 4例手术治疗青光眼患者 ,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4例中 ,男 10例 ,女 14例 ,年龄 36~ 79岁 ,好发年龄 5 5岁左右。其中原发性青光眼 19例 ,继发性青光眼5例。 2 4例中行虹膜周边切除 6例 ,行小梁切除 18例。2 护理体会2 1 心理护理。青光…  相似文献   

13.
青光眼是以病理性高眼压而引起视神经器质性损害和典型视野缺损,视力进行性下降的综和病症,是一种常见致盲眼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时症状、体征重。目前治疗方法是先用抗青光眼药物(缩瞳剂、碳酸酰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高渗剂等)迅速降低眼压,待眼压下降正常、充血减轻后,及时选择适当手术以防止再发。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病人,在使用了所有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仍高,眼胀痛剧烈,疼痛难忍,病情急剧恶化,视功能继续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4.
羊膜移植在青光眼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Tseng和Lee等[1,2] 成功报道用羊膜移植重建眼表开始,国内外就纷纷对羊膜在眼科中的应用进行了基础和临床的研究。1998年Fujishima等[3]报道了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无菌处理、-80℃冷藏保存)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并获得了较大疗效,羊膜的特殊生物学效应更是受到了空前的关注,本文就羊膜移植在青光眼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如下:1青光眼的概述及其在治疗上的探讨青光眼是一组威胁视神经视觉功能,主要与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征候群或眼病,即眼压超过了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将带来视功能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视神经乳头的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缺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终至失明。临床上绝大多数青光眼由于房水外流阻力增加所致,因此,针对这一病因机制临床上采取了各种方法,使其被扰乱的房水循环重新恢复平衡,控制眼压,保护视神经及其视功能。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过去一般先采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但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手术器械、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的改进,青光眼滤过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滤过术(最常用的是小梁切除术) ,其术后由于多种原因可以导致...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是目前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视觉健康。它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主要危险因素眼压升高水平和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发生发展有关。当药物无法维持眼压的正常范围,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方法。青光眼患者多数有忧虑,急躁,悲观等心理变化,我们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缓解其  相似文献   

16.
青光眼是我国致盲眼病之一,而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主要策略就是降低眼压和保护视神经,但许多研究结果均显示青光眼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不高,许多青光眼病人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从而致盲。针对不同病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护理方案,加强健康教育,用药指导,教会病人自我护理等护理措施,提高青光眼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青光眼降眼压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眼压升高,降眼压药物治疗仍为首选。降眼压药物种类不断涌现,药理作用各不相同,临床上合理有效选择降眼压药物非常重要。本文就其药理学基础、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抗青光眼手术是治疗青光眼重要的手段之一,目的是用手术的方法降低眼压,以保护视神经保存视功能.手术要具备严格的适应症,选择最恰当的时机,最佳的手术方法,要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并要做好术后的护理和观察才能达到手术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药物难控性青光眼患者合并白内障手术的效果及护理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意义.方法:对16例药物难控性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实施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人工晶体植入合并乳化隧道内小梁切除术,实施护理常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13眼(81.25%),视力不变3眼(18.75%),无视力下降患者.结论:对药物难控制眼压的白内障青光眼患者,及时行手术治疗,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健康宣教,不但能早期复明,控制眼压,而且能防止视神经进一步损伤,防止青光眼复发.  相似文献   

20.
青光眼是一种由病理性眼压升高造成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疾病,是不可逆性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1]。病理性眼压升高是视神经萎缩的主要原因,降眼压是目前唯一被循证医学证明有效的青光眼治疗方案。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青光眼微创手术(micro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MIGS)广泛应用,其中XEN引流管植入术显示出良好的治疗前景。XEN引流管植入术是在眼内植入具有管腔的明胶管,将房水引流至球结膜下,增加房水流出,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本文旨在对XEN引流管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原理和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