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门部胆管癌(HC)是指累及胆囊管开口及以上1/3的肝外胆管,并常扩展至肝管汇合部和一侧或双侧肝管的恶性肿瘤,其中58%~75%发生在肝胆管分叉处,又称中央型胆管癌或Klatski肿瘤[1].HC在肝外胆管癌中发病率较高,达75%左右.由于其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故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因此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对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肝外胆管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外胆管癌的放射治疗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朱耀文,张建纲肝外胆管癌较少见,发生于肝门部的胆管癌约占胆管癌总数的58.4%。由于肝外胆管特殊的解剖部位和复杂的毗邻关系,其癌肿极易累及邻近重要器官和组织,能行根治性手术者很少,且效果不佳,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肝门部高位恶性胆管梗阻是指位于肝总管及左、右肝管汇合部,原发性肝门部胆管癌或其附近的恶性肿瘤造成的胆管梗阻。发病种类较多,就诊时往往已出现严重梗阻性黄疸,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由于肝门部解剖位置特殊,手术切除率仅为11.4%,且预后较差,手术病死率13%[1-4]。1999-03~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研究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26例肝门部胆管癌与癌旁及5例正常胆管组织中N-cadherin表达差异。Western blot对比N-cadherin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与癌旁中差异。结果 免疫组化示26例肝门部胆管癌癌组织中有14例N-cadherin表达阳性,癌旁组织中6例阳性(P<0.05)。正常胆管阳性表达0例。N-cadherin在低分化癌组阳性表达率高于中、高分化癌组。 Western blot示N-cadherin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0.88±0.12vs0.43±0.09,P<0.05)。结论 Ncadherin可能参与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6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三维重建,将肿瘤影像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结果106例肝外胆管梗阻病例中,胆总管下段胆管癌65例,胰头癌25例,肝门部胆管癌15例,肝总管与胆总管、胆囊管交界处胆管癌1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肝外胆管癌极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7 a(1989-01~1995-12)来,笔者等收治了高位胆管狭窄患者38例,经手术矫治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0~65 y,肝门部胆管炎性狭窄26例,胆管损伤后并发的狭窄5例,胆管癌5例,硬化性胆管炎2例。1.2 狭窄类型 左肝管炎性狭窄14例,右肝管炎性狭窄5例,左、右肝管均狭窄7例,胆管损伤性狭窄位于肝总管上段,其中1例累及左、右肝管开口;胆管癌累及肝外胆管者2例(作了手术切除),3例因侵犯范围广泛,无法手术切除。硬化性胆管炎能累及肝内、外胆管。1.3 胆管狭窄的矫治术式 (1)肝门部胆管行“Y”  相似文献   

7.
范波  刘进忠 《河北医药》2013,(20):3106-3107
胆管癌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而肝外胆管癌在进一步分类时是否需将胆管中段癌单独出分类,目前仍有争议,为了解胆管中段癌的特点,对我科1993年至2007年诊治的胆管中段癌、胆管下段癌和文献[1]总结的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402例,其中男254例,女148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53.7  相似文献   

8.
上段胆管癌又称肝门部胆管癌,是指位于左右肝管至胆囊管开口以上部位生长的胆管癌,占胆管癌中的50%-70%。由于其特殊解剖关系及生物学特征,早期诊断较困难,绝大多数患者是因为梗阻性黄疸来诊,误诊率高。癌肿早期侵犯肝门区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临近的肝组织,手术切除率低,仅为48.5%,愈后极差。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可很快缓解肝内扩张胆管的张力,明显减轻黄疽,为术前减黄的有效方法,为外科手术创造条件。对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也可作为姑息性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结合5年来本院开展的肝门部胆管癌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术14例,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1989-01~1995-12,我们收治了高位胆管狭窄患者38例,经手术矫治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0~65岁。肝门部胆管炎性狭窄26例,胆管损伤后并发的狭窄5例,胆管癌5例,硬化性胆管炎2例。1.2 狭窄类型 左肝管炎性狭窄14例,右肝管炎性狭窄5例,左、右肝管均狭窄7例;胆管损伤性狭窄位于肝总管上段,其中1例累及左、右肝管开口;胆管癌累及肝外胆管者2例,作了手术切除,3例侵犯范围广泛。硬化性胆管炎累及肝内、外胆管。  相似文献   

10.
<正>肝门部高位胆管梗阻是指位于肝总管及左、右肝管汇合部,原发性肝门部胆管癌或其附近的恶性肿瘤造成的胆管梗阻。就诊时往往已出现严重梗阻性黄疸,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由于肝门部解剖位置特殊,手术切除率仅为10.4%,且预后较差,手术病死率为13%。1996-03~2006-05笔者所在医院对127例高位胆管梗阻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双点位双通道双支架植入、单点位单通道双支架植入、多点位单支架植入技术,治疗肝门部高位多发性恶性胆道梗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门部胆管癌是肝外胆管癌的主要类型,其生长缓慢,起病隐匿,易于侵犯肝门区重要的血管和肝实质引起远处转移,解剖及毗邻关系复杂,且早期的诊断较困难.对于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原则,但由于其解剖难度大,手术中常忽略整块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故手术切除率低,病死率高,长期生存率低[1].随着影像学技术和外科技术的进步,手术切除率不断提高,但根治性切除率依然不高.为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根治性切除率,现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9例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CT表现,提高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行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21例均加做CT延迟扫描。结果:浸润型9例,外生型11例,管内型1例,所有病灶均位于左右肝管汇合处,CT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的"软藤样"扩张,平扫仅35%显示肿块,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呈缓慢持续强化。结论:CT平扫加增强扫描是诊断原发性肝门部胆管癌最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胆管癌46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管癌患者的CT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经皮穿刺活检并病理证实的胆管癌患者的资料,总结其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 12例肝内胆管癌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不规则形的低密度肿块,肝内胆管扩张66.7%(8/12),肝叶萎缩41.7%(5/12),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周边轻度强化;延迟扫描随时间延长,病灶逐步强化,尤其9min后,所有病灶均高于正常肝实质密度.肝门部胆管癌24例均显示肝内胆管扩张,形态呈"软藤样",21例显示肝门区软组织肿块,另3例仅显示胆管壁增厚、狭窄或中断,可合并肝门淋巴结、后腹膜淋巴结、网膜转移及腹水.肝外胆管癌10例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胆总管突然截断或胆总管不规则狭窄.结论 CT可较清晰的显示胆管癌病变、胆管扩张程度及对周围浸润范围,对早期发现胆管癌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平扫、增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例12例,回顾分析其影像学表现,MRI检查采用T2加权(T2WI)和T1加权(T1WI)序列平扫、3DT1加权加脂肪抑制(T1WI-FS)动态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做MRCP及MRA检查。结果 12例肝门部胆管癌中呈肝门部肿块样改变9例,动态增强扫描显示7例肿块呈逐渐强化,2例动脉期显示强化。9例表现为胆管内充盈缺损或呈截状,管壁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3例。门静脉受累7例,肝动脉受累2例。结论应用MR多种显像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高,为临床提供更高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5.
肝门部胆管癌所处的特殊解剖部位及其向邻近组织、血管、神经浸润和向肝内胆管扩展的特点 ,决定了其手术切除率低 ,仅为 15 %~ 6 4 1% [1,2 ] ,且预后较差 ,术后复发率高。我院自 1988~ 2 0 0 1年共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5 6例 ,现将其临床病理特征与外科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88~ 2 0 0 1年我院经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 5 6例 ,男 35例 ,女 2 1例 ,男女之比为 1 6 7∶1;年龄31~ 72岁 ,平均 5 5 8岁。本组 5 1例有黄疸 ,陶土便 37例 ,皮肤瘙痒 16例 ,上腹部疼痛不适 38例 ,发热 11例 ,肝脏肿大 35例 ,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肝外胆管癌患者超声资料及诊断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依据超声声像图将胆管癌分为4类:乳头型、团块型、狭窄型和截断型;间接征象为肝内及肝外胆管扩张,肝内及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和腹水等.超声确诊44例,诊断符合率为91.6%(44/48).结论 超声能较准确地判断胆管癌的形态、大小及周围淋巴结肿大等异常回声,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40例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术中胆道造影了解胆道解剖、胆道病变、结石分布情况,根据造影及术中探查行胆管切开取石、肝段(叶)切除或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结果发现胆管变异11例,血管变异2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壶腹部癌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胆管狭窄11例;施行左肝外叶切除15例,左半肝切除5例,右肝后叶切除2例,高位胆管切开取石8例,胆肠吻合3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10例。造影前残余结石率为30%,造影后残余结石率为10%(P<0.0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能显露肝内胆管结石分布、大小及数目,胆管及血管变异,有无胆管狭窄及肿瘤;有利于根据造影情况结定手术方式,及时清除肝内残余结石或胆总管下段小结石,降低残余结石率。  相似文献   

18.
术中胆道造影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40例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术中胆道造影了解胆道解剖、胆道病变、结石分布情况,根据造影及术中探查行胆管切开取石、肝段(叶)切除或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结果发现胆管变异11例,血管变异2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壶腹部癌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胆管狭窄11例;施行左肝外叶切除15例,左半肝切除5例,右肝后叶切除2例,高位胆管切开取石8例,胆肠吻合3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10例。造影前残余结石率为30%,造影后残余结石率为10%(P〈0.0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能显露肝内胆管结石分布、大小及数目,胆管及血管变异,有无胆管狭窄及肿瘤;有利于根据造影情况结定手术方式,及时清除肝内残余结石或胆总管下段小结石,降低残余结石率。  相似文献   

19.
陈林昊  林震  施作霖 《安徽医药》2003,7(3):193-194
目的 探讨CD44v6与肝门部胆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13例肝门部胆管癌中CD44v6的表达。结果 CD44v6在正常胆管组织中无表达,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且仅与病理分化有关。结论 CD44v6可能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崔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481-482
目的探讨CT、MRI在临床上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以便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对我院在2010至2011年间收治的20例经过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CT和MRI的结果,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病灶的现实情况及定位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CT与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分别占到62%和100%,所有的患者在临床上经过CT与MRI检查均表现为肝管扩张,MRI显示肝门部软组织肿块17例,门静脉受侵患者11例,胆管壁浸润患者2例,淋巴结肿大患者8例,而在CT检测下相应的检测结果为12例、6例、0例、6例、5例。结论 CT与MRI是临床上检测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方法,MRI在检测在显示肝门部肿块大小、范围、沿胆管壁浸润门静脉侵犯和淋巴结肿大上等刚面比CT更有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