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接骨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药效学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接骨胶囊对骨折愈合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2只家兔造成双侧桡骨中下段3mm缺损骨折模型,随机分成四组:空白组自然饮食;接骨胶囊低剂量组和接骨胶囊高剂量组分别按0.45g/kg与0.90g/kg体重口服接骨胶囊;对照组予伤科接骨片口服。观察接骨胶囊对骨折愈合的一般情况及生化学的影响。结果 接骨胶囊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增高(P<0.05,P<0.01),桡骨抗折力增强(P<0.001),骨痂中钙浓度增加(P<0.001),钙/磷比值趋于合理,胶原含量增多(P<0.01)。结论 接骨胶囊具有一定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银屑胶囊抗炎的药理作用。方法用滤纸片包埋法诱发大鼠肉芽肿形成,用二甲苯涂抹小鼠耳廓致炎,测量并计算肉芽肿净重与耳廓肿胀度。结果银屑胶囊1.8g/kg及0.6g/kg灌胃,连续给药10d,可不同程度的抑制大鼠肉芽肿的形成,但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银屑胶囊1.8g/kg及0.9g/kg灌胃,连续给药3d,1.8g/kg组可显著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度。结论银屑胶囊对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银屑胶囊用于银屑病的治疗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接骨丹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鸡蛋清致大鼠足爪肿胀及大鼠肉芽肿炎症模型,考察接骨丹胶囊的抗炎作用;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接骨丹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接骨丹胶囊灌胃给药。可明显减轻小鼠耳肿胀度,降低鸡蛋清致大鼠足爪肿胀,抑制大鼠肉芽肿;对小鼠醋酸扭体和热板反应均呈剂量相关性镇痛作用。结论:接骨丹胶囊对急慢性炎症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热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柴龙龙  郑晖  安佰平 《齐鲁药事》2010,29(4):236-238
目的研究骨伤灵胶囊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机械性骨折,观察骨伤灵胶囊的接骨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了骨伤灵胶囊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试验,观察了骨伤灵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骨伤灵胶囊对闭合性骨折大鼠骨痂生长有促进作用,加快骨折愈合,并可降低全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骨折大鼠碱性磷酸酯酶含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0.6%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有明显镇痛作用。结论骨伤灵胶囊能促进大鼠骨折的愈合,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瑜  芮菁  刘云 《天津药学》2009,21(1):16-18
目的:观察并比较感冒胶囊原剂型及该药组方中所含中药、西药组分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方法:①通过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观察镇痛作用;②通过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观察抗炎作用;③通过酵母致热大鼠体温,观察解热效果。结果:感冒胶囊0.45及0.225g/kg剂量组、中药组分0.3及0.15g/kg剂量组、西药组分0.15及0.075g/kg剂量组连续给药3d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感冒胶囊0.45g/kg及西药组分0.15g/kg,可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感冒胶囊0.45和0.225g/kg剂量组、西药组分0.15和0.075g/kg剂量组,具有明显抑制酵母所致的大鼠体温升高作用,两高剂量组降温作用可持续至4h,两低剂量组持续2h,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中药组分也表现出抑制酵母致热大鼠体温升高的作用趋势。结论:感冒胶囊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抗炎的药理作用。在该组方中,西药组分起主要作用,中药组分表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银屑胶囊抗炎的药理作用。方法用滤纸片包埋法诱发大鼠肉芽肿形成,用二甲苯涂抹小鼠耳廓致炎,测量并计算肉芽肿净重与耳廓肿胀度。结果银屑胶囊1.8g/kg及0.6g/kg灌胃,连续给药10d,可不同程度的抑制大鼠肉芽肿的形成,但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银屑胶囊1.8g/kg及0.9g/kg灌胃,连续给药3d,1.8g/kg组可显著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度。结论银屑胶囊对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银屑胶囊用于银屑病的治疗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多种实验模型评价注射用复方骨肽的药效学,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验性大鼠胫骨骨折模型观察注射用复方骨肽的治疗作用;采用小鼠扭体及福尔马林痛模型观察注射用复方骨肽的镇痛作用;采用大鼠足肿和小鼠耳肿模型观察注射用复方骨肽的抗炎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2周,注射用复方骨肽15、45 mg/kg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BMPs)水平明显升高;给药3周骨折程度明显减轻,愈合率明显升高(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注射用复方骨肽30、90 mg/kg组明显减少扭体次数(P0.05、0.01);注射用复方骨肽90 mg/kg明显减少舔足时间。与模型组比较,注射用复方骨肽15、45 mg/kg组明显减轻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与对照组比较,注射用复方骨肽90 mg/kg明显减轻二甲苯引起的耳肿胀。结论注射用复方骨肽具有明显的镇痛、消炎作用,对实验性骨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生长因子TGF-β1、BMPs的合成,加快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骨痹宁胶囊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宪英  杨劼  李雪靖 《医药导报》2010,29(4):436-438
目的 研究骨痹宁胶囊的抗炎、消肿、镇痛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研究骨痹宁胶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和对1%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来考察其抗炎、消肿作用;研究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的影响及对0.6%醋酸所致小鼠扭转次数的影响考察镇痛作用. 结果 骨痹宁胶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值;减少0.6%醋酸所致小鼠扭转反应次数. 结论 骨痹宁胶囊具有抗炎、消肿、镇痛作用,提示骨痹宁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一清胶囊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清胶囊的抗炎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评价其抗炎作用。结果一清胶囊高(29.3g·kg~(-1))、低(3.7g·kg~(-1))剂量组均可显著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P<0.05);高(11.7g·kg~(-1))、中(5.9g·kg~(-1))、低(2.9g·kg~(-1))剂量组均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P<0.01),其作用在致炎后1和3h表现明显,且高剂量组在致炎后6h内的作用强于醋酸泼尼松组。结论一清胶囊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骨疼静胶囊对大鼠蛋清和卡拉胶所致足趾肿胀的影响。方法取体重180~200g大鼠50只,雄性,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灌服骨疼静胶囊混悬液、颈复康颗粒混悬液和同体积的0.5%CMC。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测大鼠左右后足趾体积,并计算肿胀率。结果骨疼静胶囊组和颈复康颗粒组在给药30min~6h均可显著减轻蛋清所致大鼠的足跖肿胀(P<0.01);骨疼静胶囊组和颈复康颗粒组可显著减轻卡拉胶所致大鼠的足跖肿胀(P<0.01)。结论骨疼静胶囊对急、慢性炎症均有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蜂胶总黄酮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波  王东风王爽 《中国药房》2005,16(19):1458-1460
目的:研究蜂胶总黄酮(TFP)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镇痛实验采用甲醛法、热板法、温浴法、扭体法。随机将小鼠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吗啡阳性对照组及不同剂量TFP组,各组灌胃给药后分别测定各实验条件下各项疼痛指标。结果:与NS对照组比较,TFP组用药后疼痛评分降低(15min后),扭体反应数减少(50、100mg/kg),舔足潜伏期延长(50、100mg/kg),缩尾反应潜伏期延长(50mg/kg),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丙二醛、前列腺素-2合成及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降低。结论:TFP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2和脂质过氧化及减少脑组织一氧化氮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复方野菊感冒冲剂的清热抗炎止咳作用.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ig.等体积水;阳性组,ig.阿斯匹林100mg/kg(咳必清10mg/kg);给药组,分别ig.复方野菊感冒冲剂3g/kg、6g/kg、12g/kg,每天给药1次,连续7天.观察对大鼠酵母发热和角叉菜胶足跖肿胀以及小鼠咳嗽潜伏时间和咳嗽次数的影响.结果 复方野菊感冒冲剂可显著抑制大鼠发热和足跖肿胀,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时间和减少咳嗽次数.结论 复方野菊感冒冲剂具有明显的清热止咳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复方土牛膝糖浆解热、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复方土牛膝糖浆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以干酵母作为致热因子制成大鼠发热模型,并将大鼠分为高(33·12g/kg)、中(16·56g/kg)、低(8·28g/kg)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观察复方土牛膝糖浆的解热效果;另将小鼠分为高(47·84g/kg)、中(23·92g/kg)、低(11·96g/kg)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并通过醋酸灌胃法、热板法研究复方土牛膝糖浆的镇痛作用。结果复方土牛膝糖浆在给药1h后就有较强的解热作用,高、中剂量组解热作用始终与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相近;复方土牛膝糖浆能明显地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1),并优于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P<0·05);显著提高小鼠在热板上的痛阈值,低剂量组在1·5h~2h镇痛作用明显(P<0·01)。结论复方土牛膝糖浆对由干酵母所致动物发热有很好的解热作用,对化学或物理刺激产生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元胡止痛滴丸对大鼠实验性偏头痛的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正天丸(3.0 g/kg)组以及元胡止痛滴丸0.4、0.8、1.6 g生药/kg组,每组10只,ig给药,给药体积0.5 m L/100 g,1次/d,连续给药3 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去离子水。末次给药后30 min,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sc硝酸甘油注射液10 mg/kg,复制大鼠实验性偏头痛模型。立即记录大鼠搔头潜伏期以及60 min内的搔头次数,计算搔头潜伏期延长率和搔头次数抑制率。测定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NO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元胡止痛滴丸0.8、1.6 g生药/kg组偏头痛大鼠的搔头次数显著减少(P0.05、0.01),并呈剂量相关性。与模型组比较,元胡止痛滴丸0.8 g生药/kg组DA、NO水平显著降低(P0.05),1.6 g生药/kg组5-HT、DA、NO水平显著降低(P0.01、0.001),β-EP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对CGRP水平基本无影响。结论元胡止痛滴丸在0.8~1.6 g生药/kg对大鼠实验性偏头痛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5-HT、NO、DA、β-EP等与疼痛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及神经递质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伍用地塞米松与单用布比卡因对硬膜外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显微外科手术病人120例 ,随机双盲分成4组 ,Ⅰ组为对照组 ,Ⅱ~Ⅳ组为观察组 ,每组30例。均用0 75 %布比卡因1.4mg·kg-1,Ⅱ~Ⅳ组分别伍用地塞米松0.075、0.15、0.3mg·kg-1 行硬膜外阻滞 ,对比观察麻醉和镇痛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 ,观察组起效时间快 ,阻滞完善和镇痛时间长(P<0.01)。结论布比卡因伍用地塞米松用于硬膜外阻滞 ,其效果优于单用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牙痛灵喷雾剂的镇痛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小鼠实验性疼痛模型,观察牙痛灵喷雾剂的镇痛作用。(1)扭体法:取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0mL/kg;牙痛灵喷雾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牙痛灵喷雾剂0.36、1.08、3.24g/kg。阳性对照组灌胃阿司匹林0.4g/kg。每日用药1次,10d后观察各组动物腹腔注射醋酸后5~20min内的扭体反应次数。(2)热板法:将小鼠放在(55±1)℃的热板上,以小鼠舔后足为疼痛反应指标,观察小鼠的热痛阈值。选用痛觉阈值在5~30s的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组与给药方法与(1)同。给药10d后记录各组小鼠热板法痛阂值,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1)扭体法实验结果显示,牙痛灵喷雾剂0.36、1.08、3.24g/kg灌胃10d使腹腔注射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对扭体反应次数的抑制率分别为25.6%、30.6%和43.5%(P〈0.05,P〈0.01)。(2)热板法实验结果显示,给药前各组小鼠热痛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10d后牙痛灵喷雾剂各剂量组小鼠热痛阂值均较给药前显著提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牙痛灵喷雾剂组给药后热痛阈值显著延长(P〈0.05,P〈0.01)。结论:牙痛灵喷雾剂对小鼠实验性疼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量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下肢骨折拟行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氯胺酮舒芬太尼)和对照组(舒芬太尼),每组30例,均以一次性镇痛泵(2 mL/h共50h)行静脉术后镇痛。实验组舒芬太尼0.35μg/(kg.h)+氯胺酮35μg/(kg.h),对照组舒芬太尼0.5μg/(kg.h)静脉术后镇痛治疗。记录疼痛、发生的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精神症状)、血氧饱和度。结果实验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中对照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肤瘙痒和尿潴留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值在各时间点均不低于96%,而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精神症状。结论 35μg/(kg.h)氯胺酮在静脉术后镇痛中能够增强舒芬太尼0.35μg/(kg.h)的镇痛作用,而且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楚晋  叶翠飞  李林  张丽 《中国药房》2005,16(1):13-16
目的 :观察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 (TSG)对D -半乳糖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脑内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 -半乳糖模型组、VitE阳性对照组及TSG低、中、高剂量 (0 033、0 1、0 3g/kg)6个组 ,除正常对照组外 ,其余各组小鼠在建立脑老化模型的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60d ,随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 ,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TSG对神经生长因子 (NGF)和神经营养因子 -3(NT -3)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游出时间和游出距离延长 ,海马CA1区NGF和NT -3的表达明显减少 ;TSG则能缩短小鼠游出时间和游出距离 ,增加海马CA1区NGF和NT -3的表达。结论 :TSG能明显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对阿尔茨海默病可能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注射用辛芍对试验动物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注射用辛芍用药安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小鼠和大鼠静脉注射注射用辛芍低(2.4g/kg)、中(4.8g/kg)、高(9.6g/kg)剂量,观察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麻醉犬静脉注射低(0.5g/kg)、中(1.0g/kg)、高(2.0g/kg)剂量,观察其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注射用辛芍低、中、高3个剂量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与给药前及生理盐水(N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中、高3个剂量对收缩压(SAP)、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T波)的影响与N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高剂量给药后能显著降低麻醉犬舒张压(DAP)和心率(HR)。提示中、高剂量可使动物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而低剂量对舒张压(DAP)和心率(HR)无显著性影响。结论注射用辛芍在0.5g/kg剂量应用时比较安全.在应用1.0g/kg及2.0g/kg剂量时应当注意其潜在的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和芬太尼在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在手术缝合皮肤时分别静脉给予患者自控镇痛负荷剂量,A组给予曲马多1 mg/kg,B组给予芬太尼1μg/kg,C组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启动镇痛泵。评估给药后1,2,3,4,5,6 h时患者疼痛状况,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统计其发生率。结果C组明显比A组和B组的镇痛时间长,镇痛效果好,B组略优于A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C组明显比A组和B组低,拔管平稳。结论帕瑞昔布钠可作为术后患者自控镇痛负荷剂量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