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4):699-699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资料。选择适当的术前治疗与准备,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及调控措施,预防围术期心肌缺血缺氧、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果216例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方法正确,保障了手术的正常进行,患者均恢复良好,无麻醉死亡病例。结论心脏病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前充分的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加强麻醉管理和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60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的心电图变化。指出:麻醉的关键在于维持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稳定,防止发生心肌缺血。术中心律失常以窦缓、窥速多见;室性心律失常的减少与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有关。对术中心脏起搏器的使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姜维 《实用全科医学》2004,2(4):306-307
目的 探讨 60岁以上老年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  43例此类手术麻醉病人 ,作充分的术前准备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 ,术中预防心肌氧供失衡 ,适当运用血管活性药物 ,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 ,防止术后疼痛应激、低氧血症。结果 术中 72 .1%的患者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 ,3 9.5 %出现心律失常 ,11.6%为严重心律失常 ,其中一例行电复律 ,6.9%术后仍需呼吸支持 ,围术期无死亡。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加强麻醉管理和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是降低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70岁以上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特殊性。方法总结近年来这类手术麻醉患者80例,做相应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及调控措施,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结果术前心血管异常以心肌供血不足的发生率居首位,其次是高血压、心绞痛发病率列居第三位。15例急诊手术患者术后需行呼吸支持、循环不稳定者分别为17.5%、39.8%。择期手术65例患者分别为5.3%、14.5%。术后死亡率为6.3%。结论在老年心脏病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加强麻醉管理和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118例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资料.术前全面了解各重要脏器病变严重程度及代偿能力,并作相应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及调控措施,预防术中心肌氧供需失衡、术后疼痛应激、低氧血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果剖宫产合并先心病、风心病者选择连硬外麻醉35例,上腹部采用硬外复合全麻42例,骨科及泌尿科51例部分选择硬外联合全麻,118例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方法正确,保障了手术的正常进行,患者均恢复良好,无麻醉死亡病例.结论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术中要防止出血,低血压,低氧血症导致的心肌氧供减少,也要避免和纠正手术刺激麻醉过浅,镇痛不完善引起的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导致的氧耗量增加,因此,完善的术前检查,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正确的麻醉方法和恰当合理用药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心脏起搏器对老年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心脏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器对老年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对25例安装起搏器后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安装心脏起搏器的非心脏手术患者无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和急性心梗发生,且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和发生率较未安装起搏器者少。结论 安装心脏起搏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预防及心脏保护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龄患者非心脏手术术中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古博  闵苏  蒋夏 《重庆医学》2002,31(4):291-293
目的:探讨手术、麻醉等因素对高龄患者非心脏手术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部位、手术类型及麻醉方式回顾性分析313例高龄患者非心脏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高龄患者排心脏手术中,发生术中心血管并发症的男性和女性之间无显著差别。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中心血管并发症明显多于非冠心病患者。泌尿系手术术中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部位。泌尿系中以前列腺手术发病率最高;腹部手术中以阑尾手术发病率最高;骨科手术中以股骨切开复位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发病率最高。硬膜外麻醉术中心血管并发症多于全麻,以局麻术中心血管并发症为最少。结论:高龄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因不同的手术部位、手术类型及麻醉方式其术中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不同,术前合并冠心病是高龄患者非心脏手术术中心血管并发症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有针对性地预测、预防和减少高龄患者非心脏手术术中心血管并发症,这对加强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保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麻醉、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出现的多种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意外事件与并发症。尤其在老年人、冠心病和其它心脏病患者,既往有心律失常史者,以及术前用过洋地黄类药物者更易发生。文献报告通过大量病例统计,在非心脏手术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可达10~20%,如果仔细进行心电图监护,这种发生率将可能更高。而心脏手术,尤其在低温麻  相似文献   

9.
心脏病员的麻醉处理妥善与否,对于手术预后有显著的影响,虽然最近心血管外科的发展已使很多心脏病员可以安全度过麻醉接受手术,但为心脏病员施行心脏手术时,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因为在选择心血管手术时,病员心脏功能、循环代偿能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合并心脏病手术的患者日益增多,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尤易见于高龄老人。老年人心脏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风险比较大,因此,要熟悉老年人各主要脏器功能的生理病理变化,心脏病变程度和代偿能力,危险因素,预防术中氧供需失衡,术后疼痛应激,低氧血症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必要的。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避免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保持血压、心率稳定,维护好心脏功能,避免进一步损害,避免机体缺氧及电解质紊乱,保持肝、肾等重要脏脏器的灌注。  相似文献   

11.
老年非心脏手术麻醉及术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 5年来共施行了老年非心脏手术 182 6例 ,现将其麻醉及术中发生需及时处理治疗的 2 16例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82 6例老年非心脏手术时麻醉及术中共发生心血管并发症 ,且需及时处理治疗者 2 16例。182 6例患者中ASA :Ⅰ~Ⅲ。其中男 12 15例 ,女 6 11例。年龄为 6 0~ 88岁 ,平均 6 8岁。 2 16例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 ,ST T改变 ,血压改变及心搏骤停 ,见表 1。1 2 并发症的原因及诱因和结果 ,见表 1。表 1 老年非心脏手术麻醉及术中心血管并发症 2 16例发生情况分类麻醉期 (n)手…  相似文献   

12.
126例老年人心脏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老年人心脏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根据病人的病情及具体情况,选用低位硬膜外麻醉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96例。结果所有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联合麻醉中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术毕所有患者安返病房。结论老年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术前经过不同程度的积极治疗和准备,以及正确的麻醉方法和恰当合理用药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病患者在施行非心脏手术时,常常要考虑到基础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这些心血管病患者施行非心脏外科手术及麻醉时,可能产生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体温、血压、血容量的波动和自主神经的失调均可增加应激,手术及麻醉的并发症如出血、发热、感染和肺不张等可加重心脏负担,易出现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非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死亡患者中,中年人以上人群约1/4是由心血管并发症引起,老年人里则占到1/2.老年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多数为冠心病患者,先心病和风心病患者相对较少,冠心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种类以腹部、泌尿、骨科手术较多,而先心病和风心病则以产科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4.
由于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镇静作用强且起效迅速、平稳,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中的麻醉诱导。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药物在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诱导中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风险评估预测和麻醉实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孟照杰 《医学综述》2006,12(7):413-416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风险较大已为临床所共识。手术前全面评估心脏功能,手术风险,麻醉风险,有助于安全实施麻醉,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和病死率。本文复习美国心脏病学会(ACC/AHA)近年来修订的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评估指南等相关文献,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6.
郭继艳  郭继华 《吉林医学》2007,28(17):1877-1878
目的:探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对18例患者进行术前全面评价心脏病变程度和代偿功能,作好相应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实施有效的监测和调控措施,维持循环功能稳定,防止心肌氧供需失衡和心血管致险事件发生。结果:18例病人无1例因麻醉死亡者。硬外+全麻联合麻醉控制手术伤害性刺激导致的高血压效果较好。麻醉中积极、合理使用麻黄素、多巴胺、阿拉明、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调控血压和心率,以维持循环功能稳定。结论:心脏病病人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麻醉实施和处理得当,可取得满意手术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7.
卿恩明 《中国医刊》2007,42(1):14-16
心脏病患者施行心脏手术后,其病变得到根治,病理生理情况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易于维持稳定,而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原有疾病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未得到纠正,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可加重心脏的病理生理改变,使术中血流动力学难以维持稳定,易出现并发症和意外。因此,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麻醉管理难度大,风险大,麻醉医师压力大。近年来,对此类患者手术麻醉又有些新认识,现将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麻醉风险评估与对策,简要叙述于下。  相似文献   

18.
郑楚  唐金良 《当代医学》2010,16(13):60-61
目的探讨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中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处理方法,以降低该类病人在术中的风险。方法对50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中常规行心电监护,由专人记录术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并决定是否作相应处理。结果12例出现心律失常,占24.0%;其中:窦性心动过缓4例,占33.3%,其中3例同时伴有血压下降与ST段下移,T波平坦或倒置;室性早搏6例,占50.0%;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Ⅰ°AVB)、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Ⅱ°AVB)各1例,分别占8.3%;经及时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 麻醉和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可显著高于无心脏病者。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常规行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和恰当处理心律失常,可以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9.
陈怡霏  陈伟  谢燕斌   《中国医学工程》2013,(6):22-22,24
目的通过分析916例胸科手术患者围麻醉期间并发心律失常的情况,探讨非心脏开胸手术心律失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术中连续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心率、有创动脉压、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和间断血气分析,并记录患者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治疗措施及效果。结果胸科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大于72%,其诱发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心脏原发病、心电图异常、血氧饱和度低、手术操作、电解质异常相关合并症等,麻醉期间应予重视。结论胸科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发生心律失常发生概率较高,术前应积极纠正病因,术中严密监护和及时处理诱发因素等是防止和治疗心律失常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伯康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2):1668-1670
目的: 探讨吸入性麻醉药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缺血性心脏病且需其他部位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静脉麻醉的方式,治疗组采用吸入性麻醉的方式,比较吸入性麻醉药物和静脉麻醉药物对围手术期心脏事件和术后心肌缺血事件的影响,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发生率31.25%,低氧血症6.25%,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37.50%;对照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43.75%,低氧血症14.58%,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64.58%,2组术中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组患者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术后1、2、3 d 肌钙蛋白Ⅰ浓度异常情况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在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和第2天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吸入性麻醉药物可以降低患者术中心血管药物使用,吸入性麻醉药物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接受中危非心脏手术时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可以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麻醉策略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