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理分析231例隐斜视检查桔果:发病率为98.7%;其中以复合隐斜为最多共133例,占隐斜总数的58.3%;复合隐斜中又以复合内隐斜(85例)多于复合外隐斜(48例);而在复合内隐斜中以合并左上隐斜较右上隐斜为多;隐斜度数分布情况为:内隐斜有98%在8~△以内,外隐斜有94.8%在4~△以内,上隐斜有97.2%在2~△以内;隐斜与屈光关系:内外隐斜中皆为远视多于近视,其可能与受检对象皆为正常视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患者80例(121只眼),在行外、内直肌手术时,把附着点进行上、下移位。结果 80例(121只眼)患者中43例的垂直斜度5°7°,把单眼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5 mm,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5.82±0.68)°,治疗效果很好,28例的垂直斜度8°7°,把单眼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5 mm,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5.82±0.68)°,治疗效果很好,28例的垂直斜度8°20°,把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620°,把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67 mm,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7.13±0.86)°其中8例的垂直斜度16°7 mm,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7.13±0.86)°其中8例的垂直斜度16°20°,欠矫。9例不伴有下斜肌异常的V型外斜者,其垂直斜度为8°20°,欠矫。9例不伴有下斜肌异常的V型外斜者,其垂直斜度为8°20°,把双眼的外直肌进行徙后并向上移位620°,把双眼的外直肌进行徙后并向上移位67 mm,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结论水平直肌移位在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和不伴有下斜肌异常V型外斜视有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36例儿童先天性内斜视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内斜视36例.内斜视20△单眼内直肌后徙5 mm;+40△~60△双眼内直肌后徙4~6 mm;少数大龄患儿且斜视角较大者采用双眼内直肌后徙加单眼外直肌截除术.术后同视机训练三级功能.结果:术后眼位正位28例,欠矫7例,过矫1例.术前斜视角在+30△~+50△,术后眼位正位率91.67%(33/36);术前斜视角大于+50△,术后眼位正位率61.11%(22/36).结论:先天性内斜视患儿应早期手术治疗,双眼内直肌后徙术为首选术式,术后的随访对于远期眼位正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眼垂直肌麻痹中,较多见的是上斜肌,由于上斜肌,麻痹垂直融合范围小,耐受性差,手术矫正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报告21例上斜肌麻痹垂直斜度在10~30~Δ,经行患眼下斜肌减弱术后,垂直斜度减至0~5~Δ,一次手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上斜肌麻痹者中,先天性17例,后天性4例;右眼12例,左眼9例;男13例,女8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26岁。21例均有明显代偿头位,垂直斜度在10~30~Δ。术前均常规作全身体检及眼部视力、屈光、外眼、眼底等检查,以排除其它眼病及外科斜颈,再行全面的眼肌检查,红玻璃试验、三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疗效及适应症范围。方法对65例(75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根据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25例(29眼)垂直斜视度小于15△(三棱镜度)者,行下斜肌截除或后徙术;15例(15眼)垂直斜视度15△~20△者,行下斜肌截断前转位术;16例(22眼)垂直斜视度20△~25△者,行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术;9例(9眼)垂直斜视度大于25△,行下斜肌截除加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合并内外水平斜视者同时行水平肌的缩短或后徙术。结果治愈42例(49眼),治愈率65.3%(49/75);好转21例(24眼),好转率32%(24/75),无效2例(2眼),占2.7%。结论手术矫正垂直斜视度数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术>下斜肌转位术>下斜肌截除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在最小手术量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掌握手术技巧可以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刘媛 《河北医药》2009,31(10):1210-1211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治疗方法和术后效果。方法对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78例戴全矫眼镜0.5年以后,手术矫治非调节因素所致的内斜视。手术量按裸眼和戴镜后斜视度的平均值设计。结果78例患儿术后眼位正位(±10△者)70例,治愈率89.74%;好转6例,占7.69%;差2例,占2.57%。术后有双眼单视功能61例占78.20%。其中有立体视觉52例,占66.67%。结论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应尽早诊治。当患儿戴全矫眼镜半年眼位仍不能恢复正位时,可尽早手术矫治其残存的内斜度,术后由于调节因素所致内斜仍需配镜矫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手腕舟状骨内旋斜位对于舟状骨骨折的检出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40例手腕舟状骨骨折或疑似患者舟状骨正位、侧位、尺偏位、内旋斜位的摄影的影像分析.结果 发现在舟状骨骨折正位检出20%,尺偏位检出70%,手腕舟状骨内旋斜位检出40%.结论 手腕舟状骨60°角内旋斜位对于舟状骨骨折的检出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6月,对4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没有并发大出血、神经损伤的患者,在伤后3~5天内先给予大重量骨牵引,纠正骨折垂直移位,1周内在C臂X线透视下通过骨盆正位、入口位、出口位及闭孔斜位、髂骨斜位等位置定位准确后,微创用空心螺钉内固定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的早期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对先天性外斜视患儿眼位的定性和定量检查,得出水平斜视及垂直斜视的度数,根据检查结果设计斜视矫正手术方案。结果38例先天性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病人术前容易发现代偿头位。本组病人水平斜视角度15-45度合并单眼下斜肌亢进27例,双眼下斜肌亢进11例,全部病人在手术后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得到矫正。结论早期手术可使病人尽快获得双眼视功能,改善和治愈代偿歪头。  相似文献   

10.
杨洋  殷小龙  彭小维 《江西医药》2014,(12):1515-1517
目的:探讨儿童外斜V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60例外斜V征手术,观察手术前、后眼位的变化和双眼单视功能的情况。结果60例中有49例(78眼)行下斜肌减弱术。11例(22眼)行外直肌后退术并肌止端向上移位术,其中6例(6眼)行内直肌缩短术并肌止端向下移位术。术后眼位恢复正位52例(86.7%),术后获得34例(56.7%)建立了双眼单视功能,8例(13.3%)获得立体视觉。结论儿童外斜V征的手术方法是根据下斜肌功能是否异常,选择下斜肌减弱术或者水平肌止端移位术联合外斜视矫正术,手术矫正利于以获得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上斜肌麻痹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及其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总结53例双上斜肌麻痹患者,男29例,女24例。年龄13个月~20岁,平均6.8岁,用角膜映光法及三棱镜遮盖法测量斜视角,所有患者除有垂直斜视外还有不同程度的水平斜视。检查眼外肌功能均有继发性下斜肌亢进,并测量亢进程度。46例做双眼视功能检查,仅5例有I级双眼视功能。手术按下斜肌亢进程度行下斜肌后徙术,并考虑了下斜肌有外转作用,设计水平手术时增加矫正4°~6°的内斜。结果术后眼位观察:以水平斜视角<10°,垂直斜视角<5°为满意,疗效满意者47例,术后建立起I级视功能的34例,其中,建立了III级视功能22例。结论双上斜肌麻痹在临床上较单侧性少见,诊断时需全面检查眼位、眼外肌功能并辅助眼底镜检查及眼底照相,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不仅可以矫正眼位和代偿头位,还可建立起正常的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眼的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和垂直斜度大小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果:本组术后随访3~24个月,治愈26例,占76.47%;好转7例,占20.59%;无效1例,占2.94%。总有效率为97.06%。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矫正斜视,尽可能获得最大的融合功能,消除代偿头位。根据患者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选择不同术式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孙建宁  刘珣 《江苏医药》2002,28(9):689-691
目的 探讨下斜肌断腱术与下斜肌前转位术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例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且垂直斜视角在20-25△的病例,分两组行下斜肌断腱术和下斜肌前转位术。结果 下斜肌断腱术组治愈率为40%,平均欠矫10△。下斜肌前转位术组治愈率为90%,平均欠矫5△。结论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继发中等程度下斜肌亢进,且垂直斜视角在20-25△之间的,更适合作下斜肌前转位术。  相似文献   

14.
廖瑜俊  殷小龙  邓燕 《江西医药》2010,45(6):576-577
目的探讨外斜视V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71例外斜视V征手术,观察手术前、后眼位的变化和双眼单视功能的情况。结果 71例中有45例(86眼)行下斜肌减弱术。26例(52眼)行外直肌后退术并肌止端向上移位术,其中15例(15眼)行内直肌缩短术并肌止端向下移位术。术后眼位恢复正位63例(88.73%),术后获得双眼单视功能45例(63.38%)。结论外斜视V征的手术方法是根据病因不同,选择下斜肌减弱术或者水平肌止端移位术联合外斜视矫正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对4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年龄、术式、融合功能分组进行对比疗效观察。结果40例随访1年,正位35例(87.5%),外斜3例(7.5%),内斜2例(5%),眼位正位率与年龄、术式无相关性(P>0.05),而与术前融合功能有关(P<0.05)。结论术前融合功能对术后眼位影响较大,早期手术有利于获得或维持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对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及手术治疗,按年龄、融合功能,斜视类型行不同术式,如单眼外直肌后徙术、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单眼内直肌缩短+外直肌后徙术、双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术,并对术后的眼位及融合功能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组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完全正位(≤5△)者95例(59.55%);轻度欠矫(≥10△)者34例(20.24%);明显欠矫(≥20△)者16例(9.52%);轻度过矫(≤10△)23例(13.69%);总有效率90.84%。术前无融合功能125例,术后有38例建立了双眼单视功能。结论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很重要,早期手术对恢复双眼视功能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斜肌边缘切开治疗不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手术矫正的不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1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一侧下斜肌功能正常或亢进+1级,行下斜肌边缘切开术。另一侧下斜肌亢进+2-+4级,行下斜肌切断和(或)同侧上直肌后徙术。手术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双眼下斜肌功能、V征、代偿头位、双眼视功能。术后随访3~18个月。结果术后下斜肌功能正常105例,未卅现下斜肌功能不足。内斜V征第一眼位平均斜视角由术前64.5^△降至术后5.8^△,外斜V征第一眼位平均斜视角由术前-63.6^△降至术后5.4^△术前30例有代偿头位,术后25例代偿头位消失,5例代偿头位好转。术前双眼视功能25例,术后双眼视功能65例。结论下斜肌边缘切开是治疗不对称下斜肌功能亢进中下斜肌功能正常及亢进+1级一侧眼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8.
<正> 周期性内斜视为一种较为罕见的斜视,国内仅有作者报告的6例,其中有3例已手术治疗。现将几点体会,讨论如下: 病例摘要例一:5岁女性。1977年就诊。右眼隔日内斜一日已三年。斜位日:右眼内斜35~45°。正位日:右眼正位。视力:双1.0。1977年11月全麻下行双内直肌后退术,各后退5mm。术后眼位矫正良好,周期变化消失。观察三年,无变化。  相似文献   

19.
王建英  李荣 《贵州医药》2002,26(10):923
我院从 1 989年至今共行外斜矫正术 3 2 6例 ,其中有 6例患者在 7~8岁时因内斜行手术治疗 ,待成人后均不同程度继发外斜 ,又再次要求手术矫正。现将其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1 6~ 2 4岁 ,平均 1 9 5岁。术前检查 :常规检查视力、眼底注视性质及屈光状态 ,5例患者双眼视力均≥0 8,1例患者右 1 0 ,左 0 5 ,用角膜映光法判断眼位 ,继而用三棱镜加遮盖去遮盖分别测出患者 3 3mm和测量 >6m的斜视角 ,其中最小斜视角 -40 △ ,最大斜视角 -90 △L/ R2 0 △ 。…  相似文献   

20.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形式,视轴常呈分开状态,看远处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集合幅度而产生外斜,看近处时保持正位[1].发病主要因为外展与集合功能平衡失调,该疾病常发生于儿童早期,最初仅在看远处时发生,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间歇性外斜视的次数与时间均增加,发展为看远、近处均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