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针对侵犯浆膜层合并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术后患者辅助全身静脉化疗比较加用与不加用腹腔化疗的长期疗效。方法将66位患者随机分为腹腔联合静脉化疗组(治疗组)和单纯静脉化疗组(对照组),进行6周期的辅助治疗。治疗组前2周期为腹腔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对照组为静脉化疗。观察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的DFS明显延长,中位DFS分别为18.2个月和15.4个月,两组OS分别为24.7个月和25个月,无差异。结论加强局部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总生存期的改善可能还有赖于全程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后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与术后单纯静脉化疗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46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联合化疗组(n=25)和静脉化疗组(n=21),联合化疗组行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静脉化疗组行单纯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ALT)、肾功能(Cr)、血细胞(RBC、WBC、PLC)、腹腔引流时间及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复发率、转移率、3年生存率。结果:术前1 d和术后3、7 d,两组的ALT、Cr、RBC、P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和术后7 d,两组的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 d,联合化疗组的WBC低于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及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腹腔广泛转移率均低于静脉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4.271、4.654,P=0.042、0.037);两组的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的3年生存率高于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行联合化疗安全可靠,联合化疗可显著降低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局部复发率、腹腔转移率,并延长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紫杉醇为基础的两药化疗方案联合腹腔灌注化疗(IPC)对合并腹腔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初治的173例合并腹腔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6例采用紫杉醇为基础的两药静脉化疗方案联合IPC(全身化疗+IPC组),57例单纯采用紫杉醇为基础的两药静脉化疗方案(全身化疗组).分析纳入观察病例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病理分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无进展生存期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采用Kaplan-Meier法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IPC对晚期胃癌生存的影响.结果 173例合并腹腔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中位随访15.5个月,中位PFS 5.81个月,中位OS 10.30个月.全身化疗+IPC组中位PFS 6.6个月,中位OS 11.1个月;全身化疗组中位PFS 5.0个月,中位OS 10.1个月.全身化疗+IPC组PFS优于全身化疗组(P<0.05),2组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有无ICP是影响合并腹膜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PFS、OS的独立预后因素.2组主要毒性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主要是粒细胞下降),2组间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紫杉醇两药方案全身化疗联合ICP治疗合并腹腔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能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胃癌术后的早期腹腔内化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对预后的影响及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同期174例胃癌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n=89)、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组(n=85),腹腔化疗组分为普通腹腔内化疗组(n=53)、腹腔温热化疗组(n=32)。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早期腹腔内化疗术后5年生存率为63.1%,单纯手术组54.3%;早期腹腔内化疗组复发率为10.4%,单纯手术组复发率为30.3%;腹腔内化疗组肛门排气及进食时间较单纯手术组延长。经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腹腔内化疗组术后各血液指标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内化疗组间比较:生存率、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温热化疗组较普通化疗组白细胞明显下降、肛门排气和开始进食时间延长(P〈0.05)。结论:早期行腹腔内化疗能提高胃癌患者的术后生产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辅助腹腔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对48名胃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进行腹腔化疗和静脉辅助化疗两种方案,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化疗的毒副反应,采用卡方检验和生存分析不同化疗方案与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胃癌肝转移加用腹腔化疗延长了生存时间,而毒副反应并不增加,效果较好。结论胃癌肝转移静脉联合腹腔化疗,较单纯静脉化疗,疗效较好,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胃癌序贯放化疗的疗效。方法31例局部晚期胃癌采用序贯放化疗治疗(序贯放化疗组),29例采用单纯化疗(单纯化疗组)。分析两组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及1年生存率,同时评价放化疗期间出现的血液学、肝肾功能及胃肠道等不良反应。结果序贯放化疗组近期有效率、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好于单纯化疗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0.05);治疗期间两组出现Ⅲ~Ⅳ级白细胞减少分别为4例和2例,Ⅲ~Ⅳ级恶心呕吐分别为3例和1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序贯放化疗较单纯化疗有效率高,生活质量更能得到改善,且提高了1年生存率,延长中位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7.
张亚芳 《当代医学》2013,(18):74-75
目的观察晚期胃癌非根治性术后腹腔注药联合静脉化疗和单纯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广西兴安县人民医院进行晚期胃癌姑息性切除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其中一组患者单纯采用静脉化疗,称为对照组;另外一组患者采用腹腔注药联合静脉化疗,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血红蛋白下降以及肝肾功能轻度异常等,但是两组差异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7%、60.5%、44.2%,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6.7%、30.2%、16.3%,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非根治性术后采用腹腔注药联合静脉化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预防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7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循环式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和对照组(单纯静脉化疗),观察两组的毒副作用及疗效.结果 联合组中白细胞下降(61.1%)较对照组(83.3%)发生率低,但腹痛发生率明显升高(47.2%vs13.9%);1年、2年无病生存率无区别,但腹腔复发率联合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8.3% vs 27.8%).结论 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能降低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复发率,且毒副反应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陈莉  闵晓黎 《河北医学》2016,(6):939-942
目的:分析腹腔及静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腹水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胃癌晚期腹腔转移伴腹水的病人共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予腹腔加静脉联合化疗,对照组予单纯静脉化疗,至少完成以上治疗两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腹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64.5%和35.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6%(25/31)和51.6%(16/31);治疗组的腹水治疗有效率为51.6%,对照组为22.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及静脉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腹水较单纯静脉化疗近期疗效及腹水的治疗均较好,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尽管实行根治性切除术,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 很少有研究报告关于术中全身性静脉化疗对胃癌的治疗作用。本研究目标是为了分析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重点是研究术中全身性静脉化疗对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和其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02-200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手术患者26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治疗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差别比较采用log-rank法,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 结果: 接受术中静脉全身性化疗的患者五年总生存时间较未进行术中静脉全身性化疗的患者明显升高(53.0% versus 37.3%, P=0.019), 同样接受术中静脉全身性化疗的患者五年无病生存时间较未进行术中静脉全身性化疗的患者也明显升高(48.3% versus 35.8%, P=0.010)。 在亚组分析中发现术中静脉化疗使pTNMIB-II期,pTNMIIIA-B期患者OS和DFS受益,但是对TNMIIIC期无明显作用。术中静脉化疗联合术后化疗患者较单纯术后静脉化疗患者的OS和DFS好(P=0.046 vs. P=0.021)。但是单纯术中静脉化疗组患者的OS和DFS较单纯手术组患者的改善作用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150 vs. P=0.170)。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全身性静脉化疗 是5年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的有益预后因素(P=0.048和P=0.023)。同时研究发现术后4周内没有与术中全身性静脉化疗相关的严重毒性发生。 结论: 术中全身性静脉化疗可使根治性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pTNM IB-IIIB)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受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进展期胃癌采用术中及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01年12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术后分为2组,2组基线资料均衡。治疗组84例采用术中及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对照组80例采用单纯全身静脉化疗。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比较,患者术后生存率在第1、2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第3、4、5年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1.9%vs45.0%,P〈0.05;52.4%vs32.5%,P〈0.05;42.9%vs21.3%,P〈0.01)。2组术后原发部位肿瘤复发率相近(27.4%vs23.8%,P〉0.05),但腹腔种植转移率(21.4%vs42.5%,P〈0.01)、远处转移率(57.1%vs78.8%,P〈0.01)、总复发及转移率(63.1%vs83.8%,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异常及恶心、腹泻、脱发等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痛、腹胀发生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症处理后即可缓解。结论术中及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方案能改善局部治疗效果,远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复发率及转移率低,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介入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率的影响。【方法】8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前动脉介入化疗组40例、术前全身静脉化疗组42例,观察两组的手术切除率和根治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前动脉介入化疗组与术前全身静脉化疗组在手术切除率及根治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动脉介入化疗比全身静脉化疗更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根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前临床晚期胃癌的化疗中以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的方案选择较多,本文拟评价XEL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与FOLFOXs(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方案治疗中国晚期胃癌人群的疗效差异,并同时做出该2种方案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在CNKI、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中,检索XELOX和FOLFOXs 2组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按照Jadad质量计分法对所纳入的每篇文献逐篇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纳入患者均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的中国人群;荟萃分析采用Meta分析专用软件 Review Manager Version 5.0和 Stata 10.0 软件进行系统评价,评价内容为2种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即临床缓解率,PR+CR)与安全性,利用Egger's test评价发表偏倚。结果 共有13个临床研究纳入本系统评价(总计783例中国晚期胃癌患者),其中应用XELOX方案化疗患者398例,该组临床缓解率为53.52%;而应用FOLFOXs方案患者385例,该组临床缓解率为45.71%,2组比较其比值比(odd ratio, OR)为1.18 (95%CI: 1.02~1.35, P=0.03)。在不良反应即安全性评价方面,XELOX方案较之FOLFOXs方案恶心、呕吐及腹泻的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手足综合征发生率略有增加(P<0.01),而对于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损伤、口腔炎等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ger's test显示无显著性发表偏倚(P=0.993)。结论 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中国患者的临床治疗中,XELOX方案在临床缓解率方面优于FOLFOXs方案,而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略低于FOLFOXs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李光  余拉结  刘舜贤  汤如卿 《医学综述》2008,14(13):2073-2074
目的总结晚期胃癌或残胃癌出口癌性狭窄内镜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3例晚期胃癌或残胃癌出口癌性狭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治疗组(n=23)经内镜用高渗钠联合化疗药注入瘤体基底部及周边,每周1次,连续6周。对照组(n=20)采用MAF方案[即丝裂霉素、多柔比星、5-氟尿嘧啶]常规化疗。结果两组疗效、生存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注射药物对晚期胃癌或残胃癌伴出口癌性狭窄是安全有效的姑息疗法,能重建腔道,解除梗阻,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以替吉奥单药方案对进展期胃癌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作用。方法:随机把5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行替吉奥单药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25例)直接行手术治疗。观察新辅助化疗的毒副反应、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术后病理分期与术前临床分期差异。结果:观察组中22例完成根治性切除,对照组中19例完成根治性切除;观察组中8例术后病理分期低于术前临床分期,对照组中1例术后病理分期低于术前临床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吉奥单药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方便,毒副反应低,可降低进展期胃癌的病理分期,提高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未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健脾为主的中药复方对女性晚期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多中心采集女性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法,以总生存期(OS)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中位OS,各因素组间用Log-rank进行显著性检验生存分布差异,并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的分析。结果:依据病例选择标准共收集初治女性晚期胃癌患者457例,单因素分析提示,中药(P=0.00)、姑息化疗(P=0.02)是影响女性晚期胃癌生存的预后因素,而原发部位(P=0.71)、组织学分型(P=0.07)、腹膜转移(P=0.17)、靶向治疗(P=0.71)、放疗(P=0.54)则不是。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亦提示,中药(P=0.00,相对危险度为0.62,95%CI:0.48~0.78)、姑息化疗(P=0.01,相对危险度为0.72,95%CI:0.57~0.92)为影响女性晚期胃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而发病年龄(P=0.58)、原发部位(P=0.63)、组织学分型(P=0.18)、腹膜转移(P=0.16)、放疗(P=0.98)、靶向治疗(P=0.58)则为非影响因素。中药组中位生存期为17.6个月、非中药组为11.4个月,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中药组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36%、19%、14%,而非中药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23%、15%、10%。结论:健脾为主的中药复方可改善女性晚期胃癌的预后,联合姑息化疗是目前我国治疗女性晚期胃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4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按组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苦参碱,MTT法检查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查细胞凋亡水平.4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1例和联合治疗组27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化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比较两组治疗近期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细胞实验部分,MTT检测结果显示苦参碱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与细胞凋亡水平增加密切相关.临床实验部分,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治疗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胃癌,不仅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且在总体治疗效率方面有优于单用FOLFOX4方案的趋势,其机制与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中消萎汤对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补中消萎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而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7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中消萎汤对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分析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应用前景.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网、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查询系统(PubMed)中近6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收集以奥沙利铂为主的联合方案(试验组)对照顺铂联合方案(对照组)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试验数据,联合药物限定为氟尿嘧啶类(包括卡培他滨)和(或)表阿霉素.使用Review Manager4.2进行有效率、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荟萃分析.结果 共16篇文献入选,总计2121例胃癌患者,其中试验组1062例,对照组1059例.奥沙利铂为主的联合方案组的有效率(46.3%)较顺铂组(40.6%)高(OR:1.28,P:0.006),1年生存率也高(44.6%比39.3%,OR=1.25,P=0.04);而不良反应中试验组的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70.6%比21.9%,OR:10.76,P<0.01),贫血(58.0%比70.1%,OR=1.65)和恶心呕吐(61.4%比75.6%,OR=1.32)的发生率则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既往的顺铂为主的方案相比,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在治疗进展期胃癌方面有更好的疗效,相对较安全,患者更易耐受.  相似文献   

20.
FOLFOX4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FOLFOX4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50例临床确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外科手术加辅助化疗,观察组20例采用FOLFOX4为主的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观察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作用和毒性反应并比较2组无肿瘤残留(Residual 0,R0)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20例对FOLFOX4化疗方案耐受较好,完全缓解2例(10%),部分缓解12例(60%),总有效率(CR+PR)为70%,18例(90%)完成了R0切除;对照组30例中有19例(63.3%)完成了R0切除;2组患者R0切除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LFOX4新辅助化疗方案毒性反应较低,能提高进展期胃癌R0切除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未能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