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有两句俗话:"人老腿先老""腿健人强,腿软人虚"。这是因为,双腿有时就好像是人体生理机能的晴雨表。健康的人应该步态矫健,而举步维艰、步态变形,  相似文献   

2.
张京 《科学健身》2011,(2):44-45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到双腿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出门有车,上楼有电梯。如果再不进行锻炼,相信有一天你的腿将会退化,就像袋鼠的前腿一样,失去行走的功能。俗话说:"人老先老腿",腿是力量的源泉。现在很多50岁出头的人从背影看就像一个老头,行动迟缓,并不是他们真的老了,而是他们的腿已经不给力了。无力的双腿不但会影响到你的日常行动,而且还会对夫妻生活造成不小的影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随着人们年龄的逐年增长,原本灵活协调的双腿会慢慢变得笨拙和迟钝,走路时稍不留神,不是踩空就是磕绊。我们知道,双腿与人体的健康关系就像马达和  相似文献   

4.
<正>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双腿是身体重要的支柱,当一个人开始衰老时,全身肌肉渐渐松弛,弹性和收缩力减弱,骨质疏松悄悄袭来,骨头变得脆弱,关节开始僵硬,心肺功能减弱,所以不少老年人行走缓慢、步履艰难,呈现出特有的老年步态。于是,腿脚是否灵活成了一个人是否衰老的标志之一。但是,腿脚不灵活不仅仅是衰老的特征。当老年人双下肢逐渐无力,特别是行走几百米都很费力,或伴有疼痛、麻木等症状时,不要认为  相似文献   

5.
民间有句俗话:“人老腿先老,腿健寿自长”。双腿与人体健康,尤其是与心脏健康息息相关。腿离心脏比较远,血液回流缓慢,尤其是当年龄增大、血管弹性降低时,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良。同样,年龄增大,心脏功能有所下降,腿部的血液循环、养料供给很容易受到影响。所以,腿是人体中最先衰老的部位。  相似文献   

6.
冬去春来,经过一冬居室生活的老人,到室外活动的多了,此时,劝你多活动双腿、以防腿老。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指的是一进入  相似文献   

7.
正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膝关节是人身上负担最重、使用最频繁的关节,但比膝关节老得更快的是关节的"保护伞"——软骨。行走和运动时,关节之间会互相碰撞和摩擦,但人为什么感觉不到疼痛呢?这是因为有软骨的保护。包裹在大骨两端的软骨就像海绵一样,每当受到压力时,水分就会从软骨流到下面的硬组织中;当压力  相似文献   

8.
《家庭健康》2010,(10):41-41
常言道:“人老腿先老、腿健寿自长”。双腮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如今。电脑、互联网使用普及。久坐不动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久坐。双腿活动少。下肢的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回流心脏和大脑受阻。日久有可能导致心脏机能衰退、肺功能下降。有时易诱发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因此。久坐伏案或上网的人。别忘了常做如下腿保健操。  相似文献   

9.
冯恩昌 《长寿》2008,(4):26
糊涂,是人生的一门艺术。老人要想健康,也必须糊涂一点。糊涂,人就安静,就能养心,减少操劳和人体的消耗。聋哑人长寿,腿瘸的人长寿,这是因为人生有其长,必有其短。整个人生,也是一个磨擦生光的过程,磨擦得快,身体的机器损伤就大,相对来说老得也就快,寿命也就短。所以说,老人糊涂或装糊涂,少管闲事,  相似文献   

10.
正常情况下,一岁到一岁半的幼儿开始学习走步并能独立行走。若您的孩子在此时仍不能站立,或行走经常摔跤,出现行走异常,则说明可能隐藏着某种疾患,这就需要家长们掌握一定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及时给孩子治疗。 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使食物中的钙、磷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以致幼儿生长发育中需要大量钙质的骨骼得不到足够的钙质而发生软化,从而影响了骨骼的生长发育,致使幼儿双腿支撑无力,起步晚,表现的步态为:两腿出现向内或同外弯曲,司致‘O”形、”X”形腿肠形。 向性勇痪:是一种非进行性神经疾…  相似文献   

11.
“人老腿先老”,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我见过一位90多岁的老人,每天坚持行走,一天要走好几个小时。能吃能睡,很健康。由于意外的下肢骨折,不得不卧床休养。不能步行了,全身得不到锻炼了,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就不难理解,人们为什么要下功夫采取预防腿先老的种种措施,比如健步行、干洗腿、常泡脚、按摩脚心、  相似文献   

12.
步态是指人在行走时的姿态。每个人的步态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差异。也许你有这样的经验,在苍苍暮色或弥漫烟雾中,曾经通过步态认出自己熟悉的人来。 健康人的步态尚且有如此差别,一些病人与正常人的差别就更大了,医生常据此来诊断疾病。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疾病引起的跛行也不一样。经验丰富的老医生,有时看病人一眼,就能大致断定病人患的是什么病,就是这个道理。 下肢行走主要靠运动系统功能,但运动系统又受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朱启仁 《家庭医学》2006,(23):50-50
“人老腿先老”,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我见过一位90多岁的老人,每天坚持行走,一天要走好几个小时。能吃能睡,很健康。由于意外的下肢骨折,不得不卧床休养。不能步行了,全身得不到锻炼了,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就不难理解,人们为什么要下功夫采取预防腿先老的种种措施,比如健步行、干洗腿、常泡脚、按摩脚心、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人老先老腿,也有人说人老先老肠胃——其实人的动脉血管最先衰老。但年长者不一定先衰老,先衰老的是不注意养生保健的人,他们才六十多岁就可能步履艰难、动作迟缓、老态龙钟或疾病缠身;而有的人八、九十岁了,还步态轻盈、耳聪目明、身手敏捷。他们生理上的主要区别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不同,造成心、脑、腿等主要器官和肢体的衰老程度有别。因而医学家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人老先老腿,也有人说人老先老肠胃--其实人的动脉血管最先衰老.但年长者不一定先衰老,先衰老的是不注意养生保健的人,他们才六十多岁就可能步履艰难、动作迟缓、老态龙钟或疾病缠身;而有的人八、九十岁了,还步态轻盈、耳聪目明、身手敏捷.……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人老先老腿,也有人说人老先老肠胃--其实人的动脉血管最先衰老.但年长者不一定先衰老,先衰老的是不注意养生保健的人,他们才六十多岁就可能步履艰难、动作迟缓、老态龙钟或疾病缠身;而有的人八、九十岁了,还步态轻盈、耳聪目明、身手敏捷.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腿足是人体的支撑器官,脚又有第二心脏之称,腿足不便不仅行动蹒跚,使人失去青春活力,而且直接威胁到全身的健康。因此,人到中年就应该增强腿足的保健。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双腿锻炼对身体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通常人们以压腿、慢跑、跳跃、蹲起等方法对双腿进行训练,以提高腿部力量。但是,这些方法缺乏系统性,因此,运动医学家为了提高训练质量,经过反复研究,提出一套30分钟健腿操。整套操分6节,每节5分钟,总共30分钟。这套操做起来,既轻松,又活泼。当然,这套操,不能只做上一两周就停下来,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日常生活中,请您留意——   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一些行为举止,往往不为家长所留意,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我们特别提示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仔细观察幼儿的行走步态,若发现异常,应及早到医院诊断,因为幼儿步态异常往往是疾病所致。   鸭行步态:行走时挺腰凸肚,臀部左右摇摆如鸭行状,这是进行性营养不良的表现,也可见于佝偻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剪刀步态:双腿僵硬,两脚向内交叉,膝部靠近似剪刀样。行走步态小而慢,常足尖踏地而行似跳芭蕾舞,见于双侧大脑或脊髓的…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人老先老腿.也有人说人老先老肠胃一其实人的动脉血管最先衰老。但年长者不一定先衰老,先衰老的是不注意养生保健的人,他们才六十多岁就可能步履艰难、动作迟缓、老态龙钟或疾病缠身:而有的人八、九十岁了,还步态轻盈、耳聪目明、身手敏捷。他们生理上的主要区别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不同.造成心、脑、腿等主要器官和肢体的衰老程度有别。因而医学家们认为,人血管的状态决定了寿命。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有句名言:“人与动脉同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