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丽 《科学养生》2011,(7):10-10
63岁的母亲突然患上了眼病,眼前总像有一些小黑点飞来飞去。到医院就诊,眼科医生说,妈妈得的是“飞蚊症”,这是由于年纪大了,眼球玻璃体变性引起的自然老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我对中医还是知道一些的,也懂一点对付小毛病的招数。我的老师就是我母亲。小时候,母亲告诉我们一些土单方,至今仍在守护着我的健康。母亲是普普通通的乡村母亲,从她那里我们继承了热爱土地、尊敬劳动、体谅人、不伤害生灵等等朴素的美德,此外,就是继承了她的土单方。母亲没有别的财富给我,我知道,这土单方就是她送给我的法宝。  相似文献   

3.
九分幸福     
正关于幸福,似乎一直存在着一些理解误差。比如在一则公益广告里,一位年轻母亲对孩子念叨着"等你长大了,我就可以享福了!"念了二十多年,孩子长大了,结婚了。那位已步入中老年的母亲开始带起了孙子,又对孙子说:"等你长大了,我就可以享福了!"片子最后,孩子在渐渐长大,母亲的背影模糊中日渐佝偻……这位母亲从来没有得到过幸福吗?从片子里看,似乎如此。然而千千万万中国母亲就是这么过  相似文献   

4.
夏日说蝉     
夏季是属于蝉的,它是夏季当之无愧的精灵。我小时候住在鄂西的乡下,农家房前屋后的杨树、槐树、榆树在夏季成了蝉的乐园,透过树身枝枝杈杈的缝隙时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如同小黑点一般贴在树干上,只要你轻轻一抖树身,小黑点便"嗡"地一声飞到别处去了。蝉是天生的歌唱家,  相似文献   

5.
润夏枇杷膏     
入夏以来,女儿饱受夏燥的折磨,夏燥引起女儿上火,肺热干咳,咽喉肿痛,吃饭也不香。我和妻子急得团团转,正好母亲从乡下来看望我们,她得知孙女病了,责怪我道:"对付夏燥应该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你怎么忘记枇杷膏了?你以前夏天咳嗽、嗓子难受就是喝它治好的呀!"母亲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在城里住久了,渐渐忘记了偏方土法也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偏方     
我的母亲是个农民,小时候没有上过一天学,不认识字,也不会算简单的账。但母亲会接生,村子里的60后一直到90后这几代人,大部分都是母亲义务前去为他们接生的。此外,母亲还懂得许多治疗常见病的小偏方,这更让我尊敬我的母亲。我记得,小时候,一到晚春,天渐渐热起来的时候,母亲便用地丁、茅根、竹叶等熬一锅凉茶,让下地回来的一家人喝,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并预防热毒引起的一些传染性疾病。平常我们兄弟姊妹感冒咳嗽了,母亲就到野地里铲一些蛤蟆草,洗净、切碎,拌上生姜、葱花、鸡蛋、精盐,用油煎了,让我们睡前吃下,往往第二天咳嗽就止住了。到了初秋,我和小伙伴们由于贪玩在毒辣辣的阳光下暴晒久了,加上吃多了一些生瓜野果,很有可能会患上痢疾。这时候,母亲会到村外的棉花地里摘一把棉花  相似文献   

7.
母亲打来电话"你爸中奖了!"我这边接电话的手直哆嗦中奖?不会是看人家中了三亿多也去买彩票中奖了?父亲抢过电话,乐呵呵地说"中了个三等奖,奖了一床棉被。"母亲在一边说"什么棉被,是太空被!"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倒弄得我一头雾  相似文献   

8.
说吧     
胡元骏 《东方养生》2007,(10):156-156
合影最近母亲胸闷得厉害,我带她看过医生后,医生建议她去做X光透视。我缴上费用正带母亲同X光室走,一块来的不满6岁的女儿不解地问:"爸爸,你这是带奶奶到哪里去?"我说:"是带你奶奶去拍个片子。"女儿听后乐不可支地向前面跑去。X光室门口排了半天队,医生终于叫到了母亲的名字。我对母亲交代清楚后她正要步入X光室,女儿竟然屁颠  相似文献   

9.
结婚10年,我自己一直鲜少下厨。因为老公在外地工作,而我呢每天要上班,午餐又由公司提供,等到下班,晚餐就懒得再动手了,便时常去母亲家"蹭"一顿了事。总说,现成饭好吃,蹭成习惯了,久而久之地,周末两天我也寄希望于"蹭饭"上了。好在,母亲是喜欢我去的。特别是周末,知道我会去,总是忙里忙外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0.
和母亲在房间里正聊着天,父亲突然在客厅大喊着"老太婆",而母亲,一边坦然自若地应着,一边迅速跑了过去。等母亲再次来到房间时,我和母亲开玩笑道:"妈,您什么时候升的级呀?我爸怎么开始管您叫‘老太婆’了?您难道已经老到那个程度了?"母亲笑了一下,说:"可不是已经老了吗?看,头发花白,牙齿脱落,正宗的‘老太婆’了哦!"  相似文献   

11.
王玉卫 《科学养生》2011,(11):53-53
那天回老家,母亲正在为父亲安装床上的安全防护栏,母亲听见推门的声音,误以为是她的孙女呢,忙说:"丫头,你帮我把桌子上的那本册子翻到78页,对照一下,安装护栏的方法对不对……"母亲说的"册子",原来是我的一本旧台  相似文献   

12.
李晓梦 《养生月刊》2020,(3):266-267
春节回家,见到母亲,一种无法言喻的温暖瞬间溢满心胸。看到77岁的母亲,依旧身板硬朗,心里便觉得踏实和幸福。记得小时候,我家的屋后有一片桃林,是母亲亲手栽种的。当红艳艳的桃花开过,桃子成熟时,我便贪婪地吃着鲜桃,母亲告诉我:"桃养人,杏害人。"嘱咐我多吃桃。  相似文献   

13.
<正>双休日我乘坐高铁回家乡探望母亲。拎着水果刚推开家门,就闻到了扑鼻的香味。母亲知道我要回来,又在厨房里忙着给我烙饼了——那是我最爱吃的美味"长寿菜"煎饼。走进厨房,我见母亲正在翻动锅铲,"滋滋啦啦"冒着热气、尚未烙好的饼,已经散发出让人垂涎欲滴的香味。盘子里,烙好的饼整齐地码放在一起。那油亮金黄的色泽,看了就让人垂涎欲滴。饼上面诱人  相似文献   

14.
<正>刚入夏女儿就饱受夏燥的折磨,夏燥引起女儿身体上火、肺热干咳、咽喉肿痛,吃饭也不香。我和妻子急得团团转,正好母亲从乡下来看望我们,她得知女儿病了,责怪我道:"对付夏燥应该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你怎么忘记了我的枇杷膏?你以前夏天咳嗽、嗓子难受就是喝它治好的呀!"母亲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在城里住久了,渐渐忘记了偏方土法也能治病。  相似文献   

15.
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从我记事起,母亲对我的爱就很淡,她对我的疼爱不及对哥哥姐姐的十分之一。小时候,姐姐经常欺负我,我的胳膊总留着永不消退的青紫。有一次,她甚至把我的胳膊拉脱了臼。我疼得一直蜷缩在床上哭喊,直到母亲下班回来把我送到医院。后来我却不恨姐姐,只怨母亲,因为她在医院流过泪后,回家就没有再提,甚至没有埋怨一句姐姐的过失。从那时起,我就觉得自己不是母亲亲生的。一切疑团在母亲重病时揭开,当时母亲因为严重的胃出血被送到医院,在做住院基本情况登记时,医生问道:"你生过几个孩子?"母亲用微弱的声音答道:"一个!"她虚弱得已经没有力气看我,父亲和哥哥姐姐很有默契地同时把目光投向我,我冷静  相似文献   

16.
去年10月9日是我母亲84岁寿辰。我于10月8日赶回老家本溪给母亲祝寿,但一到家,看到是母亲患了脑血栓偏瘫,嘴歪,说话不清,右臂、右腿不能动。弟妹告诉我,母亲是10月1日上厕所时发病的,2日背上医院检查,高压280,低压100多。医院没有给治疗,说年龄太大,不敢给输液,就又回到家里,靠吃"维脑路通"维持。8日我是早上到家,上午、下午、晚上我抓紧一切时间用超常能量念诵法给母亲进行调治。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念完了我让母亲右臂、右腿动一动,结果她右臂能抬起来了,右腿也能蹬了。效果这么明显,母亲和我都非常高兴。第二天早上,…  相似文献   

17.
正距北京四十多公里外的怀柔,有个水上乐园"雁栖湖",它三面环山,只有西面是条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直通北京。"雁栖湖"狂怒起来有海的威势,风平浪静的时候,又透出温柔的一面。"雁栖湖"四季景色各有其独特的风采。寒冬季节湖面结着厚厚的冰层,远处有许多小黑点蠕动,有时它们低低地掠过冰面飞到一边,互相追逐。我对同伴  相似文献   

18.
柳相 《养生月刊》2021,(4):306-307
母亲从乡下来,带了一些蔬菜。“这都是土肥种出来的。就是长点虫,也都让我捉了,大胆吃吧。”母亲乐呵呵地解释说。我赶紧把带着清香的蔬菜,一一往冰箱捡。其中一大把新鲜的苋菜露出来,红的、绿的.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与母亲一起走路时,我不小心摔倒,下巴触碰到地上擦伤了有血从小伤口里渗出来。 母亲急忙扶起我,然后随手在路旁摘了一些蒿草,用石块将这些蒿草反复捶打,使得蒿草里的汁液渗出来,当被捶得细碎的蒿草看起来湿漉漉的时候,母亲将蒿草敷在我的伤口上。  相似文献   

20.
余平 《科学养生》2016,(9):58-58
正我十八岁离开故乡去异地打拼,如今我在城里安家置业,成了一家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每次我跟故乡的母亲打电话时,母亲总是嘘寒问暖,絮絮叨叨说半天,末了她还不忘说她那句口头禅"平安大赚"。"平安大赚"是故乡老人的一句土话,儿孙们外出谋生,山高水远,音信渺茫,在家的老人思念、牵挂,当然希望他们平安,这是首要的,然后才是大赚,其实这个所谓的"大赚"真有那么一点顺口之说,顶多也就是"多赚一点"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