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与脾动脉栓塞术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72例乙肝肝硬化并脾亢患者,即脾切除术组和脾栓塞术组,均观察术后1周期间脾亢改善情况及发热和腹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脾亢均得到一定的改善,脾切除术组纠正脾亢的效果明显好于脾栓塞术组.脾栓塞术组的26例患者中,术后1周时12例血小板<10.0×109/L(占46.2%),而脾切除术组46例患者血小板均>10.0×109/L.两组患者术后均有一定比例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脾切除术治疗乙肝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明显好于脾动脉栓塞术.  相似文献   

2.
王彤 《医学文选》2004,23(4):449-450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2例乙肝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患者,以seldinger技术用明胶海绵行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后1周、3~5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白细胞、血小板上升,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缩小,肝CP积分上升,严重并发症死亡3例。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显著,注意栓塞面积及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脾切除术与脾动脉栓塞术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2例),观察组应用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自然杀伤细胞数量.结果:两组患者外周血象均有明显改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NK细胞活性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脾切除与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均有确切疗效,部分性栓塞在维持患者免疫功能方面更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彤 《微创医学》2004,23(4):449-450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2例乙肝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患者,以seldinger技术用明胶海绵行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后1周、3~5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白细胞、血小板上升,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缩小,肝CP积分上升,严重并发症死亡3例.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显著,注意栓塞面积及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栓塞量50%~70%。术后1周、2周和1个月复查血常规、肝功能,术后1个月进行CT复查。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栓塞术后1周、2周和1个月化验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高于栓塞前,红细胞、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白细胞(5.32±1.48)×109/L,血小板(105.68±18.18)×109/L;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在术后1周显著升高,术后2周和1个月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所有患者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并观察其并发症.方法:以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剂,对43例肝硬化脾亢患者行脾栓塞治疗,术前以及术后检测外周血细胞数,超声测定脾脏厚经、脾静脉内经和门静脉内经.结果:PSE术后1周患者周围血白细胞、血小板数明显升高;PSE术后1月患者脾脏厚经、脾静脉内经、门静脉内经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结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PSE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缩小脾脏,降低脾静脉及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小范围、分次、双介入栓塞治疗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探讨其栓塞面积与疗效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39例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肝动脉栓塞的同时,给予脾动脉小范围(30%~40%)的栓塞。4周可重复进行,观察外周血白细胞的改变。结果39例中有29例做2次栓塞,10例大脾者做3次栓塞。术前血白细胞平均值2.7×109/L,血小板平均值55.7×109/L,术后血白细胞平均值9.8×109/L,血小板平均值110.0~150.0×109/L,均有显著提高,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范围(30%~40%)、分次脾动脉栓塞与既往部分(70%~80%)脾动脉栓塞同样有效,而且经济、安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明胶海绵颗粒或条作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9例,脾栓塞面积在50~70%之间,栓塞后2周周围血白细胞血小板数均升至正常数范围,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9例随访10~20月血白细胞、血小板数均在正常范围,同时有不同程度脾缩小。故认为选择合适症例、适当的梗塞范围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随访观察表明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确切,可替代单纯外科脾切除。  相似文献   

9.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5岁,住院号9901862.1999年2月因乙肝后性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入院治疗.经一系列相关检查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于3月18日在DSA下用明胶海棉+真丝线段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脾栓塞面积达80%,术后脾功能亢进明显改善,术后1w白细胞由16×109/L升高到48×109/L,血小板由83×109/L升高到119×109/L.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a未再发生出血.  相似文献   

10.
毛华  赵敏芳  孙涛  黄纯炽 《广东医学》2007,28(2):288-290
目的 观察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局部脾栓塞术(PSE)治疗后,对患者脾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以及观察PSE治疗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疗效.方法 对脾动脉栓塞治疗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4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测定脾动脉、脾静脉血流速度和门静脉血流量,观察外周血常规变化.结果 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术后患者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升高,外周血液红细胞由(3.6±1.4)×1012/L升至(4.20±1.8)×1012/L,白细胞从(2.0±0.35)×109/L升至(4.5±1.4)×109/L,血小板从(40±1.6)×109/L升至(120.6±13.4)×109/L.PSE治疗后1,4周,患者脾动脉血流速度、脾静脉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PSE治疗后,可以提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量;降低患者脾动脉、脾静脉血流速度以及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7.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芹黄素对大鼠缺血视网膜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30只Long-Evans大鼠用动脉结扎法造成视网膜缺血模型,其中治疗组20只腹腔注射芹黄素,对照组10只注射溶媒二甲基亚酚。用视觉电生理仪检查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芹黄素治疗组视网膜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芹黄素能促进大鼠缺血视网膜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谭永东 《吉林医学》2011,32(14):2725-272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收治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8年,治疗的总优、良患者38例,总优良率达到84%,手术切口全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在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充分的术前计划,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入路选择以及良好的术后锻炼,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