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抗感染药物在人类与疾病斗争中功不可灭,但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是当今抗感染中的棘手问题,临床抗菌药物选用不当.剂量、疗程不合理等是耐药菌株产生的重要原因,滥用抗生素药物将对人类健康、保健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所以呼吁人们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使用中的问题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久山 《天津药学》2001,13(5):12-13
近年来抗生素的发展很快,新药品种繁多,应用于临床的已达200余种,每年还不断有新品上市,但由此产生的滥用抗生素现象也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抗生素使用不当引起.以下就当前抗生素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4.
5.
6.
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耐药菌株急剧增多,感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也逐渐加剧,三者互为因果,被当今医学界视为抗生素危机。要正确使用抗生素,做到安全、合理、有效,在医疗工作中不仅应大力提倡指导临床医生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也不能忽视临床护士在正确使用抗生素中的作用。因为临床护士是抗生素的直接使用操作者,抗生素使用得当能有效治疗和控制感染而又不破坏宿主体内微生态平衡。因此,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在临床使用最为广泛 ,但不合理使用现象十分严重 ,不仅造成经济上浪费 ,而且使不良反应和耐药菌增加。护士虽然只是医嘱的执行者 ,但是如果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知识 ,配合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抗生素将起到积极作用。笔者就有关护士在合理使用抗生素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1 协助医生及早确立病原诊断  明确的病原学诊断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础 ,护士不仅要在临床工作中认真严密地观察病情变化 ,如病人的症状、体征 ,以及分泌物、排泄物、引流物的量、颜色、性质等 ,并做好详细记录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做好培养标本的…  相似文献   

8.
合理使用抗生素(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耐药性产生的机制2 1细胞膜屏障功能改变 :包括低通透性和主动外排两种机理 ,在G—杆菌中多见 ,表现为一些结构互不相同的药物产生非特异性低水平耐药 ,而细菌外排系统可因基因突变而进一步提高耐药水平。G—菌外膜由Porin蛋白 (主要功能蛋白为OmpF)组成 ,主要为水的转运膜通道 ,能让低分子量的亲水性溶质穿过外膜进入菌体。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是脂溶性大分子 ,不能穿过这种通道 ,所以对G—菌天然耐药 ,氨苄青对绿脓杆菌的天然耐药也属于此机制。G—菌经抗菌药诱导获得耐药性的一种方式就是减少了OmpF的表达。例如 :…  相似文献   

9.
魏黎萍  余莲 《中国药业》2001,10(8):58-59
综述抗生素药物在妊娠妇女体内及其与胎儿之间的转移,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合理使用抗生素(上)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临床应用的抗生素必须对病原微生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但对患者不造成损伤 ,才能确保临床安全用药。根据抗生素主要作用靶位不同 ,现将抗菌药物的作用及耐药机制阐述如下 :1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1 1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G—、G +菌的结构 :(1)G -菌 :外膜的内外层为蛋白质 ,中层为类脂质 (以磷酯为主) ,细胞壁由粘肽层、类脂质、脂多糖及蛋白质组成 ,耐药酶起灭活、钝化抗生素 ,细胞膜含有PBPS。 (2)G +菌 :没有外膜耐药酶及细胞壁基本同于G -菌 ,细胞壁中主要镶嵌磷壁酸 ,细胞质膜仍含有PBPS。所有细胞 (除支原体外 )都…  相似文献   

11.
合理利用抗生素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越  金少鸿 《中国药事》2004,18(6):373-376
抗生素作为上世纪开始问世的抗菌药物,在抗感染治疗、保护人类健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抗生素在临床治疗和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当今人类极为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熟悉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征合理应用抗生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是药理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前者探讨药物进入机体后的命运,即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规律;后者研究药物作用机制与效能。药物发挥药理作用,必须作用于机体特定部位(如受体、酶),这种特异结合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和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抗生素种类的增多,临床应用越来越广,但由于人们对其抗菌谱及使用原则掌握不够全面,加之经济利益驱动,造成了抗生素的滥用。不仅浪费了医药资源,更多的是给病人造成了不良后果,如菌群失调及某些院内感染的发生。为了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管理,护士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当好医生的参谋,与临床大夫一起合理、正确地应用抗生素。护士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如下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田文颖 《首都医药》2003,10(19):27-27
1928年青霉素的发现,使人类感染性疾病的致死率大大的降低了,同时抗生素的研究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抗生素类药物已成为临床使用率最高,受众群众最广的药物。抗生素的发展已大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存质量,被评为世界上近一百年内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使用,由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而产生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现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之相关的报道也日益增多,同时对它的研究也日渐深入。  相似文献   

18.
合理使用抗生素,遏制耐药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不合理使用,特别是大量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造成世界各国的耐药菌不断地增加,给临床治疗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国际有关会议已多次向广大临床医师发生警告:慎用抗生素!因此,当前各国临床医师在选用抗生素时已较为慎重,往往考虑到患者致病菌的耐药性情况来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因而近年来,各国抗生素的用量,特别是如日本号称世界抗生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瑛 《华夏医药》2002,6(2):32-33
目的:探讨新生儿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00年10月-2001年9月新生儿病房停顿院的848例新生儿抗生素使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性疾病647例,占同期新生儿病房住院的76.4%,其中送细菌培养100例,占感染疾病的15.5%,非感染性疾病201例,占同期的23.6%,27例未使用抗生素,占非感染性疾病13.4%,表霉素类使用最多,其次是哌拉西林和罗氏芬,96.6%为二种抗生素联合使用,结论:我院新生儿抗生素的使用存在着不合理情况,应加强新生儿抗生素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细菌培养送检率的阴性检出率,加大细菌耐药监测的力度,进一步规范限制性新生儿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红梅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0):799-800
抗生素发明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应用于临床也已近60a,最早在1982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的青霉素,曾从病魔手中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灵,为人类的健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以后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抗生素的不断开发,临床上对抗生素产生了过分的依赖和滥用,使耐药菌株迅速出现,二重感染不断发生,以至于有人提出:“后抗生素时代将无药可用”.介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是目前比较有效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