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酸帕罗西汀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合成盐酸帕罗西汀。方法:以(±)-trans-4-(4-氟苯基)-3-羟甲基-1-甲基哌啶为原料经手性拆分、酯化、醚化、甲酰化、水解5步反应合成(-)-盐酸帕罗西汀。结果:合成了帕罗西汀,总收率41.2%。结论:本方法可以方便地合成帕罗西汀,操作简便,提高了收率,缩短了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帕罗西汀控释微丸的处方设计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L(3)正交试验法确定盐酸49帕罗西汀控释微丸处方药物、辅料配比,对盐酸帕罗西汀控释微丸制备的流动性、脆碎度、粒径分布、含水量、释放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确定盐酸帕罗西汀控释微丸的优化处方药物配比为ABCD,平面临界角为11.70(),休止角为o313126.00(),脆碎度为0.71%,含水量为0.36%。结论:盐酸帕罗西汀控释微丸最佳处方药物配比的质量分数(w):盐酸帕罗西汀o0.10、乳糖0.30、预胶化淀粉0.557、滑石粉0.00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0.04。采用泛丸法制备盐酸帕罗西汀控释微丸。  相似文献   

3.
陈廷霞 《中国医药》2012,7(3):329-330
目的 比较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与缓释胶囊在体外的释放度.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进行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与缓释胶囊的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 0.5~50 mg/L盐酸帕罗西汀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0.20~2.00 mg/L盐酸帕罗西汀在0.1 mol/L HCl溶液中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专属性好、回收率稳定且24h内稳定,体外释放曲线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要求,方程分别为ln(1-Q)=-0.1632+0.1743,ln(1 -Q)=-0.1475+0.3743.结论 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与缓释胶囊在体外的释放度均属于一级动力学方程,均能起到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4.
解郁丸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卒中后抑郁症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奎  张子祥 《医药导报》2013,32(4):491-493
目的观察解郁丸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法将73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20 mg·d-1,最大剂量不超过60 mg·d-1,4周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治疗组在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基础上加用解郁丸,po,每次4 g,tid。4周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医证候量表以及帕罗西丁片用量比较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5.8%。治疗后HAMD治疗组为(9.3±4.1)分,与治疗前差值为(18.1±6.3)分,治疗后HAMD对照组为(12.6±3.2)分,与治疗前差值为(14.2±5.4)分。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为66.7%。治疗后每日帕罗西汀用量治疗组(30±10)mg,对照组为(40±10)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丸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盐酸帕罗西汀的用量。解郁丸与盐酸帕罗西汀配合可起到增效减毒作用,是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良好组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n=4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运用盐酸帕罗西汀口服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奥氮平口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第1、4、8周时,研究组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2例(4.55%)发生胃肠不适;对照组则有3例(6.82%)发生胃肠不适,两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盐酸帕罗西汀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奥氮平口服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生物样品中盐酸帕罗西汀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测定盐酸帕罗西汀在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的蛋白结合率。方法:以盐酸普萘洛尔为内标,血浆和脑组织匀浆样品采用醋酸乙酯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其中色谱柱为Eurospher 100-5 C18柱(250 mm×4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三乙胺水溶液=35:65(磷酸调pH值至3.5);柱温:4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激发波长295 nm,发射波长350 nm,进样量:20 μL。蛋白结合率的测定采用平衡透析法。结果:血浆和脑匀浆液中盐酸帕罗西汀在0.05~1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与脑匀浆液基质提取回收率均>75%;日内、日间精密度均<10%。磷酸盐缓冲液盐酸帕罗西汀在0.005~0.5 μg·mL-1内线性良好,定量下限为0.005 μg·mL-1,且日内、日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当血浆和脑匀浆液中盐酸帕罗西汀质量浓度为1.0,3.0,6.0 μg·mL-1时,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6.14±0.38)%,(96.07±0.88)%,(97.25±0.23)%;脑组织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9.84±0.031)%,(99.83±0.021)%,(99.80±0.04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生物样品中盐酸帕罗西汀含量的测定。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盐酸帕罗西汀蛋白结合率高,只有极少的药物以游离形式存在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疗效。方法按罗马标准Ⅱ选择52例C-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26例给予盐酸帕罗西汀和聚乙二醇4000,对照组26例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疗程为8周。观察用药前后IBS症状评估(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排便频率和大便性状,情绪状态评分(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IBS症状评分及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在治疗的第1~4周排便频率及大便性状的改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情绪状态评分在第1、2、3周末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4周至治疗结束2组各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帕罗西汀和聚乙二醇4000联合应用能快速缓解C-IBS的临床症状、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帕罗西汀片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盐酸帕罗西汀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以278.8nm为一阶导数光谱的测定波长.结果:盐酸帕罗西汀在50~18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0.20%(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盐酸帕罗西汀片剂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尹辉 《海峡药学》2016,(11):19-21
目的 制备盐酸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方法 采用处方筛选对其片芯缓释材料种类及用量进行了筛选,对肠溶包衣材料甲基丙烯酸共聚物C组成的肠溶衣增重进行了研究,对制备的处方测定了其溶出度.结果 采用羟丙甲基纤维素K100 LV作为片芯控制材料,采用甲基丙烯酸共聚物C型作为肠溶材料.结论 上述组合可很好的控制盐酸帕罗西汀在肠道pH条件下以溶蚀骨架形式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10.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乐友)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患有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2组,帕罗西汀组58例给予口服帕罗西汀20mg.d-1,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组48例,在口服帕罗西汀20mg.d-1基础上,同时给予心理治疗,2次/周,每次40~60min。共8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分别采用HAMD量表和临床卒中残疾量表(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测定。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HAMD评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BI评分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P<0.01)。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中南药学》2020,(2):242-245
目的建立清洁验证中残留物盐酸帕罗西汀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Kinetex C_(18)(4.6 mm×75 mm,2.6μm),流动相为醋酸铵水溶液(取醋酸铵3.85 g,加水600 mL使溶解,加三乙胺10 mL,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5.5)-乙腈(65∶3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95 nm,进样体积30μL,柱温25℃。结果帕罗西汀在0.1~25μg·m 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1.9%~108.1%,擦拭取样回收率为74.8%和81.1%。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可用于清洁验证中盐酸帕罗西汀残留物的快速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王海军  谢建平 《中国药房》2012,(24):2238-2239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帕罗西汀20mg,qd;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20mg,qd。6周后进行疗效、睡眠质量、焦虑水平以及安全性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92.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Hamilton焦虑量表评分总分及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总分与各因子分数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在缓解焦虑状态、改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盐酸氟西汀。  相似文献   

13.
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燕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8):120-121
目的对比观察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6例抑郁症患者按前瞻性、随机化原则分为帕罗西汀组和氟西汀组各43例,两组分别采用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采用HAMD、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总有效率95.35%,氟西汀组总有效率93.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组出现头痛、口干、嗜睡2例;氟西汀组出现头昏、恶心3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和帕罗西汀作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当,两药确切的疗效及安全性已被大量的临床资料所证实,目前已成为一线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14.
RP-HPLC法测定盐酸帕罗西汀片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帕罗西汀片中盐酸帕罗西洒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LS-ODS柱(150mm*6.0mm,I.D),甲醇-PH4.5 0.05mol/L醋酸钠缓冲液(65:35)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于295nm波长处检测,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0.82%,n=5.线性范围为0.10-0.50mg/mlL(r=0.999),结论:本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等优点,可用于盐酸帕罗西汀片剂和原料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苏智阳 《中国新药杂志》2012,(20):2434-2436
目的:建立盐酸帕罗西汀薄膜衣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通过试验确定盐酸帕罗西汀薄膜衣片细菌数和控制菌均采用薄膜过滤法,霉菌和酵母菌数采用直接接种法,回收率均高于70%。结论:此方法可用于盐酸帕罗西汀薄膜衣片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盐酸帕罗西汀片对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PD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盐酸帕罗西汀片加PD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PD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PD综合评分表(UPDRS)、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UPDRS、HAMD、HAMA评分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帕罗西汀片对PD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苏华龙  曾祥刚  汪涛 《中国药业》2003,12(11):72-73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患40例,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和丁螺环酮组,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l,2,4,6周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的疗效与丁螺环酮相当,均起效较慢,药物不良反应丁螺环酮组稍高于帕罗西汀组,但均反应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帕罗西汀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确切,前副反应更少,服药方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8.
杜彪 《中国药房》2005,16(17):1309-1310
目的:评价氟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氟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资料,应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氟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治愈率分别为36.30%、58.73%;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13、9.73;后者相对于前者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60。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优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光学活性盐酸氟西汀的合成工艺。方法:以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Mannich反应、还原、醚化3步反应合成外消旋氟西汀游离碱。外消旋体用L-( )-扁桃酸和D-(-)-扁桃酸反复交替拆分,分别得到了(S)-和(R)-型的盐酸氟西汀。结果:合成外消旋氟西汀游离碱的总收率为26.4%。拆分收率为42%。结论:该方法缩短了反应路线,操作简便,收率提高,适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盐酸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并对其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HPMC K100LV和HPMC K4M作为骨架材料,以水乳糖为填充剂制备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芯,再使用Eudragit L30D-55包肠溶衣,制成盐酸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并采用f_2相似因子法评价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在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体外释放度实验显示,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的f_2相似因子值大于50。结论制备的盐酸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的释药行为与参比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