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云联 《现代医院》2007,7(8):125-126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寻求护理对策,减少并发症,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发生。方法回顾分析159例老年脑卒中发生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以呼吸道、泌尿系、胃肠道、口腔感染为主,与意识障碍、卧床、住院进间长、各种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广泛使用有密切关系。结论规范预防院内感染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及病房管理、重视护理人员手的清洁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改善机体营养等措施可有效地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张文确 《中国保健》2009,(15):631-631
本文探讨骨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为预防医院感染,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占62.72%,其次为泌尿道,占25%。严重的基础疾病、老年体弱者、侵袭性操作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是骨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骨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应针对病因及疾病本身的特点给予护理干预,对控制院内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贵林 《现代保健》2009,(28):35-35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9年4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住院的226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26例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率28.7%。结论中风型、长期卧床、高龄、气道侵入性操作以及原有基础疾病等因素是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加强环境治理、气道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注重增加营养,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治疗基础疾病等是防治院内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芬 《中国卫生产业》2012,(29):124-12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在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防控办法。方法系统性回顾该院2009年3月—2012年5月住院部收治的,发生医院感染患者45例病史资料,统计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一般规律,提出防控措施。结果患者年龄,传染病接触史,抗生素、激素用药史等因素成为影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控制传染源,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迅速切断传播途径,严格隔离已感染患者,保护易感人群,规范使用药物治疗,是降低基层医疗机构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以利于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保证老年病人的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问内科住院病人中94例老年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发病时间、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治疗与转归及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结果 :老年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占66.7%;平均发病时间10天;基础疾病中心血管疾病33例,脑血管疾病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9例,糖尿病7例,恶性肿瘤6例,老年性痴呆1例;本组死亡7例,死亡率为7.4%.结论 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严重、使用广谱抗生素、医院环境等因素是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临床医护人员应采取治疗预防措施与护理预防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控制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0月,关节外科453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31例院内肺部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关节置换术后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84%;院内肺部感染与年龄、卧位、卧床时间、意识障碍及基础疾病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由多种因素所引起,加强长期卧床与老年人的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口腔和呼吸道管理,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可降低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对医院2013-2015年ICU收治的10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6例患者共8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67%;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合并基础疾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加强ICU病房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和呼吸道护理等有效干预措施能够减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某医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 调查某医院老年住院患者560例,对60例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某医院院内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0.71%,阻塞性肺疾病院内感染率最高为12.83%,其次为恶性肿瘤10.58%,糖尿病9.26%,脑血管疾病为6.67%,心血管疾病5.1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51.67%);泌尿道其次(21.67%)。吸氧、静脉留置针、雾化等侵入性操作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5.00%。、81.67%和43.33%。病原菌培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0.94%)。结论 吸氧、静脉留置针、雾化等侵入性操作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不同基础疾病发生院内感染率不同,严格规范各类侵入性操作,并加强基础性疾病的治疗和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心内科病房院内感染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回顾性调查1753例心脏内科住院患者资料。结果1753例患者有23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3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时间以4月、10月和儿月为主。结论心内科病人感染的危险因素是疾病、生理、时间等,应认真严格执行院内感染的预防原则,加强基础护理操作规范化,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切断院内感染传播途径,有效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性ICU院内感染的发病情况,寻找防护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ICU院内感染36例患者进行刚顾性分析。结果ICU院内感染中以老年患者居多(尤其为老年男性),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切口感染、泌尿道、血液常见,疾病以重型颅脑损伤、糖尿病、高血压危象、脑出血、胆道疾患、腹膜炎感染最高,并与创伤性操作、机械通气、鼻饲、医务人员缺乏交义感染意识、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结论加强ICU管理、改善环境因素、减少医源性危险因素的产生和损伤、提高机体抵抗力、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预防ICU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许绵绵 《中国校医》2014,28(11):803-80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ICU院内感染24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ICU院内感染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部位以切口感染、下呼吸道、泌尿道、血液常见,疾病以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高血压危象、脑出血、胆道疾患、腹膜炎感染最高,并与机械通气、创伤性操作、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结论加强ICU管理、改善环境因素、减少医源性危险因素的产生和损伤、提高机体抵抗力、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预防ICU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及探讨老年鼻饲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0年4月—2011年10月期间108例老年长期鼻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老年鼻饲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79例,感染率为73.15%,经分析认为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肠内营养留置胃管、误吸、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院内交叉感染为引起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病室管理、加强口腔卫生、规范鼻饲操作、规范吸痰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营养支持是减少老年鼻饲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长期气管切开的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目的:为了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对长期气管切开的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加强控制,方法:对长期气管切开的11例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长期气管切开,平均住院时间长,使老年人患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增高,痰培养以G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居首,其耐药性增高,结论:气管切开是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时间,保证营养,加强护理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在家庭化产房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家庭化产房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0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将其分成两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研究组,每组3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对比两组产房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分娩时消毒隔离措施合格率、孕产妇院内感染发生率、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及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研究组产房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分娩时消毒隔离措施合格率、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孕产妇院内感染发生率、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家庭化产房感染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不仅能有效提高产房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和分娩时消毒隔离措施合格率,还能有效降低母婴院内感染发生率,从而有助于提高其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研究医院近年医院感染的情况,以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方法采用回顾、前瞻性方法调查分析2002年11月-2003年10月出院的5676例病例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发病的诱因、科室分布、发病部位、抗生素应用并与2001年11月-2002年10月时段的医院感染比较。结果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74%、5.12%,感染率以内科、中西医科为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慢性基础性疾病、住院时间长、年龄大、使用抗生素、侵袭性操作等。结论抵抗力低下、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严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故需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规范诊疗操作,合理用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老年尘肺患者长期住院,极易发生院内感染。由于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为能及时诊断与治疗,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老年尘肺病人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分析。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4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尘肺科住院治疗,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尘肺患者84例,年龄60~85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院内真菌感染的现状,制定防治对策,加强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7年205例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病例资料.[结果]真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感染率为0.95%,真菌种类白色念珠菌占首位,为72.20%,其次是克柔念珠菌12.20%;高龄、放疗、化疗、激素的应用、抗生素的滥用、侵入性操作、抗真菌的不规范治疗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控制感染的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是预防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294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以老年患者居多(52.72%),以原发脑血管疾病患者居首位(24.15%),进入ICU治疗为其首要危险因素(19.73%),导致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72.73%)。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和认识,落实感控管理的相关措施,有效减少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初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与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监测47例非肺部感染患者中行气管切开术后最初4d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呼吸道感染菌群的特点及其耐药性及与机械通气的关系。结果 术后4d内,47例患者中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有17例,占36%;17例患者气道分泌物培养获得致病菌24株,均为多重耐药菌;4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与未发生医院感染者比较:医院感染组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史者、手术时低蛋白血症者及术前抗生素的使用比例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结论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COPD史、手术时低蛋白血症等有一定关系;术前抗生素的高使用状况可能与致病菌的高度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20.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医院内感染之一 ,其发生率与死亡率很高。已引起医学界极大关注。对我院 40例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研究 ,细菌耐药情况观察旨在更准确地指导临床上抗菌素的选择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参照 1990年院内获得性支气管一肺感染诊断试行标准及原有慢性疾病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等诊断标准 ,总共 40例 ,共中男性 18例 ,女性 2 2例 ,平均年龄 6 2 5岁 ,所有患者均有一种以上基础疾病 ,其中慢性肺疾病 36例、恶性肿瘤 2例、糖尿病 2例。1 2 标本采集方法及药敏试验 用 3%双氧水漱口后用力咳痰 ,立即送检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