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塞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恢复冠状动脉血运,改善心肌缺血,挽救濒临死亡心肌是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经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康复治疗对冠心病PTCA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2,他引:9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冠心病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疗产的影响。方法:23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3个月的心脏功能(LVEF)和运动代谢当量(METs)。结果:两组病人介入治疗后3个月LVEF和METs均有改善,康复组病人LVEF和METs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LVEF和M  相似文献   

3.
运动疗法对冠心病PTCA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改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患者血脂水平,减少心脏事件发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冠心病PTCA术后患者126例随机均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运动训练。结果:康复组运动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高于运动前,而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运动疗法能明显提高冠心病PTCA患者的运动耐受力,降低其血脂水平,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2例)和康复组(50例),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活指导,运动锻炼等综合康复治疗;6个月后记录心脏事件发生率,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人体质量指数、血脂、血压的变化并复查造影了解支架再狭窄情况。结果:6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康复组的复发心绞痛率(23.1%比6.0%)、心肌梗死率(9.6%比2.0%)、支架内狭窄率(19.2%比4.0%)明显降低(P均<0.05),LVEF明显提高[(59.8±7.5)%比(61.9±9.2)%],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减小[(102.1±13.6)mm3比(99.1±14.1)mm3];两组人体质量指数,血脂,血压均有改善,但康复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人体质量指数,血脂及血压,可以增加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攀  汪明慧 《山东医药》2011,51(13):64-65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康复组给予逐渐增加的运动疗法和相应的心理干预;治疗后分别对反映生活质量的SF-36量表和运动能力的6min步行距离(6MWD)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康复组SF-36量表中8个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提高PCI术后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康复护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近年来 ,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 (PTCA)治疗冠心病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我院收治冠心病 PTCA术后病人 8例。现将康复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中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4 9~ 76岁 ,平均 6 2 .5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 ,确认为陈旧性心肌梗死 2例 ,心绞痛 6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5例 ,自发性心绞痛 1例 )。1.2 方法1.2 .1 术后康复护理 :1病情观察 :术后 1~ 2天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注意有无感染及出血倾向或再梗死、心律失常、心衰等临床表现。如发现上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的病人的康复管理,探讨康复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心脏中心100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管理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康复管理组进行康复教育和随访,在我院门诊及社区随访。对照组无系统教育和随访。观察项目为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血脂达标情况及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通过1年的管理和随访,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管理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升高(P0.05~0.01),血压达标率(40%:80%),血脂达标率(25%:82%)显著升高(P均0.05);复发心肌梗死率(6.5%:3.4%)、心力衰竭率(4.7%:2.6%)、再住院率(11%:5%)、总死亡率(5%:2%)均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康复管理有助于康复预防,加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运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康复运动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冠心病知识教育,康复运动组还给予为期6个月的不同阶段、不同强度的康复锻炼。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和空腹血糖进行术后1、3和6个月的随访观察和比较。结果入选和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和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时,康复运动组与入选时比较,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PG)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术后3个月时,康复运动组的TC、TG和FPG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康复运动组与入选时比较,收缩压、舒张压、TC、TG、FP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术后6个月时,康复运动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其他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康复运动组与入选时比较,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常规治疗组与入选时比较,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下降(均为P<0.05)。结论心脏康复运动可使PCI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压、血脂和血糖得到良好控制,长期规范化的心脏康复运动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益处。  相似文献   

9.
6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PTCA治疗结果和预后情况.方法5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男35例,女18例,33例为急性Q波心肌梗死,2例为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14例为不稳定心绞痛,4例为冠心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采用传统的PTCA方法,必要时插入预防性临时起搏器.如涉及小血管病变、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或一次行2支血管PTCA,术后使用肝素治疗.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多存在多支、弥漫性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大,手术成功率为98%,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1%.30例病人接受了(8.7±5.4)个月的临床随访,11例(36%)病人有心绞痛复发,1例病人(3.5%)发生心肌梗死,1例(3.5%)病人在术后2个月发生脑梗死死亡,其余17例(57%)无症状.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是可行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大,住院期间死亡率和后期的症状复发率都较高.但是只要对病情估计充分、操作得当,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仍是优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对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后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心脏程序康复的意义。方法:67例急诊PCI后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进行早期程序康复)和对照组,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康复组34例患者顺利完成住院期的康复程序,其平均住院时间康复组为(6.41±3.73)d,对照组为(10.01±4.14)d,P<0.001,康复组的二项乘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SAQ量表得分情况则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对施行PCI后的AMI患者实施程序康复可以减少住院时间,改善其长期的心脏功能和运动耐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TCA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为防治PTCA后再狭窄提供依据.方法对70例患者PTCA的一般情况、PTCA有关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再狭窄率为25.7%(18/70).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大量喝酒、糖尿病、缺少运动是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8.122,7.528,4.906.首次PTCA时低年龄、男性相对容易发生再狭窄.结论PTCA患者(尤其是男性)不宜嗜酒,应控制血糖,更多活动.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患者首次PTCA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探讨PTCA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为防治PTCA后再狭窄提供依据。方法:对70例患PTCA的一般情况、PTCA有关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再狭窄率为25.7%(18/70)。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大量喝酒、糖尿病、缺少运动是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8.122,7.528,4.906。首次PTCA时低年龄、男性相对容易发生再狭窄。结论:PTCA患(尤其是男性)不宜嗜酒,应控制血糖,更多活动。  相似文献   

13.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仍然是目前的重要难题之一。本研究对303例PTCA成功者,测定正常冠状动脉管径和PTCA术后再狭窄管径,结合临床冠心病危险因子及与再狭窄相关连的病变形态因子的定量分析进行对比研究,采用Automatededgedetecting法测出术前正常冠状动脉管径(NCD)按NCD的大小分为三组,A组NCD<25mm;B组2.5~3.0mm;C组≥3.0mm;同时分别测出A、B、C三组术前、术后PTCA部位的最小血管径(MVD.mm)以及PTCA术后3个月追踪造影时PTCA部位的MVD,采用Caliper法分别计算出PTCA前、后狭窄率、3个月后追踪时再狭窄率。结果显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PTCA前偏心性病变、钙化病变及扩张后冠状动脉夹层在三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TCA前NCD(mm)、MVD(mm)及PTCA术后MVD(mm)C组显著高于A组(P<0.01),再狭窄率A组显著高于C组(P<0.01)。我们认为正常冠状动脉径较细者,PTCA术后容易发生再狭窄,冠状动脉本身的粗细可以作为PTCA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成功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 考察 2 5 2例冠心病患者成功进行介入手术前后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的结果 ,计算QTd和校正的QT离散度 (QTcd)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 5 2例冠心病患者经PTCA或加支架植入术共处理的病变有 383处 ,除 2 8例外 ,术后QTd缩短明显 ;介入手术前后QTd及QTc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流灌注术后均达到TIMIⅢ级与Ⅱ级 ,两组术前QTcd比较以及术后下降幅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单支与多支病变术前QTcd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术后下降幅度则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冠心病经成功的介入治疗后QT离散度明显减小 ,QT离散度可作为介入手术后心肌再灌注成功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1987年至1995年对146例冠心病病人行了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共扩张病变339处,病变扩张成功率95.6%,其中达完全性心血运重建58例(39.7%).这部分血运重建82例(56.2%),病例扩张成功率95.9%,术中死亡1例,术后24小时死亡2例,死亡率2.1%. 扩张时22处病变出现严重内膜撕裂而需植入血管支架.8例病变分别行了旋磨和旋切治疗,术后随访16.2(1~96)个月,84%病例心绞痛完全消失,2例分别死于心衰和再梗.7/20例术后3个月至6年行造影示再狭窄.  相似文献   

16.
康复运动对冠心病人PTCA支架术后功能贮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目的:研究康复运动对PTCA支架术后病人功能贮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PTCA支架术后病人67例,随机分为A组(康复组,36例),B组(对照组,31例),A组进行5-6个月的个体化运动程序训练,比较运动前、后两组病人的最大运动负荷(METmax和RPP)。结果:经康复运动训练A组METmax和RPP提高28.1%、4.6%,按B组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PTCA支架术后病人经过康复运动可以提高其功能贮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话传输心电图(TTEM)在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手术后康复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行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后的冠心病患者应用TTEM进行监测,并与常规心电图(RECG)检查进行对照分析,观察其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出情况。结果:TTEM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检出率分别为63.9%和66.3%,较RECG显著提高(P<0.01,<0.05)。结论:TTEM能及时检出阵发性、无规律的心律失常,及时发现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在冠心病的二、三级防治工作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一周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评价康复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1周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成功进行PTCA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康复治疗组实施康复运动训练方案,在患者术前1 d,术后第1、3、5、7 d每日定时测定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PTCA术后第1、3 d无显著差异,术后第5 d及第7 d康复治疗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心肌收缩力(MCF)及左室总泵力(TPF)均有显著提高(P<0.05),平均动脉压(MAP)、心肌耗氧量(M VO)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康复运动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心脏的泵血功能和心血管效率。  相似文献   

19.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nowadays appears as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to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not only in young adults, but also in elderly patients. The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imary success, complicationsand long-term efficacy of PTCA in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63patients aged 70 years or over. Results are analysed in comparisonto a younger group of423 subjects who were submitted to PTCAduring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In the older group, PTCA wasapplied to 108 lesions. The angiographic success rate was 88%.Primary success was 87%, with a majority (91%) of 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Failure of the procedure was recorded in eight patients (13%).Complications of PTCA were observed in three patients, (amongthese: one death). The outcome was excellent: out of 55 patientswith successful angioplasty, 52 (94.6%) were asymptomatic atthe time of hospital discharge. At follow-up (close to one year),84.6% of the patients remained asymptomatic. The comparisonwith the younger group of patients showed no difference in termsof primary success, failure rate o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We therefore conclude that PTCA can be performed with safetyand efficiency in patients aged 70 years or ov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