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呼吸道中的感染情况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丽  蓝如束  谭文涛 《广西医学》2000,22(6):1339-1340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以前临床感染并不多见,由于近年来感染日趋严重,且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已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国外文献报道,SM主要分布在呼吸道(1).为了解本地区呼吸道感染SM的情况,笔者就1998~1999年临床呼吸道标本分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乐亭县医院523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情况,为临床相关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临床常见标本包括痰、血液、尿液及各种体液中分离目标细菌,并从病原学角度分析感染情况及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几类标本中的检出率痰标本最高95.8%,其它检出率较低的依次为:脑脊液(1.1%)、分泌物(0.8%)、血液(0.8%)、灌洗液(0.4%)、尿液(0.4%)、粪便(0.2%);目标菌在各科室的检出率ICU(50.5%)居首位,其它依次为神经重症科(19.2%)、呼吸科(8.5%)、老年病科(5.1%)、骨科(4.5%)、泌尿外科(0.2%);目标菌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包括:米诺环素(0%)、复方新诺明(3.6%)、莫西沙星(5.9%)、左氧氟沙星(9.4%)、头孢哌酮/舒巴坦(9.9%);耐药率较高的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40.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0.3%)、氨曲南(40.5%)、头孢他啶(40.7%)、阿米卡星(43.8%)。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痰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标本并且在ICU检出率最高,表明它的感染与病人的严重基础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8株来自痰液、血液、脓液及关节液标本培养分离纯菌后,采用美国Micro Scan WalkAway-40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测试仪,NC21测试板测试。结果:28株分离菌对氨曲南、头孢三嗪、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分部耐药。对复方新诺明15株敏感。结论:2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4株来自痰液,21株来自7岁以下小儿和50岁以上患者,7株来自缺氧性脑病成年人,说明该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和易感人群,重症患者感染,成为严重的医院感染菌。  相似文献   

4.
邱家洋 《安徽医学》2007,28(5):409-410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细胞耐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临床分离到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细菌耐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但对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9.2%和34.6%。结论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用药,经验用药可选用复方新诺明和头孢他啶。  相似文献   

5.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2年我院发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医院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为控制感染和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从40例感染患者中分离的50株SMA对2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全DNA指纹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 SMA感染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5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且多数为混合感染。SMA对头孢吡肟/舒巴坦、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敏感性高,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达到了100.0%,对亚胺培南、氨曲南、四环素、哌拉西林和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2.3%、88.9%、82.4%、75.0%和70.0%。多数SMA(17/21)没有同源性,仅一对同源菌株来自同一病房,另一对同源菌株来自医院的不同病房。结论患者被医院环境中自然存在的SMA定植可能是SMA基因组的多样性和低同源性的原因。头孢吡肟/舒巴坦、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治疗SMA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方法 :通过 18种抗生素对 2 1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用K 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82 .8% (178/2 15 )菌株来源于呼吸道标本 ,占绝大部分。替卡西林 /棒酸、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 唑等药物的耐药率较低 ,介于 15 .4 %~ 4 3.7%之间 ;其他 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 ,耐药率高为 6 1.9%~ 10 0 %。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由于该菌耐药机制复杂 ,常呈多重耐药性 ,从分析结果中可知耐药情况非常严重 ,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 ,多在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引起感染 ,对该菌的治疗和预防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并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敏感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郑艳芬  邓辉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4):1291-1292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方法:通过18种抗生素对21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82.8 %(178/215)菌株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绝大部分.替卡西林/棒酸、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唑等药物的耐药率较低,介于15.4 %~43.7 %之间;其他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高为61.9 %~100 %.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由于该菌耐药机制复杂,常呈多重耐药性,从分析结果中可知耐药情况非常严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多在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引起感染,对该菌的治疗和预防关健在于早期诊断,并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敏感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何国才 《吉林医学》2012,33(11):2276-2277
目的:总结我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及药敏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8年~2011年我院收集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分析,总结其耐药性情况。结果:复方新诺明敏感率为95.6%,为首选治疗药敏,替卡西林加棒酸、环丙沙星及头孢他啶敏感性一般,其他药耐药严重。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由于耐药机制较特殊,多表现在多重耐药,需根据药敏结果有针对性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9.
3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妙祥 《浙江医学》2002,24(9):555-556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 a,SM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所致感染的发病率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该菌对包括亚胺培南在内的多数抗菌药物耐药 ,因而治疗非常困难。本文报道39株SMA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1.1菌株来源3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系1999年10月~2001年10月我院住院病人各种标本分离并经鉴定的菌株 ,标准菌株大肠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购自中国药品生物检定所。1.2材料药敏纸片由北京天坛药物生物科技开发公司提供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6年1—7月就诊病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的分析,为临床治疗SMA感染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ATB细菌鉴定条、药敏条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结合病人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1—7月自临床标本中共培养出36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茴,均来源于呼吸道。36例病人中35例为50岁以上者,23例同时有其它病原茴的混合感染;病人来自干部科、肿瘤科、监护室的有25例,仅有1例为门诊病人;药敏结果显示,SMA呈明显的多重耐药性,除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较敏感,敏感率为52%-75%;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多牯菌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氯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25%;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氨曲南.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四环素、替卡西林耐药严重。结论 感染该菌的绝大多数病人为病情较危重且同时合并其它病原菌感染、使用多种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介入性治疗的抵抗力低下的中老年病人。SMA的多重耐药性严重,临床应结合病人状况及实验室药敏报告结果准确合理用药,严格控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细菌耐药的加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洛菲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VITEK32系统对17株多重耐药洛菲不动杆菌的实验资料进行分析,并调查与实验菌株相对应的临床用药情况,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结果:多重耐药洛菲不动杆菌分离率逐年增加,其耐药率明显增加;联合应用抗生素及辅助应用中药后,由多重耐药洛菲不动杆菌感染导致的死亡率为23.5%。结论:多重耐药洛菲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常见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出的86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占65.1%(56/86);其次是咽拭子,占14.0%(12/86)。药物敏感率最高是米诺环素86.0%,其次是复方新诺明和左氧氟沙星,药敏率分别为59.4%和40.7%,其他1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达54.7%~100.0%。结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应加强耐药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1999-2003年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1999-2003年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菌素类、单环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显示高水平耐药并且呈上升趋势.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耐药率最低,2003年分别为25.0%、15.6%和16.0%.结论对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应该根据药敏试验足量、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选择2008年我院收治的50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患者,共分离出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采用API staph鉴定系统和K-B琼脂扩散法,对分离的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81.7%(49/60);科室分布主要分离自ICU(35.0%,21/60)和呼吸内科(25.0%,15/60)。该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7.1%、20.8%、24.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具有高度和多重耐药性,临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5.
李海英  赵永杰  白雅红 《医学综述》2009,15(17):2701-2702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中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治疗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感染。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用美国DADE BEHRING MicroScan分析系统鉴定菌种,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美国NCCLS规定标准执行。结果82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除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均<14.3%外,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45.2%,对其余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8.6%。尤其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00%。结论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复方磺胺甲恶唑对所研究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严重感染治疗最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赵苏瑛  李岷 《医学综述》2012,(20):3435-3437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最近出现的一种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体。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从正常人的咽部、粪便、痰中分离出来,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在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中位列第三,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该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很多β内酰胺类天然耐药,复方新诺明是治疗该菌首选的敏感性药物。近年来,随着耐复方新诺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出现又给临床带来了新的难题。现就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性的发现及其耐药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3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利  古月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2):1512-1513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致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致感染的临床特点,3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敏感率较高,分别为75%和56.2%,对其余抗生素均较耐药,且呈现多重耐药。结论:高龄、侵入性操作、联用3种以上抗生素上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选用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我院患者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住院的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感染率及耐药性分析并展开讨论。结果对羧苄青霉素,哌拉西林,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最高均呈100%耐药;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在65%以上;对左旋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6%和31%。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发生率在逐年增加,耐药率也逐年上升。治疗该菌感染应首选左旋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鉴定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初次分离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标本326例,对326例标本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经鉴定确认326例标本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在前两名的分别为左氧氟沙星(84.4%)、复方磺胺甲口恶唑(82.2%),其次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酸(62%)、头孢他啶(60.1%)、哌拉西林(45.7%)。结论临床应重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鉴定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根据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敏感性合理利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状况,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4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重症监护病房、老年病房是高发科室;危重、老年和创伤致皮肤软组织严重毁损患者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易感人群;住院时间长、侵入性诊疗技术应用、细菌多重耐药是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缩短住院日,加强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监测和感染管理是预防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