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2例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结果:322例在空气灌肠中见软组织阴影,20例肠道未见软组织阴影,316例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结论:空气灌肠可以明确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在治疗中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文探讨气压灌肠对小儿肠套叠的规范化诊疗模式之下的诊疗效果,用来提高肠套叠诊断的治愈机率,以防意外事故发生及医惠纠纷.方法 对100例临床诊断为肠套叠患儿的空气灌肠点片及复住影像作分析.结果 空气灌肠后所有病例中均可见肠管内软组织肿块或杯口状充盈缺损,应用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气压灌肠使93例成功复位,成功率达93%.无一例发生意外及医患纠纷.结论 应遵循规范诊疗方法,应用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空气灌肠对肠套叠的诊断,极具较高的准确性.而且透视下空气灌肠能使大部分肠套叠复位成功,具有安全、较快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价康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小儿肠套叠多发于婴幼儿,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是部分近端肠管套入临近远端肠管所致。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手术或非手术方法复位。空气灌肠是患儿经肛门插入Foley管,堵塞肛门后连续打气,在X线监视下反复用手对准套头部位作反向推挤的一种整复方法,治疗安全、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且  相似文献   

4.
急性肠套叠是一种威胁小儿健康的常见急腹症,发病率占婴幼儿后天性肠梗阻的首位,我国科研工作者最近研制成功一种新型SWY—A型电控肠套叠诊疗仪,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简便的设备,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该仪器采用空气灌肠原理,将一定量的空气注入肠腔,观察肠腔压力变化,以达到诊断和治疗肠套叠目的,可免受手术痛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该仪器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达到国内较高水平,适用于各级医疗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5.
谭宜军 《现代保健》2009,(32):164-165
目的通过灌肠复位小儿肠套叠38例,探讨X线腹部平片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的价值,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和复位,B超对肠套叠检查,钡灌肠对小儿肠套叠诊治,比较各种检查方法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和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共收集笔者所在科室灌肠复位小儿肠套叠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3个月至3岁,均为原发性肠套叠,灌肠复位后,复位率为90%,对多种肠套叠影像诊断作比较。结果对小儿肠套叠诊断部分病例腹部平片才有x线征象,B超检查是肠套叠非常有效的辅助检查,钡灌肠时可见到钡剂前进受阻呈充盈缺损,在适当压力下,套人部退向回盲部,但由于钡灌肠对复杂型套叠诊断率低还有穿孔的危险,现在已少用,而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所有病例,均可见肠管内的套人部呈软组织块影。结论x线腹部平片对小儿肠套叠诊断有局限性,钡灌肠对肠套叠有穿孔的危险,应尽量少用,B超检查是肠套叠最方便且无创伤的辅助检查,有关文献认同诊断符合率达到85%左右,而空气灌肠为小儿肠套叠的确诊提供准确的诊断方法,而确诊后能行复位治疗的,即可在透视中空气灌肠,复位率为90%。快速、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放射科医生有必要熟悉和掌握小儿肠套叠的各种诊断以及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芳  席占国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2):1693-1694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和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婴幼儿急性套叠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由高频超声诊断并经生理盐水灌肠治疗的48例婴幼儿肠套叠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婴幼儿急性套叠中40例经生理盐水灌肠成功复位,8例复位失败而行手术治疗.生理盐水灌肠成功复位的患儿的声像图表现为:圈外有圈的"同心圆"征和"套筒"征;手术患儿的"同心圆"每层厚薄不均伴腹膜腔积液.结论 高频超声诊断和监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可避免X线照射,操作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可作为治疗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进入邻近肠管内而引起的一种肠梗阻,本病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2岁以内的幼儿[1]。本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较快,而且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易哭闹体格检查不配合,如果贻误病情,被套叠部分的肠壁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使套入部的肠壁发生充血、水肿、坏死、穿孔,导致腹膜炎,甚至死亡[2]。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门诊就诊,经B超诊断肠套叠,于上级医院治疗后回访病例32例。现将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急性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成功行空气灌肠整复的25例急性小儿肠套叠的多层螺旋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急性小儿肠套叠多层螺旋CT均能做出准确的影像诊断,冠失状位、MPR重建能直观显示套叠的部位及套管结构,出现的靶征14例、肾形征及彗星尾征13例、双肠管征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快捷、准确的诊断方法,对其早期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婴幼儿细菌性痢疾并发肠套叠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8年收冶的16例细菌性痢疾并发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由于细菌性痢疾引起肠套叠。13例经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然后给予抗炎、补液治疗;3例行手术治疗。结论婴幼儿细菌性痢疾是小儿肠套叠促发因素之一,当菌痢患儿大便性状改变、病情突然恶化时,应引起小儿内外科医生高度重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顾芹 《工企医刊》2010,23(2):11-12
目的:探讨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减少漏诊误诊率。方法:对2007年2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肠套叠临床上并不少见,其特点为常突然起病或于肠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程中发生,可以以多种表现为首发症状,呕吐、哭闹、拒食、大便带血、精神萎靡等,腹部B超基本可以确诊,病程早期予空气灌肠可以整复。结论:婴幼儿肠套叠早期症状可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延误非手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一经早期明确诊断、合理治疗终可治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119例经彩超诊断,7例彩超未诊断但临床怀疑,经空气灌肠诊断。121例经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其中11例中转手术,5例发病超过48h,直接手术治疗。结果 110例空气灌肠复位成功,16例经手术治疗,均顺利恢复。结论小儿原发性肠套叠,彩超是非常有价值的辅助检查,空气灌肠复位是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不适合空气灌肠复位及复位失败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肠套叠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邻近的肠系膜进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肠套叠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肠套叠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约占95%,继发性肠套叠多数发生在较大的儿童,约占5%。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应用高频与低频超声探头诊断小儿肠套叠15例,本文就高频与低频超声探头诊断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影像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肠套叠是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导致的绞窄性肠梗阻,其发生率占婴幼儿急腹症的首位。早期确诊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有典型临床症状者易诊断,而早期症状不典型则易造成误诊、漏诊。2000年1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误诊为传染病的急性肠套叠患儿47例。现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小儿肠套叠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小儿肠套叠的X线腹平片、B超和B超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造影的诊断及其治疗的资料。结果:B超和B超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远远大于腹平片;对早中期的肠套叠首选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对中晚期的肠套叠可行充气灌肠复位,对重度晚期的肠套叠首选手术。结论:根据病情合理诊治小儿肠套叠。  相似文献   

15.
肠套叠系肠管的一部分及其肠系膜套人邻近的肠腔内,是婴幼儿急性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系婴幼儿急腹症之一。2003年1月~2004年8月,我院共收治小儿肠套叠38例,非手术治疗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儿乙肠套叠的X线表现,提高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8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及X线表现,并经灌肠诊断性治疗。结果18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率85%。肠套叠复位成功率随病程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及时发现小儿肠套叠有助于提高空气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曾志 《工企医刊》2010,23(5):31-32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182例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中成功复位的有163例,失败的有19例。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首选的非外科治疗的方法,整复率接近90%,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肠套叠复位器治疗粘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2006年8月~2011年8月双辽市妇幼保健院利用肠套叠复位器治疗粘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152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利用肠套叠复位器,在荧屏下可看到患者肠管内有气体通过,梗阻上段肠管内液平面迅速下降或消失,拔出导管患者腹痛消失,开始排气,表明患者治愈。利用肠套叠复位器如果二次治疗均不成功,应考虑手术治疗。152例中,145例利用肠套叠复位器治疗成功,7例失败,治愈率为95.39%。结论:应用肠套叠复位器治疗粘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的效果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解除梗阻快,避免了手术和多次灌肠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温水压灌肠诊治小儿急性肠套叠复位的效果。方法对38例肠套叠患儿,采用超声诊断实时监测下温水灌肠复位。结果4例超声示套入肠管血运差转手术治疗,余34例患儿全部复位成功,其中2例24 h内复发行再次灌肠复位成功。结论在超声实时监测下温水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简便易行、疗效满意、无辐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钱斌  鲍健  陈宏伟 《职业与健康》2011,27(2):235-236
目的比较空气灌肠和钡剂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X线透视下,使用自动控制压力的肠套叠复位机,对238例肠套叠患儿分别进行空气灌肠及钡剂灌肠诊断及整复治疗,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空气灌肠组确诊率98%、复位率97%,平均耗时20 min;行钡剂灌肠组确诊率98%,复位率93%,1例肠穿孔,平均耗时50 min。结论两者的确诊率均较高,但空气灌肠复位率稍高于钡剂灌肠,同时更方便、快捷、安全。空气灌肠是诊治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也是最佳无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