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巫、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巫医的地位有所下降,医学的地位有所上升,但巫术始终在民间蔓延繁衍,并带来一定的社会危害.该篇论文对宋代前后巫、医的社会地位进行了比较探讨,分析并揭示了宋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政府对待巫、医的态度和措施关系密切,为进一步研究宋代儒医现象开拓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宋代社会背景对针灸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政府高度关注针灸学的发展,提高针灸学的社会地位,专门校勘整理出版针灸古籍,组织专家学者编纂针灸专著,在太医局开设针灸专业,铸造针灸铜人,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等方法,使针灸学得以流传与普及。宋代政府采取发展针灸的措施方法及其科学技术的创新促进了针灸学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中医急救理论古已有之,在中医古籍中内容丰富,记载详实,不仅体现为临证急救方法,而且体现为综合急救措施。笔者通过检阅《宋会要辑稿》、《宋史》及宋代地方志、宋代笔记小说等史料,指出宋代药局在店址选择、药材检验、药物配制、药品质保、应急处理、医药救助、诊疗结合等方面采取的多种以惠民为目的急救举措,表明其在进行医疗救助、提供所需药品保障民众享有急救治疗权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当今医药卫生事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肘后备急方》巫术疗法具有一种法术单用或多种法术合用、巫术疗法与医学疗法并行、动机单一与目的明确、普通人亦可施术等特点。葛氏收录巫术疗法入医学著作,因当时巫术与医学关系密切,也与当时社会巫术治病的多见性、合法性有关,也与葛氏道教思想浓郁和疾病观有关。  相似文献   

5.
宋代是我国古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医学教育得到了社会足够的重视和全面发展,并在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该篇论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宋代医学教育兴盛的原因,展现了宋代社会文化的独特风貌,也为进一步了解、研究宋代的文人通医现象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浅析《外科精要》的学术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精要>系宋代陈自明所撰.该书阐述了痈疽的病因病机、诊治和预后等,尤对痈疽证治另辟蹊径:痈疽辨证根据经络虚实,施治采取内外合用,外用针灸泄毒气,内服药物因证异,对痈疽不拘于热毒内攻之说而专用寒凉克伐之剂.  相似文献   

7.
巫术医学的背景是泛灵论,人们认为病害来自于某种神秘力量,利用巫术来役神驱邪。至春秋战国时期,相关医学记载仍有巫术特点。与此同时,老子道家之“道”的提出、阴阳五行家宇宙论在世俗领域的拓展、齐地八神等宇宙秩序崇拜的建立,使得宗教、医学等领域迎来了一次基于宇宙宗教的转型,医学开始由巫术医学转向以“天人相应”为思想基础的传统中医学。随着天师道产生而出现的道医学,在形成之初多是继承如符水治病等巫术医学的内容,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主要内容才转变为传统中医学。  相似文献   

8.
从宋代的针灸试卷看宋代针灸教育黄幼民(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北京100015)主题词针灸学/教育宋代的医学教育体系已渐臻完善,形成了一整套考核、选拔、分配制度和措施。据《宋史.艺文志》记载,来神宗时(公元1068~1107),医学教育分为三大科,即"方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的巫术背景。方法:采用文献搜集与整理方法,搜集整理《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上古医家,对其巫术背景、巫医治疗进行考证。结果与结论:《黄帝内经》所载上古医家大多具有巫术的背景,其治疗手段往往巫医杂糅,《黄帝内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巫医的思想进行了扬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变迁医学科学的发展,巫术逐渐从医学中被剔除,《内经》的问世,表明中医学已真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即理性地看待人体及其疾病的时期,但作为一个连续的没有断裂的文化长链中的一个子系统,巫术观念和巫术机制还在《黄帝内经》中有着遗留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必须把气功与巫术区别开来。气功虽然有神秘的、尚无法用科学知识解答的一面,但它基本上是一种健身活动,它不可能具有根本上违背科学常识的功能,如呼风唤雨等,而“伪气功”吹嘘的那些“神力”其实不过是变相的巫术,只有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巫术,才有那些“奇迹”,而巫术是早已被科学所摒弃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巫医现象,从远古时期就已产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曾对传统医学的形成起到了孕育与催生的作用。然而,在科学文化日渐发展的数千年文明史中,尤其是医学高度发达的今日,巫医现象仍时隐时显,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医学文化学现象。一、从巫术文化的发生角度剖析人类文化中,最早试图征服自然界的手段是巫术。它的观念基础是原始人类心目中形成的“万物有灵论”和“物活论”,这种观念形态作为一种集体潜意识在人类脑海里残留了下来。巫术文化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咒、兆。占、祭等。人们期冀着能够借助并通过巫术来与大自然沟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创伤骨科患者手术后的症状进行护理.方法:对来自我院的60例患者的术后护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出现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结果:创伤骨科的病人主要的护理问题就是高热和疼痛,对这些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结论:高热的主要原因就是切口引流、便秘、留置导管等,对于疼痛采取了自控的镇痛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论述宋代医家温病病因学说对明清时期温病学形成的影响,阐明了宋代这一时期医家对温病学形成的贡献,对于恢复宋代医学本来面目,理顺温病学发展的脉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七百三十多年前,我国宋代有一个伟大的法医学家,名叫宋慈。他以民命为重,不畏强暴,执法如山,扶弱除奸,为民除害,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戴。宋慈生活在我国南宋时期,当时北方国土沦丧,战事连绵。宋王朝苟且偷安,政治腐败,偏踞江南。封建统治集团为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和抵御女真族的继续南侵,迫切希望能有一个安定的攻治局面。为此,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江南庶民百  相似文献   

16.
吴静  黄冬梅  王金荣 《四川中医》2008,26(11):125-12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护理效果.方法:采取清水加解毒排毒汤洗胃,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帮助患者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及时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和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宋代医学发达,建立众多医政管理机构,选任大量医学人才充任医官。通过梳理宋代选任医官的方法,包括试选法、征召法、萌补法、荐举法等,分析宋代政府选任医官时禁止携带书籍、锁试、通行试卷等严格的措施,认为宋代医官选任制度较为成熟,可有效选任医官,或对当代医政管理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三代之时,虽然自然哲学观逐步占据统治地位,但是巫术观念仍然在社会上盛行。当时人们对病因的认识仍然不能完全摆脱巫术的影响。春秋时期,虽然巫、医已有逐渐分离的趋势,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巫术医学仍然压倒自然医学。春秋时期,第一批真正青史留名的医生医和、医缓、扁鹊这些医生都与巫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古代封建社会,迷信巫术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势兴起,坑害百姓,骗取钱财。张仲景对这些巫医、妖道非常痛恨,每次遇到他们装神弄鬼,他就出面干预,理直气壮地和他们争辩,并用医疗实效来驳斥巫术迷信,奉劝人们相信医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2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临床资料,并重点阐述出血、休克、肾衰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重型肾综合征中出现的出血、休克、肾衰等采取腹膜透析的治疗手段,给予相应的有针时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为临床确定诊疗措施提供了详细准确依据,进一步提高了治愈率.结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对提高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治愈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